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平的民风习俗和习俗的来历特点Word下载.docx
《开平的民风习俗和习俗的来历特点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平的民风习俗和习俗的来历特点Word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现在城市人都喜欢在饭馆上订上一桌,乐得清闲自在。
但是遵循传统的还是大部分人的选择,特别是在农村就更不用说了。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呗!
!
鸡和鹅是年夜饭必备的菜肴,还有的就是其他应节又有意思的菜式,如蚝油生菜(生意兴隆)、发菜干蚝(发财好市)、焖猪手(横财就手)、白灼猪舌(顺顺利利)等等。
会一边吃一边说上这些吉祥话,挺有意思的。
女人们虽然说烧菜弄的自己焦头烂额的,但是看到家人们相聚一堂、欢声笑语的,相信心里除了说不出的高兴外就没有他感了吧,毕竟一家人团团圆圆,开开心心才是最重要的。
吃过年夜饭,年轻一辈就喜欢在外面转转,或者放放烟花爆竹什么的(只有农村那里可以)。
在晚上,只要你愿意仰起头来,你都能看到黑幕上绽开的一朵朵或大或小的烟花。
炮竹声不断,锣鼓声不断,喜庆音乐不断,当然笑声更是不断,这是农村新年里晚上的一大特征。
而叔叔阿姨辈的就喜欢晚上打打小麻将,或者开个棋局对战开杀。
老人家就喜欢围在一起聊聊家常,嗑个瓜子这样子。
在村里一路走过,每个画面都会让人会心恩慰地露出笑脸。
不禁说上一句“新年真好!
”
到了年初一的凌晨,就是12点一过,如果你还没睡的话,就会听到由远到近的爆竹声此起彼伏不断,一声声囔着新的一年的到来。
如果你还在街上的话,看到的将是一群群的孩子拿着一大叠卡片大小的红纸条挨家挨户送财神的画面。
他们会停在一户人家门口,大声喊着“财神到,接财神”,然后那家主人就会出来,拿出红包去换那些写着财神二字的红纸条。
有些有毅力一点的孩子,会从晚上12点送到早上的7、8点。
当然那收入对一个孩子来说,还是挺可观的!
新年初一是最热闹的一天,开平人初一都不会去探亲的,要等到初二才去。
年轻的早上一起来去跟爸妈拜了年,讨了红包。
就会出去玩了,周围走走。
看到年长的结婚了的,拜个年,说上几句吉祥话准没错,都会收到大大小小的红包,走一圈回来,口袋通常都会满满的,不亦乐乎。
早上还会有醒狮贺岁,就是村里的或者是其他村的青年舞动狮头,打起锣鼓,给每家每户拜年,这样的活动会一直持续到初三。
妇女们早上就忙这拜东拜西的,祈求新的一年里家宅平安,风调雨顺。
早饭一过,大家就会各找各的乐子去了。
初二开始就要去探亲拜年了。
拿着个篮子,装上礼品水果之类的,去亲戚家去了。
逗留的时间很短,现在家长都会把探亲交给孩子们去,孩子只要接到红包就会走人了,有时快的话,一天可以走十多处亲戚,平均每家坐上15分钟左右。
很形式的一种拜年方式。
开平的习俗是必须要开了年才能在家里洗头发,才能扫地。
所以如果要到初五初六才开年的人家,他们的孩子的发型都会很前卫的。
年轻人的话就会去发廊洗高价头。
春节活动在十五才会结束,但很多人在开了年,吃了开年饭就会转入正常的生活状态去了。
开平婚嫁习俗
(一)旧式婚嫁
旧式男婚女嫁,都是奉父母之命,凭媒妁之言,一般经过相亲、文定、迎娶等过程。
男女婚嫁一般花16岁左右。
l、相亲、文定
共和国成立前,礼教森严,男女青年很少有自已的择偶机会,大多都托媒相亲。
在这种清况下,社会上出现了专以撮合男女婚姻为业的媒人,他们平时走东访西,对许多未婚男女的出生时辰、家庭环境和经济状况都了如指掌,一旦谁家子女相亲,就可以为其提供情况,穿针引线。
相亲后,如果男女双方都满意,男方便择日把礼金、礼饼送到女家,女方收下便是正式答应男方的婚约。
共和国成立后,"
相亲"
仍然存在,但内容和形式都有所改变。
2、嫁娶
嫁娶,根据不同的俗例要经过以下几种仪式。
