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师资格考试 教育知识及能力 学习笔记文档格式.docx
《全国教师资格考试 教育知识及能力 学习笔记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教师资格考试 教育知识及能力 学习笔记文档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教育具有相对独立第一教育具有继承性。
第二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
第三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四、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一)教育的起源
1。
神话起源说
生物起源说代表人19世纪法国的利托乐诺,美国的
3。
心理起源说美国心理学家孟禄《教育史教科书》
劳动起
(二)教育的发展历程
1.原始社会的教育
2.古代社会的教育
3.近代社会的教育
(1)资本主义教育的特征第一,资本主义的教育目的在于为资产阶级巩固和维护其统治及利益服务,教育既要培养和选拔资产阶级的统治人才,以又要给予广大的劳动人民以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培养熟练的劳动力。
第二,在课程上注入了科学知识,增加了许多新的学科。
第三,在教学方法上,引进实验法、演示法、实习法等新方法,尊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启发教学法受到重视。
第四,扩大了受教育权,提出了普及教育的口号。
第五,在教学组织形式上,以班级授课制取代了个别教学制。
(2)社会主义社会教育的特征
第一,社会主义教育是为了维护劳动人民自身利益和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服务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二,教育权为广大劳动人民所掌握。
第三,注重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
4.20世纪以后的教育
(1)20世纪以后教育的新特点:
第一,教育的终身化。
第二,教育的全民化。
第三,教育的民主化。
第四,教育的多元化。
第五,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2)现代教育发展趋势:
第一,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第二,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第三,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第四,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第五,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第六,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2)现代教育发展趋势
第一,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第二,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第四,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第六,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学研究的对象及任务
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不断探索并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教育现象是教育活动外在的、表面的特征,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
教育社会现象是反映教育与社会关系的现象,教育认识现象是反映教育与学生认知活动关系的现象。
教育问题是人们从大量教育现象中提出来,作为认知和研究对象的课题。
科学工作者研究始于问题,教育学就是通过研究这些现象、问题揭示教育背后所存在的客观规律,以作为教育者进行教育的依据和指南。
教育问题是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动力。
教育规律,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教育之外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的、必然的联教育学的研究任务就是要阐明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揭示教育的基本规律,为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提供理论支撑,为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服务。
二、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一)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增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自觉性
(二)有助于掌握教育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三)有助于了解教育历史,传承思想遗产
(四)有助于了解教师职业及其工作环境。
三、教育学的发展教育学的发展,根据其研究方法、理论的成熟水平,可以分为萌芽阶段、创立阶段、发展阶段三大阶段。
(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1.教育学萌芽阶段的特点:
(1)以习俗的认识为主
(2)以机械类比、比喻、寓言等思维方式为主(3)有关教育的论述包含于哲学或道德论述之中。
2.萌芽阶段中国的教育思想
(1)《学记》
(2)孔子(3)墨翟
3.萌芽阶段西方的教育思想
(1)苏格拉底
(2)柏拉图(3)亚里士多德(4)昆体良
(二)教育学的创立阶段
1.教育学创立阶段的特点
(1)对象方面:
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
(2)概念方面:
形成了专门的教育概念或概念体系
(3)方法方面:
有了科学的研究方法
(4)结果方面:
出现了系统的教育学著作
(5)组织方面:
产生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
2.创立阶段的教育思想
(1).《大教学论》
(2)卢梭
(3)康德教育史上小学各科教学法奠基人
(5)洛克“白板说”
(6)赫尔巴特“四段教学理论”
(7)杜威新三中心论(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三)教育学发展阶段
1.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形成与发展
(1)克鲁普斯卡娅《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
(2)凯洛夫《教育学》《教育诗》《论共产主义教育》
2.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
(1)前苏联教育学家赞可夫著有《教学与发展》
(2)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著有《教学过程》
(3)瓦根舍因著有《范例教学原理》
(4)瑞士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
(5)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帕夫雷什中学》
(6)布鲁姆著有《教育目标分类学》
第三节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一、教育的功能
(一)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按教育的功能作用的对象划分,
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
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指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它由教育活动的内部结构特征所决定,发生于教育活动内部,也称为教育的本体功能。
教育的社会功能指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作用。
教育作为社会结构的子系统,通过对人的培养进而影响社会的生存与发展。
现代教育的社会功能包括:
人口功能、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科技功能等。
教育的社会功能是教育的本体功能在社会结构中的衍生,是教育的派生功
(二)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按教育作用的性质划分,可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教育的正向功能(积极功能)指教育有助于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积极影响和作用。
教育的育人功能、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等往往就是指教育积极的功能。
教育的负向功能(消极功能)指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消极影响和作用。
