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月考语文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人教版九年级月考语文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月考语文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i力并不仅仅在于朗读本身,嘉宾分享的故事同样精彩。
这些简单的过往经历却有着深刻的(甲)(底蕴
内涵)或动人的情感在里面。
茅盾文学奖得主麦家在节目中畅谈与几子之间的矛盾、分歧、隔h6乃至冲突,与观众(乙)(分享
共享)对儿子的教育心得及父子间的相处之道,令人感慨。
不少人把《朗读者》喻为传播文化的一股清流,以此肯定该节目的创办意义。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选择题只填序号)。
①mè
i力(___________)
②隔hé
(_________)
③呈现(A.ché
ng
B.ché
n)
④感慨(A.gà
i
B.kǎi)
(2)从文中(甲)(乙)两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
(甲)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
(3)画线句有语病,请将正确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守拙
弓长
①陶渊明有诗云: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守拙,不是五柳先生的首创,老子曾说过大巧若拙。
陶潜以后,也有“文以拙进,道以拙成”,“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讲的都是对守拙的推崇。
《艺经》有云“凡棋有善巧者,勿与之斗巧,但守我之拙,彼巧无所施”,此之为守拙。
守拙是古代围棋九等之末,因其棋力尚浅,对弈之时往往漏洞百出,谓之拙。
但其往往及时发现并修正错误,谓之守。
“守拙”虽为棋品之下下品,但“守拙之道”却是宝贵的人生经验。
②守拙不失为一种明智的生活态度。
有了这样的人生定力,就能摆脱私欲的羁绊,视名利淡如水;
就能战胜前行路上的挑战,一步一个脚印,拾级而上、奋力攀登。
守拙不仅是一种品格,也是一种智慧,日日积累,久久为功,方见其真章,享其果实。
③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知道自己这辈子靠读书发达无望,遂“发愤教督诸子”,对长子曾国藩更是毫不松懈。
但是他的教育方法十分落后:
只知道一味用蛮力。
他要求曾国藩,不读懂上一句,不读下一句。
不读完这本书,不摸下一本书。
不完成一天的学习任务,绝不睡觉。
“守拙”看起来慢,其实却是最有效的,因为这是扎扎实实的基本功,不留遗弊。
虽然曾国藩考秀才考了九年,但是一旦开窍之后,后面的路就越来越顺。
中了秀才的第二年,他就中了举人;
又四年,高中进士。
而那些早早进了学的同学,后来却连举人也没出来一个。
④武林道语“入门先站三年桩”,桩基功底不牢,终生仅能花拳绣腿。
干事创业,唯有务实归真,沉稳内敛,才能成功。
如果心浮气躁,急于求成,到头来只能“山河依旧”。
车著明在瞬息万变的数据王国里,是火箭腾飞的护航者,扎根川西大凉山21年,潜心航天发射数据处理研究,托举70颗卫星奔向太空。
在曲折传奇的人生路上,他是不知疲倦的奔跑者,从一名中专生,自学考上大专、本科、研究生,成为火箭数据处理专家;
从湘西贫穷的小山村跑到县城,再到省城,再甘愿跑到大凉山深处。
在平凡单调的生活中,他是抱朴守拙的苦行僧,他的《数学手册》用了28年,已泛黄脱页;
他家的地板用了20年,已褪色开裂。
为了少年时的读书梦,他凌晨3点爬起来学习,困得睁不开眼睛,就把头扎到冷水里。
为了航天梦,他一次次向未知领域发起冲刺,实现了发射中心一次次零的突破。
⑤“一章三遍读,一句十回吟”,是读书求学之拙。
多少人正是用这样的笨功夫,实现了学养质的提升。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是干事创业之拙。
不下苦功、不打牢基础,就不可能采撷到成功的果实。
⑥不少人总是习惯于投机取巧,不想脚踏实地,不愿下笨功夫、用实劲,而是自觉不自觉地把人生寄望于形形色色的机会,希望兔子撞到自己的树桩上。
实践中,有的喜欢抄近道,耍小聪明,见事有利可图便一窝蜂,听说有一本万利之事便趋之若鹜,其结果往往是弄巧成拙。
守拙之人不会截弯取直,更不会见机行事,而是遵循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躬行自明,身体力行”的笨办法。
与借助他人之力捷径相比,固然稍显拙陋,但正如古人所推崇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想实现个人学业的进步、事业的成功,必然需要善守读书求学之拙,干事创业之拙。
⑦世界上只有雄鹰和蜗牛能到达金字塔顶。
守拙,归根结底是要
,
,以拙立身,以拙创业,以拙求进。
(选自《做人与处世》,有删改)
4.结合全文,将文中横线处补充完整。
5.第①段有何作用?
