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儿童菜根谭》教案说明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282377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8.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佛光儿童菜根谭》教案说明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佛光儿童菜根谭》教案说明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佛光儿童菜根谭》教案说明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佛光儿童菜根谭》教案说明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佛光儿童菜根谭》教案说明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佛光儿童菜根谭》教案说明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佛光儿童菜根谭》教案说明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佛光儿童菜根谭》教案说明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佛光儿童菜根谭》教案说明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難理解地方。

‧對作者哪些觀

 點不贊成。

‧假如你是主角,

你會如何處理所遭遇的事?

‧生活中有哪些相關

的體驗?

‧對今天討論印象最

深刻的部份是什麼?

‧分享生活中的創意。

‧感想、心得或啟示。

五、兒童讀書會領導人的角色定位:

1.接納孩子的意見,不否定孩子的想法。

5.讓孩子在互動衝突中,體會群我關係。

2.引導討論代替知識灌輸。

6.秉持與小孩共同學習的開放心態。

3.接納每個孩子為一獨特的個體。

7.樂觀、積極、親和的人格特質。

4.面對孩子常規不佳,不必太過焦慮。

8.具備閱讀解讀能力,靈活運用引導討論技巧。

六、參考書籍、網路兒童閱讀

1.佛光菜根譚 星雲大師著佛光文化事業8.學習樂觀.樂觀學習馬汀.塞利格曼著遠流

2.迷悟之間 星雲大師著 香海文化事業9.發揮創意教孩子鄭石岩著遠流

3.談處世 星雲大師著 天下遠見10.多元智慧的教與學琳達.坎伯等著遠流

4.打造兒童閱讀環境 艾登.錢伯斯著 天衛文化11.教育部兒童閱讀網http:

//reading.educities.edu.tw/

5.兒童讀書會DIY 林美琴著 天衛文化12.台北市政府生命教育網站http:

/w5.hhps.tp.edu.tw/life/

6.來玩閱讀的遊戲 沈惠芳著 螢火蟲出版社13.文建會兒童文化館http:

//www.cca.gov.tw/children/

7.讀書會備忘錄邱天助著洪建全基金會14.國語日報兒童網http:

/

《佛光兒童菜根譚》閱讀指導活動設計指引

壹、設計指南:

1、實施對象:

國小四、五、六年級學生

二、《佛光兒童菜根譚》教材簡介:

(一)《佛光兒童菜根譚》內容:

本教材內容分為兩部分,一是取材自星雲大師著作《迷悟之間》裡的啟發性小故事;

二是詮釋故事內容的《佛光菜根譚》(星雲大師著作)。

本教材語句簡潔清晰、道理淺顯易懂,讓引導者在閱讀指導時可發揮廣大空間,可依自己的創新詮釋,作更有創意的閱讀指導。

(二)《佛光菜根譚》作者簡介:

星雲大師係江蘇江都人,一九二七年生,為佛教臨濟宗第四十八代傳人,一九四九年初來台。

一九六七年創建佛光山,倡導人間佛教理念,致力推廣教育、文化、慈善等事業,先後在世界各地創設佛教寺院、佛學院,並推行社會教育,在台灣及海外興辦中學、大學。

一九八五年卸下佛光山宗長一職,之後四處雲遊弘法,創立國際佛光會、人間衛視、人間福報,並榮膺世界佛教徒友誼會永久榮譽會長。

(三)《佛光兒童菜根譚》各單元名稱:

1.行善積福

5.耐煩有恆

9.誰能買回最多東西

13.犯人與法官

2.惡習難改

6.父親的十七頭牛

10.團結就是力量

14.多言無益

3.學習說話

7.貪心的狐狸

11.貪財的農夫

15.活菩薩

4.煩惱

8.剛正不阿

12.天堂與地獄

16.重新出發

三、兒童閱讀理念:

(一)將生命教育理念融入兒童閱讀活動中,使兒童從中體會生命的活力、倫理與生命的意義。

(二)將多元智慧活動融入兒童閱讀活動中,使兒童從中展現多元能力。

四、兒童閱讀目標:

(一)培養兒童養成閱讀習慣,使融入學習與生活中,奠定終身學習基礎。

(二)啟發兒童思考性閱讀,增進兒童創造思考能力。

(三)發展多元智慧,培養尊重、欣賞、包容、寬恕、自我肯定、樂觀、積極進取的人生觀。

五、指導時間規劃:

(一)每週進行一單元,或兩單元。

(二)每一單元時間為一節課四十分鐘。

 

貳、教材內容各單元主旨:

