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拟试题及答案ALL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319057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拟试题及答案ALL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拟试题及答案ALL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拟试题及答案ALL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拟试题及答案ALL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拟试题及答案ALL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拟试题及答案ALLWord文档格式.docx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拟试题及答案ALL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拟试题及答案ALLWord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拟试题及答案ALLWord文档格式.docx

可以说,没有健康的心理,一切形式的素质教育都是无从谈起的。

2.试述小学生想象力发展特点及其辅导措施。

✧小学生想象力发展特点:

1)想象的有意性迅速发展

2)想象中的创造成分日益增多

3)想象的内容逐渐接近现实

✧小学生想象力辅导措施:

4)帮助小学生丰富表象储备

5)丰富小学生的知识经验

6)发展小学生的言语

7)在各科学习中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

8)在课外活动中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

四、分析题(18分)

资料1

小红是某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活泼可爱,学习也很用功,可就是怕考试。

一听说要考试,情绪就极度紧张,面红耳赤,心跳加速,心神不定,紧锁眉头。

考试时,考卷发下来,双手颤抖,头脑一片空白,注意力不能集中,严重时题都看不清。

题目:

请根据材料分析小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分析]

造成考试怯场的原因有很多,既有生理方面的原因,也有心理方面的原因。

从生理方面来说,由于缺少睡眠,缺乏体育锻炼而造成过度疲劳;

因食欲不佳而导致营养不良,影响了大脑供血,身体不适等。

从心理方面来说,父母和教师对考生要求过高,考生本人对考试结果过分看重,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

平时复习不充分,知识掌握得不牢固,缺乏必要的应考策略和考试技巧,造成自信心不足,产生严重自卑感;

考场气氛紧张,监考人员态度严肃,造成考生情绪过分紧张。

[建议]

1.有些紧张是正常的,没有必要害怕。

要正确认识考前的紧张,适当的紧张有助于促进复习,提高学习效率。

2.分析原因,根据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一种原因是考试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而信心不足。

解决的方法就是考前对所要考的科目认真复习。

另一种原因是对考试看得过重,仿佛觉得自己考不好会失去整个世界,即动机过强,引起考试焦虑。

针对这种情况可先分析考试的目的。

考试是为考查学生在本阶段的学习情况,有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知识还没掌握,需要进一步学习。

同时,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应避免对考试分数过分看重,更不能通过排名次来加大学生的心理压力。

3.在考前可进行一些调节,如自我暗示,告诉自己(或大声说出)“我能考好”,“我复习得很充分”,“我一定能冷静”,“在考场上我会挥洒自如”。

4.考前做些放松训练。

放松训练是通过使全身各部位的肌肉紧张后再松弛,从而达到松弛大脑神经的目的。

训练时遵循自下而上的原则,从脚部肌肉开始直到头部肌肉为止,完成一次训练。

在做放松训练的同时,可以在头脑中预想考试的过程,想象自己如何进入考场,如何拿到考卷,如何填写姓名,如何答卷、检查、交卷等过程,想象得越具体越好,边想象边体验全身心放松的感觉。

这种训练可以在考试前一两周开始,每天训练一两次,每次进行10~20分钟即可。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拟试题1

(第一章——第八章)

一、 

名词解释

1、 

人格

2、 

人格辅导

3、 

自我意识

4、 

动机

5、 

认知内驱力

6、 

自我提高内驱力

7、 

附属内驱力

8、 

学习策略

9、 

学习能力

10、 

动力型困难学生

11、 

整体型困难学生

12、 

教育会诊

二、 

填空

有心理辅导之父之称的是美国社会学家_(帕森斯)____。

学习辅导主要包括(学习动机辅导、学习情绪辅导、学习行为辅导、学习能力辅导)_。

自我意识的心理成分有:

(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_。

学生学习动机包括_(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__。

学习动机的两个主要作用是_(动力作用和维持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

影响人际交往的因素有:

(文化背景、社会背景、心理、人际交往的技巧)。

职业能力分___(一般)__能力与____(特殊)_____能力。

休闲辅导的最终目标与__(学校教育)__________目标一致。

对学习困难学生界定的标准有:

(智力标准、学业不良标准、学习过程表现异常)。

学习困难学生可分为以下四类:

(暂时性困难、能力型困难、动力型困难、整体型困难。

三、 

简答

1、一般说来心理健康有哪四条标准?

(p29页)

2、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认识要注意哪几个问题?

(p33页)

3、简述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p37页)

4、简述初中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p43页)

5、简述高中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p45页)

6、情绪对人的影响有哪些?

