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思维导图构建话题写作高效课堂.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30626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65.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巧用思维导图构建话题写作高效课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巧用思维导图构建话题写作高效课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巧用思维导图构建话题写作高效课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巧用思维导图构建话题写作高效课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巧用思维导图构建话题写作高效课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巧用思维导图构建话题写作高效课堂.docx

《巧用思维导图构建话题写作高效课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巧用思维导图构建话题写作高效课堂.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巧用思维导图构建话题写作高效课堂.docx

巧用思维导图构建话题写作高效课堂

141

巧用思维导图,构建话题写作高效课堂

【摘要】 本文从我校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现状分析入手,对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甚础之上的思维导图运用于初三英语话题写作教学进行了实践和研究,用实例说明了将思维导图运用于写作教学,能够引导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关键知识点和谋篇立意上,摆脱文不对题、思路不清、绞尽脑汁仍觉无从下笔的困扰,从而打造“自主建构,互动激发,高效生成,愉悦共享”的高效写作课堂。

【关键词】 思维导图,话题写作,高效课堂

一、问题的提出

为了更客观地了解学生的学业水平,我校每学期都与其他中学进行一两次联考联改。

几乎每次考试都反应出书面表达题(即写作)偏弱的现象,得分率均低于2011年市中考英语书面表达题的平均得分率。

为了更好地开展对问题的研究,笔者于2011年9月以初三年级学生为对象进行了调查研究。

调查主要采用问卷和访谈的方法,问卷采用不记名方式向学生发放,由学生选择作答。

368张问卷,共收回361张有效卷进行分析,再结合个别访谈对学生进行更详细地了解。

调查部分结果见下表:

回答

问题

A.非常

B.比较

C.一般

D.不

人数

比率

人数

比率

人数

比率

人数

比率

你喜欢英语写作吗?

17

4.71%

31

8.59%

103

28.53%

210

58.17%

你擅长写作文吗?

11

3.05%

44

12.19%

105

29.09%

201

55.68%

写作就是把要点简单地连成句,你同意吗?

80

22.16%

134

37.12%

112

31.02%

35

9.70%

你写作时总是喜欢用中文构思吗?

91

25.21%

176

48.75%

84

23.27%

10

2.77%

写作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太多了,你同意吗?

53

14.68%

110

30.47%

164

45.43%

34

9.42%

你喜欢老师批改作文的方式吗?

38

10.53%

68

18.84%

162

44.88%

93

25.76%

讲评或批改后,你发现你的错误多吗?

47

13.02%

83

22.99%

182

50.42%

49

13.57%

作文批改后,你认真阅读并反思吗?

35

9.70%

76

21.05%

134

37.12%

116

32.13%

写作是一种通过书面语言传递信息和交流情感的重要方式,能比较客观地反映学生多方面的语言运用能力,如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组织能力等。

英语写作作为语言输出的重要技能,在英语语言教学中的地位不可忽视。

然而,调查表明我校的英语写作教学效率不高,具体表现在:

(一)、学生方面

从上表可见,很多学生对英语写作缺少热情、兴趣不大,有58.17%的学生一点也不喜欢写英语作文,甚至一见到作文题就望洋兴叹、头疼不已。

90.58%的学生都认为自己有着不同程度的英语表达的困难,感觉书到用时方恨少、无从下手,即使硬着头皮写了,也仅是简单的堆砌或套用。

很多学生在写作时往往用中文构思,再译成英语,于是常常出现中文式的英语,错误百出。

学生的习作反映出不少的问题:

条理紊乱、信息不全;汉语思维、语法不通;词组误用、搭配不当;语言贫乏、句型单一;语言连贯性差,缺少衔接,缺少逻辑关系;语篇立意差,不知自己要表达什么,而对想表达的又词不达意;篇章结构差,缺少整体的谋篇布局和前后呼应。

总之,由于课堂教学中缺乏有效的写作训练和指导,学生在英语写作中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普遍欠缺。

(二)、教师方面

据了解,教师的写作教学环节多数为“布置任务→评讲一至两篇范文”,或者“布置任务→收上来全部批改→评讲”。

这种简单的教学模式往往只注重写作结果,忽视了对学生写作过程的关注,很少让学生展开英语思维的翅膀,降低了学生的兴趣,导致学生仅仅是为了写作而写作,缺乏对所写文章的整体构思。

另一方面,教师对学生所写的作文缺乏科学性的评改方式,反馈手段单一,评改方法陈旧,非常喜欢或比较喜欢教师评改方式的学生只占10.53%和18.84%。

评改的重点在词汇拼写,语法错误等,对语言准确性的过度关注使学生减少了许多宝贵的“尝试运用语言”的胆量,阻碍了输出技能的提高,也很容易挫伤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对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并没有产生应有的作用,甚至还可能带来负面影响。

调查表明,多数学生在教师批改后只是随便描了一眼,只有30.75%的学生比较认真地进行阅读和反思,还有些学生连看都没有看,更别提对自己的文章进行修改、主动反思和调整自己的写作方法了,教师的辛勤劳动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写作教学效率事半功倍。

二、思维导图的内涵及理论依据

面对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现状,笔者研究与尝试了不同的课堂写作训练法,最终,结合初三英语复习阶段话题写作的特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入了“他山之石”——思维导图。