篇名

主旨

1.行善積福

平時生活中能歡喜布施、廣結善緣,在無私的付出奉獻當下,也是為自己日後累積福德。

不明自己缺點,不接受批評建議的人,難以進步。

說話藝術與虛心求教是生活中重要的學習課程。

真正的富有來自內心的快樂,而不是身外的財富。

耐煩有恆,讀書才會通曉;

耐煩有恆,做人才能通達。

家和萬事興,兄友弟恭-需要尊重、包容、禮讓。

人心不足如蛇吞象,知足常樂則心安泰。

謠言止於智者,心存正念,則不為他人所動搖。

善於運用內心的智慧與經驗的累積為成功要件。

犧牲小我、成就大眾,培養互助合作的精神。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腳踏實地、安份守己,不貪取來路不明與非份之財物。

天堂與地獄即在於人心的一念善惡之間。

凡事不怨天尤人,積極、樂觀、進取為成功之路。

開口必為有益之言,無益之語莫言之。

百善孝為先,對父母要知心存感恩、回報恩德。

失敗是成功的經驗累積,不輕易灰心喪志,跌倒了再站起來,失敗了重頭再開始。

陪伴孩子們歡喜閱讀,悠遊智慧海中,

耕耘幼小心田,以綻放智慧的花朵。

發心付出的耕耘者,您們辛苦了!

參、教學活動設計示例:

第一單元

閱讀題材

《佛光菜根譚》行善積福

單元學習目標

1.認識新朋友,學習傾聽,與新朋友溝通。

2.培養行善助人、廣結善緣的積極精神。

應用器材

名片卡、彩色筆、空白A4影印紙、閱讀心得記錄表、中型釘書機。

活    動    內    容

一、暖身活動

(一)認識《佛光菜根譚》讀書會

1.老師歡迎各位小朋友來參加《佛光菜根譚》兒童閱讀讀書會。

一起唱「歡迎歌」(以「新年歌」曲調改編,原曲調為—恭喜、恭喜、恭喜你呀….)---

歡迎、歡迎、歡迎你呀歡迎、歡迎、歡迎你

歡迎你到讀書會來一起閱讀共遊戲

一起成長同歡笑(小太陽)讀書會歡迎你

(取好讀書會名稱後,歌詞加上讀書會名稱,再唱一遍。

2.為我們的讀書會取名稱,小太陽、彩虹…讀書會。

3.說明出席全勤獎勵方法。

◎時間:

10分鐘

(二)互相認識

(如果是在學校原來班級中舉辦讀書會,此活動可省略。

1.老師自我介紹:

老師用輕鬆活潑的方式自我介紹。

2.小朋友自我介紹:

(應用器材:

自我介紹名牌、彩色筆、貼紙。

(1)製作「大頭貼」自我介紹名牌,預留貼相片處(下回上課再貼上),或可畫上喜歡的

動物,以彩色筆簽上好炫的名字。

(2)完成後,小朋友兩人一組自我介紹(姓名、就讀學校、年級、喜歡的事、討厭或害怕的事…..)。

(3)每位小朋友輪流介紹同組的小朋友,讓其他小朋友認識。

20分鐘

(三)製作「閱讀心得記錄簿」

1.老師影印說明手冊後所附的「閱讀心得記錄表」,發給每位小朋友一人十六張(共十六單元)心得記錄表,並發一張空白A4紙當作封面。

2.小朋友整理好紙張後,以大型釘書機裝釘成冊。

3.老師請小朋友利用課餘時間製作「閱讀心得記錄簿」封面,封面以彩色筆寫上:

讀書會名稱《佛光菜根譚》讀書會,如小太陽《佛光菜根譚》讀書會

姓名的閱讀心得記錄簿,如王大明的閱讀心得記錄簿

鼓勵小朋友在封面空白處,畫上(或剪貼)插圖,也可以電腦繪製。

(本單元以兩節課進行第一節結束)

二、導讀活動

 請小朋友一起朗讀故事內容、《佛光菜根譚》內容。

◎時間:

5分鐘

三、討論發表

(可採分組討論方式進行,一組討論一或二個主題,限時討論完畢,派代表說出整組討論結果。

以下是指導老師可提示的討論大綱,或可由小朋友自由討論:

(一)故事中的主角,具有哪些個性?

(慈悲心、正義感、有智慧…..。

(二)故事中的主角家中很窮,為什麼他還能幫助別人?

(勤勞節儉、不貪求物質享受過淡泊生活、運用智慧想方法助人…。

(三)如果你長大後,每個月你想從薪水中拿一部份幫助別人,你要怎麼規劃分配呢?

(四)幫助別人除了捐錢外,還可以用哪些其他的方式?

