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度测算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288988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35.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装备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度测算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装备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度测算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装备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度测算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装备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度测算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装备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度测算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装备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度测算Word格式.docx

《装备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度测算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装备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度测算Word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装备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度测算Word格式.docx

1674-9448(2016)01-0021-07

一、引言

近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总量世界居前,已成为全球不容小觑的经济体。

我国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636138.7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8336.1亿元,占9.2%;

第二产业增加值271764.5亿元,占42.7%;

第三产业增加值306038.2亿元,占48.1%;

服务业占GDP比重连续三年超过第二产业。

与此同时,我国装备制造业作为工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作为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也经历了行业规模不断扩大、技术水平不断提升、门类逐渐齐全、高速增长的过程。

广义虚拟经济即“同时满足人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并以心理需求为主导,以及只满足人的心理需求”的经济的统称。

随社会物质财富的丰富,产品在满足消费者实用性的物质需求的同时,也要考虑到不断上升的设计、外观、体验、服务等非物质性需求,广义虚拟经济的提出也使得这一需求更为明确。

因此,面对市场需求的改变,装备制造业迫切需要转型升级。

同时,我国虽然跻身世界装备制造业大国行列,但其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关键技术受制于人,飞机发动机的叶片、高铁轴承中的液压件等技术含量较高的芯片80%依赖进口。

而发达国家利用其在全球经济发展的领先地位,将成本低、技术依赖性不强的加工组装环节转移至发展中国家,使得以中国为主要国家的发展中国家始终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附加值阶段。

在此大环境下,装备制造业也必须寻求转型升级,我国提出“中国制造2025”规划中发展“服务型制造”的指导意见提供了契机。

近两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连续超过第二产业,正在蓬勃发展与崛起。

现代服务业大多行业属于广义虚拟经济范畴,其高知识、高技术的特征有利于装备制造业产品实现更高的价值、满足更高要求的市场需求、向价值链高端发展,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之势日渐明晰。

因而本文从广义虚拟经济的视角出发,测算现代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的产业融合度,寻求装备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方向。

二、研究现状

关于产业融合的概念和鉴定,国内外学者都做了大量的研究。

产业融合最先的提出是基于技术融合(Rosenberg,1963)[1],Yoffie(1997)[2]认为产业融合是以数字技术为前提,整合原本独立的产品。

Lind(2005)[3]构建了产业生命周期理论模型,指出产业融合的本质是由于技术创新及变革所引发的对产业边界的重新界定。

关于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融合,国外学者也予以关注。

Marceau等(2002)[4]提出“产品—服务包”(Product-servicePackages)概念,认为今后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联系会更加紧密,也更加注重满足消费者心理需求从而提升产品竞争力。

Stieglitz(2003)[5]从信息产业出发,分析数字多媒体和制造业融合,认为产业融合促使创新发生从而推动产业发展。

Araujo等(2006)[6]在分析企业与用户关系时认为,产品和服务的结合会导致产品组织结构的重组,体现为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融合。

Neely(2008)[7]从制造业服务化的角度研究了制造业企业实行产品服务系统后的财务收益。

国内学者普遍认为服务业与制造业两者的融合是一个必然趋势。

由于科技水平提高和服务业不断壮大,制造业和服务业已经不再是独立发展,而是形成了融合互动的趋势(周晔,2010)[8]。

并且产业融合以产业链的扩张和产业间深化合作为基础。

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产业链之间进行细分和扩张,通过细分产业找到合作及融合点,深化合作是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刘川,2014)[9]。

服务业作为价值链中利润高的环节,可以改善价值链的结构,实现价值链与产业链的互补和融合,从而可以促进制造业的优化和发展(路红艳,2009)[10]。

尤其对于全球价值链而言,服务业的理念需要融入制造业的研发、设计和营销环节,从而进入价值链的两端,进而提升制造业的附加值(贺正楚,2012)[11]。

对于装备制造业来说,生产性服务业在其产品价值链各个环节的作用不容忽视,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可以实现其产业发展、经济增长的目标(綦良群,2013)[12]。