(一)、思维导图的概念及内涵

思维导图是由英国大脑基金会主席、著名教育家托尼·巴赞(TonyBuzan)发明的一种用图表来帮助学习和思考的思维工具。

它利用色彩、图画、代码和多维度等图文并茂的形式来增强记忆效果,使人们关注的焦点清晰地集中在中央图形上。

思维导图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

思维导图允许学习者产生无限制的联想,这使思维过程更具有创造性。

思维导图也是盛行于国外特别是欧美国家的一种教学形式。

由于思维导图是知识和思维过程的图形化表征,是一种用图表来组织、阐述、表达知识的工具,具有重点突出、层次分明的特点,所以它能帮助学生梳理学习内容,筛除杂乱信息,保留关键内容,帮助学生把新知识纳入或同化到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加速知识获得的过程;由于思维导图具有发散性特征,能够激活语言学习过程中探索、挖掘式的高级思维模式,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创造性学习,分享集体智慧,获得愉悦的认知体验。

在英语写作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的主要机制是教师启发,指引,帮助学生把新语言知识纳入或同化到原有的语言知识结构中,以思维导图绘制出主题的现存知识结构,组织写作素材,纳入新的知识,理清文章内部结构。

思维导图不仅能让学生清楚快速地注意到所要强调的重点,而且能会让学生用一种联想的方式来更加清晰、更加有效地进行思考。

它通过使用线条、色彩、箭头、分支以及其他方式来更好地绘制脑图,可以帮助学生整理并且组建复杂的写作想法和过程,帮助学生建立一个符合英语本族人思维习惯的,一幕了然的文章图式,提高写作思维能力。

(二)、运用思维导图开展写作教学的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是语言学习的中心,学习过程是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积极交流,从而主动建立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

它认为“学习不应该被看成是对于教师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主动的建构活动”。

它所强调的意义建构指的就是学生对于语言知识的一个主动接受、理解以及消化的过程,是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而不断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已有知识经验的过程。

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生阅读和写作的过程,应该是与他们原有的知识结构相联系,并将阅读材料所呈现的知识结构相贯通,再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过程。

因此,运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可以清晰有效地呈现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三、运用思维导图,构建话题写作高效课堂的实践

当我校初三年级的英语教学开始进入复习阶段,笔者结合中考特点围绕话题展开写作教学。

在仔细研究之后选定中考复习话题20个(其中包括:

个人情况,家庭和朋友,周围的环境,学校生活,兴趣与爱好,语言学习,节假日活动,购物,旅游和交通,社会交往及情感态度,计划和愿望,饮食,健康,天气,自然,环境,时事热点,文娱与体育,文学与艺术,科普知识及现代技术)。

同时,改善课堂教学模式,运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谋篇立意,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由关注写作结果转移到关注写作过程中来,重视对学生写作思路的引导,把握语篇结构,丰富写作词汇和句型,并强调合作交流、讨论初稿、相互修改、自主成文。

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出运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经验,互动激发,愉悦共享的高效写作课堂模式。

教学步骤和方法见下图(教无定法,步骤仅为参考,实际课堂则灵活运用)

现以一个“购物”的话题为例,阐述如何运用思维导图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建构知识经验。

依照中考题型“读写综合”的特点,把这个话题设计为一堂reading&writing的课型,但主要是写作课,借助阅读达到写作的目的,阅读一篇题为“NewShopping,NewLife”的文章,并以“ShoppingOnline”为题写一篇作文说说你对网购的看法。

具体步骤如下:

(一)、课前材料准备

上课以前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选定一篇关于购物的文章,并加以恰当修改,以适应课堂教学的需要,编写InformationCard,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课堂热身,分类词汇

Activity1:

Lookattheword:

shopping,makestudentsdobrainstormtoactivatetheirexistedknowledgeofshopping.

设计说明:

激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预测文章内容,培养预测技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brainstorm的方法对购物相关的词汇进行分类活动,学生情绪高涨,很快就将和购物相关的词汇都一一列出了,同时让他们快速抄在笔记本上。

如图1所示。

(图1)词汇分类图

(三)、阅读文章,运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

Activity2:

Lookatthetitle,askthemtopaymoreattentionto“NewShopping,NewLife”,skimthetextquicklyandtellwhichwordsarementionedabove.

设计说明:

要求学生注意文章的标题,注意文章的体裁和写作思路。

购物可以在哪里发生?

网络购物好还是不好?

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文章内容。

快速浏览文章,利用刚才提到的相关词汇,帮助掌握文章大意。

Activity3:

Skimthetextagainandtrytodecidehowmanypartsthetextisdividedintoandwhatthemainideaofeachpartis.

设计说明:

引导学生画出思维导图,帮助了解文章结构和各部分大意,为下文的写作打下基础。

如图2所示。

(图2)原文的结构和思路

Activity4:

Scanthetextquicklyandtrytofindtheinformationofthearticle.

设计说明:

在并不一定很理解每个词句的情况下,让学生从文章中获取特定信息,并填写InformationCard,培养学生的查读(找读)能力,自主提取主要事实和细节的能力。

如表格3所示。

(表格3)InformationCard

Whatappearmoreandmoreonthewebsite

1.

Whattodobeforeyoudecidewhethertobuyornot

2.

Thethingsthatyouhavetobecarefulontheinternet

3.

Thethingsyoudon’thavetodowhenyoushop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销售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