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初中生数学解题错误师生因素 剖析及教学对策王月明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283232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50.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针对初中生数学解题错误师生因素 剖析及教学对策王月明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针对初中生数学解题错误师生因素 剖析及教学对策王月明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针对初中生数学解题错误师生因素 剖析及教学对策王月明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针对初中生数学解题错误师生因素 剖析及教学对策王月明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针对初中生数学解题错误师生因素 剖析及教学对策王月明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针对初中生数学解题错误师生因素 剖析及教学对策王月明Word文件下载.docx

《针对初中生数学解题错误师生因素 剖析及教学对策王月明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针对初中生数学解题错误师生因素 剖析及教学对策王月明Word文件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针对初中生数学解题错误师生因素 剖析及教学对策王月明Word文件下载.docx

首先,学习兴趣是个体学习活动中的一种情感体验,浓厚的兴趣代表着探索欲和好奇心。

为了满足个体的探索欲和好奇心,个体在学习活动中会主动寻找信息,有着饱满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并且这种学习动力发自内心,所以学习也就成了一件快乐的事情。

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乐学”,所谓“乐学”就是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在轻松的心境下学习,解除学习的压力。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如果不能在学习中产生兴趣,就会逐渐降低自己的求知欲,就难以积极主动地学习,从而直接导致解题错误的经常、反复的发生。

其次,几乎所有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强调了良好习惯对一个人的重要性。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得最为浅显、明白:

“所谓教育,就是良好习惯之养成。

”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个体的一种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具体体现,也是学生学习成功的重要保证。

在初中,有不少的学生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良的学习习惯,如做题时注意力不集中,未理解题意甚至有一部分学生连题目还没看完就匆忙解题,没有自觉检查解题的习惯,做完了事,从而导致解题错误的“粗心、马虎、大意”结果。

第三,学习意志是为了实现学习目标而努力克服困难的心理活动,是学习能动性的重要体现。

学习活动总是与不断克服学习困难相联系的,与小学阶段的学习相比,初中数学知识难度加深,由感性思维逐步提升到理性思维,教师的教学方式更加强调思维教学,教师手把手地辅导相对减少,学生学习的独立性相应增强。

在中小学衔接过程中有的学生适应性强,有的学生适应性差、慢,这些学生的表现往往是学习情感脆弱、意志力不够顽强,一旦遇到数学解题计算量大、步骤繁琐,就马上产生畏难情绪,第一反应是太难了,这样的题我是做不了的,于是就采取逃避、放弃的态度,这样必然会导致解题错误的高发。

2.从教师角度综合剖析表明:

首先,教师在升学率的沉重压力之下,急功近利的心态逐渐变得严重,这种心态导致教师对学业成绩较差、落后的学生,往往容易采取简单的说教批评为主的教育方式,从而使学习困难学生对老师敬而远之。

一学生说:

“老师对成绩好的同学太偏心,他们解错了,老师只是说下次注意了,态度和蔼,对成绩差的我就会厉声厉色地批评,‘怎么搞的,这样的题做了讲了多少遍,你到底有没有在听在学?

太不像话!

’,一顿抢白,弄得我灰溜溜的,没心情再听老师讲,最终错在哪里还是不清楚。

其次,教师千篇一律陈旧的教学方式,不主动追求反思教学,这种保守心态,难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有学生直截了当地说:

“上课枯燥,无新意,重复讲解,使同学感到厌烦;

上课内容范围太窄,总是照本宣科。

第三,教师主导一切让学生无所适从。

一位学生说:

“题目做错或做不出空在那里,总是遭老师的严厉批评;

有时经过自己努力思考,题目做出来了,却也要被老师怀疑是抄的。

郁闷!

