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考地理必修Ⅱ全册复习提纲精华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119776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96.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考地理必修Ⅱ全册复习提纲精华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人教版高考地理必修Ⅱ全册复习提纲精华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人教版高考地理必修Ⅱ全册复习提纲精华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人教版高考地理必修Ⅱ全册复习提纲精华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人教版高考地理必修Ⅱ全册复习提纲精华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考地理必修Ⅱ全册复习提纲精华版.docx

《人教版高考地理必修Ⅱ全册复习提纲精华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考地理必修Ⅱ全册复习提纲精华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高考地理必修Ⅱ全册复习提纲精华版.docx

人教版高考地理必修Ⅱ全册复习提纲精华版

人教版地理必修Ⅱ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人口与环境

§1.1人口增长模式

1、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2、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因素:

人口增长的快慢归根结底取决于社会生产力水平。

主要因素有:

生物学规律、社会因素(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战争、人口政策)、自然灾害等。

 

3、人口增长模式:

1)“高高低”模式(原始型和传统型):

①原始型:

基本特点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极低的自然增长率,

②传统型:

基本特点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较低的自然增长率。

(非洲少数国家属此类型)

2)“高低高”模式(过渡型):

表现为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

当前普遍存在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导致严重的人口问题出现。

3)“低低低”模式(现代型):

表现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三低”的现代人口增长模式。

发达国家和少数发展中国家属此类型。

“高”与“低”往往以1%为参照,若低于或接近1%就能用“低”来形容。

目前发达国家已进入了现代型;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还未完成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世界仍处于由传统型向现代过渡阶段;

我国已基本实现了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属于现代型的人口增长模式

3.简述发达国家的人口问题及对策:

问题:

人口老龄化,带来的:

①劳动力不足;②养老负担加重。

对策:

①鼓励生育,接纳移民;②鼓励老人再就业,完善养老制度。

4.简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及对策:

问题:

人口增长过快,导致的:

①人地矛盾突出,经济发展缓慢,生活水平低下;②求学、就业竞争压力增大,造成巨大的人口增长惯性。

对策:

①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②实施可持续发展,持续发展经济。

5.说明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的三种类型:

①增长型(青年型);——“高-低-高”模式(过渡型)——人口问题:

增长过快

②静止型(壮年型);——“低-低-低”模式(现代型)

③缩减型(老年型)。

——“低-低-低”模式(现代型)——人口问题:

老龄化

 

1.2人口合理容量

1、人口指数增长的含义:

人口指数增长指世界人口的“J”形曲线增长,被称为“人口爆炸”(越来越快)。

2、环境对人口发展的限制性:

1)环境承载力:

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规模和规模的大小。

2)人口容量:

一定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所能容纳的最人口数量。

3)人口合理容量:

指在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定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即最人口数量。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容量类似,明显区别于人口合理容量。

人口容量有三个特点:

1)性,2)相对性,3)性。

人口控制目标应该低于人口容量,并以此作为人口控制的最终警戒线。

3.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

1)呈正相关因素为主:

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教育文化

2)消费水平与人口容量呈反相关

3)木桶理论——短板因素起决定性。

(限制性因素)

§1.3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

1、人口迁移的概念:

是指人们变更定居点的空间流动行为。

◆界定条件:

①改变定居地——时间较长(半年以上);②跨越政区界线

2.类型的划分

1)根据空间范围划分:

1)国际迁移——跨越国界:

2)国内迁移——只跨越国内行政区。

2)根据成因分类:

①不同主导因素——如战争难民、环境难民、工程移民等等。

②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

3、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的不协调,是导致了人口迁移的根本原因。

(★推拉理论——推:

迁出地不利人口居住的因素,拉——迁入地有利人口居住的因素)

1)自然生态因素:

人口向优越的自然条件地区迁移。

生态恶化、灾害具有力作用。

2)经济因素:

主要的决定性因素。

经济落后地区迁率高,而发达地区迁率较高。

3)政治因素:

