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的四阶演变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274722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4.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产的四阶演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财产的四阶演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财产的四阶演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财产的四阶演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财产的四阶演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财产的四阶演变Word文件下载.docx

《财产的四阶演变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产的四阶演变Word文件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财产的四阶演变Word文件下载.docx

一、原始财产与人的肢体化

财产最初的时候就是人,人对应于自然而存在,人为了生存只能够化零为整才能够与自然对抗。

把自己作为集体的财产存在,才能够以集体的人存在。

集体的人只是自然的肢体。

财产的内涵远超于物的概念。

一提财产人们总是先想到物,这的确是一直以来的一个共识,这个共识是在资本主义兴起时就已经形成了的。

格劳秀斯、霍布斯、洛克、休谟、卢梭、康德、边沁、黑格尔,包括马克思等都对此进行过争论。

但在此之前,并不是这个样子。

所谓的文艺复兴也就是人们针对统治中世纪的宗教进行的一场斗争,这场斗争揭开了财产的面纱。

至此,人们才知道了古罗马、古希腊,才知道了之前还存在着历史,还存在着不同的财产观。

比如,柏拉图所指的财产范围很广,包括:

房屋、土地以及其它私人财产;

还包括身体、妻子、儿女以及“奴隶这种形式的财产”;

也包括“灵魂”这种财产,他说:

“每个人最珍贵的财产就是它的灵魂”。

而最终,柏拉图将财产的一切归结于神灵。

因为,所有者本身又是神灵的财产。

“人的生命是有生命的自然的一部分,人本身在一切生灵中最敬畏神,……一切生灵是诸神的畜牲,而整个宇宙也是属于神的”。

这就告诉我们,最初的财产是人与物不分的,是一元化于“神灵”的,而这个神灵就是大自然。

梅雪芹在研究洛克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大财产”的概念。

其实,就洛克来说,所谓的财产并没有统一的用词,最起码包括:

“property”“possessions”“estates”“fortunes”和“goods”等,还要包括“人的生命和自由,甚至还包括了人的劳动及行为规范,它是个人所有的东西的总和,包括身心和物质两个方面的内容,或者说无形和有形的两种状态。

”相似的用法还有尹田提出的“广义财产”,这是法国民法理论中的“patrimoine”概念的中文翻译。

原始财产考察地是人与自然的最初关系。

学界一直以来就围绕着自然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展开着争论。

比如,“以人类为万物中心的理论。

其含义伴随着人类对自身在宇宙中的地位的思考而产生并不断发展变化。

其基本含义有:

(1)认识宇宙的中心。

(2)认识宇宙中一切事物的目的。

(3)按照人类的价值观解释或评价宇宙间的所有事物。

作为现代西方环境伦理学类型之一,认为人类评价自身的利益高于其他非人类,同时对自然负有重大责任。

为了人类自身的利益,应该保护自然环境。

”但这种争论实际上是一种具体现象的争论,而不是一种哲学意义上的争论。

在哲学上来看,这种争论只能发生于具体的历史场合,从整个历史来看必然是由自然中心主义过渡到人类中心主义的,而在一定时间阶段看必然是由人类中心主义发展到自然中心主义的。

因此,原始财产是自然中心主义的。

原始财产意味着人的肢体化。

实证考察认为,在原始公社时期,部落就是在自然界神力下形成的“由死者、生者和来者所组成的无始无终的队伍。

”今天这样、明天这样、后天还是这样,个人的存在是为了延续这支队伍的生命。

物质的贫乏使之只能实行原始共产主义,这种共产不但是物质共产、同时也是人的共产,也就是说个人是从属于部族的。

而在这样的高度组织起来的群体中,个人是群体的主要财产,那些原始工具、无法长期储存的食粮、易损的居所反倒是可以忽视的。

越是早期越是这样,尤其是在最早的狩猎时代,居无定所是一种常态。

而这组织起来的部族仍然是被动存在的,不但分散,而且规模很小。

据估计,最初的原人數量为125000人,到了旧石器时代末期达到532万人。

他们的部落群体规模一般是20-50人。

以这样的群体去对抗自然显然是不可能的,这样的群体充其量象一棵树、一座山,是大自然的肢体,是神灵的财产。

二、物质财产与人的独立化

当财富产生以后,人就可以化整为零而存在,就有了自己的影响。

人的独立与自由就是建立在自己的财富基础上的,这就是人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财产。