真不知怎样答题老师才满意。

”另一学生则说:

“老师总是认为自己的讲解是对的最好的,不听我们的解法,说什么与其浪费时间,倒不如多做两道题,课上得很沉闷,使我对数学失去兴趣。

综上所述,影响学生数学解题错误的间接原因是教师教学行为,它会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知识掌握的程度。

三、教学对策

1.构建“爱屋及乌”效应

构建“爱屋及乌”效应策略是指教师在克服自己的偏态性教学行为后,在学生中产生对教师的一种亲切的感受,师生建立了一种互尊、互信、互帮、互进的亲密关系,从而学生会产生一种心理情感迁移,即因学生敬爱老师,引发学生喜爱老师所上的课的效应——“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

构建“爱屋及乌”效应,有五条措施。

一要构建生态近距离交往空间,这是“亲师”的充分条件。

众所周知,只要教师真正“爱生”,容易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要构建频繁良性交往时间渠道,这是“亲师”的必要条件。

间隔时间越短,交往频率愈高,师生矛盾容易化解,误解及时消除,关系自然融洽。

三要坚持动之以情,这是“亲师”的前提条件。

教师要做到教育工作讲究有效,教学工作做到教学相长,管理工作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这都需要教师做到动之以情。

四要坚持晓之以理,这是“亲师”的基础条件。

五要坚持导之以行,这是“亲师”的可行条件。

教育要讲实效性,教学要讲分层性,管理要讲协调性,一切取决于教师的身教重于言教,做到导之以行。

如:

王某是本人接班时的学生,常常看到他与社会青年一起闲荡。

不爱学习,考试成绩总是个位数。

天天小错不断,大错跟上!

一天课外活动,几位女生在操场角落面对面扔实心球,王某突然抢了实心球向对面的女生扔过去,还边跑边叫着:

“扔中了,扔中了!

”万幸该女生反应快,侧了侧身子,只擦到衣服上。

我非常严肃对他说“下班后到你家。

”原本是告状去的,但见到他爸还没等我开口,他爸就问“是不是这小子又犯事了?

”说完就抡起手,王某下意识的躲到我身后,此时我意识到批评和打骂对于王某来说,已是家常便饭。

我当即随机应变说:

“听说你从外地回来了,很想与你共同商讨孩子教育问题。

”由于单亲家庭的缘故,王某缺少母爱,从小就会闹事。

我只说期望家校协同教育,之后就离开王家。

想不到第二天,他竟然带领着几个同学在打扫包干区,我表扬他,他不好意思地笑了,接着说:

“您是第一个不向我爸告状的老师,我尽给您惹事,但您还这么关心我,为我的将来打算,对我爸说我做事主动,在班里组织大家干了不少好事,会慢慢懂事好起来,看得出来您没有瞧不起我。

我以后什么都听你的。

”接着,在他的带动下,班上纪律明显好了,他的数学学习也有了起色。

2.疏导心理促生乐解

疏导心理促生乐解策略是指应用教育心理观点,在心理咨询基础上,进行客观剖析,采取心理疏导方法,解决学生解题错误高频率发生的学业问题,消除学生解题的心理焦虑,增强自信,提高解题的准确率,从而促进学生乐解的一种教育策略,有三条措施。

一要“了解学生,找准问题”。

当教师发现学生解题错误时,第一步要做的事是了解学生解题时的心理活动,找准解题错误的“症结”,然后,结合其个性拟订可行性的分步实施方案。

二要“消除顾虑,促膝谈心”。

即通过师生促膝谈心帮助学生一起寻找解题错误中的“症结”,克服心理障碍,消除顾虑,自我告别消极和畏难情绪。

三要“激励表扬,宽容缺点”。

每当学生取得一点点的进步,都要及时予以肯定与表扬,鼓舞其斗志。

陈某(本人于2008年9月1日接班),由于学习成绩总是班级的最后一名(他初二下期末成绩是36分),座在班级的最后排,上课时一直低着头,不敢抬头看黑板、老师,非常自卑。