教育的负向功能是由于教育与政治、经济发展不相适应,教育者的价值观与思维方式不正确、教育内部结构不合理等因素,使教育在不同程度上对社会和人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三)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提教育功能呈献的形式划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教育的显性功能指教育活动依照教育目的,在实际运行中所出现的与之相吻合的结果。
如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等,就是显性功能的表现。
显性功能的主要标志是计划性。
教育的隐性功能指伴随显性功能所出现的非预期性的功能。
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是相对的,一旦隐性的潜在功能被有意识地开发、利用,就可以转变成显性功能。
二、教育与人口的相互关系
(一)人口对教育的制约和影响
1.人口数量影响教育的规模、结构和质量。
2.人口质量影响教育质量
3.人口结构影响教育结构
第一,人口年龄构成制约各级教育发展规模与进程,,影响教育的宏观决策和战略决策。
第二,人口的社会结构对教育的影响则更为显著。
第三,人口就业结构制约学校教育结构。
第四,人口地域分布制约学校布局。
(二)教育对人口再生产的作用
1.教育是使人口结构趋向合理化的手段之一。
(1)教育有助于改变人口的性别结构,保证男女比例的自然平衡。
(2)教育可改变人口的文化结构和职业结构。
(3)教育有助于人口城乡结构的改变。
(4)教育有利于人口的迁移。
2.教育改善人口质量,提高民族素质
(1)教育可以提高人口质量。
(2)教育可以减少人口数量。
(3)教育可以改善人口结构,实现人口迁移。
三、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相互关系
(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3.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二)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四、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相互关系
(一)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权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道德的内容
(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五、教育与精神文化的相互关系
(一)教育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
第二,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
第三,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
教育对文化的促进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
第二,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
第三,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二)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特殊性教育本身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三)学校文化
1.学校文化的概念:
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各群体所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其中最具决定作用的是思想观念,特别是价值观念。
2.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缩影是人们为了保证学校中教育活动顺利进行而创立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形态。
按照不同的层次和标准,可以再细分成学校物质文化、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
学校精神文化等。
(1)学校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空间物质形式,是学校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
有两种:
一种是学校环境文化,二是设施文化。
(2)学校精神文化(观念文化)校园文化的核心。
(3)学校制度文化(规范文化)主要指保证学校运行的组织形态、规章制度和角色规范。
第四节教育与人的发展
一,人的身心发展概述
(一)什么是人的发展
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人的身心发展包括两个方面:
一个是生理的发展,也称为身体的发展。
个体身体的发展包括机体的正常发育和体质的增强两个方面。
机体的正常发育包括身体各个器官、各个系统的健康成长,它是个体体质增强的条件和主要内容;
而体制的增强又有助于机体的正常发育。
二者相互促进,相互联系,在实际活动中融为一体。
二是心理的发展。
指人的精神方面的发展,包括认识和意向两个方面的发展。
认识的发展指感知、记忆、思维等方面的发展;
意向发展指需要、兴趣、意志等方面的发展。
人的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是紧密相连的,生理的发展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心理的发展也影响着生理的发展。
(二)青春期的发展变化1.中学生的身体外形2.中学生的体内机制3.中学生的脑发育4.性的发育和成熟(三)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1.个人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1)顺序性的含义个体身心的发展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顺序,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顺序。
儿童从出生到成人,他们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
(2)对教育的启示在对青少年进行教育时,必须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由简入繁,由低级向高级的顺序,循序渐进,不能“拔苗助长”,否则就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甚至损害学生的身体和心理。
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1)阶段性的含义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牲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2)对教育的启示教育工作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具体任务,采取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要根据实际情况区别对待。
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1)不平衡性的含义一方面是指身心发展的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年龄阶段是不平衡的。
另一方面是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的发展速度不平衡。
(2)对教育的启示个体发展的不平衡性告诉我们,人有其发展的关键期和最佳期。
所谓发展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
在关键期内施加教育影响,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错过了关键期的教育,往往事倍功半。
因此教育必须适应人的发展的不平衡性,在人的发展的关键期内,施加相应的教育,促进该素质的发展。
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1)互补性的含义互补性反映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它首先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它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
机体各部分存在着互补的可能性,为人在自身某方面缺失的情况下依然能与环境并继续生存与发展提供了条互补性也存在于心理机能与生理机能之间。
(2)对教育的启示要求教育应结合学生实际,扬长避短,长善救失,注重发展学生的自身优势,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1)个体差异性的含义个体差异在不同层次上存在。
从群体的角度看,首先表现为男女性别的差异,它不公是自然性上的差异,还包括由性别带来的生理机能和社会地位、角色、交往群体的差别。
其次,个别差异表现在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
其中有些是发展水平的差异,有些是心理特征表现上的差异,个体发展水平的差异不仅是由个人的先天素质、内在机能的差异造成的,它还受到环境及主体在发展过程中的努力程度和自我意识水平、自我选择的方向的影响。
(2)对教育的启示在教育工作中发现研究个体间的差异特征,教育工作要做到“因材施教”,充分发挥第个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因素,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的发展。