国家政策(如深圳的崛起)、战争(战争难民)等

4)社会文化因素:

文化教育、家庭婚姻、宗教信仰、种族民族等。

4、世界人口迁移的现状及图示

1)国际人口迁移的现状:

由中国家迁移到国家、从人口稠密国家向强度大,机会多的的国家迁移(如中东各国外籍工人很多)。

2)重要国家的国内人口迁移

①美国:

由东北部(冷冻地带)向南部和西部(阳光地带)迁移←(经济、环境因素)

5.我国人口迁移的现状:

1)基本流向:

①从农村流向城市和工矿

区、②从内地流向沿海地区、③从经济

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④从山区向

平原迁移;⑤从中西部向东部地区迁移。

2)经济原因为主:

以务工和经商为主,多为自发性迁移。

6.简析人口迁移带来的影响。

(重要)

利:

迁出地:

①缓解人地矛盾;②加强和外界交流。

迁入地:

①提供廉价劳动力;②促进经济发展。

弊:

迁出地:

①劳动力不足,人才流失;②出现“留守儿童”,“守巢老人”等社会问题。

迁入地:

①生态环境恶化;②加剧城市问题。

 

第二章城市和环境

第一节城市空间结构

1.说明城市的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包括:

①气候②地形③河流④港湾

社会经济因素包括:

①资源②交通③工农业基地④政治⑤政策⑥军事⑦科技⑧宗教⑨旅游

2、城市区位因素和城市空间分布特点(b):

自然地理区位:

对城市的影响是相对稳定的。

在邻近河流、湖泊、海洋的地方,水源较好的山前平原和荒漠地区的绿洲,有利于城市形成;在河流干、支流汇合处,在大河入海口,有利于形成比较大的城市,如宜宾、重庆、武汉、上海。

经济地理区位:

指城市与周围经济事物的空间关系。

便利的交通,工业和商品农业基地,都利于城市的兴起。

如:

株洲、石家庄、杭州都位于铁路的枢纽位置上。

因交通的变迁。

城市也会出现兴衰,如:

淮安、扬州就因京沪(津浦)铁路的建设,出现了衰落。

3城市土地利用的主要类型(a):

城市用地通常可划分为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休憩用地及绿化地带、交通用地和其他公共事业用地、农业用地和水面。

4、城市功能分区的分类(a)和主要的影响因素(b):

功能区即城市土地的不同利用方式,可划分为商业区、居住区、市政与公共服务区、工业区、交通与仓储区、风景旅游区与城市绿地、特殊功能区等。

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有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文化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运输状况等。

名称

占地比重

区位特点

其他特征

商业区

占用城市用地面积的一小部分

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处

CBD的特征:

经济活动最为频繁;人口数量昼夜变化大;建筑物高大稠密;内部存在明显的分区

工业区

占用城市用地的一部分

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趋向于沿交通干线分布

每个工业区的占地面积和人数要适当

工业区的数量和规模因城市而宜

住宅区

是城市用地最广泛的形式

出现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的趋势

距母城较远的交通干线上出现了卫星城

 

5、中心地理论的含义及运用(b):

中心地是向周围提供各种货物和服务的地方。

中心地有级别高低之分。

中心地等级

服务范围

数量

中心地之间的距离

提供服务职能的高低

高级

低级

要明确的几个问题:

理论核心

①中心地理论——————→正六边形服务网络

②中心地规模与中心地数量的关系:

一个中心地范围是下一级中心地服务范围的3倍。

③中心地等级与服务范围的关系:

高级中心地服务范围大,数量少。

④中心地职能间的关系:

从区域总体看,高级中心地包容低级中心地,高级服务范围覆盖低级服务范围,从而构成层次分明的空间网络系统。

第二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1、城市化的含义和标志(b):

城市化又叫城镇化,是指人口和产业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标志: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2.简述城市化的地理意义。

①人口转化:

城市创造较多就业机会,缩小城乡差距;

②产业结构:

有利于改善地区产业结构;

③工业生产:

