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工商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商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从交易费用的角度考察,市场和企业是两种不同的资源配置和生产组织方式:
市场
企业
资源配置与组织生产
协议买卖
内部管理
成本费用
交易费用
组织管理费用
企业之所以出现的关键:
可将外部的市场交易行为内部化,变成企业内部有组织、有计划、有监督、有奖惩的合作和交换行为,使组织管理费用低于市场的交易费用。
(三)企业的发展
1.企业发展的主要阶段(三个时期)
(1)手工生产时期
主要是指从封建社会的家庭手工业到资本主义初期的工场手工业时期。
●家庭手工业不是典型的企业
●工场手工业实际上已具有企业的雏形
(2)工厂生产时期
工厂制度的建立是工场手工业发展的飞跃,它标志着企业的真正形成。
(3)企业生产时期
A.从工厂生产时期过渡到企业生产时期,乃是企业作为一个基本经济单位的最后确立和形成时期,也是企业成熟化的重要时期。
(特别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期)。
B.企业生产时期的主要特征:
产生了垄断企业组织,企业的管理权与所有权分离。
2.企业发展的基本要求和途径
(1)企业发展的基本要求
①完善而灵活的经营机制(四个)
动力机制;
调节机制或产销机制;
约束机制或平衡约束机制;
发展机制或技术进步机制。
a.动力机制
强大的经济动力是形成经营机制的决定因素;
资产和利益是企业经营机制的动力源泉;
包括所有者权益、经营者权利和劳动者积极性。
b.调节机制或产销机制
三个基本环节=供应+生产+销售
c.约束机制或平衡约束机制
包括:
多重利益约束机制;
财务平衡约束机制;
权力平衡约束机制。
d.发展机制或技术进步机制
发展基金自我积累;
筹资渠道自主选择;
投资项目自主决定;
法人财产依法所有。
e.企业经营机制特征
先天性;
本质性;
系统性;
功能性
其中动力功能和约束功能是最主要的功能。
f.经营机制的影响制约因素
企业的经济地位;
企业所有制形式;
企业经营责任制;
企业人员素质;
企业财力、物质资源等。
②良好的企业素质
A.概念
定义:
企业素质是指企业内在的本质,即构成企业活动能量大小的各种要素及其有机结合所产生的能力。
要素:
人员、物质技术设备和经营管理。
B.企业素质类别
a.人员素质
b.技术装备素质
c.管理素质
d.文化素质
企业文化建设作用:
规范、凝聚、激励、强化、榜样。
(2)企业发展的两条主要途径
技术进步和多样化经营两条途径。
第一,技术进步。
企业生产是其所投入的生产要素的组合,其中最常见的生产要素是资本和劳动。
第二,多样化经营。
适合企业:
现代企业特别是现代大中型企业。
原因:
既有内部因素的促进,又有外部因素的促成,从根本上来看还是企业成长的要求。
具体原因:
企业规模扩展的要求;
提高企业适应市场变化能力的要求;
利用内部资源、减少经营风险的要求;
科技进步的影响等。
途径:
企业兼并、合并;
投资建立新厂;
研究开发新产品等。
3.现代企业与传统企业的关系
(1)现代企业与传统企业的联系:
①传统企业是现代企业的基础。
②现代企业是传统企业的继承和发展。
③现代企业和传统企业都是经济组织,是商品或服务的提供者。
(2)现代企业与传统企业的区别:
①面临的外部环境不同
传统企业的外部环境偏紧,企业要看政府脸色行事;
现代企业外部环境较松,企业根据市场需要行事。
②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关系不同
传统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统一;
现代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③企业管理方式不同
传统企业实行垂直式直接管理;
现代企业实行扁平式间接管理,企业具有独立性。
二、工商企业的基本构成要素(12项)
企业要素:
一切直接或间接地为企业经济活动所需要并能构成生产经营资源的,具有一定开发性、利用性、选择性的天然或人造资源。
构成:
(1)人力;
(2)物力;
(3)财力;
(4)信息;
(5)技术;
(6)知识;
(7)时间;
(8)空间;
(9)市场;
(10)客户;
(11)环境;
(12)管理。
三、工商企业的优势与弱势
(一)企业的优势(6点)
1.在生产和技术方面能够进行有效分工和协作,创造新的生产力
2.节约费用,包括:
节约谈判费用、降低信息获取费用
3.减少机会主义行为
4.进行有效控制的手段更多
5.解决冲突的机制更有效
6.能实现良好的沟通
(二)企业的弱势
1.信息传递易缺失
2.监督成本增加
3.激励机制效力减弱
4.官僚内耗现象产生
第二节 工商企业制度的类型与特征
工商企业的主要类型
一、工商企业的主要类型
(一)按企业的投资主体划分(4个)
1.国有企业