匿阁姑娘出嫁前一个星期左右要上阁,由姐妹轮流陪着,不让别人看见,这就是匿阁。
所谓阁,就是在屋内一角用床板搭成可容若干人坐卧的平台,四周围上布帐。
匿阁期间,主要是反复练习出嫁时唱的“女哭歌”(内容主要是感谢父母养育之恩、兄嫂教导之情和嘱咐弟妹要听长辈的话等),每次练习哭唱时厅里都挤满听唱的亲人。
上头新郎在成亲之日的早上要行“上头”礼,市内水口龙塘地区的“上头”礼最具代表性:
新郎成亲之日,天末亮,长辈在家中摆设一个圆形大簸箕,并在其上面放一小木斗,斗内放一些谷、一枝柏和若干个铜钱;
新郎坐在木斗上,臀部将斗口封严以示保住钱物,再由多子多孙或有名望的长辈为新郎梳头,边梳边唱为新郎祝福之歌,然后戴上插红插花的礼帽。
出阁上轿结婚之日,新娘沐浴洁身,梳装打扮,待花轿一到,由择定的人背着出阁上轿;
花轿抬至闸口时,弟妹上前“嘱轿”;
随花轿而行的,有送行的姐妹,有挑嫁妆的人。
新娘从离开娘家直到被抬出村外都唱女哭歌。
坠轿当新娘乘坐的花轿抬到男家的村口时,花轿要停下来,由同来的一名妇女撑开纸伞,由另一名同来年长妇女手捧谷斗把“爆谷”撒向花轿,取落地开花、谷米满地之意,此时新娘就要和送行的姐妹一一道别,当轿夫起轿时姐妹们突然上前把轿杠压一下,这叫“坠轿”,以示依依不舍之意。
踢轿古时,男的不用前去亲迎,待花轿到了男家巷口,新郎披红簪花在伴郎陪同下用纸扇在花轿门上轻叩一下,这叫做“踢轿”。
接着,由一名妇女打开轿门把新娘背出,另由两名妇女撑开纸伞遮护新娘;
新娘被背到男家门口时,由男家人丁兴旺的亲属中选一男孩给新娘递上门匙,意思是要新娘从此应照顾好男家门户。
跨禾竹一些地方,在新娘人屋时,还有“跨禾竹”俗例,其做法是:
由男家的司礼人预先把扁担(禾竹)横搁在门槛上,在门前堆放些黄茅草,待新娘来到家门口时就把茅草点燃,让新娘跨过。
此时,伴娘高声提醒新娘把脚抬高,不要踩中禾竹,否则,会给家姑“带来不幸”。
拜堂新郎、新娘共行拜堂之礼,仪式较严肃隆重:
由司仪赞礼,新郎、新娘依唱礼顺序行礼,共同跪拜天地、祖先、家长,最后行互拜鞠躬礼。
宴客新婚宴客,一般人家都重视,富裕人家还到酒楼大摆筵席。
乱房(也叫闹新房)当新娘进入新房时,先让一群孩子爬在床上,由一名妇女把糖果、橙桔、炒米糖等撒在床上,让孩子们争抢,以取“满堂子孙”的意头。
接着,一大群伴郎和看热闹的乡亲走进新房,先看新郎新娘在龙凤烛案前按司仪人赞礼进行交拜,随即开始闹新房。
闹新房,主力是那班伴郎,他们各出“奇招”要新娘解答各种难题或做各种为难动作,若被难倒就要受罚,即使有时玩得“过火”一点,新娘新郎也尽量忍让,目的是令大家高兴。
这套旧的迎娶方式,到共和国成立以后已逐步加以革除。
虽然拜堂、宴客等活动仍保留,但是其封建迷信的内容已基本摈弃。
(二)新式婚嫁
新式婚嫁的主要特征,是男女间通过自由恋爱而结合,即使有些是经过介绍相识、“相亲”活动也离不开最终自由恋爱而结合。
市内新式婚嫁始于民国时期,那时有少数上层文化知识界人士提倡男女婚姻自由,并在这基础上举行新式婚礼;
而政府当局,亦藉此新风举办过新式集体婚礼,以图改变旧式婚俗。
但是,在旧观念、旧制度没有多大变动的情况下,新式婚礼始终难以形成风气。
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制定了《婚姻法》,用法律形式规定男女婚姻自由,简化结婚手续,并在此基础上大力提倡婚事新办,还不定期举办集体婚礼,从而形成新式婚嫁的新风尚。
近十多年来,新式婚嫁又出现了一些新中有旧的现象,在婚姻自主的前提下,一些家庭又复兴“礼银”、“礼饼”,一般农村家庭又复兴旧式“拜堂”、“送礼”和宴客等仪武。
(三)特殊婚俗
1、童养媳
贫苦人家无力抚养女孩,将女孩送与有男子人家童养,待长大后就让其男子择日拜祖圆房。
此俗,到共和国成立后已由政府明令禁止。
2、用公鸡代新郎举行婚礼
不少在国外谋生的男子,到了当婚年龄,自已希望在家娶个妻子以代他侍奉父母,或者父母希望为在海外的儿子成家立室以完夙愿,但由于侨子收入不多,且交通不便而不易远归,或者因为侨子业务缠身而抽不出时间远归,回乡结婚便成了难题,于是人们想出了用活公鸡代替新郎举行婚礼的方法。
