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III.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29514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99.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III.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III.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III.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III.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III.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III.docx

《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III.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III.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III.docx

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III

2019-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III)

 

一、单项选择题:

(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入下表答案栏内.每小题2分,共60分)

1.(2分)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生命现象(  )

 A.花生种子发芽并长成为花生植株

 B.一个酵母菌变成二个酵母菌

 C.蝌蚪长出了后肢

 D.钟乳石慢慢长大

考点:

生物的特征.所有

分析:

生物的共同特征有:

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答:

解:

A、花生种子发芽并长成为花生植株,说明生物能生长和繁殖,属于生命现象,A不符合题意;

B、一个酵母菌变成二个酵母菌,说明生物能繁殖,属于生命现象,B不符合题意;

C、蝌蚪长出了后肢,说明生物能生长,属于生命现象,C不符合题意;

D、钟乳石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钟乳石慢慢长大,不属于生命现象,D符合题意;

故选:

D

点评: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2.(2分)人用手碰触含羞草时,含羞草的叶片会立即合拢,这说明生物具有哪一中特征(  )

 A.生物的生长和繁殖B.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C.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反应D.生物能够排出体内的废物

考点:

生物的特征.所有

分析:

生物具有以下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答:

解:

含羞草展开的叶片会合拢,体现了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故选:

C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3.(2分)下列关于调查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

 B.调查时要有明确的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

 C.在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

 D.无论调查范围有多大,都必须逐个调查

考点:

调查的基本方法.所有

分析:

为了达到设想的目的,制定某一计划全面或比较全面地收集研究对象的某一方面情况的各种材料,并作出分析、综合,得到某一结论的研究方法,就是调查.

解答:

解:

调查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之一;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如果调查的范围很大,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进行抽样调查;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可见D错误.

故选:

D

点评:

调查是一项科学工作.对你所看到的生物,不管你是否喜欢它,都要认真观察,如实记录.不能仅凭个人好恶取舍;不要伤害动植物和破坏生物的生存环境;注意安全.

 

4.(2分)生物圈的范围为(  )

 A.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

 B.大气圈和水圈的全部、岩石圈的上部

 C.大气圈的底部、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

 D.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考点:

生物圈的范围.所有

分析:

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解答:

解:

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

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分和岩石圈的表面.

故选:

D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生物圈的范围、理解生物圈的概念.

 

5.(2分)(2010秋•简阳市期末)荒漠地区动植物种类稀少,是因为那儿缺少(  )

 A.水B.温度C.阳光D.空气

考点:

水的作用及其对植物分布的影响.所有

分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水对植物分布的影响.解答时可以从水对植物分布的影响以及沙漠的特点方面来切入.

解答:

解:

水影响植物的分布主要是因为:

第一水是构成植物体的主要成分.第二水是植物进行各种生理活动的物质,如化学反应的溶剂,物质的运输,光合作用的原料等.由于各种植物对水的要求不同,所以就影响了植物的分布.荒漠地区干旱缺水,不适于植物生长,因此荒漠地区植物种类稀少,以植物为食的动物也就较少.

故选:

A.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水对植物分布的影响.

 

6.(2分)影响一只蜜蜂生存的非生物因素不包括(  )

 A.阳光B.空气C.温度D.其它蜜蜂

考点: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所有

分析:

非生物因素包括:

光、温度、水分、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该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解答:

解:

ABC、阳光、空气、温度,都属于非生物因素,ABC正确;

D、其它蜜蜂属于生物因素,不是非生物因素,D不正确.

故选:

D.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7.(2分)“大树底下好乘凉”,说明了(  )

 A.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

 B.生物能影响环境

 C.生物都能适应环境

 D.生物因素与非生物因素密不可分

考点: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所有

分析:

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气状态通过气孔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蒸腾作用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增加空气湿度,降雨量增多;蒸腾作用散失水分,吸收热量,使气温降低;夏天大树还能遮挡阳光,降低温度;此外大树还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使空气清新宜人.因此树荫下,空气湿润、凉爽、清新宜人.

解答:

解:

“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因为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向空气中散发水分,带走大树周围的一些热量,从而降低了大树周围的温度,使得大树地下比较凉爽.这说明大树影响了周围环境的温度,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故选:

B

点评: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难度一般.