(p75页)

7、情绪辅导的目标有哪几个方面?

(p114页)

8、如何了解学生职业兴趣?

(p170页)

9、青少年青春期的心理特点有哪些?

(p128页)

10、青春期心理健康辅导的内容主要有哪些?

(p131页)

四、 

论述

1、如何消除学生学习过度焦虑?

(p81页)

2、怎样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p72-74页)

3、青少年在青春期会出现怎样的心理问题,你会采取怎样的方法加以解决?

(p129、133页)

五、 

辅导设计

设计自我认识辅导的一项活动。

(参考优点轰炸法)

2、小学生王某上课很少专心听讲,常开小差,因此成绩较差。

请设计对王某的一个个案辅导。

(参考p265页)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拟试题2

(第九章-第十四章)

1、个别辅导

2、系统脱敏技术

3、行为改变技术

4、晕轮效应

5、团体辅导

6、同理心

1、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把人格分为(自我、本我、超我)三个部分

2、人本主义心理辅导创始人是美国的_(罗杰斯)__________。

3、心理紧张的克服方法有以下三种:

(呼吸松弛、冥想松弛、肌肉松弛)_。

4、__(个别辅导、团体辅导)__是学校心理辅导的两种主要的形式。

5、影响团体过程的基本因素是(规范、沟通、内聚力)___。

6、建立学生心理档案要遵循___(客观性)____原则和_(适用性)_______原则。

三、简答

1、列举个别辅导的主要技术。

(不少于四种)(P277-283)

2、个别辅导的原则有哪些?

(P284-288)

3、团体互动的特点是什么?

(P315)

4、团体互动技巧有哪些?

(P322-326)

分析学生常见心理困惑的轻重层次及成因。

(P291-294)

详细介绍个别辅导的一项技术(P277-283)

五、辅导设计

1、男生黄某一和女生说话就面红耳赤,结结巴巴。

请就该个案设计一心理辅导。

(参考P297页)

2、某小学将单亲家庭的孩子组织起来,进行活动,以促使他们更好的适应学习、生活,请设计一次活动辅导。

(参考P331-332)

试卷编号:

5417$5K=jUGm?

W[$M-q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2006年秋季学期开放教育本科期末考试w#}tgB€OdVD%Q\dgA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fStEtVuyc|V(;

@o?

t

2007年1月c~*h9{yOuQYCS1c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16分)Eo/o6ba,ld96Q@_

1、小学生健康心理辅导是专职或兼职的心理辅导人员,依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运用心理学、教育学、医学等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为小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和发展提供其所需要的帮助和指导的过程。

=;

]p(%Vz+9xA

2、兴趣是一个人力求接触、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和参与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 

1xu=Wxs;

3qY:

c;

v0j

3、自我意识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意识,如自我知觉、自我评价、自我监督等。

`tZtWMj'

r]+/w_F

4、心理暗示是指通过语言或动作,以含蓄的方式,对自己和他人的认识、情感、意志以及行为产生影响。

受暗示者的心态改变是下意识的,其受影响的过程是不自觉的。

"

`}|v?

xk+5mJ!

]

二、辨析题(每小题4分,共32分)t+D{&

+%SJ\Yv@HZqM

1、心理健康的统计学标准提供了心理特征的量化资料,比较客观,便于分析比较,操作简便易行,统计结果一目了然,也是最科学的。

~=kk*ESTa"

^~kC

统计学标准是以心理测量的统计结果为依据的,心理正常或异常的界限是人为划定的,因而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某些局限性。

/9'

=S&

"

(Q?

'

u2N8

2、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存在对应的关系。

-?

=['

[T?

D]$Q

有好的学习动机,由于学习方法不当可能导致学习效果低下。

K/RS;

Ux8XW"

d:

uE

3、小学生心理咨询就是在咨询过程中告诉小学生如何去处理学习和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0X9A-~G8Pcb?

R%

O`mRc?

}'

PqohWVlI

4、行为疗法的距离应以符合咨询关系的建立,彼此感到适宜为原则,一般认为一米左右为宜,但也可以根据来的实质是通过后天的练习改变不良的行为或习惯。

对?

;

8\=iRE~Q.

$|€JY

5、代币法又称奖励强化法,是经典性条件作用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

:

B?

F7,

#NFJp€Lv

操作性条件作用~IVK'

T]6RqR*A;

6、倾听就是用耳朵去感知来访学生所讲的内容。

\6C,&

Ss938CkSW

5

倾听不仅仅是用耳朵去感知来访学生所讲的内容,更是用心去探索,去发现,能在其言D?

