语文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高中届高三月考试题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326525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754.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高中届高三月考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语文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高中届高三月考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语文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高中届高三月考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语文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高中届高三月考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语文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高中届高三月考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高中届高三月考试题文档格式.docx

《语文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高中届高三月考试题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高中届高三月考试题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高中届高三月考试题文档格式.docx

在漫长的艺术发展过程中,中国历代艺术家在实践中探索出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高超技巧的艺术样式,形成了完整的艺术体系,在世界艺术史上居于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为世界艺术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审视中国传统艺术对世界文化的贡献,更能坚定我们的文化自信。

(摘编自桂小虎《东方的启迪——中国传统艺术对世界绘画的影响》)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传统艺术历史悠久,对世界文化艺术影响巨大,因此,被西方艺术史论家公认为世界艺术的高峰。

B.早在14世纪,随着中国瓷器、丝绸和国画等商品在欧洲上层社会的流行,中国传统艺术就影响到欧洲。

C.发明于19世纪中叶的摄影术对西方传统写实绘画冲击很大,是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艺术促使其寻找新路。

D.中国传统艺术特色鲜明,技巧高超,体系完整,地位不可替代,因而为世界艺术发展作出的贡献也最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段总述中国传统艺术对世界文化艺术尤其是西方传统写实绘画的影响,点明其在世界艺术中的地位。

B.第二、三两段按照历史时代顺序,具体论述中国传统艺术对西方的巨大影响,紧密照应第一段相关内容。

C.结尾一段重申中国传统艺术的特点、地位及贡献,总结全文,照应开头,并在段末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D.在论述中国传统艺术对西方的影响过程中,文章采用例证法和引证法,大大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可信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法国绘画大师让·

华托的作品《发舟西苔岛》具有明显的中国意味和东方艺术特色,其中的风景以及画法与中国宋代风景画非常相似。

B.“罗可可”艺术被认为应称作“中国一—法国式”,安格尔被称为“误生在19世纪雅典废墟上的中国画家”,足见中国传统艺术对西方影响之大。

C.凡·

高、高更、毕加索、马蒂斯等杰出画家之所以能探索出全新的艺术风格,创作出一大批艺术杰作,与他们善于学习中国传统艺术分不开。

D.有人认为,日本浮世绘对西方现代艺术有过重要影响。

作者对这一观点不以为然,因为日本浮世绘画法也是在吸收中国传统绘画基础上形成的。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柳先生的正骨膏

刘玲海

①邾镇东大街新开张的药铺叫汉春堂,坐堂的先生姓柳,人称柳先生,从东北躲战乱来到邾镇。

柳先生擅长骨科,跌打损伤脱臼骨折手到病除,据说,他熬制的外敷膏药正骨膏更是神奇,无论多严重的骨折,经柳先生手法复位后,贴上正骨膏再用竹片固定,少则十日多则一月,断骨愈好如初。

②日本人攻打邾镇的那天,一颗炮弹落在颜老爷的家里,三间大堂屋成了废墟,颜老爷正在前厅伺候他的花树,震得昏了过去。

半日后醒来,他看到养在莲花缸里的那株花树,如小臂粗的树干被炸断,仅连接着一部分树皮,颜老爷两眼一黑又昏过去。

那株树是儿子带回来的,儿子的喜好,颜老爷视为珍宝。

儿子和他的部队在台儿庄与日本人决战时,壮烈殉国,老人把儿子的一捧骨灰埋在树根下,更是视树为生命。

③现在,儿子的树被日本人毁了,颜老爷像被挖了心一样。

他失魂落魄地在院子的残垣断壁间转圈,不知如何是好。

许久,他一下子想起柳先生,救人的命和救树的命都是救命,也是心急乱求医,柳先生成了他救命的稻草,一路跌跌撞撞来到柳先生的药铺,全不顾大街上枪弹横飞,见到柳先生颜老爷扑通一声就跪下了。

④柳先生来到花树前,小心地扶起来,把断茬对齐捏实贴上正骨膏,周匝固定木棍。

三日后,树叶竟振作起来,十日后,树叶重新泛绿,一月后,树干断处长好了。

⑤颜老爷一脸泪痕,紧抓着柳先生的手说:

“你救了我儿子,也救了我啊!