其做法是:
用活公鸡代新郎“上头”,就如真新郎一样,由长辈执梳在公鸡头上梳理,也边梳边念诵好意祝词;
用“上头”的公鸡去迎接新娘,行“踢轿”礼,把新娘引进屋里,让新娘与公鸡一起共拜天地祖先,随即将公鸡缚在新娘房里以示与新娘共度“良宵”(到第二天天亮才将公鸡捧走)。
这种特殊的婚俗,其发展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婚后妻室留在乡下,以代侍父母,甚至还收养一子以增添家中天伦乐趣;
一种是婚后托人带新娘出国团聚。
前一种情况较多,其出现的时间较早也较长。
这种特殊婚仪,已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消失。
(四)其他婚俗
守切未婚丧夫,女到夫家与神主牌或公鸡拜堂成亲,夜则与木主同卧,行守孝之礼,这叫“守切”,女则被人们称为“切娘”;
如不愿守切,要待亡夫举行冥婚之后才能改嫁。
此俗,在民国期间已渐渐消失。
冥婚为夭折的少年男女举行婚礼,叫冥婚。
此种婚礼举行之日,女方将女儿灵位、年庚及彩纸制作的嫁妆送到男家,在男子灵前或门前焚烧成礼;
男方家,一般置薄酒宴请亲友。
“结婚”之后,双方家庭以亲家礼往来,俗称神亲戚。
入赘男到女家落户结婚,称为入赘,除行谒祖礼外,农村一般不举行仪式。
寡妇招夫男子被称为“入门郎”,又称“返生某某”。
续弦丧妻再娶称续弦,后妻以父母礼事前妻的父母前妻父母亦以女相待,俗称此女为“返生女”。
“两龙”舞动开平中秋民俗风情
2009-10-1411:
41江门日报第7319期C3版
赤坎大梧村舞火龙
百合虾边村舞草龙
大梧村八月十六日摆了45桌“龙饭”。
伍安平摄
大梧村舞火龙现场。
中秋节是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凡是华人,无不对中秋节看得很重,而各地过中秋的习俗,则各有各的精彩。
在开平,过中秋节除了亲人团聚、外出烧烤、燃放烟花等习俗之外,乡间还有舞龙的习俗。
赤坎镇灵源村委会的大梧村、樟村、虾村,每逢中秋,必舞“火龙”,而百合镇厚山村委会的虾边村在中秋之夜,则舞“草龙”。
两地中秋舞龙的习俗,延续了数百年之久,既是一种民俗的延续,也是一种传统文化的延续,以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五谷丰登,以及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近年来,开平市文化部门将大梧村舞火龙和虾边村舞草龙都列入了该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正在积极引导和保护,两地的舞龙习俗将进一步发扬光大。
今年中秋,大梧村、樟村、虾村的舞火龙活动,虾边村的舞草龙活动,是近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让当地的群众享受了一场热闹而又精彩的文化盛宴。
1 舞龙习俗传承数百年
赤坎镇灵源村委会主任、村支部书记关锡柱告诉记者,每年的中秋节当晚,该村委会的大梧村、樟村、虾村都有舞火龙的习俗,而其中以大梧村最盛,除了中秋节当晚舞龙之外,八月十六的晚上也要舞龙。
舞火龙的时候,由穿统一服装的村民举着龙身下的30多条竹把,在村场和村巷中游舞,还伴有醒狮,敲锣打鼓,燃放“山炮”,龙拜社坛,看者云集,热闹非凡。
关锡柱说,大梧村是开平关族始祖荣公的故村,当地舞火龙的习俗是随着当年荣公南迁从中原带来的,已有数百年的历史,除了文化大革命时期间断过之外,数百年来年年都舞火龙。
之所以叫做“火龙”,是因为舞龙的时候,龙身上要插满点燃的香,而且龙头、龙身、龙尾都以灯饰作为装饰,舞动的时候,整条龙遍体火光和灯光,甚为醒目和威武。