\wCD#tICVv

7、在学生心理咨询中为了显示与学生关系的接近,双方的空间距离越近越好。

%uWS/'

a*CkF]{O

相距太远,不便于交谈,缺乏会谈的氛围,彼此无法准确接受对方的信息,对双方的心理距离产生暗示作用,让对方感到双方关系和情感的疏远;

相距太近,会使对方感到局促不安,产生压迫感。

一般而言,双方访学生的特点予以适当调整。

=2/N(Ky'

2/DP'

*x

8、发展性咨询的对象是身心发展正常,但带有一定的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

WjGE~V9Z8e1HGU_

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h[p(FQ7C^is)#r?

$0

(一)简述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

?

+_2deTpPH\~1~_

1、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ca/#)3"

*'

(n8

2、帮助学生树立在出现心理行为问题时的求助意识,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O-@9No[VK{8KUx

3、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减少和避免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各种不利影响;

f11yt{7i3+U7+

4、培养身心健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g2?

G=n|`!

MQ(T

(二)简述适应性咨询的特点。

y)}st=]iQ`

1、咨询的对象是“在适应方面发生困难的正常人”。

C€wYY€K?

^V0q}

2、心理咨询所着重处理或解决的问题,是学生的正常需要与其现实状况之间的矛盾冲突,大部分工作是在咨询对象的认识水平上加以帮助。

B2:

X0Ud8p-#qB3o

3、强调教育的原则,重视咨询对象理性的作用, 

ft:

+Vqd*$Oyly9|

4、适应性咨询的工作侧重于学习指导、交往指导、生活指导等方面,主要解决学生在这些方面所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

j\t8?

L~)a$MT4L

5、适应性咨询伴随学生学校生涯的整个过程,指导他们完成各年龄段的自我发展任务。

nB*€.2&

#|3OR~4]n

(三)简述精神分析疗法的几种方法。

#pa:

{MB7U#

1. 

自由联想KDYp"

=~j*$}i#=0G

2. 

疏导宣泄$FKQv1?

5Tr?

+U;

3. 

认知与领悟)v_q0MNBtK6~y?

G5

4. 

暗示疗法K`5rN8W_0=ie€=9K-

四、论述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

Rok}I€|jM

(一)根据你的工作实践,谈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如何与学科教学相结合。

7dL!

s!

al

1]$b0EB

1、学科教学具有教育性。

ja\qJ:

/KIiNb(H

小学生健康心理的辅导不仅是健康心理辅导课的任务,也是所有学科教学的共同任务。

每一学科都要根据本学科的知识结构和教学特点,有目的、有意识地充分发挥健康心理的辅导作用,即预防心理疾病,维护心理健康,促进健康心理各要素全面和谐地发展。

I^%t9x9WR}]vx!

P

2、具体做法:

jn^{7B}ssCy)

(1)要将小学生健康心理辅导的目的、意义和要求,自觉地体现于学科教学之中;

ot;

!

K+f0`€[P7+h

(2)是要充分发挥学科知识结构中有利于小学生健康心理形成和发展因素的促进作用。

cm%T=2{=77Ba~

C

(3)在各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应注意避免不利于小学生健康心理形成和发展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EF'

o#?

V@un0z"

t^

总之,小学生健康心理辅导以充分发挥小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发展为要旨,服从、服务和体现教书育人的思想。

(无展开的酌情扣分,其他思路言之有理酌情加分)%6&

$]?

SAoMw|~B?

}

(二)试述小学生情感发生的特点及其培养措施。

*[97M7.CQz3M*)%

1、小学生情感特点:

a"

{vmd%K,Mi(Ze^9

(1)情感自控性的发展:

调控自己情感的能力逐渐发展起来。

_JHurw}]u|

(2)情感稳定性的发展:

小学生情感的稳定性会逐渐增强,逐渐产生了较长时间影响整个行为的情感体验。

€$^sDanjR{\\K)"

(3)情感的内容日益丰富和深化qhpN&

=:

8)

RiT{g4qF8I

2、小学生情感辅导措施:

=lXUsSE'

K!

u.9lnQ

(1)使小学生的各种活动与积极的情绪体验相结合F:

8[R$nM1EWq

(2)发展小学生的高级情感uPDVFN,kHs(€O

(3)培养小学生控制和调节情绪的能力:

保持愉快的情绪、控制和调节消极的情绪。

4cyy2q2.RKY;

g

(无展开的酌情扣分,其他思路言之有理酌情加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