⑥邾镇沦陷后,病人挤满了柳先生的药铺,断胳膊断腿的病人很多。

这天,柳先生在药铺里配药,心里默念着药方,川续断十钱,右手去药匣抓药,放进左手的戥子里一称,正好。

继续一味味抓药,骨碎补十钱、藏红花十钱……

⑦汉春堂的大门咣当一声开了,听声音不是手推开的,是脚踢开的。

一群日本兵涌进来,后边还抬着一个嗷嗷乱叫的军官,候诊的病人吓得四处躲藏。

⑧翻译官提着手枪走近柳先生,说:

“听说你医术高明,请你为少佐先生治伤,伤愈后重赏。

”说着指指乱叫的日本人,“少佐先生率兵进山剿匪,被八路的地雷炸伤,两条腿骨头断了。

⑨柳先生一怔,然后缓步上前,看看担架上那张被疼痛扭曲的脸,认识。

邾镇沦陷后,这个日本人牵着一条凶犬,在大街上咬死咬伤的人不计其数。

⑩柳先生指点把病人放到诊床上,然后双手在断腿上拿捏,病人忽然疼得又叫起来,日本兵哗哗地拉枪栓,黑洞洞的枪口一齐对着柳先生。

柳先生好像没看见,继续接骨,修正碎骨后外敷正骨膏再竹片固定。

一条腿整好换另一条腿,有条不紊。

⑪“好了,隔日过来换膏药。

”柳先生说着直起身去洗手,不再说话。

翻译官放下大把银元,日本兵抬着少佐走了。

⑫隔日,翻译官抬着那个日本少佐来换膏药,又放下大把银元。

⑬又隔日,那个日本少佐被抬过来换膏药,翻译官再放下大把银元。

⑭这些日子,柳先生药铺里来治病的人越来越少,以致门可罗雀。

⑮半月后,日本少佐是拄着拐杖来的,两个日本兵扶着,见了柳先生露出一脸笑,不住地说:

“你的,良民大大的!

”柳先生也笑,只是不多说话。

日本少佐换完药走了,当然还留下许多银元。

⑯柳先生听到大门口哗啦一声响,出门看,是颜老爷把他的莲花缸摔碎在柳先生的门口,还把莲花缸里的花树嘎吱一下当腰折断,丢在地上愤愤而去,街上好多围观的人,恨恨地吐下唾沫,转身散去。

⑰柳先生一脸淡然。

⑱一个月后,是日本少佐自己走着来的,翻译官跟在后面抱着一坛酒。

柳先生和日本少佐已成了熟人,最后一次换完药开始喝酒,喝酒的时候,推杯换盏很是热闹,一坛酒喝光还没尽兴,柳先生提议翻译官再去拿一坛酒来。

⑲翻译官抱着酒坛子回来时,日本少佐躺在地上已经死了,面目狰狞,胸口插着一把刀,刀柄深入,污血满地。

⑳柳先生在院里正给颜老爷的那棵花树换药,莲花缸换了新的,缸里的花树折断处周匝固定着木棍,花树枝青叶绿,一派盎然。

㉑刑场上,翻译官问柳先生:

“你当初为什么给少佐先生医伤?

㉒“我是医病的先生,不能坏了先生的名声。

”柳先生说。

㉓“那你干嘛又杀死他?

”翻译官追问。

㉔“我是中国人,不能坏了中国人的名声!

”柳先生脱口而答。

(选自《小说月刊》2018年第4期,有改动)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逐渐康复的日本军官“露出一脸笑”,说“你的,良民大大的”,这是在肯定柳先生的医术和他对日本人合作的态度。

B.柳先生最初尽自己的努力治好了日本军官的腿伤,最后却在伤好后亲手杀了他,反映了柳先生内心的纠结和挣扎。

C.以前病人挤满药铺,后来药铺里病人变少,表明老百姓不理解柳先生医治日本人的行为,表达了老百姓对日本人的恨。

D.小说通过诸多细节描写,准确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

叙事语言流畅自然,朴实无华,却能打动人心。

5.小说中柳先生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

请简要概括。

(6分)

6.文中多次提到颜老爷的花树,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26日,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彭有冬在亚太地区森林恢复国际会议暨亚太森林组织十周年回顾活动上表示,中国森林恢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森林覆盖率大幅提高,森林面积达到2.08亿公顷(1公顷=15亩);

人工林保存面积达6933万公顷,居世界首位。

中国还将继续推进森林恢复和可持续发展,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加快构建以林草植被为主体的生态安全体系。