可以舉家裡、學校、社會中的實際例子說明。

(還可出力氣幫助別人,如在家中照顧體弱的爺爺奶奶、在學校幫老師同學做事、社會人士如「行善團」修橋鋪路….。

(五)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嗎?

故事中的主角他的命運有了哪些改變?

是什麼原因呢?

(答案:

1.可以。

2.他的子孫個個孝順功成名就。

3.因為他樂於助人、廣結善緣、慈悲、正義有智慧,以身作則行善助人,成為子孫學習效法的好榜樣。

(六)討論本單元《佛光菜根譚◎》含意。

時間:

四、回饋活動

(1)各組派代表說出整組討論結果。

(2)老師對各組特殊、有見解觀點,給予鼓勵。

15分鐘

五、課後延伸活動

(1)老師介紹「閱讀心得記錄表」,提示內容如何填寫。

(2)請小朋友利用課後時間,填寫「閱讀心得記錄表」。

(3)圖畫部份可剪貼報章雜誌上,熱心助人的事蹟或人物報導。

※參考資料---智慧小法寶

一、班級討論的五個階段

(1)解釋此次討論的目的:

解釋討論主題,以及學生行為的適當標準。

(2)進行討論:

老師觀察學生參與情形,鼓勵少發言者發言,防止有人獨佔討論時間。

(3)維持討論不偏離主題:

使討論焦點回歸主題。

(4)結束討論:

為討論作摘要。

(五)詢答此次討論:

探討「每個人都有機會參與討論嗎?

」「怎樣使討論更有效?

」「我們有效聆聽每個人的發言嗎?

」(參考:

亞蘭德斯著作《學會怎麼教學》一書)

二、小組討論的方式

(一)思考—配對—分享:

兩人一組討論,再與大團體分享。

(二)蜂鳴組:

3~6人一組討論,重點摘要後,再與大團體分享。

(三)魚缸活動:

成員座位圍成內圈、外圈,內圈4~6人討論議題,外圈為觀察者,內圈發言完畢

者退至外圈,由外圈成員遞補,繼續討論。

(參考:

《多元智慧的教與學》一書)

三、《佛光菜根譚》簡介

《佛光菜根譚》參考明代萬曆年間洪自誠《菜根譚》體例,採言簡意賅的格言體,內容取材自星雲大師演講集、日記、百語、法語、偈語等,是現代青年學子修身養性、敦品勵學的最佳參考指南。

《佛光菜根譚》雖不是滋味豐腴的精緻美食,但冀望像家常便飯的必備佐料清菜蘿蔔一樣,閱讀後能讓大家感到心曠神怡、神清氣爽!

四、如何理財?

佛教經典《阿含經》對理財的建議是:

「一施悲和敬,二儲不時需,三分營生業,四分生活用。

」意思是將月收入的十分之一救濟貧苦、贊助公益事業,或供養值得尊敬的人,二分儲蓄以備不時之需,三分經營事業,四分留作家用。

這理財建議兼顧全面的生活需求,可說是有智慧的理財觀。

五、生活小故事---助人救己一命

對日抗戰時,一青年士兵在軍隊移防路途中,救了一位想跳河自盡的婦人。

原來她丈夫被人陷害入獄,家中有三個嗷嗷待哺的小孩,年老母親又多病,她將衣物典當得了一銀元要治療母親的病,怎知當舖老闆拿假銀元騙她,她心灰意冷才想自殺。

青年聽了安慰婦人:

凡事要往好處想,她活著全家才有希望。

於是拿了一銀元給她,青年不經意的將假銀元放入左胸口袋,就出征了。

在一次激烈槍戰中,一顆子彈朝他胸膛射來,正巧射中假銀元,假銀元凹陷,卻救了青年一命。

這真是:

一塊錢改變了一生,青年因熱心救人,而無意中也救了自己一命。

六、《佛光菜根譚》

富貴自喜捨中來,家業自勤儉中來;

善友自道義中來,寧靜自淡泊中來。

(從歡喜的布施助人、廣結善緣中,自然能獲得精神上的富足。

生活中養成勤勞節儉的好習慣,自然能建立穩定事業。

對朋友有情有義,自然能獲得真誠的友誼。

物質生活淡泊簡約,自然能體會心靈的寧靜豐美。

第二單元

《佛光菜根譚》惡習難改

1.快樂的接受別人的讚美。

2.歡喜的接納別人的善意建議。

快樂罐、白紙。

(一)老師講故事時間---偷懶的蝙蝠

森林裡的動物們決定要大掃除,單日由鳥類負責,雙日由獸類負責。

單日時蝙蝠在一旁看鳥類打掃,鳥類說:

「你有翅膀,為什麼不來打掃?