近几年随着广义虚拟经济的兴起,也有部分学者从广义虚拟经济视角对产业融合和制造业发展做了研究。

林左鸣(2005)[13]回归商品属性和价值规律,探索虚拟经济发展规律,并指出广义虚拟经济是同时满足人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并以心理需求为主导,以及只满足人的心理需求的经济的统称,强调了满足人的心理需求的重要性。

我国制造业在硬实力和软实力上均不及发达国家,在国际竞争中长期处于劣势。

要想凸显制造业的竞争优势,就必须实现制造业的跨越式发展。

广义虚拟信息态与制造业融合交互,即制造业的广义虚拟化过程,这是对制造业跨越式发展内涵的最终概括(陈永新,2014)[14]。

当前,制造业服务化趋势日趋显著。

从广义虚拟经济的视角出发,制造业服务化有利于提升企业品牌价值、重建企业价值链以及培育企业集成网络(韩霞,2013)[15]。

综上所述,近年来关于服务业和装备制造业融合的研究,既有定性分析,也有定量测算;

但许多学者将研究重点放在生产性服务业整体或某一类别服务业,对于服务业具体如何与装备制造业融合及其融合的程度究竟如何没有完整的说明。

另外,随着“互联网+”等概念的兴起,广义虚拟经济性质的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已成为新的趋势,而目前缺乏从广虚视角分析融合程度的文章。

因此,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广虚的视角将服务业行业分类,并分类别测算与装备制造业的融合程度,以便装备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更好的融合发展。

三、装备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度测算

(一)广虚视角下现代服务业分类

为适应经济的发展,我国于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现代服务业”的概念,并在《现代服务业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中进一步明确。

但对于现代服务业的界定,国内学者尚无定论,一部分学者认为现代服务业应界定为服务业中新兴服务业的部分(刘志彪,2001)[16],也有学者认为还应包括传统服务业被提升改造的部分(王守法,2007)[17]。

本文采用第二种观点,即本文的现代服务业是新兴服务业和提升改造的传统服务业的总和,研究部门涉及整个服务业行业。

由于其涉及内容众多、细类繁杂,在测算之前,本文根据研究需要,首先按照广义虚拟经济的内涵及生产性服务业的含义将服务业重新进行分类。

广义虚拟经济强调满足人的心理需求,服务业整体具有一定的广义虚拟性。

但相对来说,传统的交通运输物流、批发零售贸易、住宿餐饮等,主要还是满足实用性的需求;

而通信、网络、金融、商务、科技、教育、文化、娱乐、公共福利等,更具有虚拟性的特征,更多为满足人们心理愉悦而服务。

因此本文将现代服务业先划分成实体经济性服务业和广义虚拟经济性服务业,考虑到与装备制造业的关联,再根据传统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划分方法做进一步细分。

具体分类见表1。

通过表1可知,实体经济性服务业包括了传统上满足人们物质需求、以实物的方式提供服务、以满足实用性为主的行业;

而广义虚拟经济性服务业则具备了高知识、高技术、服务信息化和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特点。

服务业整体被分为四类,实体生产性服务业(A1)、实体消费性服务业(A2)、广虚生产性服务业(B1)、广虚消费性服务业(B2)。

其中,A1主要包括交通运输及仓储业、邮政业,这里称之为交通物流服务业;

A2主要包括批发和零售贸易业、传统的住宿和餐饮业,其中虽然批发业有一部分应属生产性服务业,但由于在投入产出表中批发和零售贸易业为一体且批发业不是本文研究与装备制造业融合的重点,因而将其归入A2。

B1也进一步被划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信息服务业,即与有“第四产业”之称的信息产业相关,主要提供信息、通信、计算机等方面的服务,与通信设备计算机及电子设备制造业息息相关;

第二类金融服务业,以侠义的虚拟经济“金融业”为代表,可为装备制造业提供资金和其他资本类支持;