6.简析第③-⑤段的论证思路。
7.下面这段资料,能作为本文论据吗?
请简述理由。
齐白石年过九旬,发现自己画功不如以前,便每天苦练描红,临摹历代名画经典。
儿子不解:
“您早就盛名于世,怎么想起描红这般初级的东西?
”旁人更是戏为“呆拙”。
描红乃初学者入门功课,是“小儿功”。
而这位书画名家,却临池不辍,焚膏继晷,从最基础的一笔一画,虔诚砥砺,法度严谨,回炉作业。
阅读以下内容,完成小题
《咬文嚼字》杂志公布的2018年、2017年、2012年“十大语文差错”里有这样几条:
(1)社交用语中的用词错误:
赠人物品用“惠赠”。
在社交用语中,“惠”是一个常用敬词,凡以“惠”开头的词语都是指对方的行为有“恩”于己,如惠顾、惠存、惠临、惠赠。
某知名人士在送给别人的书上,有“惠赠某某”的题词,某商家开张时,有“惠赠礼品”的告示,都是用错了“惠赠”,可改为“敬赠”。
(2)不得体的礼貌用语:
“敬请期待”。
社会礼貌用语中,“敬请期待”呈流行趋势。
商店即将开张,商家总会挂出横幅:
“开业在即,敬请期待。
”谦恭的“敬请”和自负的“期待”,形成了一种奇怪的组合。
所谓“期待”,是充满期望的等待,这是一种主观感情的显示;
强行要别人“期待”,至少是有背于传统礼仪的。
正确的用法是“敬请赐候”。
(3)称呼语用错:
主持人Z某2007年曾在节目中对嘉宾毛新宇说:
“不久前,毛岸青去世了,首先,向家父的过世表示哀悼。
”而“家父”应是称自己父亲时的谦辞。
8.下列选项正确的一项是()
A.甲赠给乙一本书,书上留言道:
赠给乙同学惠存。
B.甲决定帮助学习有困难的乙,甲对乙说:
“敬请赐教。
”
C.甲到乙府上找对方的妹妹,问道:
“舍妹在家否?
D.子女们可以称呼自己己经去世的父亲为“先人”。
9.请向一位从来没有听说过《咬文嚼字》的人简要介绍《咬文嚼字》
10.请“咬”出以下有错误的一项()
A.穿流不息
B.一暴十寒
C.觥筹交错
D.萎靡不振
天上飘下来的礼物
孙道荣
①收衣服的时候,发现一个衣架子是空的,探身往楼下一看,果然又被风刮到楼下去了,喊儿子,去,到楼下林奶奶家的院子里把掉下去的衣服捡上来。
儿子愉快地答应着,蹦蹦跳跳地下楼去了。
②风大的时候,晾晒在阳台上的衣服,常有一两件会被刮到楼下。
一楼的林老太太,人有点孤僻,不太好说话。
记得刚搬来的时候,一次衣服刮到她家院子里去了,我下楼敲门,想进她家院子捡一下。
敲了半天,老太太连门都不肯开,“你到院子外去拿。
③奇怪的是,儿子倒是和楼下的林奶奶挺投缘。
那天,又一件衣服掉楼下院子里了,我看看,离栅栏不远,估计拿根竹竿就能挑出来。
我让儿子下去挑挑看。
儿子趴在栅栏边,用竹竿往里钩衣服的时候,林老太太突然走进了院子,儿子吓得不知所措,我站在阳台上,也隐隐约约听见她说,下次衣服再掉下来,你就从我家进来拿,好不好?