形式:
——国有独资
——通过资本经营和资产重组、发展股份制或联营、合资等形式,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方向发展。
——小型国有企业可实行集体经营或租赁、承包、股份制等多种形式。
2.集体所有制企业:
有组织的劳动群众集体投资兴办的社会化程度相对较低的公有制企业。
3.股份制企业:
性质:
它是混合所有制的组织形式。
评价:
它是当代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也是我国企业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大力推广的一种经济组织形式。
4.民营企业:
它是由公民个人投资兴办、雇工8人以上的营利性经济组织。
组织形式(灵活)=单个业主制企业+合伙制企业+有限责任公司
(二)按企业产权的组织形式划分
产权:
指财产(所有权)在市场交易中所体现的支配权。
按资产组织形式和所承担的法律责任分类:
1.单个业主制企业
2.合伙制企业
3.公司制企业
公司制企业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股东共同出资,能独立对自己经营的财产享有民事权利并承担民事责任的经济组织。
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公司法》规定的在我国设立的公司形式。
(三)按实体的集约程度划分(即按构成最终实体数量的多少和形式)
1.单一企业:
具有法人地位,独立承担财产和经营责任。
2.多元企业
纵向联合,横向联合,一般比单一企业规模大些。
3.经济联合体(联合方式:
契约)
4.企业集团
(1)概念:
企业集团是在经济联合的基础上组建起来的、具有较紧密联系的企业群体组织,其核心是技术、经济和资金实力较雄厚的集团公司。
集团公司本身是企业法人,且通过控股、参股来影响一批企业的经营方向和经营活动。
(2)主要特点:
企业集团是以资产为纽带联结起来的若干独立企业法人所组成的集合体,是独立核算企业的复合型组织;
集团成员可分为核心层、紧密层、松散层的多层次结构,在经营上共担风险,在利益上共负盈亏。
(四)按企业从属的行业划分(即按生产经营的主导产品隶属何种行业分类)
1.工业企业
2.商业企业
3.金融企业
4.其他类型企业:
包括运输企业、建筑安装企业、物资企业、邮电企业、旅游企业和农业企业等。
(五)按企业规模划分
1.概念:
企业规模是指在同一企业内生产要素及生产产品的集中程度。
2.类型:
依我国现行《工业企业划分标准》规定
(1)特大型企业
(2)大型企业:
分为大一和大二型两档
(3)中型企业:
分为中一和中二型两档
(4)小型企业
3.说明:
(1)大中型企业:
是指中一型及以上规模的企业;
(2)中小型企业:
是指中二型及以下规模的企业。
(六)按生产要素密集程度划分
1.劳动密集型企业
劳动密集型企业是指活劳动所占比重较大、资本有机构成低的企业,如一些生产技术水平较低的中小型企业和农业企业。
2.资金密集型企业
资金密集型企业(或技术密集型企业)是指投资大、技术装备程度较高、劳动力比重小的企业,如机械工业企业、化工企业等。
3.知识密集型企业
知识密集型企业是指综合运用先进科学技术成果,所用人员中中、高级技术和科研人员比重较大,所投入的科研时间和产品开发费用较高,能生产高、精、尖产品的企业,如航空工业企业、软件开发生产企业等。
(七)按企业同外国资本联合方式划分
基本形式:
合资经营企业、合作经营企业。
二、工商企业制度的类型(3个)与特征(4个)
(一)企业制度的概念
1.定义:
企业制度是指以产权制度为基础和核心的企业组织和管理制度。
2.主要内容:
产权制度、组织制度、管理制度。
从法律角度看:
从世界各国的情况来看,通常是指单个业主制企业、合伙制企业和公司制企业三种基本法律形式。
(二)企业制度的类型及其特征
1.单个业主制企业:
企业产权属于个人,可以自由转让。
适用:
零售商业、服务业、手工业、家庭农场等。
特征:
诞生于市场经济早期,是最早的企业形式;
数量庞大,占企业总数比重较大,其规模较小。
(1)概念
合伙制企业,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或单个业主制企业通过签订合伙协议联合经营,收益由合伙人共享,风险由合伙人共同承担的组织。
(2)优点
①资金来源和信用能力较大。
②集合了合伙人的才智和经验,企业的竞争能力得到提高。
③由于资金筹措能力和管理能力得到增强,企业规模扩大和发展的可能性增大。
(3)缺点
①产权转让困难
②承担无限责任
③企业寿命不易延续很久
④合伙人都能代表企业,因而对内对外都容易产生意见分歧,从而影响企业决策
⑤企业规模仍受局限
(4)适用:
资产规模较小、管理不复杂、不需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的生产和经营企业。
3.公司制企业