城市化有助于提高工业生产效率;

④科技创新:

有利于科技创新,进而提高区域整体发展水平;

⑤文化传播:

影响乡村生产生活方式和对外开放程度。

2.简述城市化进程及其特征。

①初期阶段:

低于30﹪;②加速阶段:

30-70﹪;③后期阶段:

70﹪以上。

3.简述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b)。

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

工业是城市经济的主要支柱,能够安排大量劳动力就业,并为服务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城市化与第三产业的关系:

经济繁荣的城市,服务业相对发达。

4.城市化特点差异

差异:

时间上——初期阶段:

城市化水平低(城市人口比重在30%以下),发展较慢;

加速阶段(中期):

人口迅速向城市集聚,城市化进程很快,城市人口比重在30%~70%之间。

由于人

口和产业向城市集中,市区出现了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并出现郊区城市

化现象。

后期阶段:

城市化水平较高(城市人口比重在70%以上),发展趋缓甚至停止。

有些地方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空间上——发达国家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大都进入了城市化后期阶段。

发展中国家起步晚,水平低,大部分处于初期阶段和加速阶段。

目前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超过了发达国家。

第三节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d)

1、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的自然地理环境(地形地貌、河流水文、森林植被等),使原来的生态环境发生很大的变化。

1)改变下垫面性质,产生城市热岛效应,还影响周围地区的自然环境

2)破坏原有的河网系统,使城市水系紊乱,河道水质恶化;

3)城市的生产生活污染干扰和破坏了地区环境生态;

4)城市带动区域发展,对所在地区自然环境产生广泛影响

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1)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形成产生功能分区2)改变居民的就业方式,区域产业以非农业活动为主体,传统农业社会演化为工业社会;3)原先的乡村景观成为城市景观4)使人口和产业活动由分散到集聚,经济开发和信息交流大幅度加强5)影响和改变地方文化,促使现代文明向传统文化的渗透,强化当地与外界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2城市环境问题

14.简述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重要)

①环境污染严重(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光污染、热污染等);

②交通拥挤;

③住房紧张;

④就业困难,失业人口增多等。

对策:

①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②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③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④加强市民环境保护意识教育。

简述卫星城在区域中的作用。

①分散城市职能;②缓解城市交通压力;③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

3.1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

1、农业、矿业、工业、商业和服务业等产业活动的主要区位特点:

(l)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等):

与自然环境的联系最为密切。

(2)矿业:

与自然环境的联系也最为密切。

(3)工业:

区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较少,受社会经济条件影响较大。

(4)商业和服务业:

与地理环境条件关系不大,区位主要指向消费人群。

2、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

①地域联系方式:

1)生产协作:

纵向联系(生产工序的联系)——某工业产品经多道工序生产出来,个工厂分别完成该产品的某道工序。

如:

布匹的生产过程。

横向联系(零部件生产之间的联系)——相对独立的零部件工厂之间的生产联系。

如:

汽车的生产过程。

生产链(配套服务的联系)——生产流程较长的工业,加速各配套的服务业,往往形成工业城市。

如:

钢铁产业

2)商贸联系:

(1)区际贸易:

一国范围内的贸易活动,是最主要的贸易方式

(2)国际贸易:

以各国间商品和劳务交换为主要内容,因各国经济政策、法律法规的差异,受限制较多。

3)科技、信息联系:

生产技术变革和信息技术推广使企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

为准确把握市场动态,及时获得技术创新的信息,企业之间、区域之间加强协作,扩大技术和信息交流。

②工业地域的形成:

工业企业之间生产上存在投人一产出联系,空间上存在共用基础设施和劳动力联系,信息上存在信息交流协作上的联系。

有投人一产出联系的企业或自发或通过规划集聚到一定的区域,以满足降低生产成本,取得较高的规模效益的需要,从而形成了工业地域。

 

3.2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1、影响农业的三大区位因素:

●自然条件:

热量——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基本条件。

它不仅制约着农作物的产量,也关系到作物种类、耕作制度和栽培方法。

光照——是地球生物的能量源泉,也是农作物生产的基本条件。

光照长短、强弱的地区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作物的地区分布。

地形——地形影响水、热、光照条件,不同的地形类型适宜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业平原地区宜发展耕作业,山地宜发展林业、畜牧业。

也因自然条件的垂直分异,可以发展立体农业。

土地——土地资源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

土地资料是有限的。

不同地理位置的土地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接近水源的土地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接近城镇的土地适宜于发展城郊农业和高效农业。

水分——是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水分条件较好的地方可以发展水稻生产和淡水养殖,水分条件较差的地方适合经营旱作农业或牧业。

●科学技术因素:

包括劳动力、技术装备、生产技术、种植方式、耕作制度。

●社会经济条件:

市场——市场因素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产品生产规模和类型。

交通运输——交通运输的发展,使市场的影响在地域上扩大。

国家政策——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直接干预农业生产。

影响以下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A、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东南丘陵的立体农业——地形;B、东南丘陵的荼树——土壤;

C、河西走廊的棉粮、南疆绿洲区的农业——水源;D、南方甘蔗、北方甜菜——热量;

E、海南一年三熟、东北平原一年一熟——热量;F、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地形;

G、荷兰的鲜花远销世界各地——交通、保鲜冷藏技术;H、郊区农业——市场;

2、农业地域类型:

是指在不同的地区,利用当地的优势条件,发展各具特色的农业生产,并在地区之间开展商品交换所形成的农业经营单位或地域单位的组合。

它是农业生产分工在地域上的具体表现。

②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按生产对象分为种植业、畜牧业和混合农业;

按投入状况分为集约农业和粗放农业;

按产品用途分为自给农业和商品农业。

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有:

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热带种植园农业、乳畜业、地中海式农业、热带雨林迁移农业等。

 

类型

特征

分布

热带种植园农业

以大种植园和农场为主,专门生产热带经济作物,产品大量进入国际市场,专业化和商品化程度很高

橡胶种植园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和巴西;咖啡种植园主要分布在南美洲及非洲。

马来西亚是世界时最大的油棕产地和棕油出口国

混合型农业

种植业和畜牧业兵种的农业生产类型;所种植的农作物或作为口粮,或作为饲料,或作为商品出售。

在西方国家,多采取谷物和牧草轮作的方式

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非洲的南非,以及大洋洲的澳大利亚、等地(我国的桑基鱼塘等)

地中海式农业

是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的混合农业,优势农作物有小麦、大麦等,葡萄、柑橘、橄榄等园艺作物也比较多

分布于南欧、西亚、北非地中海沿岸及其他地中海气候区

商品谷物农业

耕地面积广阔,机械化程度高,耗能多,经营方式相对粗放,商品率很高

多分布在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的新开发地区,美国是世界时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

大牧场放牧业

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集约型农业)

主要分布在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国的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区

乳畜业

产品主要是牛奶及其奶制品,如奶粉、黄油、奶酪等。

市场的远近和饲料的供应是影响乳畜业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

主要分布在北美五大湖群周围地区,西欧和中欧地区,以及澳大利亚的东南部和新西兰等地

③主要粮食作物生产的地域分布

亚洲水稻种植业

分布:

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气候区,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气候区。

3.3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

1、运输、土地、集聚是影响工业区位的三大因素

集聚:

指由于靠近其他经济活动而使生产成本降低的外部经济因素。

相关产业的集聚,一方面能够节约运输成本,降低能源消耗,集中处理废弃物;另一方面可以开展协作,促进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

2、影响工业布局的主要因素:

(有印象就可,考试中可能渗透到)

自然资源:

诸如矿产、土地、水、生物等资源。

资源型工业直接受制于区域的自然资源状况。

自然条件:

主要是指工业布局区域的地质、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状况,以及有无大的自然灾害。

如大型工厂不宜布局在地形起伏大、自然灾害频繁的地区。

社会经济因素:

包括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状况、交通运输条件、劳动力供给,以及投资环境与经济政策等。

