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认识负数素材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281898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认识负数素材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认识负数素材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认识负数素材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认识负数素材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认识负数素材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认识负数素材Word下载.docx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认识负数素材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认识负数素材Word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认识负数素材Word下载.docx

(天气预报片头)

二、教学例1

1、认识温度计,理解用正负数来表示零上和零下的温度。

课件出示地图:

点击南京出示温度计和南京的图片。

首先来看一下南京的气温。

这里有个温度计。

我们先来认识温度计,请大家仔细观察:

这样的一小格表示多少摄式度呢?

5小格呢?

10小格呢?

B、现在你能看出南京是多少摄式度吗?

(是0℃。

)你是怎么知道的?

(那里有个0,表示0摄式度)。

(2)上海的气温:

上海的最低气温是多少摄式度呢?

(在温度计上拨一拨)拨的时候是怎样想的呢?

(在零刻度线以上四格)

指出:

上海的气温比0℃要高,是零上4摄式度。

(教师结合课件,突出上海的气温在零刻度线以上)。

(3)了解首都北京的最低气温:

北京又是多少摄式度呢?

与南京的0℃比起来,又怎样了呢?

(比南京的0℃要低)你能用一个手势来表示它和0℃的关系吗?

(对,北京的气温比0度低,是零下4摄式度)你能在温度计上拨出来吗?

(4)比较: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这三个地方的最低气温。

仔细观察上海和北京的最低气温,它们一样吗?

(不一样,一个在0℃以上,一个在0℃以下)。

① 上海的气温比0℃高,是零上4摄式度,我们可以记作+4℃,读作正四摄式度,写的时候先写一个正号(指出是正号不是加号,意义和读法都不同了)再写一个4(板书),大家跟我一起来比划一下。

+4也可以直接写成4,把正号省略了。

所以同学们所说的4℃也就是+4℃。

(板书)

② 北京的气温比0℃低,是零下4摄式度。

我们可以用-4℃来表示零下4摄式度(板书-4)。

跟老师一起来读一下。

写的时候可以先写一个负号(指出是负号不是减号)再写一个4就可以了,同桌互相比划一下。

(5)小结:

通过刚才对三个城市的温度的了解,我们知道记录温度时,以0℃为界线,用象+4或4这些数可以来表示零上温度,用-4这样的数可以表示零下温度。

2、试一试:

学生看温度计,写出各地的温度,并读一读。

(写在卡片上)

3、听一段中央台的天气预报,将你听到城市的最低和最高温度记录下来。

4、小结: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得出:

以零摄式度为界线,零上温度用正几或直接用几来表示,零下温度用负几来表示。

三、学习珠峰、吐鲁番盆地的海拔表达方法(P4第2题)

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

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从山脚到山顶,气温相差很大,这是和它的海拔高度有关的。

最近经国家测绘局公布了珠峰的最新海拔高度。

老师把有关网页带来了。

(课件出现网页,上面有简单的文字介绍)。

谁来读一读这段介绍。

2、今天老师还带来一张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图,请看。

(课件动态地演示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图)。

从图上,你看懂了些什么?

3、我们再来看新疆的吐鲁番盆地的海拔图。

(动态演示吐鲁番盆地的海拔情况)。

你又能从图上看懂些什么呢?

(引导学生交流,回答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8844.43米;

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米)。

4、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

大家再想想:

你能用一种简单的方法来记录一下这两个地方的海拔吗?

(1)交流:

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可以记作:

+8844.43米或8844.43米。

吐鲁番盆地的海拔可以记作:

-155米。

(2)小结:

以海平面为界线,+8844.43米或8844.43米这样的数可以表示海平面以上的高度,-155米这样的数可以表示海平面以下的高度。

四、小组讨论,归纳正数和负数。

1、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收集到了一些数据(课件显示)我们可以用这些数来表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还可以表示海平面以上的高度和海平面以下的高度。

那么你们观察一下这些数,它们一样吗?

你们想帮它们分分类吗?

2、学生交流、讨论。

3、指出:

因为+8844.43也可以写成8844.43米,所以有正号和没正号都可以归于一类。

提出疑问:

0到底归于哪一类?

(引导学生争论,各自发表意见)

①如果都同意分三类的,老师可以出难题:

我觉得0可以分在4它们一类啊,你们怎么来说服我?