儿子点点头。
就这样,衣服再被风刮到楼下的院子里,都是儿子去捡。
④儿子似乎也挺乐意干这活。
每次下去捡衣服,都要好大一会儿才回来。
问儿子,在林奶奶家都干什么了?
林奶奶喜欢清静,不要打扰了林奶奶。
儿子歪着头说,没有啊,林奶奶可喜欢我了,跟我说了好多话。
林奶奶告诉我,她孙子跟我差不多大呢,可是,她只看过他的照片,孙子在美国,还从来没回来过呢。
⑤关于林老太太,我也听社区工作人员谈起过。
他们告诉我,林老太太唯一的儿子在美国,很多年没回来过了。
老伴去世得早,儿子出国后,老太太就一个人生活。
退休后,生活更孤单了,常常一个人闷在家里,跟外面的联系越来越少了,人也变得越来越乖僻。
原来是这样。
难怪那次我去敲门,她连门都不肯开。
社区工作人员说,你们住她楼上,帮我们留意点,也尽量给老人点照顾。
我点点头,又摇摇头,真不知道,怎样帮这个孤僻的老太太。
⑥日子平淡地过去,风偶尔会将我们家阳台的衣服刮到楼下去。
儿子“噔噔噔”地下楼,又“噔噔噔”地上楼。
他快乐得像一阵风。
有时候,我会问儿子,楼下的林奶奶生活得怎么样啊?
儿子想想,说,林奶奶看到我的时候,是很开心的啊。
⑦一次,儿子下去捡衣服,回来的时候,手上多了一把花花绿绿的糖果。
儿子说,这是林奶奶给的,是林奶奶家的叔叔,从美国寄回来的。
儿子还自豪地说,我还帮林奶奶念了信呢,是叔叔写给林奶奶的。
儿子手上拿的衣服,叠得方方正正。
儿子说,咱们家的衣服掉下去后,林奶奶捡起来,帮我们又洗了下,晾干了。
我的心里,酸酸的,感动。
⑧我们和楼下的老太太,仍然没有什么来往。
我们的儿子“噔噔噔”地下楼,又“噔噔噔”地上楼。
有时候,从楼下林老太太的家里,会传来“咯咯”的笑声,一个童声,另一个很苍老。
⑨春节,我们一家回老家去了。
回来时,才听说楼下的林老太太突然去世了,据说是无疾而终。
我们注意到,儿子的眼圈红了。
⑩人们在整理老人的遗物时,看到了一个日记本,记录下了她最后的日子。
基本上是流水账,但是,老人在日记里多次提到,从楼上刮下来的衣服,以及下来捡衣服的小男孩。
老人的日记里,反复出现这样一句话:
“那是从天上飘下来的礼物。
”我明白老人的话。
那也许是老人孤寂的生活里,最后一点期盼。
选自《青年文摘》
11.文章第③段中“儿子倒是和楼下的林奶奶挺投缘”,阅读全文,说说哪些地方表现出儿子和林奶奶“挺投缘”?
1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造成林老太太性格孤僻的原因:
她唯一的儿子在美国,老伴去世早,常一个人闷在家里,跟外面的人联系越来越少。
B.第⑤段中的拟声词“噔噔噔”,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儿子与老太太相处时的愉快幸福的心情。
C.第⑦段中“我的心里,酸酸的,感动”。
“感动”是因为衣服掉下去以后,老人家捡起来还帮我们洗了下,晾干了,叠得方方正正。
表现我为老人家的善良而感动。
D.本文通过写儿子下楼捡衣服的小事,主要表现邻里关系的冷淡。
13.如何理解标题“天上飘下来的礼物”?
