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故事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277982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6.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孔孟故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孔孟故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孔孟故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孔孟故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孔孟故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孔孟故事Word文件下载.docx

《孔孟故事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孔孟故事Word文件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孔孟故事Word文件下载.docx

孟子来到梁国,去见了好战的梁惠王。

梁惠王对孟子说:

“我费心尽力治国,又爱护百姓,却不见百姓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孟子回答说:

“让我拿打仗作个比喻吧!

双方军队在战场上相遇,免不了要进行一场厮杀。

厮杀结果,打败的一方免不了会弃盔丢甲,飞奔逃命。

假如一个兵士跑得慢,只跑了五十步,却去嘲笑跑了一百步的兵士是‘贪生怕死’。

孟子讲完故事,问梁惠王:

“这对不对?

”梁惠王立即说:

“当然不对!

“你虽然爱百姓,可你喜欢打仗,百姓就要遭殃。

这与五十步同样道理。

成语比喻那些以小败嘲笑大败的人。

又以“五十步笑百步”来比喻程度不同,但本质相同的做法。

惠子相梁

惠施做了梁国的国相,庄子去看望他。

有人告诉惠施说:

“庄子到梁国来,想取代你做宰相。

”于是惠施非常害怕,在国都搜捕三天三夜。

庄子前去见他。

说:

“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鸩鹑,你知道吗?

鸩鹑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如醴的泉水不喝。

在此时猫头鹰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鸩鹑鸟从它面前飞过,猫头鹰仰头看着鸩鹑,发出‘吓’的怒斥声。

现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国来‘吓’我吧?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庄子与惠施在濠水的桥上游玩。

庄子说:

“白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

”惠施说:

“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

”庄子说:

“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

“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

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可以肯定的!

“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

你说‘你哪儿知道鱼快乐’的话,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在问我。

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性善与四端——道德价值的根源

孟子的「性善说」,主要发挥孔子「仁」的观念。

孔子中的「仁」缺乏了理论基楚及尚未解释「道德价值根源」的问题。

因此,孔子要建立「道德价值根源之自觉心」,认为善是人的基本自觉,这种自觉是表现於恻隐、羞恶、辞让及是非四端。

「四端」说明道德价值的自觉,是与生俱来的。

这便能补充孔子「仁」学理论的不足。

义利之辨——道德价值的论证

孟子认为「四端」是内在於自觉心,属於人的「本质」,即所谓人的「性」。

人之性,必有异於禽兽之处,这种「异於禽兽」的性,便是「善端」。

他指出,人之所以不善,是由於受私欲蒙蔽。

因此,人应放弃私利,以达到社会的公义。

目的是建立良好的个人道德观。

教育主张——贯彻始终

孟子认为要「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提倡人格和道德教育。

他说: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而且,孟子认为修养是求学的基点,但又认为人善性,是无法从外在培养(教育只可起感化作用),最终都要凭自己的思考来达致。

修身方法上,主张自由发展,因势利导。

此外,孟子也十分重视学习环境,置学子於优良环境中,施以自发的教育,方能成功.孟子学说对后世的影响启发未明理学。

孟子提出「内圣之学」指出人的天性是善良,只要每人扩充善性,压抑物欲之性,自身反省。

这种内省的修养方法,成为后世儒家思想的主流。

程颢、程颐、陆九渊、王阳明等宋明理学家,都是继承孟子这方面的学说。

孟子思想

政治思想: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

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

他说: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后来《大学》提出的“修齐治平”就是根据孟子的这种思想发展而来的。

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

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孟子认为,仁、义、礼、智四者之中,仁、义最为重要。

仁、义的基础是孝、悌,而孝、悌是处理父子和兄弟血缘关系的基本的道德规范。

他认为如果每个社会成员都用仁义来处理各种人与人的关系,封建秩序的稳定和天下的统一就有了可靠保证

孔子身世

孔子的六代祖叫孔父嘉,是宋国的一位大夫,做过大司马,在宫廷内乱中被杀,其子木金父为避灭顶之灾逃到鲁国的陬邑,从此孔氏在陬邑定居,变成了鲁国人。

孔子说: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

但他的安贫乐道并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这并不符合历史事实。

孔子也曾说:

“富与贵,人之所欲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人之所恶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孔子其人

在中国5000年的历史上,对华夏民族的性格、气质产生最大影响的人,就算是孔子了。

孔子是一个教育家、思想家,也可算半个政治家,但他首先是一个品德高尚的知识份子。

他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会。

他的成功与失败,无不与他的品格相关。

他品格中的优点与缺点,几千年来影响着中国人,特别是影响着中国的知识份子。

安贫乐道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己不这样认识,孔子曰:

“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直道而行

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张直道而行,他曾说:

“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

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

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史记》载孔子三十多岁时曾问礼于老子,临别时老子赠言曰:

“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

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

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

”这是老子对孔子善意的提醒,也指出了孔子的一些毛病,就是看问题太深刻,讲话太尖锐,伤害了一些有地位的人,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危险。

与人为善

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

“己所不欲,毋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等第,都是他的做人准则。

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是孔子对自己一生各阶段的总结。

大德小惠

过去常有人说儒家用小恩小惠来拉拢百姓。

实际上,儒家虽然讲过对人民要施以恩惠,但并不是讲小恩小惠。

例如,《论语·

雍也》记载:

"

子贡曰:

‘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

可谓仁乎?

‘子曰:

‘何事于仁!

必也圣乎!

尧、舜其犹病诸!

‘"

孔子认为"

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者,就是圣人。

这里讲的是"

民"

众"

对于民众能够博施,就是大德,不是小惠。

孔子讲的"

德治"

,孟子讲的"

仁政"

,都是属于大德的范围。

不远千里的典故

梁惠王见了孟子,热情地说:

“先生,您不以千里为远来到我们魏国,一定是给我的国家带来利益了吧?

孟子回答说:

“大王您何必一开口就讲利?

有仁义就行了。

如果君王说怎样有利于我的国家,大夫说怎样有利于我的封地,士和老百姓说怎样有利于自身,这样上上下下都追逐私利,那么就危险了。

”接着孟子说道:

“在能出动一万辆兵车的国家,谋杀他们国君的必定是能出动一千辆兵车的大夫之家;

在能出动一千辆兵车的二等国家,谋杀他们国君的,必定是能出动一百辆兵车的大夫之家。

大国的大夫能从万辆兵车的国家中获得兵车千辆,二等国家的大夫能从千辆兵车的国家中获得兵车百辆。

这些大夫的产业不能说不多了,但是,他仍永远不会满足。

所以您不能再宣扬私利了。

梁惠王听了很受触动,焦急地问:

“那先生以为该怎么办呢?

“从来没有讲仁的人会遗弃他的双亲,也没有讲义的人会不尊重他的君主。

所以,大王您只要讲仁义就够了,何必再讲利呢?

培养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

孔子讲“志于道。

”(《述而》)就是要求学生把道德作为学习的目标和方向,而且能树立坚强的道德信念。

所以孔子用“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来形容坚强的道德信念。

“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里仁》)又说: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说明有坚强的道德信念,便可经得起严峻的考验。

孟子提倡“尚志”,也是强调培养道德意志的重要性。

有人问他“士何事?

”孟子回答说“尚志”。

(《尽心上》)又问怎样使自己的志向高尚?

孟子回答道:

“仁义而已矣。

”孟子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来描写实践道德的坚定性,也就是说,树立了坚定的道德信念,才能抵制外来恶劣影响的压力。

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

孔子很重视对学生进行道德的知识教育。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阳货》)他还说: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公冶长》)就是说,光有朴素的忠信是不够的,还必须学习有关忠信的理论知识。

孟子继承孔子这一思想,他说:

“仁之实,事亲是也;

义之实,从兄是也;

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

”(《离娄上》)就是说,对于仁和义这两种道德的实质,需要有正确的认识,才能坚定不疑地去实行。

孟子在这里提出对仁义道德的理性认识是很重要的,实行仁德,必须能够通权达变,不能死守道德教条。

例如“男女授受不亲,礼也;

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

”(《离娄上》)在正常情况下,男女授受不亲是合乎“礼”的;

在特殊情况下,男女直接授受又是合礼的。

这就是能够对于“礼”的实质,有真正的理解。

只要掌握仁义的根本原则,便可以采取各种不同的方法来实行各种道德规范。

学思结合

孔子主张学习时要开动脑筋思索,因为“学而不思则罔”,同时,光思索,不读书,也不能解决问题,因为“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孟子继承孔子这一思想,并主张敢于怀疑。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吾于《武城》取二三策而已矣。

”(《尽心下》)孟子认为《书经》上的《武城篇》关于武王伐纣的记载,有不符合实际的地方,不能全信。

对儒家经典尚且不能盲从,读其他书籍,就更要动脑筋思索了。

孟子还认为,解说《诗经》上的词句,要用读者自己的思考,来探索作者的原意,不要拘泥字句表面而误解诗人的本意。

这就是他讲的:

“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谓得之。

”(《万章上》)孟子的这些言论都是在强调学与思相结合的重要性。

启发诱导

孔子认为,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应当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基础,在学生没有积极学习的要求时,不要勉强灌输知识。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述而》)这几句话的根本意思就是反对注入式教学,主张启发式教学。

孟子也很重视教学上的启发诱导。

“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中道而立,能者从之。

”(《尽心上》)教师教导学生,也是如此,应当将正确的、难易适度的道理诱导启发学生,使之主动努力地随着教师学习。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孟子告诉我们,正如大匠不因为迁就拙劣工人改变或废弃规矩;

高明的射手不因为迁就拙劣射者而改变拉开弓的标准,教师在教学中不能随便降低课程标准与学习目标。

因材施教

孔子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教学的例子在《论语》一书中的记载是很多的。

最典型的是:

“子路问闻斯行诸?