笔者了解到他和家长都对他的数学失去信心,虽然请家教,想方设法提高数学成绩,但是一直没有起色。

为此,笔者首先召开一次学生、家长、老师三位一体的座谈会,笔者首先对他的学习态度、能力,给予一个鼓励性评价,再通过心理疏导,提出适合他的数学学习方法,陈某与家长都表示认同。

笔者同时通过班主任调整了他的座位,便于本人在课堂上对他的学习程度及情况的调控,由他本人选择帮手对手,确定短期目标,多表扬、多鼓励、多帮助,让他对数学不再感到恐惧,体验到成功。

渐渐地,陈某的学习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变,一次考试比一次好,在这次的初三数学月考(2008.10.17)中数学成绩获得了65分,也因此获得了班主任颁发的学习进步奖。

特别令本人欣慰的是该生在杭州市2009年中考中数学取得了72分的好成绩,现成为长征中学的一名学生。

3.预防矫正解题错误

“预防矫正解题错误”教学策略是以多元智力论为其理论基础的。

多元智力理论强调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改变传统的教与学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反对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预防矫正解题错误”教学方法是建立在学生主动参与和乐于探究解题错误的基础上,它们相互依赖,相互交融,相互作用,从而建构了整个“预防矫正解题错误”教学策略的理论框架。

具体方法有七:

1)讲授新知要有预见

讲授新知之前,教师要能预见错误的发生,是减少初中学生解题错误的重要方法之一。

在讲授新知识之前,教师应预测到学生学习该内容时可能产生的错误,在讲解时有意识地指出并加以强调,从而有效地控制错误的发生。

一般初中生不太会注意数学概念教学,概念性题目错误发生率往往比较高。

“形如

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这个概念是以字母的形式出现。

学生在阅读此概念时会特别容易忽视括号内的条件,更别说对它所蕴涵的意义的理解。

因此笔者在讲授新课时就有意引导学生先阅读此概念,接着提问这里的“a≠0,b、c为常数”是否多余?

你是怎么理解?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请同学们判断下列方程哪些是一元二次方程?

(1)2x2-x-1=0

(2)2x2-x=0(3)2x2=0(4)2x2-

-1=0

(5)2x(x-3)=2x2+1(6)

(7)ax2+bx+c=0

(8)(1-2m)x2+mx-7=0(9)

(10)3x3-2x2-3=1-3x3”

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并写出答案,再四人小组进行讨论,最后选几个学生依次说答案及理由,同学或教师补充,最后学生达成共识:

a一定不能为0,但b、c可以为0,a、b、c可以为无理数,从而自然而然的得出一元二次方程的三种特殊形式,即ax2=0(a≠0),ax2+bx+c=0(a≠0,b为常数),ax2+c=0(a≠0,c为常数)。

同时学生在做题中明白了如果方程不是最简形式应先化简,不能光看形式,应牢牢抓住二次项系数

的条件。

本人再对(8)、(7)小题进一步挖掘其价值,提问:

1)已知方程(1-2m)x2+mx-7=0,当m满足什么条件时,它是一元二次方程?

2)已知方程(1-2m)x2+mx-7=0,当m满足什么条件时,它是一元一次方程?

3)已知方程ax2+bx+c=0,当a,b满足什么条件时,它是一元二次方程?

4)已知方程ax2+bx+c=0,当a,b满足什么条件时,它是一元一次方程?