14.说说本文第⑤段内容和链接材料在记叙顺序上的相同点和作用上的不同点。
长妈妈曾经讲给我一个故事听:
先前,有一个读书人住在古庙里用功,晚间,在院子里纳凉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在叫他。
答应着,四面看时,却见一个美女的脸露在墙头上,向他一笑,隐去了。
他很高兴;
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
说他脸上有些妖气,一定遇见“美女蛇”了……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相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点:
本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链接材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文言文阅读
比较阅读下面篇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以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乙)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
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
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
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
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舐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
乃杀之而取其革。
此事从侄虞敦言:
“狼子野心,信不诬哉!
”然野心不过遁逸耳。
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
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目似瞑(______)
(2)将舐其喉(______)
(3)信不诬哉(______)
(4)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______)
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刀劈狼首/乃伪睡以俟
B.久之,目似瞑/犬阻之,不使前也
C.更不止于野心矣/所欲有甚于生者
D.止有剩骨/止露尻尾
17.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2)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
18.甲、乙两段文字写出了狼的什么共同特征?
作者对狼分别持怎样的态度?
五、句子默写
19.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1)中国诗词中大多“悲秋”,屡遭贬谪的刘禹锡却一反常态,唱出了“自古逢秋悲寂寥,______________”的秋之赞歌。
(2)夜阑卧听风吹雨,______________。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非淡泊无以明志,______________。
(诸葛亮《诫子书》)
(4)我们要时时处处向别人学习,那么如何学习呢?
孔子在《<
论语>
十二章》里这样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大净沙·
秋思》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诗歌鉴赏
20.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小题。
夕阳楼
(唐)李商隐
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
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身世自悠悠。
云
(唐)来鹄
千形万象竟还空,映水藏山片复重。
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
两首诗中都有“悠悠“一词,所传达的情感是否相同?
请结合相关诗句分析。
七、名著阅读
21.名著阅读。
从这一天起,保尔把整个身心扑在这部书的创作上。
他缓慢地,一行又一行,一页又一页地写着。
他忘却一切,全部身心都沉浸在书中的人物形象当中,也初次尝到丁创作的艰辛:
有时候那些鲜明生动、难忘的景象蒲晰地重新浮现在他的脑海里,但他无法用笔墨表达,写出来的字句显得那样苍白无力,缺少生气和激情。
这是一段关于保尔在_________
、_________的情况下进行文学创作的描写,也是作者
____________(人名)真实生活的写照。
八、综合性学习
阅读下面对话,完成小题。
贾振昭(北大博士研究生):
杨先生您好!
当初出于爱好和责任感,我选择了读物理学博士。
但是回首过去的一年,感觉研究生的生活的确很无聊、很寂寞。
我们每天都是在实验室,办公室,图书馆,然后就是吃饭,睡觉。
就特别想问问杨先生,当年您在做研究生时,以及您研究生毕业以后,继续走上科研的道路时,您寂寞么?
杨振宁:
在我的研究经历里,是不是一路风顺、没有问题的呢?
当然不是。
在1947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做研究生的时候,那一年是我一生中最不高兴的时候。
在那以前,我学物理的东西都一帆风顺,可到了要自己找题目的时候,是到处碰壁,这是我最困难的一段时期。
假如你在做研究生时,也存在一阵子觉得非常失望、觉得到处碰壁的话呢,你要知道这绝不是你一个人的经验。
如果你在这个困苦的情形之下,抓住几点,不失望、不气馁地去做下去,可能就会有柳暗花明的一天。
这是我的忠告。
莫言先生,你说你从小就喜欢讲故事,可是从小就喜欢讲故事的人并不都变成文学家,还要至少有两个关要过:
一个关是得要会写;
还有一个关得要决定讲什么故事,讲些什么。
这两个关你是怎么过的?