这种物质财产的第一作用就是保障人的独立与自由。

财富是物质财产的基础。

财富并不是人类一出现就存在的,因此富有的观念也就不是原始就存在的。

但的确是人们在有了富有的意识之后,财富才越来越多涌现出来的。

西塞罗特别指出罗慕洛斯时期的两种主要财产:

家畜(pecus)和土地(loci)所有权。

“从这两种财产,我们得出‘财富(pecuniosus)与‘富有(locuples)的词语。

”他所描述的就是原始社会晚期,主要是畜牧部落作为先进部落和别的野蛮部落相分离的历史事实。

牲畜的繁殖能力,以及牲畜作为活的生命体的生命周期的存在,使人们不但可以拥有越来越多的食料,而且这些食料还可以以新鲜的状态长久储存下去。

这就突破了洛克所指出的自然界限,这个自然界限“以供我们享用为度。

谁能在一件东西败坏之前尽量用它来供生活所需,谁就可以在那个限度内以他的劳动在这件东西上确定他的财产权;

超过这个限度就不是他的份所应得,就归他人所有。

上帝创造的东西不是供人们糟蹋或败坏的。

”因此,他们的食料储备就越来越多了,这一部分民族就这样“富”起来了,甚至可以“糟蹋或败坏”了。

物质财产引起了部族社会的分化。

富起来的特征就是该部落内部在人与物的比例上,物的部分迅速增加,人的部分相对减少。

相比于落后民族来说他们已经不需要每日外出狩猎、采摘,更无须联合起来进行经济活动。

他们只需要照料好自己的禽畜就可以衣食无虞了。

旧有的分配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他们已无须把所获拿到一起然后再进行共同分配。

一方面是因为这些禽畜并不是集体劳动获得的,另一方面是因为大家手里都有禽畜。

各自的禽畜就自然而然归各自了。

这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财产,主要就是指物质财产。

物质财产意味着人的独立化。

可以看到物质财产的出现使人获得了三方面自由:

第一是人从物中解放出来,比如,可以丢掉那些必须随身携带的原始狩猎工具了;

第二是个人从集体劳动中解放出来,部族经济活动转变为家庭经济活动动;

第三是集体从自然中解放出来,部族具备了开拓自然的能力,而不是被自然限制压迫在最初的狭小活动领域之内。

在物质财产的基础上,人独立了。

三、货币财产与人的职能化

但随着物物交换的发展,货币突破物的多样性和劳动的无形性发展起来以后,货币成为了人与自然的统一者。

人们的追求目标变成了货币,经济社会转变为货币社会,财产表现为货币,人转变为职能化的存在。

物物交换是物质财产的必然结果。

在物质财产的基础上,人类改变了旧有的生存状态。

他们开始主动开拓大自然,改变了被动存在的状态;

随着这种拓展,部族之间联系的机会增多,改变了原先孤立分散的存在状态;

富起来的部族人口增加,改变了小规模存在的状态。

这种发展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刺激了人们的“贪欲”(需要)。

恩格斯讽刺说:

“卑劣的贪欲是文明时代从它存在的第一日起直至今日的动力;

财富,财富,第三还是财富,——不是社会的财富,而是这个微不足道的单个的个人的财富,这就是文明时代唯一的、具有决定意义的目的。

”这种刺激的来源主要是两个方面:

一个是本部族财富在数量上的不断增加;

另一个是本部族接触到的他部族越来越多从而发现的财富种类的不断增加。

这样,本来在部族之内通过分工实现的内部交换就扩展到了部族之间的物物交换。

并且,这种交换由边界的偶然行为转变为经常性的行为。

人类就这样走进了文明社会。

在交换的基础上形成了货币社会。

交换的兴起很快把家务经济转变为了货殖经济,或曰GDP经济。

“随着货币的发明,物物交换必然发展成为商品交易,而后者一反它的最初的宗旨,成了货殖,成了赚钱术。

……有界限的是经济而不是货殖……前者的目的是与货币本身不同的东西,后者的目的是增加货币……由于把这两种难以分清的形式混为一谈,有人就以为,无限地保存和增加货币是经济的最终目的。