火龙的龙头和龙尾是从别处定做的,而龙身是用稻草扎成的,舞龙之前扎好,舞过之后,则又将龙身的稻草卸下,龙头和龙尾则收藏在祠堂里,等来年再用。
百合镇厚山村委会虾边村,在每年的中秋节,则有舞草龙的风俗。
开平市文广新局社会文化、艺术、演出管理科科长廖卫民向记者介绍说,虾边村的村民,每逢中秋,便用150多公斤的稻草,用麻绳扎成一条40多米长的大草龙,以两支手电筒点缀为龙眼睛,并在草龙身上插满点燃的大香,龙身下用竹枝丫托住,在中秋节的晚上由30多个青壮年男子托着竹枝将草龙舞动,同样伴有龙珠醒狮,敲响锣鼓,燃放鞭炮,而且还游村穿巷,极为热闹。
虾边村舞草龙的习俗,同样已有数百年历史。
当年,从中原一路南迁而来的先民们,在虾边村定居下来,开发了这一带的荒地,种植了水稻,同时亦带来了中原地区流传了数千年的龙文化。
虾边村的龙之所以叫做“草龙”,是因为制作龙的主要材料都是当地出产的稻草。
虾边村的舞草龙活动,与大梧村的舞火龙有所不同,除了在本村村场、村巷中舞龙之外,还要到周边的四条村庄和百合墟游街串巷,舞龙之后,随即将草龙烧化,俗称“龙上天”,这样舞草龙活动便告完成。
2 舞龙活动广受追捧
记者了解到,今年大梧村、樟村、虾村舞火龙活动和虾边村舞草龙活动的规模,是近年来最大的一次,观看和参与的群众数量非常之多。
关锡柱告诉记者,今年大梧村舞龙,吸引了大量在外地工作的人回乡参与和附近数千名群众观看,八月十五日当晚从8时多至晚上11时多,整个大梧村成为了一个欢乐的海洋。
八月十六日晚的舞龙,则更加盛况空前,当晚吃“龙饭”时,村场上摆了45桌,比去年多了15桌。
吃完龙饭舞龙时,临近村的村民群众也都前来观看,村场和村子周围停放的小车就有四五十辆。
今年的舞龙,大梧村还请来了专业的摄影师拍摄录像和照片。
虾边村舞草龙的传承人关泽超告诉记者,中秋节当晚8时多,虾边村舞龙开始了,“草龙”沿村子游行,拜过社坛,拜过村庄,穿村过巷,然后再经过永安村、治安村、东社村、西庄村等村子,周围家家户户的村民纷纷出来,摆上供品,点燃炮竹迎龙。
到了晚上11时左右,舞龙结束,村民们将火龙烧化,“龙上天”了,一年的美好愿望也寄托出去了。
关锡柱告诉记者,舞龙活动深得民心的表现,不但在于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和观看,还在于群众的“热心”。
每年的舞龙活动是需要一定经费的,但这笔钱根本不用村干部操心和发愁,大部分钱由村民们自发筹款,也有海外华侨踊跃捐资,比如今年大梧村舞龙活动就收到了16000多元的捐款,已够今年的开支。
同样,一直以来,虾边村舞草龙也得到了群众和海外华侨的热心支持。
3 舞龙习俗传承的价值
中华民族是“龙”的民族,“龙”,是数千年来中国人心目中永远的图腾。
舞龙,既是一种民间习俗,更是一种崇拜图腾的精神活动和传统文化。
不论是舞火龙还是舞草龙,都是对中华民族“龙文化”的传承,都具备了吉庆、祥和、祝福、许愿等方面的深刻内涵,都能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弘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
从这个意义上讲,大梧村的舞火龙,虾边村的舞草龙,所承载的历史价值之重可见一斑。
廖卫民指出,大梧村的舞火龙和虾边村的舞草龙活动,都是从农耕社会基础上产生出来的农民艺术,是农民思维与物质观念的产物,它不但传承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龙文化,而且还具有浓厚的乡土色彩和地方特色。
两地的舞龙活动,举办于中秋喜庆场合,张灯结彩,舞龙击鼓,祥和热烈,表达了侨乡人们向往美好的生活,狮龙共舞亦鼓舞着人们要团结一致,锐意进取,为振兴中华民族而共同奋斗。
另外,舞龙活动在祈求美好生活的同时,还大大增添了中秋节的热闹欢乐气氛,为歌颂盛世升平,社会和谐,振奋人心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锡柱告诉记者,大梧村每年举办舞火龙活动,为海内外游子和长居该村的村民群众提供了一个沟通和交流的平台,大大减少了村民之间的各种矛盾,让大梧村民风纯朴,和谐美满。