子曰:

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所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

闻斯行之。

”孔子的另一个学生公西华不懂这是什么原因,便问孔子。

孔子回答:

“求也退,故进之;

由也兼人,故退之。

”(《先进》)这就说明孔子的教学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而不是无的放矢。

孟子跟据孔子的教学实践,归纳出五种教学方法,他说:

“君子之所以教者五:

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材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

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尽心上》)这里的君子很可能指的就是孔子。

我们看《论语》中记载孔子对他的众多弟子的指导,大致符合孟子的这段描写。

孟子说过:

“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

生平与教育活动

孟子,名轲,战国中叶鲁国邹(今山东邹县)人,出身于贵族家庭,父亲早逝,其母仉氏教子有方,为教育孟子,为他选择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曾三迁其居,为后世留下了“孟母三迁”的美谈。

孟子受业于孔子之孙子思的门徒,子思、孟子之学,后世称为思孟学派。

作为孔子思想的嫡传,孟子被后世统治者尊称为“亚圣”。

孟子一生大部分时间从事教育事业,他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视为人生三大乐趣之一。

四十岁以后,他带领弟子游历各国,往来于诸侯之间,处处受到礼遇,度过了二十年的时光。

晚年回故乡专事教学与著述。

他的弟子很多,著名者如万章、公孙丑、乐正子、公都子、屋庐子、孟仲子等。

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孟子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思想经验。

《孟子》七篇是研究其教育思想的主要资料。

该书一般被认为是他的弟子对孟子言行的记述,也有人说是孟子本人的著作。

动心忍性

孟子非常强调意志锻炼的重要性,尤其是主张在逆境中得到磨砺。

他有一段名言: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他认为,人的成才得之于艰苦的磨炼,环境越是恶劣,对人的造就就可能越大。

孟子在此虽然打着天命的旗号,但强调的是个人奋发努力,在艰苦和患难中,提高承受力,不断磨练意志。

论教育目的

孟子主张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君子”、“圣贤”及“大丈夫”。

同孔子一样,孟子也要求“君子”、“圣贤”、“大丈夫”以德为主、德才兼备。

他有一句名言: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这就是说,一个人格高尚的人,一定要经得起富贵、贫贱、暴力的考验,把道德意识转化为自己的坚定信念。

孟子指出这一点是很有道理的,这种人格理想对后世的影响十分巨大。

从教育对社会的影响这个角度来看,孟子明确概括了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目的——“明人伦”。

“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

庠者,养也;

校者,教也;

序者,射也。

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

”主张兴办庠、序、校等教育机构来培养学生,庠是培养之意,校是教育之意,序是习射之所,无论是夏代的校、商代的序、周代的庠,还是三代共同的学,其目的都是为了阐明人际之间的各种关系及掌握社会生活准则,具体来说,所谓“明人伦”,就是“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后世亦称为“五伦”,代表着五种最基本的人际关系,目的在于维护上下尊卑的社会秩序和道德观念。

存心养性

虽然人人生来就有仁义礼智的善端,但善端要形成实在的善性要靠存养和扩充。

孟子认为,存养的障碍来自于人的耳目之欲。

所以孟子主张寡欲,他说:

“养心莫善于寡欲。

”一个人欲望很少,那善性虽有所丧失,但也很少;

反之,如果一个人欲望很多,那善性虽有保存,但也很少。

持志养气

孟子十分重视立志,认为道德教育的首要问题便是“尚志”、“持志”,即坚持崇高的志向。

他提出“舍生取义”的理想境界: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与孔子一样,孟子也要求学生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不要贪图物质生活的享受。

认为志士仁人应该把道德理想放在首位,就这点说,有合理的因素,但他把求生存的欲望与道德意识对立起来,这也是片面的。

在立志问题上,与孔子不同的是,孟子提出了立志与养气的关系。

孟子提出为修身而养气的观点,他认为气是充满全身的能够反作用于心志、道德的东西,一个人有了志向与追求,他就会有相应的“气”——精神状态。

志与气是密切相联、互为因果的:

“志一则动气,气一则动志。

”孟子认为,普通的人只要注意“养气”,经过量的积累就能形成所谓“浩然之气”,通俗地说就是正直豪迈的心理或精神状态。

孟子说: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浩然之气是正大刚直的,“集义而生”的,所谓集义即指积善,这就是说,浩然之气是靠“养”出来的,是靠一件件平常的善言善行积累起来的。

仁者乐山——孔子故事

孔子说过: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弟子子张希望进一步弄明白,于是问道:

“仁者为什么会喜欢山呢?