第三类租赁商务服务业,以提供广告、咨询、法律、企业管理等高知识服务的商务服务业为主,与装备制造业的创意搜集、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密不可分;

第四类科技服务业,为装备制造业产品创意、研发设计、技术升级提供服务。

而广虚消费性服务业包含种类较繁杂,如房地产业,主要包括房地产经营、中介及物业管理,智能家居、物业设施可能是其与装备制造业融合方向;

教育、文娱等是纯粹满足人心理需求和精神需求的服务业,装备制造业也可提供教学器具和体育娱乐设施。

各种类服务业都或多或少可以与装备制造业融合,但其融合的程度如何需要进一步计算分析。

(二)测算方法

装备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已成必然趋势,有许多学者尝试定量测算其融合度。

国外普遍采用的方法有赫芬达尔指数法(HHI)、相关系数法等,其基础是利用产业专利或论文数量关系(Curran等,2010)[18],但由于产业专利数据的可获得性,也有学者利用投入产出表进行分析(Wan等,2011)[19]。

本文借鉴现有研究成果,利用投入产出表的数据对我国装备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度进行测算。

投入产出基本流量(表2)是进行投入产出分析的基础,其第一象限是投入产出表的核心部件,它反映了各个部门之间相互的投入产出、相互依存的关系。

从横向上来看,投入产出表具有如下关系:

中间使用+最终使用=总产出,我们得到如下的等式:

装备制造业作为中国特有的概念,大体上包括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七类。

首先,对多部门投入产出表进行合并,将上述七个子行业合并为装备制造业以便对装备制造业整体融合程度进行测算。

由于我国投入产出表每五年编制一次,之后的第三年会编制延长表,目前最新的投入产出表为2012年。

考虑到数据的有效性和可获得性,本文主要使用了2002、2005、2007、2010、2012五年的投入产出及其延长表。

对于测算指标,本文选择中间投入率和中间需求率来反映装备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程度。

中间投入率表示的是,对于一个产业部门来说,每一单位产值的产品中其他行业的中间投入所占的比重。

计算公式如下:

中间需求率表示的是,对于一个产业部门来说,对某一产业产品的中间需求之和与整个国民经济对该部门产品的总需求之比。

其计算公式为:

以往根据投入产出表计算融合度的方式是以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投入占制造业总产出的比例作为融合度指数,这种方式只单方面的反映了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投入,不能全面的反映二者的融合。

因而本文做了些改进,主要测算装备制造业对各服务业的中间投入率(Fe→s)、各服务业对装备制造业的中间投入率(Fs→e)、装备制造业被服务业需求的中间需求率(Ge→s)及各服务业被装备制造业需求的中间需求率(Gs→e)四个指标数值,然后根据以下公式计算装备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度Z。

其中,是装备制造业对各服务业的中间投入率与各服务业被装备制造业需求的中间需求率(即装备制造业对服务业消耗)的平均数,以此来反映装备制造业融于服务业的程度,此部分越大,服务业的发展越依赖于装备制造业;

是各服务业对装备制造业的中间投入率

与装备制造业被服务业需求的中间需求率(即各服务业对装备制造业的消耗)的平均数,以此来反映服务业融于装备制造业的程度,此部分越大,说明装备制造业越依赖服务业对装备制造业的投入和需求;

综合来看,这两个指标越大,表示两个产业融合的程度越高。

由于各服务业相对于装备制造业的数值基数小,为了不使Fs-e+Gs-e的作用被忽略,最后采用几何平均的形式求得融合度Z。

(三)整体融合度测算

为了清晰的比较各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融合程度的差异,本文对2002、2005、2007、2010、2012五年的投入产出表进行合并,运用上一节介绍的测算方法,计算了现代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融合度(Z),计算结果见表3。

由表3可以看出,装备制造业对服务业的中间投入在2005年上升了1.17个百分点,而后呈下降趋势,也就是说服务业的发展初期依靠装备制造业的投入而后依赖程度逐渐下降;

服务业对装备制造业的中间投入从2002到2007年下降,但2007到2012之后上涨了3.46个百分点,有可能是由于近年来现代服务业的大力发展,开始对装备制造业反哺;