它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股东出资组成的、能够独立对自己经营的财产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责任的经济组织
(2)公司制企业的特征
①公司是企业,这是公司最基本的性质。
公司是企业制度的一种基本形式,是一种先进的、最典型和最有效的形式。
②公司是法人,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并承担民事义务。
③公司具有联合性,这是所有公司制企业都具备的一个共同特征。
④投资主体多元化,这是由公司的联合性决定的。
⑤出资者所有权和法人财产权分离。
⑥公司法人财产具有整体性、稳定性和连续性。
⑦公司企业实行有限责任制度。
(3)公司制企业的种类
①无限公司
最早出现的一种公司形式,是由合伙制企业发展演变而来。
②有限公司
贡献:
它的出现是企业财产组织形式的一个重大进步,是企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也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标志。
地位:
它是具有代表性的公司制企业。
组织形式:
一种是有限责任公司,一种是股份有限公司。
这两种组织形式的共同特点是都承担有限责任,但又各具特点。
③两合公司:
两合公司是由一个以上负无限责任的股东和一个以上负有限责任的股东所组成的公司,是介于无限责任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之间的一种公司组织形式。
有限责任股东对公司债务只就出资额负责,且其股份无需全体股东同意就可以转让。
无限责任股东对公司债务负连带无限责任,其承担的风险较大,因此在公司中占主导地位,享有管理公司业务的权力,但其股份必须征得其他所有股东同意后才能转让。
(三)现代企业制度
1.现代企业制度的概念
2.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
(1)产权清晰;
(2)权责明确;
(3)政企分开;
(4)管理科学
3.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容(3个)
现代企业产权制度
现代企业组织制度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第三节 工商企业的职能、目标与责任
工商企业的基本职能
工商企业的经营目标
工商企业的社会责任
一、工商企业的基本职能
把国家和顾客需求转化为企业要求并予以满足。
让顾客满意是企业首要责任。
二、工商企业的经营目标
企业特征:
经济性、社会性、独立性、盈利性四个特征,其中最重要的是企业的经济性和社会性。
工商企业的经营目标:
满足社会需要,并获得利润。
三、工商企业的社会责任
(一)概念:
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遵守、维护和改善社会秩序、保护和增加社会福利方面所承担的职责和义务。
(二)内容
如提供就业机会、资助社会公益事业、保护生态环境、支持社会保障体系等。
除此之外,就外部关系而言,企业还对股东、媒体、社区、政府、交易伙伴、消费者等相关社会组织及个人负有特定的社会责任。
承担社会责任是企业协调外部关系的基础。
(三)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的有利作用
1.有助于增强客户忠诚度
2.有助于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
3.有助于改善监管环境
4.有助于降低市场壁垒
(四)我国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必要性
(2个是+4个有利于)
1.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2.它是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必然要求
3.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4.有利于企业创造广阔的生存空间
5.有利于企业员工形成共同的企业价值观
6.有利于保证企业正确的经营方向
第四节 工商企业管理的概念、性质与职能
工商企业管理的概念
工商企业管理的基本性质
工商企业管理的主要职能
一、工商企业管理的概念
在一定生产方式和文化背景下,由企业经理人员或经理机构依照一定的原理、原则和方法,对企业人、财、物、信息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以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盈利目标的活动总称。
企业管理是一个动态过程。
二、工商企业管理的基本性质