孔子指着泰山说:

“你看,它多么高啊!

巍然耸立着。

子张说:

“就因为山高,所以就喜欢吗?

这与仁有什么关系?

孔子答道:

“就在这高高的山上,草木生长着,鸟兽繁殖着,财富和人们所用的东西也由此生产着。

“每个人不都是也在做事吗?

做事也是有益于他人的啊。

“为了得到报酬而做事,与从本心出发去做事不一样。

高山,生产了财物却并不认为是私有的,四面八方的人们都可以来采用;

风云从山中飘出,通达于天地之间,使阴阳协调,成为雨露来滋润万物,使万物获得成功,使百姓得以享用。

这才是仁者喜欢山的根本原因。

反求诸己

孟子继承了孔子“君子求诸己”的修养方法,他说:

“爱人不亲,反其仁;

治人不治,反其智;

礼人不答,反其敬。

行有不得,皆反求诸己。

”同时,他又提出面对超过自己的人,不能怨恨,也同样应当反躬自问,孟子说“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

”在道德修养方面如同比赛射箭一样,射箭时要先端正姿态而后放箭,如果没有射中,不要埋怨那些胜过自己的人,要从自身找原因。

总之,凡事须严于律己,时时反思。

始作俑者

这句成语出自于《孟子·

梁惠王上》:

“仲尼(孔子)曰: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战国时,有一次孟子和梁惠王谈论治国之道。

孟子问梁惠王:

“用木棍打死人和用刀子杀死人,有什么不同吗?

梁惠王回答说:

“没有什么不同的。

孟子又问:

“用刀子杀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么不同?

梁惠王说:

“也没有什么不同。

孟子接着说:

“现在大王的厨房里有的是肥肉,马厩里有的是壮马,可老百姓面有饥色,野外躺着饿死的人。

这是当权者在带领着野兽来吃人啊!

大王想想,野兽相食,尚且使人厌恶,那么当权者带着野兽来吃人,怎么能当好老百姓的父母官呢?

孔子曾经说过,首先开始用俑(古时陪同死人下葬的木偶或土偶)的人,他是断子绝孙、没有后代的吧!

您看,用人形的土偶来殉葬尚且不可,又怎么可以让老百姓活活地饿死呢?

根据孔子“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句话,后人将“始作俑者”引为成语,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某种恶劣风气的创始人。

聪明来自勤奋——孔子少年的故事 

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也是我国儒家学说的创始人。

他之所以能成为弟子三千、名扬四海的圣人,是和他小时候的刻苦勤奋分不开的,也正所谓是“天才来自勤奋”。

史书言,孔子的母亲在他刚刚三岁的时候,就教他读书识字,到四岁的时候,他已会念百余字了。

有一天,他的妈妈说:

“昨天我教你的字会背了吗?

” 

孔丘说:

“都记住了。

妈妈说:

“那好,明天一早我考考你。

孔丘睡觉,是和哥哥在一起。

这天晚上,他钻入被窝后对哥哥说:

“哥哥,妈妈教给你的字都记住了吗?

哥哥道:

你呢?

“我已经练了多遍,也许都记住了,可又没有把握,明天一早娘要考我,若有不会的,娘一定非常伤心和难过。

不行,我一定要起来再多练几遍。

哥哥被他这种刻苦学习、孝顺母亲的精神所感动,心疼地说:

“天气凉了,别起来练了,就在我的肚子上写吧。

我能觉出对错,也好对你写的做个检查!

于是,小孔丘就在哥哥的胸口上写了起来。

每写一字,就念出声来。

可这声音越来越轻,当他写完最后一个字的时候,声音也听不到了。

哥哥验完他的最后一个字,听着他那均匀的呼吸,望着他甜中带笑的睡容,既心疼又爱怜地笑了。

第二天一早,在母亲考核时,他一遍通过。

母亲惊喜道:

“这孩子真神了,前天教了他那么多字,只过了一天,就如此滚瓜烂熟,将来准能干大事啊!

孔丘望着母亲欣喜的面容,高兴地笑了。

然而在这微笑中,却伴着两行泪水。

站在旁边的哥哥,深深地理解他,知道在他超人的天资背后,更多的则是弟弟那锲而不舍的精神和刻苦勤奋的汗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