莫言:
我确实小时候是一个喜欢听故事的人,听故事听多了,就喜欢把自己听过的故事再转述给别人听。
在转述的过程中,往往不满足于如实地叙述,而会添油加醋,这就具备了讲故事的才能。
当然要把故事变成书,那肯定还要会写字。
我非常幸运的是我还读了五年小学。
在读五年小学的时候,学会了几百个汉字。
辍学后,我经常在家翻看《新华字典》,小说里那些华丽的字就是从字典里背下来的。
有人说我能把《新华字典》倒背如流,这是谣言。
再一个就是选择故事,确实非常重要。
我在早期时,确实也是挖空心思找故事来写,后来写作观念发生了转变,就是写自己的经验,写自己熟悉的生活,慢慢地就感觉发生了一个巨大的转折,这个转折就是由“我来找故事”变成“故事来找我”。
我在农村生活几十年,所认识的人,所经历的事,慢慢地都变成我小说里的一些对象。
2009年我发表的小说《蛙》里面的姑姑,就是以我堂姑为模特来写的。
当然在我写的时候,也把很多妇科医生的故事,加上我的想象融合了进去,就变成了故事来找我。
吴姗姗(大四学生):
范先生,在我看来艺术跟物理、还有文学等学科都不一样,最大的区别可能就是最需要的不是努力,而是天赋,您怎么看?
范曾:
我不是一个天才,我是学而知之,困而知之的,因为我知道一个人的天分不是很容易表现出来,它埋藏的很深。
如果你没有学而知之,困而知之的精神,天才是不会表现出来的,所以讲你说学绘画的人一定要有天赋,我不太同意。
孔夫子都讲,他是学而知之,困而知之,更何况我们呢?
袁姗姗:
我看过您的一首诗“平生作画千千万,抽筋折骨亦堪怜”。
作画真的那么苦么?
我想抽筋折骨的感觉杨先生有过,莫言先生也有过。
莫言说他有时两三年不写作,其实他在做许多艰苦的准备工作。
我想世界上没有轻便的能取得成功的事情。
听说您有段时间特别清贫,但您却说:
清贫让您感到精神上的最大的愉悦。
您能具体说说么?
我年轻时特别穷,星期六到星期天买五个馒头,泡一壶茶,没有茶叶,就是一天的生活。
住所旁边很多小吃摊,我看都不看。
一次有人送我一份开花豆,我吃了以后说:
“世界上还有这么好吃的东西吗?
”他说,就在你家门口买的。
我把罗曼·
罗兰在《约翰·
克利斯朵夫》里的一句话“清贫不仅是思想导师,也是风格导师”作为座右铭,它鼓舞着我,当时我非常非常满足。
我最后一个问题是,既然您当时那个阶段过得那样清贫,那你精神上的淡泊还有愉悦,究竟从何而来?
这个就是陶渊明写过一个《五柳先生传》,“好读书,不求甚解;
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陶渊明能在清贫中那么快乐,岂不是人生中最大的快意吗?
铁铮(研三学生):
我首先看他诚恳不诚恳。
孔子的孙子孔伋说“诚外无物”,诚恳以外是没有东西的,从宇宙到小草都是诚恳的存在,我们做人一定要做一个诚实存在的人。
我的学生第一要做一个诚实的人,然后再做个有智慧的人。
(以上内容是2013年5月19日央视一套《开讲啦》节目中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以及当代艺术大师范曾三位嘉宾与学子们的对话。
)
22.从以上对话中,你发现三位嘉宾身上有哪些共同的品质?
23.揣摩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味。
24.请根据对话的语境,补充最后铁铮对范曾先生的问话。
25.我们有不少同学怕写作文,其中关键的原因是认为没有东西可写。
莫言先生所说“故来找我”的写作经验,对你有怎样的启发?
九、作文
26.请以“感恩
,助我远航”为题,写一篇以记叙为主的文章。
要求:
(1)请将题目补充完整
(2)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3)不少于600字。
(4)字迹工整,书写规范,标点正确。
参考答案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