廖卫民还指出,两地的舞龙活动,不但龙的造型美观、色彩艳丽,而且具备了运动、娱乐等多方面的功能,舞动的时候更是具有动态美,是独具特色的岭南民族艺术精品,因此还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4 保护舞龙习俗正在进行
舞火龙、舞草龙,两种习俗都延续了数百年,今与昔比,都遭遇了一个同样的境况——如今的规模大不如前。
关锡柱告诉记者,据村里的长者回忆,舞龙的规模在以前非常之大,那时候,由于村民群众长居村里的多,参与的人数也就更多,气氛也更热闹,而且龙也做得特别大,要四五十人才能舞动,几乎是如今的两倍,而且,除了大梧村、樟村、虾村有舞草龙的习俗外,以前附近五龙村委会的个别村子也有舞火龙的习俗,如今却只剩下大梧村、樟村、虾村3个村子了。
以前,除了中秋节当晚舞龙之外,中秋前后都有舞龙活动,而且还有其他地方请他们去表演,如今,大梧村的火龙已经很多年没有“外出活动”了。
关锡柱说,这种变化,主要是在于如今社会发展了,村民群众外出工作的多了,即使是中秋这样的重要节日,外出工作的人也不一定能回家过中秋,所以,人气已经没有以前旺了,规模也就越来越小了。
开平舞火龙和草龙的民俗,既然遭遇了“今非昔比”的事实,那么,就应该具有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
可喜的是,开平市文化部门已经充分认识到这种“忧患”,正在积极采取措施加以保护,以期能永远发扬光大。
去年,开平市文化部门将大梧村舞火龙以及虾边村舞草龙都列入了该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广泛搜集了历史资料,拍摄了VCD,并在积极向上级申报更高层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一步,开平市文化部门计划成立“舞火龙”、“舞草龙”历史研究会,并计划联合该市教育局第二课堂开展“舞火龙”、“舞草龙”兴趣小组活动,请老师傅给学生讲课,派出学生代表到现场参观、学习;
对符合相关条件的老师傅给予大师的称号,给予精神、物质方面的奖励。
好评率:
57%
开平碉楼位于广东省开平市,是中国乡土建筑的一个特殊类型,是一种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
根据现存实证,开平碉楼最迟在明代后期(16世纪)已经产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展成为表现中国华侨历史、社会形态与文化传统的一种独具特色的群体建筑形象。
这一类建筑群规模宏大、品类繁多,造型别致,分布在开平市的乡村。
其特色是中西合壁的民居,有古希腊、古罗马及伊斯兰等风格多种。
自明朝(1368—1644年)以来,开平因位于新会、台山、恩平、新兴四县之间,为“四不管”之地,土匪猖獗,社会治安混乱;
加上河流多,每遇台风暴雨,洪涝灾害频发,当地民众被迫在村中修建碉楼以求自保。
2001年06月25日,开平碉楼作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作用
清朝顺治六年(1649年)开平设县,希望从此开始太平,故取名“开平”。
自建县后,“社贼之扰”有所收敛,治安较以前安定,故清朝碉楼数量不多。
到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之前的时期是开平碉楼发展的初期阶段。
清朝末年和民国时期,美国、加拿大等国实施排华政策,在海外恶劣的生存环境迫使开平华侨只能将传宗接代的愿望寄托在家乡。
他们把建房、买田、娶亲看作在外拼搏的最高人生目标,不断将自己积蓄的血汗钱寄回开平,从而