」蝙蝠說:

「我雖然有翅膀,但我是哺乳動物,屬於獸類,不是鳥類,所以今天不必打掃。

輪到獸類打掃時,蝙蝠依舊在旁邊看,獸類問:

「蝙蝠!

你為什麼不來打掃?

「我是鳥類,因為我有翅膀,所以今天也不必打掃。

慶功宴那天蝙蝠要去參加,但是鳥類和獸類都排斥牠,因為牠們都認為蝙蝠不屬於自己這一類,蝙蝠只好獨自在旁邊傷心難過。

(二)老師問小朋友:

「為什麼森林裡的動物不喜歡蝙蝠?

」(蝙蝠有偷懶的壞習慣)

(三)老師將此故事與《佛光菜根譚》「惡習難改」故事聯結:

我們一起來看看烏鴉有哪些壞習慣?

請小朋友一起朗讀故事內容、《佛光菜根譚》內容。

(討論方式可採全班討論或小組討論,後者可參考第一單元參考資料中「小組討論的方式」)

(一)烏鴉為什麼不受大家歡迎?

(二)如果你是烏鴉,你要如何改變自己的缺點?

(三)烏鴉代表人類的哪種性格,與不適當的語言表達方式?

(凡事往壞處想,只看到別人的缺點,常說錯話得罪別人。

(一)小朋友發表意見。

(二)老師對特殊、有見解觀點,給予鼓勵。

五、延伸活動

(1)快樂罐活動:

老師說明「快樂罐」活動意義與規則:

1.意義:

讚美別人的優點,對別人的缺點給予善意的建議。

快樂的接受別人的讚美,歡喜的接納別人給予的善意建議。

2.規則:

(1)老師準備一個美工過的牛奶罐當作「快樂罐」,請小朋友在白紙上寫下對其他小朋友的讚美與建議。

(2)老師教導小朋友,接受別人讚美或批評時的基本禮節-

接受別人讚美時,可回答:

「謝謝你!

我也這麼認為。

接受別人建議時,可回答:

我會改進的。

(3)老師從「快樂罐」中抽出紙條,請被讚美或批評的小朋友站起來,接受其他小朋友的讚美與建議。

(2)課後延伸「快樂罐」活動:

老師可於學期中進行,將快樂罐放於教室中。

鼓勵小朋友隨時可將「快樂的讚美或善意的建議卡」放入「快樂罐」中,於星期五放學前進行-「快樂罐」快樂成長時間活動,老師適時適機給予小朋友讚美獎賞,鼓勵小朋友一週以來在學校的優良表現與用心改進。

一、迷悟之間---鼓勵與責備

「以鼓勵代替責備,以讚美代替呵斥。

」這不但是教育上最好的方法,這也是做人處事最妙的高招。

人與人相處,產生磨擦的原因很多,但主要的是,因為責備太多,給予鼓勵讚美太少,所以部屬求去、朋友疏離,這是做人處事最大的缺陷。

吾人有兩個眼睛,都是用來看人的:

看人的過失、看人的錯誤、看人的缺點、看人的不好;

但就是看不到自己。

…有些父母對子女責備過度,子女遠離他去;

有些夫妻相互指責過多,婚姻就亮起了紅燈;

有的朋友只知指責對方情義不夠,不肯自我檢討,如此要想結交患難道義之友,就很難了。

二、迷悟之間---烏鴉的聲音

台灣有一句俗諺,把不會說話、經常說錯話的人喻為「烏鴉嘴」。

意思是不會說好話,經常說話得罪人,或是經常說話給人難堪,甚至把好事說成壞事、好人說成壞人、好話說成壞話,這都是因為自己本身的教養不夠。

所以,平常有人批評我們,不要完全怨怪別人,應該先要檢討自己,試問我們所說的話是烏鴉的聲音嗎?

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如此自問:

我是家裏的「烏鴉嘴」嗎?

我是朋友之間的「烏鴉嘴」嗎?

我是機關團體裏的「烏鴉嘴」嗎?

我是國家社會裏的「烏鴉嘴」嗎?

只要我們能把自己不好聽的聲音革除,進而把自己的語言變成動聽的樂章;

把自己的語言變成嚴冬的太陽;

把自己的語言變成芬芳的花香;

把自己的語言變成善美的心意。

只要我們能把「烏鴉」的聲音一改,又何懼不能成為「喜鵲」和「鳳凰」呢?

(以上二則文摘皆選自--星雲大師著作《迷誤之間》一書)

三、《佛光菜根譚》

有接受別人批評的雅量,才能為學做人。

有改正自己錯誤的勇氣,才能立功立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