近年来,得益于中国、越南大规模国土绿化和植树造林,亚太总体森林资源快速下降的趋势得到遏制,但仍面临着森林过度开发、质量下降、经营粗放、森林退化等挑战。

2008年中国倡议成立了亚太森林组织。

10年来,该组织致力于推动亚太地区森林恢复与可持续经营,已发展成为亚太区域森林恢复经验总结、推广和示范的平台,区域林业交流合作深化的纽带,助力林业人才交流培养和“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伙伴。

(摘编自《人民日报》)

材料二:

(摘自“新华网”)

【注】“十二五”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简称。

起止时间为2011~2015年。

材料三:

在我国生态建设和造林绿化战略布局中,西北干旱地区既是造林绿化、改善生存环境最为迫切的地区,也是构建国土生态安全体系、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关键地区。

有人认为,沙区的自然条件不适合大规模造林绿化,质疑沙区造林绿化的成效。

对此,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永利表示,我国的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分布区气候情况很复杂,自然恢复要因地制宜。

如果完全靠自然力恢复,我国的沙漠是治理不了的。

“近年来,我们的造林绿化理念一直在转变。

要树自然恢复为主的理念,能够自然恢复的不要人工干预,自然恢复不了的一定要人工干预。

”张建龙表示,治沙实践说明,有一些地方确实不宜栽乔木,但以此否定人工措施防沙治沙是不客观的。

专家指出,在植树造林中,还要树立发展近自然林业的理念,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态度经营森林,使森林达到一种接近自然的状态。

(摘编自《光明日报》)

材料四:

2017年,各地各部门组织动员多方力量,大力推进植树造林和国土绿化,全年完成造林736万公顷,森林抚育830万公顷;

从国家层面看,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造林26万公顷,累计下达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任务282.7万公顷,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造林固沙19万多公顷,三北及长江流域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工程造林99万公顷。

各地启动实施一大批造林绿化工程。

北京启动新一轮百万亩平原造林工程。

山西实施吕粱山生态脆弱区综合治理、环京津冀生态屏障建设、通道沿线荒山绿化和重要水源地治理等四大重点工程。

各级领导率先垂范、以身作则,积极参加义务植树活动,为适龄公民履行植树义务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在城乡建设中加强林荫道路、立体绿化、绿道绿廊和郊野公园等建设。

公路绿化和运营铁路沿线防护林带建设力度加大,新增公路绿化里程计5万公里,运营铁路绿化里程达4.7万公里。

河渠湖库周边、水利工程沿线绿化1229公顷。

共青团、妇联等组织和教育、石油、石化、冶金等系统,广泛开展富有特色的绿化美化活动。

统筹推进重点区域、典型地区的森林城市建设工作,深入开展森林城市、森林乡镇、森林村庄建设,国家森林城市总数达到137个。

稳步推进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长株潭、中原、关中一天水等六大国家级森林城市群建设。

各地加大乡村绿化力度,乡村绿化覆盖率和绿化水平不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摘编自《人民日报》)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十年来,我国森林恢复成就巨大,森林面积已超过2亿公顷,人工林保存面积位居世界第一。

B.在中国和越南的努力下,近年来亚太总体森林资源虽然有所增加,但是仍然面临着种种挑战。

C.西北干旱地区的造林绿化、改善生存环境工作,关系到我国生态建设和造林绿化的战略布局。

D.2017年我国共造林736万公顷,森林抚育830万公顷,两项指标均优于“十二五”各年平均水平。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十二五”期间,我国共完成造林4.5亿亩,森林抚育6亿亩,与“十一五”期间相比,分别增加了18和29个百分点。

B.“十二五”结束时,我国森林覆盖率增加了21.66%,森林蓄积量高达151.37亿立方米,森林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增长最多。

C.植树造林时,要树立发展近自然林业的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尽量减少人工干预,更不宜在沙区栽乔木。

D.截至2017年底,我国不但已经建成了137个国家森林城币,而且建成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六大国家级森林城市群。

9.2017年,我国植树造林和国土绿化工作呈现出哪几个特点?

