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分析案例海正药业.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28891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199.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分析案例海正药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财务分析案例海正药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财务分析案例海正药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财务分析案例海正药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财务分析案例海正药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财务分析案例海正药业.docx

《财务分析案例海正药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分析案例海正药业.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财务分析案例海正药业.docx

财务分析案例海正药业

第一章公司简介

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

600267)始创于1956年,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港口城市---浙江省台州市。

目前海正已成为中国领先的原料药生产企业。

公司于1998由浙江海正集团有限公司、国投药业投资有限公司、三龙投资(中国)有限公司、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原国家医药管理局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中国药科大学、浙江英特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和上海复星朝晖药业有限公司等八位股东在原浙江海门制药厂的基础上改组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注册资本4.49亿元人民币。

2000年7月25日,海正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公司下辖浙江省医药工业有限公司、海正药业(杭州)有限公司等11家控股子公司及海正辉瑞制药有限公司、雅赛利(台州)制药有限公司等4家合资公司。

公司现有员工约5000多名,其中超过三分之一为技术人员。

海正作为国家首批创新型企业,早在2001年建立了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目前拥有专职研发人员400多名。

技术中心设有50多个单元实验室,研发领域涵盖化学合成、微生物发酵、生物技术、天然植物提取及制剂开发等多个方面,产品治疗领域涉及抗肿瘤、心血管系统、抗感染、抗寄生虫、内分泌调节、免疫抑制、抗抑郁等。

目前海正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抗生素、抗肿瘤药物生产基地之一。

主要经营:

特色原料、抗肿瘤抗生素等制剂的生产与销售及第三方药品分销。

从1989年起,海正开始欧美市场的药政注册工作。

1992年,海正获得了首批FDA认证。

美国FDA官员先后十次前来海正进行检查,欧盟、德国、英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官方也相继来检查。

目前,海正共有18个产品已获得批准进入美国市场,14个产品获得CEP证书。

海正药业以“执著药物创新,成就健康梦想”为使命,立志成为广受尊重的全球化企业而不懈努力。

 

第二章发展战略和行业分析

2.1战略分析

“百年海正,百亿海正”,这是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一个中长期发展目标。

在过去5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海正药业形成了独特的经营模式——超前的研发投入,领先的药政注册,前瞻的技术改造和国际化的资源整合。

面对金融危机后国内外新的经济形势,海正药业正从国内制药企业向国际化制药企业转变。

2.1.1企业内部优势与劣势分析

2012年浙江省内收入居前10的制药企业统计如下表:

排名

企业名称

公司所在地

证券代码

上市时间

1

杭州华东医药有限公司

杭州

000963

2000.01.27

2

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台州

600267

2000.07.25

3

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杭州

600216

1999.10.21

4

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

绍兴

002001

2004.06.25

5

康恩贝集团有限公司

金华

600572

2004.04.12

6

杭州赛诺菲安万特民生制药有限公司

杭州

未上市

7

中国回音必集团有限公司

杭州

未上市

8

杭州民生集团有限公司

杭州

未上市

9

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台州

600521

2003.03.04

10

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台州

002332

2010.01.12

表1

目前海正药业的产品分为五大类,它们分别是:

1原料药、2国内制剂、3国际制剂、4动物保健、5基因药物。

作为中国最具竞争优势的特色原料药生产企业,产品覆盖抗肿瘤、抗感染、心血管、内分泌、中枢神经系统、兽药等多个领域。

海正生产的他汀类原料药和蒽环类抗肿瘤抗生素原料药在国际市场上均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企业内部优势

产品优势

(1)、海正原料药的竞争优势来自于强大而灵活的发酵产能、菌种的持续改良能力和不断自我提升的质量管理体系。

海正强有力的研发团队保证了海正新产品管线的不断充实和新产品的及时上市。

(2)、在国内制剂方面,海正致力于利用自己强大的研发能力和符合欧美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为患者提供高品质的药物,为医生提供前沿的医学信息和正确的用药方式指导。

海正国内制剂覆盖抗肿瘤、免疫抑制剂、抗感染、心血管、肌肉和骨骼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等多个领域。