 

8.(2分)(2011秋•萝北县期末)生物圈具有自我维持相对稳定的能力这种能力是(  )

 A.无限的B.不受影响C.有限的D.永不改动

考点: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所有

分析:

此题考查对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认识.

解答:

解:

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即生态平衡.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例如,如果草原上放养的牲畜太多,就会严重破坏草场植被,造成土地沙化,草场就很难恢复原样了.

故选:

C

点评:

人类活动只有尊重生态规律,才能维持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性.

 

9.(2分)(2012•灌南县二模)城市生态系统的主体是(  )

 A.人B.绿色植物C.高楼大厦D.动物

考点:

生态系统中的类型.所有

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思考作答.

解答:

解:

城市生态系统是城市居民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也是人类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加工、改造而建设起来的特殊的人工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中人类起重要支配作用,植物种类和数量少,消费者主要是人类,而不是野生动物.城市生态系统由少量的植物(生产者),人、少量的动物(消费者),分解者以及生活环境组成.需要从外部购进大量的食物.可见A符合题意.

故选:

A

点评:

掌握生态系统的类型,重点了解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即可作答.

 

10.(2分)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水圈B.草原生态系统C.生物圈D.森林生态系统

考点: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所有

分析: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解答:

答: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所有生态系统因此是最大的.

A森林生态系统、B海洋生态系统、D农田生态系都包括在C生物圈中.因此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C生物圈.

故选C

点评:

关键点:

考查了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以及生态系统的类型.

 

11.(2分)(2013秋•泰兴市期末)下列四组镜头看同一块血液的玻片标本,看到血细胞数目最多的一组是(  )

 A.目镜﹣﹣5×,物镜﹣﹣10×B.目镜﹣﹣5×,物镜﹣﹣40×

 C.目镜﹣﹣10×,物镜﹣﹣10×D.目镜﹣﹣10×,物镜﹣﹣40×

考点:

观察血涂片;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所有

分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显微镜的成像特点.解答时可以从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放大倍数与物像之间的关系方面来切入.

解答:

解:

显微镜的成像的特点是呈放大的像,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选项A的放大倍数是50倍,B是200倍,C是100倍,D是400倍.因此放大倍数最小的是A.故要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该选用的镜头组合A.

故选A.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

 

12.(2分)能量有不同的形式,食物中的能量属于(  )

 A.光能B.动能C.化学能D.热能

考点:

生物的基本常识.所有

分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能量的不同形式如化学能、光能、热能等以及能量的转换.

解答:

解:

化学能是一种很隐蔽的能量,它不能直接用来做功,只有在发生化学变化的时候才释放出来,变成热能或者其他形式的能量.像石油和煤的燃烧,炸药爆炸以及人吃的食物在体内发生化学变化时候所放出的能量,都属于化学能.化学能是指化合物(包括有机物)的能量.食物中有机物中的能量属于化学能量,阳光的能量属于光能.

故选:

C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能量的存在形式.

 

13.(2分)动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  )

 A.叶绿体B.线粒体C.细胞核D.细胞膜

考点:

动、植物细胞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所有

分析:

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叶绿体中的叶绿素能吸收光能,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线粒体能将细胞中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解答:

解:

线粒体是广泛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是细胞呼吸产生能量的主要场所.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细胞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含有叶绿素等色素的质体,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即动物细胞中没有叶绿体.

故选:

B.

点评:

动物细胞中只有一种能量转换器.

 

14.(2分)(2013•梅列区校级质检)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结构是(  )

 A.细胞膜B.细胞质C.细胞核D.细胞壁

考点: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所有

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植物细胞的结构以及功能,据此答题.

解答:

解:

A、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也有保护作用,符合题意.

B、细胞质的流动能加速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不符合题意.

C、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对生物的遗传具有重要的意义,不符合题意.

D、细胞壁位于细胞的最外面,起到保护和支持作用,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基础性的知识点,只要基础扎实,掌握了细胞的结构以及功能,即可答题.

 

15.(2分)(2011•扬州)从细胞结构看,“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种现象主要决定于(  )

 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D.细胞核

考点:

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功能.所有

分析:

此题考查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中有DNA,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