再次让学生对“a≠0”的条件加深印象并引起足够的重视。

2)课内讲解要有针对

在课内讲解时,要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讲解,是减少初中学生解题错误的重要方法之二。

对于容易混淆的概念,要引导学生用对比的方法,弄清它们的区别和联系。

课内尽量让学生上黑板板书或分析解答思路,再由学生订正,教师予以总结。

给学生展示揭示错误、排除错误的平台,使学生会识别错误、改正错误,利用反面知识巩固正面知识。

课堂练习是发现学生错误的另一条途径,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总之,要通过课堂教学,不仅教会学生知识,而且要使学生学会识别对错,知错能改。

如,教学反比例的概念后,应立即出示题目,让学生去熟悉题中出现的三种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形式。

这种充分全面的公式变形教例,使学生从具体到抽象概括的思维活动趋势于完善,形成的概念是深刻的。

学生在以后概念的应用中才能不犯或少犯仅凭视觉等而造成的错误。

3)总结讲评教会归纳

要认真分析学生平时做题中出现的问题,总结出典型错误,加以评述,是减少初中学生解题错误的重要方法之三。

通过讲评,进行适当的复习与总结,使学生再经历一次尝试与修正的过程,增强识别、改正错误的能力。

教师对于练习中的问题,要集体与个别相结合,或将问题渗透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等手段进行反馈、矫正和强化。

同时还要根据反馈得到的信息,随时调整教学要求、教学进度和教学手段。

由于教师的及时反馈,就可避免课后的大面积补课,从而真正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圆上的两点(或圆的一条弦)把一个圆分成两段弧,因此这两段弧为优弧、劣弧或两段半圆弧;

同圆(等圆)中,同弧(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等知识学生都明白,但学生在具体的解题时总是漏解,现举两例如下:

(1)弦长等于半径的弦所对的圆周角为;

(2)已知⊙O的直径AB=4,弦AC=2

,AD=2

,则∠CAD为_____。

这类题都是两解,但学生往往只会画出一种图形,造成了失解,讲评时本人采用几何画板现场画出图形,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作图能力,然后让学生小结解题经验,学生的归纳是:

(1)在同圆中,同弦所对的圆周角同侧相等异侧互补;

(2)少图的几何题往往是多解题。

随堂练习:

(1)AB是⊙O的直径,弦CD⊥AB,垂足为E,若AB=10,CD=8,则AE的长为;

(2)一条弦分圆成两部分,它们之比为4:

1,则这条弦所对的圆周角为______。

在初三数学月考及区联考中学生解类似题的能力明显增强,准确率明显提高。

4)培养学生反思能力

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只有不断地反思,才能够使自己建构的知识不断地与数学知识靠近,最终达到一致。

进行数学问题解决后的反思其目的是给学生以发现、探究、总结、发展的空间,是减少初中学生解题错误的重要方法之四。

问题解决后应对完成的练习自觉地进行反省,而不仅仅满足于解毕,还需进一步的思考和研究,如“还有其他方法吗?

”“是否有更好的方法?

”“有哪些经验可以总结?

”等等。

这种反思能力的培养,其实就是发展了学生的数学元认知。

“元认知”即自我认知。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弗莱维尔认为:

元认知就是个体对思维活动的自我体验、自我观察、自我监控、自我调解。

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解题完毕后进行反思,解决一道题目后,学生一旦懂得去反思就懂得去如何解决相关的问题,就能在解题中有新的发现,从而激发学生的发现兴趣。

已知∠ACB=∠CDB=90°

,图中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吗?

若相似,请说明理由;

若不一定相似,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使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浙教版九上第109页第3题)

生:

不相似。

学生易从两个方面考虑:

从‘角’考虑添∠A=∠CBD或∠ABC=∠BCD;

从‘边’考虑添

师:

有别的方法吗?

(困惑)应该没有吧。

(友情提示)∠ABC与∠BCD在位置上是属于什么关系?

若要得到∠ABC=∠BCD,则AB与CD必须满足什么关系?

对了,我怎么忘了以前学过的知识!

一下子,学生的思维活跃了,补充了下面的答案:

AB∥CD;

∠ABD=90°

AB⊥BD。

还有别的方法吗?

(坚定)没有。

(友情提问)我们知道若两个直角三角有两条边对应相等,则第三条边也对应相等。

不妨迁移一下,若两个直角三角有两条边对应成比例,则第三条边是否也成比例?