(1)自然属性(取决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劳动社会化程度);
(2)社会属性(取决于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
三、工商企业管理的主要职能
1.计划职能:
首要职能
2.组织职能
3.指挥职能
4.控制职能
5.协调职能
6.激励职能
7.企业管理的各项职能之间的关系
计划是前提,提供目标和标准;
组织是保证,提供计划实施的组织机构和氛围;
指挥是手段,是实现计划目标的必要途径;
协调和控制则分别解决计划和目标实施中的增效和失效问题;
激励则是完成一切管理任务的基础和动力。
第五节 工商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
标准化工作
定额工作
计量工作
信息工作
规章制度
职业培训
一、标准化工作
标准化是以制定标准和贯彻标准为主要内容的全部活动过程。
标准化工作就是对企业各种标准的制定、执行和管理工作。
按照性质划分,企业的标准主要有:
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
1.技术标准
(1)产品标准:
是衡量产品质量的主要依据
(2)方法标准
(3)基础标准:
是针对生产技术活动中的一般共性问题,根据最普遍的规律制定的基础规则,是生产技术活动中最基本的具有指导意义的标准
(4)安全与环境标准
2.管理标准
生产组织标准
技术管理标准
经济管理标准
3.工作标准
其内容包括:
部门和岗位的工作任务和目标;
任务的数量、质量要求及完成期限;
完成任务的工作程序和方法;
与相关岗位在工作中协调配合和信息传递的方法;
对任务完成情况的考核和奖惩办法。
二、定额工作
定额是企业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对企业资源的消耗、利用和占用的标准。
1.劳动定额
劳动定额即劳动消耗定额,也称劳动定员定额,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为生产单位产品或完成某项工作任务所预先规定的活劳动消耗量的标准。
2.设备定额
3.物资定额
4.流动资金定额
5.费用定额
6.期量标准
(1)定义:
期量标准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对产品的生产过程所制定的有关时间和数量方面的标准。
(2)生产组织工作上规定不同的“期”和“量”的标准。
如:
为大量生产规定节拍、节奏;
为成批生产规定批量、生产间隔期、生产周期、投入提前期、在制品储备定额等;
为单件小批生产规定生产周期等。
7.制定定额的要求
首先,要做到及时、科学、全面;
其次,在定额的实施中要维护定额的严肃性,坚决贯彻执行;
最后,严格考核并适时修改定额,保证其合理性。
三、计量工作
企业的计量工作就是运用科学的方法与手段,对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量和质的数值加以掌握和管理。
计量技术和计量管理
1.计量技术
一是标准测量技术,是指与基准器有关的通过法制手段进行量值传递的测量,具有较高的测量水平,由专门的计量部门来完成;
二是工业测量技术,是生产过程中的工艺测量,目的是监测和控制现场的量值,保证起码的产品技术指标的要求;
三是计量测量技术,是指法制标准量值传递系统中末端的测量,属于标准过渡的中间测量,目的是扩大标准的上下量限。
它主要用于对生产量值的监督。
2.计量管理
计量管理的目的是保证量值的统一,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工业计量管理,即以产品为核心的单位计量管理,又可分为生产组织管理、质量技术管理和综合协调管理等;
二是商业计量管理,即以商品为核心的单位计量管理,也就是市场的计量管理;
三是法制计量管理,是对尺、衡器、电度表等关系到国计民生利益的单位量的管理。
四、信息工作
企业信息分为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
(1)原始记录和统计资料;
(2)科技经济情报;
(3)科技经济档案工作。
五、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类型有:
1.基本制度
基本制度主要是企业的领导体系,如“经理、厂长负责制”、“法人管理制度”等。
2.工作制度
工作制度主要是指导企业具体管理方面的制度,如财务制度,计划制订制度,生产技术、销售方面的工作制度等。
3.责任制度
责任制度是企业内部各岗位所规定的任务、权力和责任的总称。
责任是企业规章制度的核心。
六、职业培训
①企业管理人员的培训内容;
②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内容;
③工人的培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