同时,装备制造业被服务业需要的中间需求率逐年递减,即服务业对装备制造业的中间消耗逐年减少;

而服务业对装备制造业的中间需求率却大体呈上升趋势,服务业依赖于装备制造业对其的消耗,装备制造业对于国民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

总而言之,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对服务业依赖较小,但随着时间的进程,有融合逐渐加强的趋势,整体融合度有先下降但2007年后缓慢上升的趋势。

与此同时,其他产业对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总中间投入率远远大于0.5且逐年上升,因而装备制造业的增加值率与之相反的逐年降低。

中间投入率越高,与之对应的增加值率就越低,也表明装备制造业在我国仍属于低附加值高带动性产业。

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大”是由于投入的不断增加,但其自身生产效率低、价值增值能力弱造成了“大而不强”的局面。

但可喜的是,从最新的2012年投入产出表来看,这一现象有所好转;

随着装备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不断加强,装备制造业增加值率有所上升,价值增值能力有所增长。

(四)分行业融合度测算

在从整体的角度分析现代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融合度之后,根据上文介绍的广虚视角下现代服务业分类方法,分别测度各类别行业与装备制造业的融合情况(见表4)。

将5年的投入产出表按对应的服务业行业划分合并,根据式(4)计算装备制造业与各类别现代服务业融合度,结果归纳整理如下:

首先分析四个大类,整体而言,广虚生产性服务业(B1)的融合度最高,其次是实体生产性服务业(A1),消费性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的融合度较低,尤其是广虚消费性服务业(B2),因而装备制造业主要的融合方向还是生产性服务业。

其中,A1经历了升降不断波动的情形,但其波动程度不大,也就是装备制造业与交通运输及仓储业、邮政业的融合基本稳定,在2007~2012由于电商等崛起促进了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融合度有小幅上升。

A2与装备制造业在2005年下降后有回升趋势。

其中,批发和零售贸易业在2005年有大幅下降趋势,而后持续上升;

而住宿和餐饮业虽然作为传统服务业,但随着消费者需求的提升近年来逐步演化出广义虚拟经济性质的部分,也繁荣发展,但由于其与装备制造业融合关联性不大,不再赘述。

广虚经济性服务业中,B1类服务业在2005达到顶峰,究其原因可以发现,在21世纪初期信息化的发展及商务服务业的兴起带来了装备制造业大量投入,二者与装备制造业的融合度也达到最高值。

其中信息服务业在21世纪初由于信息化的起步和大力推广实施,其与装备制造业的融合度曾高至6.63%,符合我国信息化、工业化两化融合的发展路线;

而随着信息技术的成熟以及计算机和通信工具的普及,融合度回落到3%左右,信息化还没有很好的实现。

前期我国装备制造业,尤其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为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了大量支持,随着信息化的普及和两化融合程度的不断加深,信息产业势必会通过智能化生产等方式带动装备制造业向高技术、高效率、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的融合度较高,在2005年一度达到8.81%,之后有下降趋势;

且通过笔者的额外计算,融合主要来自商务服务业,租赁业所占比重极小,也说明了知识服务和人力资源对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作用。

而后由于商务服务业的逐步成熟,装备制造业与其融合度也有所下降并趋于稳定。

金融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的融合度虽然不高但相对稳定,且近五年不断上升,也体现了不断完善的金融制度和技术对装备制造业的支持日益加强。

值得注意的是,科技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的融合度呈逐年上升趋势,且上升势头最大,高知识高技术的研发和技术服务对装备制造业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也体现了技术创新对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全球价值链微笑曲线的一端便是研发设计,装备制造业与科研技术类服务业的融合有利于今后向价值链高端升级,但我国科研仍处于不断增加投入的阶段,转化成成果还需一定时日。

而B2类服务业,如与装备制造业产业关联不大的房地产业、纯粹为满足人类精神需求的教育和文化娱乐业,及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其他公共类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的融合度较低,这一点也在情理之中,符合共识。