我们可以用HL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是否也可以用HL来判定两个直角三角相似呢?

(思考、讨论、兴奋)可以!

还可以添

现在是否可以理一理思路,有什么规律可循?

(整理、小结)

从‘角’考虑可添:

∠A=∠CBD;

∠ABC=∠BCD;

从‘边’考虑可添:

若把题中已知“∠ACB=∠CDB=90°

”改为“∠ACB=∠CDB”,其余不变,你有何结论?

通过这样的思维训练,学生的思维活跃、开阔,联想丰富,不满足于一题一解,勇于并敢于尝试。

5)培养学生摄取信息的能力

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一个显著区别在于,数学学科中充满着符号、图形和图表,数学内容信息就蕴涵在这些文本中,它们按照一定的规则表达数学意义,交流数学思想,是减少初中学生解题错误的重要方法之五。

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数学即是理解和掌握数学语言,这就需要学生学会阅读数学。

在阅读数学材料时,无论是句式文本还是图形、图表等,一般体现的都是量与量之间的关系。

所有的量在一起就是一个整体,而每个量是部分,在教学中笔者就抓住部分和整体,按以下步骤进行阅读指导:

首先通读段落了解大意;

其次删除无用或干扰句子,留下蕴含数学信息的句式;

最后把语言文字转化为数学表达式。

如:

为了极大地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丰富市场供应,我区农村温棚设施农业迅速发展,温棚种植面积在不断扩大,在耕地上培成一行一行的矩形土埂,按顺序间隔种植不同农作物的方法叫分垄间隔套种。

科学研究表明:

在塑料温棚中分垄套种高、矮不同的蔬菜和水果(同一种紧挨在一起种植不超过两垄),可增加它们的光合作用,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现有一个种植总面积为540m2的矩形塑料温棚,分垄间隔套种草莓和西红柿共24垄,种植的草莓或西红柿单种农作物的总垄数不超过14垄(垄数为正整数),西红柿的占地面积为30m2/垄,草莓的占地面积为15m2/垄,请你通过计算说明共有几种种植方案?

分别是哪几种?

阅读指导:

(1)通读全文,整体了解

问题情景是:

一矩形塑料温棚种草莓和西红柿的分配方案。

(此题属于物资调配问题,第一段的内容了解什么叫分垄间隔套种及其好处,看过可删除。

(2)找出关键句,转化为等价的数学文字表达句

一个种植总面积为540m2的矩形塑料温棚

种植草莓的面积+种植西红柿的面积≤540

分垄间隔套种草莓和西红柿共24垄

草莓垄数+西红柿垄数=24;

种植的草莓或西红柿单种农作物的总垄数不超过14垄

草莓垄数≤14,草莓垄数≤14(垄数为正整数);

西红柿的占地面积为30m2/垄

西红柿面积=西红柿垄数×

30m2/垄;

草莓的占地面积为15m2/垄

草莓面积=草莓垄数×

15m2/垄。

(3)把等价的数学文字表达句转换成数学符号表达式

草莓、西红柿的垄数就是数学中的两个量,分别用x,y表示,上面的五条数学文字表达句可分别用数学的五个式子对应。

30m2/垄西红柿面积=30x

15m2/垄草莓面积=15x

种植草莓的面积+种植西红柿的面积=54015x+30y≤540

草莓垄数+西红柿垄数=24x+y=24

草莓垄数≤14,草莓垄数≤14x≤14,y≤14(x,y为正整数)

后三个式子可解得x的范围,从而确定种植有几种方案。

通过这样的解读,学生能从所阅读的数学文字资料中,迅速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再将所读内容与自己原有的数学知识连结,得出结论。

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了提高,不再害怕此类题,相应的解题错误就少了。

6)辅导学生做“纠错”

学生的错误也是在平时的学习中形成的。

教师要帮助学生正确理解“错误”的价值,事实上,错误是正确的向导,成功的开始,是学生获得、巩固知识的重要途径。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错误”往往是教师在教学中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反映在各方面,出现违反教学结论或数学方法的现象。