②如果有学生发表分三类的,有的分两类的,可以引导他们互相争论。

(结合图)我们从温度计上观察,以0℃为界限线,0℃以上的温度用正几表示,0℃以下的温度用负几表示。

同样,以海平面为界线,高于海平面的高度我们用正几来表示,低于海平面我们用负几表示。

0就象一条分界线,把正数和负数分开了,它谁都不属于。

但对于正数和负数来说,它却必不可少。

我们把象+4、4、+8844.43等这样的数叫做正数;

象-4、-155等这样的数我们叫做负数;

而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板书)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这节课我们就和大家一起来认识正数和负数。

(板书:

认识正数和负数)

五、联系生活,巩固练习

1.练习一第2、3题

2.你知道吗:

水沸腾时的温度是____。

水结冰时的温度是____。

地球表面的最低温度是 

3.讨论生活中的正数和负数

(1)存折:

这里的-800表示什么意思?

(以原来的钱为标准,取出了800元记作-800;

存入了1200元记作1200元,还可以记作+1200元)

(2)电梯:

这里的1和-1表示什么意思?

(以地平面为界线,地平面以上一层我们用1或+1来表示,-1就表示地下一层)。

老师现在要到33层应该按几啊?

要到地下3层呢?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正数和负数。

在我们的生活中,零摄式度以上和零摄式度以下,海平面以上和海平面以下,得分与失分等都具有相反的意义,我们都可以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比较正数和负数的大小。

教学目的:

1、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2、初步体会数轴上数的顺序,完成对数的结构的初步构建。

教学重、难点:

负数与负数的比较。

一、复习:

1、读数,指出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8 

5.6 

+0.9 

-82

2、如果+20%表示增加20%,那么-6%表示 

3、某日傍晚,黄山的气温由上午的零上2摄氏度下降了7摄氏度,这天傍晚黄山的气温是 

摄氏度。

二、新授:

(一)教学例3:

1、怎样在数轴上表示数?

(1、2、3、4、5、6、7)

2、出示例3:

(1)提问你能在一条直线上表示他们运动后的情况吗?

(2)让学生确定好起点(原点)、方向和单位长度。

学生画完交流。

(3)教师在黑板上话好直线,在相应的点上用小图片代表大树和学生,在问怎样用数表示这些学生和大树的相对位置关系?

(让学生把直线上的点和正负数对应起来。

(4)学生回答,教师在相应点的下方标出对应的数,再让学生说说直线上其他几个点代表的数,让学生对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正负数形成相对完整的认识。

(5)总结:

我们可以像这样在直线上表示出正数、0和负数,像这样的直线我们叫数轴。

(6)引导学生观察:

A、从0起往右依次是?

从0起往左依次是?

你发现什么规律?

B、在数轴上分别找到1.5和-1.5对应的点。

如果从起点分别到.5和-1.5处,应如何运动?

(7)练习:

做一做的第1、2题。

(二)教学例4:

1、出示未来一周的天气情况,让学生把未来一周每天的最低气温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并比较他们的大小。

2、学生交流比较的方法。

3、通过小精灵的话,引出利用数轴比较数的大小规定:

在数轴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

4、再让学生进行比较,利用学生的具体比较来说明“-8在-6的左边,所以-8〈-6”

5、再通过让另一学生比较“8〉6,但是-8〈-6”,使学生初步体会两负数比较大小时,绝对值大的负数反而小。

6、总结:

负数比0小,正数比0大,负数比正数小。

7、练习:

做一做第3题。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一第4、5题。

2、练习一第6题。

3、实践题记录小组同学的身高和体重,以平均身高体重为标准记为0m或(0kg)。

超过的记为正数,不足的记为负数,然后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四、全课总结

(1)在数轴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

(2)负数比0小,正数比0大,负数比正数小。

《认识负数》教学设计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4页例1、例2。

1.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

知道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结合负数的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和数学态度。

负数的意义。

一、谈话交流

谈话:

同学们,刚才一上课大家就做了一组相反的动作,是什么?

(起立、坐下。

)今天的数学课我们就从这个话题聊起。

相反。

)我们周围有很多的自然和社会现象中都存在着相反的情况,请看屏幕:

(课件播放图片。

)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

公交车的站点有人上车和下车;

繁华的街市上有买也有卖;

激烈的赛场上有输也有赢……你能举出一些这样的现象吗?

二、教学新知

1.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1)引入实例。

如果沿着刚才的话题继续“聊”下去的话,就很自然地走进数学,我们一起来看几个例子(课件出示)。

①六年级上学期转来6人,本学期转走6人。

②张阿姨做生意,二月份盈利1500元,三月份亏损200元。

③与标准体重比,小明重了2.5千克,小华轻了1.8千克。

④一个蓄水池夏季水位上升米,冬季水位下降米。

这些相反的词语和具体的数量结合起来,就成了一组组“相反意义的量”。

(补充板书:

相反意义的量。

(2)尝试。

怎样用数学方式来表示这些相反意义的量呢?