请根据材料四予以概括(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杨士奇,泰和人。

建文初,集诸儒修《太祖实录》,士奇已用荐征授教授当行,王叔英复以史才荐。

遂召入翰林,充编纂官。

永乐五年,广东布政使徐奇载岭南土物馈廷臣,或得其目籍以进。

帝阅无士奇名,召问。

对曰:

“奇赴广时群臣作诗文赠行臣适病弗预以故独不及令受否来可知且物微当无他意”帝遽命毁籍。

六年,帝北巡,命与蹇义、黄淮留辅太子。

太子喜文辞,王汝玉以诗法进。

士奇曰:

“殿下当留意六经,暇则观两汉诏令。

诗小技,不足为也。

”太子称善。

初,帝起兵时,汉王数力战有功。

帝许以事成立为太子。

既而不得立,怨望。

帝又怜赵王年少,宽异之。

由是两王合而间太子,帝颇心动。

九年还南京,召士奇问监国状。

士奇以孝敬对,且曰:

“殿下天资高,存心爱人,决不负陛下托。

”帝悦。

十二年,帝北征。

士奇仍辅太子居守。

汉王谮太子益急。

帝还,以迎驾缓,尽征东宫官黄淮等下狱。

士奇后至,宥之。

行在诸臣交章劾士奇不当独宥,遂下锦衣卫狱,寻释之。

仁宗即位,擢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

初,帝监国时,甚憾御史舒仲成,至是欲罪之。

“陛下即位,诏向忤旨者皆得宥。

若治仲成,则诏书不信,惧者众矣。

”或有言大理卿虞谦言事不密。

帝怒,降一官。

士奇为白其罔,得复秩。

又大理少卿弋谦以言事得罪。

“谦应诏陈言。

若加之罪,则群臣自此结舌矣。

”帝立进谦副都御史,而下敕引过。

英宗即位。

士奇既耄,子稷傲很,尝侵暴杀人。

复有人发稷横虐数十事,遂下之理。

士奇以老疾在告,天子恐伤士奇意,降诏慰勉。

士奇感泣,忧不能起。

卒,年八十。

赠太师,谥文贞。

(节选自《明史·

杨士奇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奇赴广/时群臣作诗文赠行/臣适病/弗预以故独不及/今受否未可知/且物微/当无他意/

B.奇赴广/时群臣作诗文赠行/臣适病弗预/以故独不及/今受否未可/知且物微/当无他意/

C.奇赴广时/群臣作诗文赠行/臣适病弗预/以故独不及/今受否未可知/且物微/当无他意/

D.奇赴广时/群臣作诗文赠行/臣适病/弗预以故独不及/今受否未可知/且物微/当无他意/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礼部为六部之一,负责掌管典礼事务与科举、赋税等事,长官称礼部尚书、礼部侍郎。

B.六经指经过孔子整理并传授的六部古籍,具体包括《诗》《书》《礼》《易》《乐》《春秋》。

C.太子指古代帝王的已确定继承帝位或王位的儿子,封建时代的皇太子地位仅次皇帝

D.建文是年号,年号是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名号,一位皇帝所用年号可多达十几个。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杨士奇史才出众,而不看重诗才。

他凭借史学才华被举荐进入官场,参与辅佐太子时,曾经劝诫太子不要学习诗法小技。

B.杨士奇为人正直,维护朝臣。

他劝谏皇帝遵行即位时颁布的诏书,宽恕曾经忤逆的臣子;

又为虞谦辩白,还帮弋谦免罪

C.杨士奇力辅太子,卷入宫廷斗争。

汉王和赵王联手挑拨皇帝和太子的关系,杨士奇坚决与他们斗争,并因此被关押很久。

D.杨士奇忠君报国,然而治家不严。

他深受数朝皇帝的信任,肩负重任;

儿子杨稷傲慢凶暴,最终因为欺凌、杀人而被逮捕。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初,帝监国时,甚憾御史舒仲成,至是欲罪之。

(2)土奇以老疾在告,天子恐伤土奇意,降诏慰勉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自咏

白居易

随宜饮食聊充腹,取次衣袭亦暖身。

未必得年非瘦薄,无妨长福是单贫。

老龟岂羡牺牲饱,蟠木①宁争桃李春?