二、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
(一)个体身心发展动因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认为人的发展主要段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
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个体发展是个体的内存因素(如先天遗传的素质、机体成熟的机制)与外部环境(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二)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1.遗传2.环境3.个体主观能动性4.学校教育
(1)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第二,学校教育是通过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第三,学校教育能有效的控制和协调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2)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第一,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
第二,学校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第三,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性和延时的价值。
第四,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修改的功能。
第五节教育制度
一、教育制度概述
(一)教育制度的含义
广义的教育制度指国民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为实现其国民目的,从组织系统上建立起来的一切教育设施和有关规章制度。
狭义的教育制度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相互衔接关系。
(二)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1.前制度化教育2.制度化教育3.非制度化教育
(三)教育制度的影响因素
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3.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4.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外国学制的影响
二、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学制发展历程
(一)学制的纵向发展趋势1.双轨制2.单轨制3.分支制
(二)学制的横向发展趋势
1.幼儿阶段,注重早期智力开发及幼小衔接
2.小学阶段,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
3.中学阶段,注重职业教育和学术教育分流;
4.高等教育阶段,注重高等教育类型多样化;
5.终身化教育要求被广泛的提出和重视;
6国际间教育学术交流日益增强。
三、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
(一)旧中国的学制1.1902年“壬寅学制”
2.1903年“癸卯学制”
3.1912——1913“壬子癸丑学制”
4.1922年“壬戌学制”即六三三学制
(二)新中国的学制改革
(三)我国当前的学制发改革
四、义务教育制度
(一)义务教育的概念义务教育,是指依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其实质是国家依据法律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迫教育制度。
(二)义务教育的特点1.强制性2.普及性3.免费性
(三)我国的义务教育制度1986年《义务教育法》2006月29日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第六节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概述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
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国家对培养人的总的要求,它规定着人才的质量和规格,对教育工作具有全程性的指导作用。
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方向,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
教育目的的实现也是教育活动的归宿。
广义的教育目的:
是指人们对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
狭义的教育目的:
各级各类学校在国家对受教育者培养的总的要求指导下,对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上的具体要求。
(二)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教育方针是国家教育工作的基本政策和指导思想,是国家根据政治经济的要求,为实现教育目的所规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
它包括:
教育工作的服务方向、教育目的、实现教育目的的途径。
教育目的强调了教育活动要达到的最终结果,它是教育方针的重要组织部分。
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既有联系又有所不同。
从二者的联系看,它们在对教育社会性质的规定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都含有“为谁培养人”的规定性,都是一定社会各级各类教育在其性质和方向上不得违背的根本指导原则。
从二者的区别来看,一方面教育方针所含的内容比教育目的多些。
另一方面,教育目的在对人培养的质量规格方面要求较为明确,而教育方针则在“办什么样的教育”、“怎样办教育”方面显得更为突出。
(三)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学校培养目标是根据学校的办学宗旨,确定学校培养的人才的层次规格、学生完成学业后的出路去向等事项。
它与国家的教育目的处在不同的层次上,这种层次由高到低分别为国家的教育目的、学校的培养目标。
(四)教育目的的作用
1.导向作用教育政策的制定、教育制度的确立、教育内容的取舍、教育方法和手段的选择、教育效果的评价,都是以教育目的为依据和前提的,教育目的无论对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具目标导向作用。
2.激励作用目的是一种结果指向。
教育活动因为有可以达成的最终目标,最终目标就可以反过来成为一种激励的力量。
3.评价作用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评价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
二、教育目的的理论
(一)宗教本位论代表人物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
(二)社会本位论代表人物柏拉图、涂尔干、凯兴斯泰纳、赫钦斯、巴格莱
(三)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卢梭、罗杰斯、福禄贝裴斯泰洛齐
(四)“教育无目的论”杜威
三、我国的教育方针
(一)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教育方针
1.1957年颁布的教育方针
2.1958年颁布的教育方针
3.1981年颁布的教育方针
4.1985年颁布的教育方针
5.1993年颁布的教育方针
6.1995年颁布的教育方针
7.1999年颁布的教育方针
(二)我国当前的教育方针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
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以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劳动生产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四、我国的教育目的
(一)我国当前的教育目的1996月《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教育要以“以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
(二)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马克思在《资本论》等著作中阐述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
(三)我国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要求
第一,强调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第二,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第三,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是实现我国当前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四)素质教育
1.素质教育的概念
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基本观点
(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