请同学们选择一例,试着写出表示方法。

…… 

(3)展示交流。

2.认识正、负数。

(1)引入正、负数。

刚才,有同学在6的前面写上“+”表示转来6人,添上“-”表示转走6人(板书:

+6 

-6),这种表示方法和数学上是完全一致的。

介绍:

像“-6”这样的数叫负数(板书:

负数);

这个数读作:

负六。

“-”,在这里有了新的意义和作用,叫“负号”。

“+”是正号。

像“+6”是一个正数,读作:

正六。

我们可以在6的前面加上“+”,也可以省略不写(板书:

6)。

其实,过去我们认识的很多数都是正数。

(2)试一试。

请你用正、负数来表示出其它几组相反意义的量。

写完后,交流、检查。

3.联系实际,加深认识。

(1)说一说存折上的数各表示什么?

(教学例2。

(2)联系生活实际举出一组相反意义的量,并用正、负数来表示。

①同桌交流。

②全班交流。

根据学生发言板书。

这样的正、负数能写完吗?

… 

…)

强调指出:

像过去我们熟悉的这些整数、小数、分数等都是正数,也叫正整数、正小数、正分数;

在它们的前面添上负号,就成了负整数、负小数、负分数,统称负数。

4.进一步认识“0”。

(1)看一看、读一读。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屏幕:

这是去年12月份某天,部分城市的气温情况(课件出示)。

哈尔滨:

-15℃~-3℃

北京:

-5℃~5℃

深圳:

12℃~23℃

温度中有正数也有负数,请把负数读出来。

(2)找一找、说一说。

我们来看首都北京当天的温度,“-5℃”读作:

“负五摄氏度”或“负五度”,表示零下5度;

5℃又表示什么?

你能在温度计上找出这两个温度所在的刻度吗?

(课件出示温度计,没有刻度数)为什么?

现在你能很快找出来吗?

(给出温度计的刻度数,生到前面指。

说一说,你怎么这么快就找到了?

(课件配合演示:

先找0℃,在它的下面找-5℃,在它的上面找5℃。

你能很快找到12℃、-3℃吗?

(3)提升认识。

请学生观察温度计,说一说有什么发现?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强调:

以0℃为分界点,零上温度都用正数来表示,零下温度都用负数来表示。

(或负数都表示零下温度,正数都表示零上温度。

“0”是正数,还是负数呢?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强调:

“0”作为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它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总结归纳。

如果过去我们所认识的数只分为正数和0的话,那么今天我们可以对“数”进行重新分类:

(完善板书。

5.练一练。

读一读,填一填。

(练习一第1题。

6.出示课题。

同学们,想一想,今天你学习了什么新知识?

认识了哪位新朋友?

你能为今天的数学课定一个课题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选择板书课题:

认识负数。

7.负数的历史。

(1)介绍。

其实,负数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课件配音播放):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和运用负数的国家,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对正数和负数就有了记载。

魏朝数学家刘徽在该书的注文中则更进一步地概括了正、负数的意义:

‘两算得失相反,要令正负以名之。

’古代用算筹表示数,这句话的意思是:

‘两种得失相反的数,分别叫做正数和负数。

’并且规定用红色算筹表示正数,黑色算筹表示负数。

由于记录时换色不方便,到了十三世纪,数学家还创造了在数字上面画斜杠来表示负数的方法。

国外对负数的认识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并且也出现了各种表示负数的形式,直到20世纪初,才形成了现在的形式。

但比中国晚了数百年!

(2)交流。

简单了解了负数的历史,你有什么感受?

三、练习应用

今天,负数在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依然有着广泛的用途。

让我们就一起走进生活,感受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课件逐一出示:

1.表示海拔高度。

(“做一做”第2题。

通常,我们规定海平面的海拔高度为0米,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8844.43米,可以记作_____________;

吐鲁番盆地大约比海平面低155米,它的海拔高度应记作_____________。

2.表示温度。

(练习一第2题。

月球表面白天的平均温度是零上126℃,记作_________℃,夜间的平均温度为零下150℃,记作_____________℃。

3.(出示电梯按钮图)小红的家在五楼,储藏室在地下一楼。

如果她要回家,按哪个按钮?

如果到储藏室取东西呢?

4.表示时间。

(练习一第3题。

5.“净含量:

10±

0.1kg”表示什么意思?

四、总结延伸

1.学生交流收获。

2.总结。

简要、具体地评价学生的收获,并强调:

关于负数,生活中还有更广泛的应用;

走进负数,还有更多的知识等待我们去探索,相信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会有更多的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