随分自安心自断,是非何用问闲人。

【注】①蟠木:

弯曲的树。

14.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白居易饮食随便充腹就行,穿着简朴暖身就好,可看出他作此诗时生活困窘。

B.体瘦家贫不一定寿短福少,从“未必”“无妨”的措辞可看出作者的生活态度。

C.“牺牲”过着饱足的生活,但改变不了被用作祭品的命运,不如“老龟”自在。

D.白居易借“老龟”“蟠木”寄托生活追求,运用反问的手法增强了抒情的效果。

15.本诗意在“自咏”,结合全诗,分析诗人表达了哪些人生态度。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l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每空1分)

(1)面对污浊的、看不到希望的环境,屈原在《离骚》中爆发出痛苦而无奈的浩叹:

“ 

, 

”清代朱骥在《离骚辨》中说:

“此句无限神情,在‘独’字、‘也’字内,盖大夫遥想从前一片婆心,满腔热血,不意今日到此地位。

” 

(2)《赤壁赋》中用“ 

”写出曹操志得意满、趾高气扬在船头饮酒吟诗的情景。

(3)《氓》中表现女子悔恨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体现了她刚烈的性格特点的语句是: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宋人的“意”如何呢?

大概看来它几乎是晋人之韵的重现。

苏轼一生屡遭磨难而不改旷达之性,一直以佛老思想为其儒家思想之外的另一精神支柱。

对于书法,苏轼主张“书初无意佳乃佳尔”,黄庭坚不吝以“天然自工”来赞美。

以其作品《黄州寒食帖》来说,写得________,一气呵成。

其中字体大小的变换、力度轻重的控制与节奏的缓急等,都是________,毫无做作之态。

然而即使这样________的作品,其韵味也与《兰亭集序》不大一样。

首先是强烈的个性。

全篇几乎都用外露的侧锋笔法,而字的大小、力度和行笔的节奏也起伏剧烈;

如《前赤壁赋》,其字形多欹侧,笔法既继承王羲之等前人笔意,又自由不拘,(),尽显其书法个性,即“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

《兰亭集序》则多以中锋行笔,优雅从容,在笔法与结构等要素的和谐中透出淡淡的韵味。

其次是浓烈的情感抒发。

这不仅诗的内容中鲜明可感,而且在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

而《兰亭集序》则不仅全篇内容显得_________,只在篇末一点淡淡的忧伤,而且在书写的过程中,也以轻松的方式保持着字形和章法各方面的流畅,不令其产生突兀的阻滞。

因此,前者表现出较为浓郁的“意”,后者则显得“无为而治”。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天衣无缝信马由缰浑然天成泰然自若 

B.天衣无缝信手拈来相得益彰泰然自若 

C.行云流水信马由缰相得益彰悠然自得

D.行云流水信手拈来浑然天成悠然自得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进而通篇作品既颇具跌宕摇曳之姿,又端整沉着

B.进而通篇作品既端整沉着,又颇具跌宕摇曳之姿

C.因此通篇作品既颇具跌宕摇曳之姿,又端整沉着

D.因此通篇作品既端整沉着,又颇具跌宕摇曳之姿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这不仅在诗的笔法的变换,而且在内容中鲜明可感,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

B.这不仅在诗的内容中鲜明可感,而且在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

C.不仅诗的笔法的变换,而且在内容中鲜明可感,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

D.不仅诗的内容中鲜明可感,而且在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

20.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大学自主招生面试时的自我介绍,有五处措辞不太恰当,请指出并作修改。

(5分)

老师,您好!

敝人叫李华,今年18岁,是×

×

中学的高三毕业生。

我玩命地学习,每次考试成绩都名列前茅。

在文学、体育、艺术等方面多有建树。

我坚强乐观,不怕困难,有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

我最大的优点就是关爱他人,在朋友遭遇困境时,我定会鼎力相助。

大学学术氛围浓厚,是我一直向往的名校。

希望贵校能慧眼识金,我将加倍努力,争取成为贵校的优秀学子。

谢谢!

改为 

 

21.下图展现了人们在学习知识时的记忆规律,请把图片展现的内容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得当,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5个字。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7月11日,在第十届海外高层次人才座谈会上,87岁的袁隆平以流利的英语完成了一次长达20分钟的演讲。

他卓越的科技贡献和精彩的演讲内容获得了现场观众数次热烈的掌声。

国际友人称颂这位“当代神农氏”培育的杂交水稻,是中国继指南针、火药、造纸、活字印刷之后,对人类做出的“第五大贡献”,袁隆平堪称“中国骄傲”!

深圳有一个名叫袁媛的7岁女孩,在家里煤气泄漏、父母昏倒在浴室的危急时刻,她果断地打开浴室门,借助衣架捅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