生产技术因素:

包括生产设备与工艺、从业人员素质与科技开发水平等。

如高科技产业应当布局在大城市附近或科技水平比较高的地区。

市场因素:

日益变化的市场需求,对于工业生产的影响越来越大。

工业生产直接面向市场,工业企业靠近消费地,有利于及时和准确地把握市场动态。

环境生态因素:

工业生产不仅输出工业产品,同时还会排放污染物和废弃物。

在工业布局的过程中,要努力减少工业生产对环境生态的破坏,严格控制工业区对居住区和其他城市功能区及生态环境的干扰。

3.5种不同指向型工业

工业类型

工业特点

部门举例

区位选择原则

原料导向型

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输,

或运输原料成本较高

水产品加工厂、

制糖厂、

水果罐头厂

宜接近原料产地

动力导向型

需要消耗大量能源

钢铁工业、炼铝工业、化学工业

宜接近火电站或水电站

市场导向型

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运输产品成本较高

啤酒厂、汽水厂、

家具厂、印刷厂

宜接近消费市场

劳动力导向型

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

普通服装、电子装配、

玩具、鞋帽等

宜接近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

技术导向型

技术要求高

集成电路、精密仪表、

高分子合成、核工业、

电子工业等

宜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的地区

4.工业企业微观布局原则:

有大气污染的工厂应设置在居民区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地带,或与常年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或下风向;

有水体污染的工厂,污水排放口应该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

固体废弃物堆放:

应远离居民区和农田

居民区和工业区之间最好用绿化带或水面隔离。

5.工业联系和工业区域

1)工业生产的形成:

工业生产系统主要有原料投入、生产活动、产品产出三部分组成。

2)工业联系的类型

生产上的联系(投入——产出联系)以中间部门为参照,具有投入联系的部门是上游工业,具有产出联系的是下游工业。

举例:

“袜子生产”和“采油——炼油——石油化工”

布的生产过程:

棉花——纺纱——织布——印染——成品

非生产上的联系跨区域的生产系统:

跨国公司

地方生产系统:

工业集聚

四、工业转移

1、工业转移的原因

各地区的资源供给、劳动力素质、工资水平、市场需求、环境容量不同

2、工业转移的方向

世界制造业重心的转移轨迹:

英国——德国(1851-1900)、德国——美国(1879-1930)、美国——日本(1950-1990);近30年来,制造业逐渐向拉丁美洲和东亚的一些国家和地区转移;20世纪80年代(1980年后),加工制造业又开始向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等沿海地区转移。

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方向:

有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东南亚一些地区和我国沿海地区(如珠江三角洲)已发展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地带。

a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具体原因:

a发达国家工资水平高,传统工业区日益严重的环境压力

b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的改善

b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典型企业有:

服装、鞋类、家用电器、玩具和工艺品

1.工业集聚

工业集聚是具有工业联系的工厂发生近距离集聚的现象,集聚可以共用基础设施,扩大总体生产能力,最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获得规模效益。

高端产品的垄断(美国硅谷的信息技术产品、法国的高档化妆品、瑞士的名牌手表、日本的数码电子产品、德国的高级轿车)

2.开发区与专业化产业区

1、开发区和专业化产业区的形成原因

改革开放,税收、地价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技术先进,依托改革开放的政策,加强国际经贸交流,建立了开发区和专业化产业区

2、专业化产业区的特色:

“一县一品”“一镇一品”“一乡一品”等

3、专业化产业区(集聚)的分类

传统的专业化生产集聚区——在生产上由投入和产出联系,原料和产品的运输量都很大,集聚可以加强彼此间的信息交流和协作,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等。

新兴产业集聚区——在生产上没有联系,是利用集聚的规模优势,扩大自身的影响。

4、专业化生产的意义(好处)

同一个部门的企业由于集聚,分享了专业化协作、专业商场营销网络、社会化服务等好处

上下游配套工业得以健康发展

形成区域的工业文化氛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城乡园林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