”认知心理学认为:

错误是学习的必然产物,学生由于受自身的知识背景、思维方式、情感体验、表达形式等影响,使得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

学生对新知理解常常会遇到一些常见的、易犯的错误,尽管老师反复讲解,多次强调,总有些学生不能彻底改正、往往一错再错。

同时学生的学习错误具有不可预见性,而这样的错误又往往是学生思维的真实反映,这时需要教师对学生的错误持有探究而不是责备的态度,询问学生的当时的解题思路,教师要耐心倾听他们的表述,让学生坦诚自己的想法,从而让学生更充分的展示其解题的思维过程,此时教师才能真正意义上获得其产生错误的内在原因,教师也才能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有效的辅导,进而达到有利于学生的知识的建构。

这样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及鼓励下,才敢于正视错误,勇于纠正错误,增强战胜错误的信心。

学生的错误不可能单独依靠正面的示范和反复的练习得以纠正,必须有一个“自我否定”的过程,而“自我否定”又以自我反思作前提。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纠错追因的意识,引导学生反思一下错题错在哪里?

为什么错?

然后让学生有针对性的纠错。

本人要求每位学生都准备一本“纠错本”。

具体操作如下:

(1)保留错误:

把错误题及原始的解题过程剪下来贴在“纠错本”本子里。

(2)错误分析:

让学生用自己的简短的语言描述错误的原因。

不写“粗心,马虎,不仔细”或“没有看清题目”,而是具体写出是对哪些字词理解不清、哪个知识点理解不够(或不过关)或思维方法不对、对哪个环节没有考虑到位等的错误原因。

(3)订正错误:

要求学生用红笔把正确的解题过程订正在错解的下方,并在其四周圈上,起到醒目、告诫的作用。

(4)解题心得:

比如“本题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快而正确”“少图的几何题往往是多解题”“一提二套三分四查,将因式分解进行到底”等。

通过对错题进行纠错,使学生反思产生错误的原因,并且知道错误所在及改正的方法。

这样可以进一步深化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的理解、掌握及应用,实现从感性知识到理性知识的深化。

杜威曾说过:

“失败是有教导性的,真正懂得思考的人,从失败和成功中学得一样多!

”为了充分发挥“解题错误”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本人总是将从学生中搜集的典型错题,整理成试卷进行对比练习。

学生的错误不是仅凭一次或两次就能根除的,而是反反复复的,因此需要教师有耐心,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

7)教会学生解后自查方法

计算错误是学生出错较多的,可以教他们一些解后的自查方法:

如用估算的方法检查结果是否与正确结果相接近;

用倒推法去验证所求的结果是否与题意符合;

若是一题多解的,可用另外的方法来验证解题是否正确;

试题重做,将原来的解题过程与结果不看,重新再做一遍,看是否与第一次做的相同等等,这是减少初中学生解题错误的重要方法之七。

求二次函数的顶点,可以用配方法,也可以用公式法,如果是采用配方法的就用公式法来验证,如果是采用公式法则用配方法来验证;

求函数解析式可用已知的一个点的坐标来验证结果是否正确;

动态的几何问题往往可以用特殊位置来验证。

四.结语

总之,数学解题错误随着数学学习的开始也就伴随着了,对于学生解题错误,我们要站在数学价值的高度上重新审视,发挥数学解题错误最大限度的作用,挖掘其内在的“闪光点”,对其进行新的探究与发现,尽量为学生创设一些新的学习机会,并能将其预防矫正策略长期的、灵活的运用于日常的数学教学当中,从而更好的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质量,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并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解题正确率。

参考文献:

张晓洁.轻轻松松成为优等生.青岛:

海潮出版社,2007.

张奠宙李士錡.数学教育研究前沿.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张必隐著.阅读心理学.北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