四、结论

本文从广义虚拟经济的视角出发,认为现代服务业大体属于广义虚拟经济的范畴,将其重新整合分类,并基于投入产出表法给出计算产业融合度的公式,测算了装备制造业与各类服务业的融合度。

结果表明,我国装备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趋势明显但还没有达到良好融合局面,总体融合度有先下降再缓慢回升的趋势。

分析结果表明:

1.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近年都在蓬勃发展,在我国经济构成中占极大比重。

其有明显的融合趋势但尚未形成良好融合局面。

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仍大量依靠资本的投入,现代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的融合不足。

2.装备制造业主要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实体生产性服务业即交通物流业与装备制造业的融合度变动不大,兼具广义虚拟经济性和生产性的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融合度较高。

3.信息服务业和商务服务业一度与装备制造业融合度较高,后期有下降趋势。

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可以带动装备制造业技术升级、降低成本,应继续坚持信息化、工业化两化融合的路线,在促进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同时也可以促进信息产业的发展。

4.金融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融合较为稳定,装备制造业作为国家重要产业需要一定的金融支持;

科技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的融合度不断上升,科研技术的发展需要装备制造业提供设备,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也依赖于科研技术水平的提高,大力发展科研技术服务业、进一步完善其与装备制造业的融合、加速成果转化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RosenbergN.Technologicalchangeinthemachinetoolindustry:

1840-1910[J].TheJournalofEconomicHistory,1963(23):

414-446.

YoffieDB.CompetingintheAgeofDigitalConvergence[M].NewYork:

ThePresidentandFellowofHarvardPress,1997:

l-35.

LindJ.UbiquitousConvergence:

MarketRedefinitionsGeneratedbyTechnologicalChangeandTheIndustryLifeCycle[R].NewYork:

PaperfortheDruidAcademyWinterConference.2005.

MarceauJ,MartinezC.SellingSolutions:

Product-servicePackagesaslinksbetweenNewandOldEconomic[A].IndustrialDynamicsoftheNewandOldEconomy——WhoisEmbracingWhom?

[C].DRUIDSummerConference,2002.

StieglitzN.DigitalDynamicsandTypesofIndustryConvergence:

TheEvolutionofTheHandheldComputersMarket[J].TheIndustrialDynamicsoftheNewDigitalEconomy,2003:

179-208.

AraujoL,SpringM.Services,Products,andtheInstitutionalStructureofProduction[J].IndustrialMarketingManagement,2006(7):

797-805.

NeelyA.ExploringtheFinancialConsequencesoftheServitizationofManufacturing[J].OperationsManagementResearch,2008

(2):

201-211.

周晔.先进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发展及其启示[J].开发研究,2010,06:

118-121.

刘川.产业转型中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度研究——基于珠三角地区的实证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2014,05:

59-65.

路红艳.生产性服务与制造业结构升级——基于产业互动、融合的视角[J].财贸经济,2009,09:

126-131.

贺正楚,吴艳,张蜜,等.我国生产服务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问题研究[J].管理世界,2012,12:

177-178.

綦良群,赵龙双.基于产品价值链的生产性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的融合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3,12:

118-124.

林左鸣.虚拟价值引论——广义虚拟经济视角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3:

21-25.

陈永新,吴小平.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下制造业跨越式发展内涵研究[J].广义虚拟经济研究,2014,04:

75-83.

韩霞.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下制造业服务化发展分析[J].广义虚拟经济究,2013,02:

44-52.

刘志彪,周勤,欧阳良钻.南京市发展现代服务产业的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01(S2).

王守法,现代服务产业基础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2007.

CurranC,etal.AnticipatingConvergingIndustriesUsingPubliclyAvailableData.[J].TechnologicalForecasting&

SocialChange,2010(77):

385-395.

WanX,XuanY,LvK.MeasuringConvergenceofChina’sITCIndustry:

AnInput-OutputAnalysis[J].TelecommunicationPolicy,2011(35):

301-313.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