居住两大功能,楼体高大,空间较为开敞,生活设施比较完善,起居方便。
居楼的造型比较多样,美观大方,外部装饰性强,在满足防御功能的基础上,追求建筑的形式美,往往成为村落的标志。
居楼数量最多,现存1149座,在开平碉楼中约占62%。
●更楼主要建在村口或村外山岗、河岸,高耸挺立,视野开阔,多配有探照灯和报警器,便于提前发现匪情,向各村预警,是周边村落联防需要的产物。
更楼出现时间最晚,现存221座,约占开平碉楼的12%。
回答人的补充
2009-05-1622:
51
开平无人村
这条11年前最后两户心惊胆颤的人家撤离后,就完全变为人去村空的村庄,流水将村隔成田野阡陌中的一座小岛,高大的老树和穿插其间的藤蔓又构成一道10米左右厚度的绿墙,看不出一点象征村落的标志,逝去的岁月给它抹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村落四周被水沟和水塘环绕,村边被杂草树木丛生的荆林完全包围,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好奇者进去探险。
走在从开平市区到三埠石海村委会的乡间小道上,如果不是有人带路,大家不敢相信这里曾经是一条辉煌过的村庄,更不敢轻易走入这条许多年前就令胆小者毛骨悚然的无人村。
无人村原名叫<
邓边村>
,在100多年前就开始有人居住,住过58户人家,村民是甄、伍两姓其中大部姓甄。
上世纪20年代,侨乡开平兴起漂洋过海创业风,村里的青壮年相继到西方国家淘金,赚了钱的就把部分寄回来。
由于战乱频繁,土匪多次趁火打劫村庄,村人便集资在村的南面修筑了一座七层高的碉楼。
碉楼虽然给村庄带来了稳定,但并不能给村人制造财富。
于是村人在“金山伯”的影响下,纷纷再度搬迁到国外。
到解放初期,无人村<
只剩下十多户人家。
土改时这些留守户出走后,分布在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1956年,无人村<
只剩下五户人家留守。
在1997年香港回归后,村里只有两户人居住。
村庄杂树遮天蔽日,几乎密不透风,处处充满着空虚、孤寂和恐惧。
到了晚上,两户人家大门紧闭,村里时不时响起像人也像乌鸦的惨叫和悲鸣,小偷常常出现使人转辗难眠。
两户人家心惊胆颤,无法忍受恐惧的长期折磨,在1998年最后两户人家搬到开平市区置业安家。
带不走的房子和家什只好被遗弃在岁月里了。
54
神秘的开平无人村
不知是怎样传开的,开平市有个神秘的“无人村”。
于是,三五成群的人从全国各地赶来开平,都想一睹这个传说中的“无人村”的真面目。
这条8年前最后两户心惊胆颤的人家撤离后,就完全变为人去村空的村庄,长不过800米,宽不过600米,流水将村隔成田野阡陌中的一座小岛,高大的老树和穿插其间的藤蔓又构成一道10米左右厚度的绿墙,看不出一点象征村落的标志,逝去的岁月给它抹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村落四周被水沟和水塘环绕,村边被杂草树木丛生的荆林完全包围,吸引了一拨又一拨的好奇者进去探险。
走在从开平市区到三埠石海村委会的乡间小道上,如果不是有人带路,谁也不敢相信这里曾经是一条辉煌过的村庄,更不敢轻易走入这条许多年前就令胆小者毛骨悚然的无人村。
无人村也叫邓边村,在120多年前就开始有人居住,住过58户人家,是甄、伍两姓的“天堂”,其中甄姓人家占了90%。
上世纪20年代,侨乡开平兴起漂洋过海创业风,村里的青壮年相继到西方国家淘金,赚了钱的就把部分存到多个国家和地区。
1956年,邓边村只剩下五户人家留守。
在香港回归的1997年,村里只有两户人居住。
偌大的村庄杂树遮天蔽日,几乎密不透风,处处充满着空虚、孤寂和恐惧气氛。
白天,这里听不到外面半点喧嚣。
到了晚上,两户人家大门紧闭,村里时不时响起像人也像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