在抗肿瘤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3)、国际制剂方面,海正期望成为一家全球性制药企业,并正在稳步推进制剂国际化战略。

海正氟伐他汀已于2008年出口欧盟,目前还有多个产品即将推向国际市场。

销售渠道网络优势

(1)、全球销售网络:

海正80%以上的原料药产品销往30多个国家,特别是在欧美地区拥有领先的市场份额。

到目前为止,已上报54个DMF(VMF)资料,26个产品已获得批准进入美国市场(FDA)。

已上报23个产品申报CEP,20个产品拿到CEP证书。

(2)、国内市场网络:

销售网络遍及山东、辽宁、北京、浙江、上海、江苏等32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业务遍及100多个主要城市,生产和销售抗肿瘤药、抗感染药、抗心血管等四大类70多个品种。

有超过400人以上的专业队伍向2383家二甲以上医院提供服务。

研究与开发优势

微生物发酵

小试与中试实验室配备了从瑞士、意大利引进的200L至5000L不同规格的全自动控制发酵罐。

化学合成

能适应-100之间各种超低温、高温反应,高压反应最大压力可达100kpa,并配备了冷冻干燥、喷雾干燥及精制、干燥、包装等装备,用于手性药物及高端化合物的合成。

制剂

主攻缓释、控释、靶向等新剂型药物的开发,加速海正制剂走向国际化的进程。

基因工程药物

建成了“基因重组蛋白药物、酶工程、重组疫苗”三大研发平台和1个年产30万支冻干制剂的基因工程药物中试生产车间。

创新新药

建立了药理、药效体内外筛选模型和初步药代动力学评价体系。

表2

目前技术中心建筑面积达到近20000平方米,累计投资已超过2.6亿元。

技术中心拥有核磁共振、高效液相与质谱联用、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粉末X-衍射、差热分析、元素吸收光谱等大型仪器;技术中心设备大部分都是近年进口的,性能先进,数量充足,如高效液相色谱仪,仅技术中心就有58台,其中高端安捷伦的就有39台。

2008年还投入240万元采购了一款高性能质谱仪microTOF-QII,它有很高的质量准确度、分辨率和灵敏度。

主要应用在几个方面:

较容易的小分子分子式的确定,代谢研究,复杂混合物分析,蛋白质酶解产物和完整蛋白质的深度评估分析。

海正大部分产品都采用高效色谱做过程监测,个别产品以液质联用、气质联用为监测手段这些过程控制技术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海正是国内少数可以进行药物结构鉴定的企业之一,还是国内少数可以独立进行新化合物设计合成筛选的机构,也是国内少数可以独立进行新化合物设计合成筛选的机构。

建有从萃取结晶到高压色谱制备全系列的分离纯化技术,可以快速分离纯化由合成或微生物发酵得到的活性分子。

能满足多个课题研发需要,达到了国际中上等研发的装备水平。

知识产权与品牌管理优势

专利申报突破100项。

利用已有的技术优势,针对重大拳头技术,走出仿制之路,加速创新技术开发,形成自主的知识产权。

研发工作把握好“多种特色小产品结合”与抢仿专利即将到期的“重磅炸弹”之间的平衡,在中国专利市场中,逐步形成具有市场竞争的专利技术,在国际市场中,占有一些份额,逐步形成自主的基本专利,形成配套的专利技术市场网络。

2006年公司被评为“浙江省专利示范专业”,“海正”被认定为“浙江省著名商标”。

商标管理又上新台阶。

已累计申请商标90件,有64件已获准注册,其中“HISUN”商标已在马德里协定国和议定国共78个成员国登记注册。

公司的自主品牌管理发生了“三大延伸”:

一是药政注册从API向制剂延伸。

制剂的国际药政注册工作全面展开,已有多个品种分别向美国、欧洲、南美、南非等近20个国家和地区递交了注册文件。

二是专利申报从工艺发明向化合物发现延伸,从国内向国外延伸。

截止目前,公司已累计申请专利110项,其中6项申请PCT国际专利,16项涉及创新化合物发明;共获授权专利达到36项。

三是从注册商标向驰名商标延伸。

目前“海正”商标已成为“中国驰名商标”。

2.2行业分析

2.2.1行业竞争程度分析

中国医药商业行业主要面临以下五个方面的强力竞争,导致行业全面进入微利时代。

1)、行业内同业之间的竞争

2)、医药制造企业等供应商之间的竞争

3)、外资跨国企业等新进入者的竞争

4)、下游非企业实体—医院等客户的竞争

5)、电子商务等新兴商业模式的替代竞争

中国医药产业链如下图所示:

(1)

美国医药商业行业推行集成化、高校的供应链管理,而我国医药商业经过“计划经济时期的医药商业”(建国后至1984年)和“过渡时期的医药商业”(1984年-1999年)两个阶段的发展,现阶段承担整个医药产业链的物流功能和资金流功能,致使企业费用居高不下。

根据迈克尔.波特的五力模型我们可以竞争中的五种力构建出如下图形:

在五力模型中间,行业内同行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

在我国,医药企业众多,仅医药批发企业就超过1.7万家,产品同质化严重导致恶性竞争;企业缺乏市场分析和企业定位,经营策略同质化,生态位严重重叠,导致“一山不容二虎”;市场营销层面始终局限于价格战和灰色利益链。

竞争厂商角度

从企业个案来看,国药控股和九州通通过网络布局形成了全国性公司,而像上海医药、南京医药、华东医药等企业则通过各自价值的链延生建立了区域相对竞争优势。

国内医药商业企业和制药企业数量不平衡,以及制药企业同样存在“多、小、散、乱、差”的局面导致商业采购遇到瓶颈,

海正药业以特色原料药作为其主营业务,而且其研发能力较强,又处在医药产业链上游,较下游企业来说,具有相对有利的谈判地位。

从供应商角度

海正药业本就处在医药产业链上游,其主要产品原料药主要一生物化学药为主,其供应商议价能力较低。

因此海正药业受供应商牵制力较小。

从新进入者威胁角度

海正药业经过50多年的发展,已经在国内、国际市场上建立了较完善的营销网络,同时其生产的抗肿瘤类药物在国内国际市场上已经具有一定的垄断优势。

超前的研发投入,领先的药政注册,前瞻的技术改造和国际化的资源整合,正是海正药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新进入者在短期内难以和海正药业竞争。

2.2.2企业竞争策略分析

目前全球经济下滑,国际制药公司为了降低仿制药成本,纷纷实行上下游一体化,这一变化的结果之一就是原料药价格下降,利润空间有所缩小。

海正在实行上下游一体化战略中,采取了以下几方面竞争策略:

首先,公司传统优势在于药政注册,从药政注册转向重点避专利,挑战专利。

其次,向下游发展。

06年制剂车间通过了欧洲COS认证,公司计划未来制剂占收入比例从20%上升到40%,未来方向是实现原料药基础上的制剂出口。

第三,加大研发投入。

研发费用占收入7-10%。

研究视野已经伸展到未来5-15年专利到期的专利药物,并设有专利事务办,以确保只投入不侵权的药品。

差异化策略

如今,海正生产的原料药已出口到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进入规范的药政注册市场。

个别产品甚至已对原来一直处于垄断地位的国际大公司构成威胁。

但与国际大公司竞争,海正无论从经济实力还是科研力量来看,都不在同一等量级上。

公司采取差异化竞争策略,避开国际大公司动辄数亿美元的大投入开发,另辟蹊径,潜心钻研非专利药物的开发和国际市场的开拓。

同时,海正多年的国际市场营销,完成了大量的客户积累,树立了品牌美誉度。

客户关系也从早期的产品买卖、项目合作、技术转移,发展到长期的资本合作、技术合作、战略联盟和追求共赢。

现在客户可以将数年后的开发计划提前告诉海正,使海正得以掌握连续完整的信息,并提前做好产品和市场准备。

这种直面终端客户、精心培育客户联盟的策略使海正药业更少地受制于代理商,更多地节省了渠道层次和营销费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销售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