”原始的部族掠夺变成了互相交换,掠夺来的奴隶成为了自由人开始参与内部分工。

但我们不能忘记“战争是掠夺,商业是欺骗。

”这种“欺骗”正是来源于交换力的有限性,这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信息不对称。

在一地视为草芥的东西,在另一地往往被视为珍宝。

“当古巴和圣多明各刚被西班牙人发现时,那边的穷苦居民,常以小金块作为头饰和服饰。

他们对这些金块的评价,似乎和我们对那些比一般略美的小鹅卵石的评价相同,就是说,值得拾取,但有人要时,却不值得拒绝。

他们对新客第一次请赠金块,无不立即赠与,似乎并不认为赠送了新客非常珍贵的礼物。

他们看到西班牙人那么热切地想获得金块,感到惊讶。

他们没有想到世界上竟有这样的国家,它的许多人民,对于他们老是缺乏的食物有那么大的剩余量,愿意以足够供养全家好几年的大量食物,来交换小量会发亮的玩意儿。

如果他们能够理解此中理由,西班牙人的黄金热,就不会使他们惊异了。

货币社会以追求货币财产为目标。

在日益增殖的财富前提下,对交换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而至于经济发展失去了本来的目标。

西班牙人与古巴、圣多明各的穷苦居民的区别就在于,前者追求金银货币,后者追求本来意义上的生存食料。

在前者的眼里金银货币才是财富,在后者眼里生存食料才有意义。

他们一个是追求分配权,一个是追求使用权。

货币的本来意义是公认的使用价值,以及由此而发生的交换权。

例如,牛可以看作是最早的货币的代表。

荷马曾经说过:

迪奥米德的铠甲价值九头牛,格罗卡斯的铠甲价值高达一百头牛。

牛就是一种公认的使用价值,既是农业生产工具,同时也是珍贵肉食的来源,而且具有繁殖能力,是各种使用价值的最大公约数。

游牧民族、农耕民族及其他民族都可以接受。

而比如象羊这样的牲畜,只能主要用作肉类来源。

这种公认的使用价值分化为一个经济部门——货币。

从此物物交换转变为以货币为中介的交换,大大提高了交换力。

人后又经过了各种选择盐、贝壳、烟草、干鱼丁、砂糖、兽皮或鞣皮、铁钉等货币形式归一为金银货币形式。

金银混一了人与自然。

货币财产意味着人的职能化。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自然统一于实践。

但我们不要忘记,在交换力没有达到必要程度的前提下,是货币在推动实践。

货币的地位一旦確立,经济形式就发生了彻底的变化。

原先的生产物,然后再用自己的生产物去交换他人的生产物的模式发生了转变。

转变为生产物,然后用自己的生产物去交换公认的使用价值(货币)。

到这里生产者的任务已经完成,剩下的时间就是等待自己所需的商品送上门。

这样的途径太多了,商店、广告推销、上门推销、SNS等。

换句话说,人们只需要拥有货币。

至于商品是就近生产的还是飘洋过海来的,是中国人生产的还是外国人生产的,那都不再作为考虑项,只要我有货币就可以购买。

但是,想要购买的越多需要的货币就越多,那么生产者需要生产的财富就必须越多,这样才能够获得更多的货币。

在一定的财产形式前提下,若要提高生产效率就必须进行精细化分工。

斯密曾经举过别针制造的例子:

一个劳动者自己一天也难制造出一个。

因为制造一个别针需要经过十八道工序。

而实行分工后,十八道工序由十人分别操作完成,每人每天平均可做四千八百个。

也就是效率达到原先的四千八百倍。

分工的精细化就是这样实现的。

这种精细化分工的发展导致的结果就是人的职能化,一道工序就是一个职能,一个职能对应着一个人,这一个人使用者越来越复杂精密的工具完成这道工序,以至于他很难、甚至丧失了掌握其它工序的可能,更不用说是自己一人完成所有工序。

但无疑,这种精细化分工使每个人获得的货币在数量上大大增多了。

这样,每个人因为货币财产的原因被组装上了“社会化大生产”这架超级大机器。

为了更高的效率,人转变为越来越精密的职能化的存在。

四、资源财产与人的分化

人的职能化是建立在货币信仰基础上的。

货币信仰得到了迄今为止发展得最为强大的组织——国家——的确认。

这种确认通过铸币、纸币、电子币的形式转变为了完全的分配权,成为了无形的灵魂。

“然而,争论却从洛克的自然法则和神的理性的丰裕状态转变到了休谟的稀缺状态中的短缺和便利。

”其冲突根源就在于“物资和所有权的矛盾”,这也是各派经济学的逻辑原点。

由此,经济学转向“资源配置的研究”,资源财产成为竞争的要害。

人群因此而分化。

货币财产的分配权本质决定了它的灵魂化走向。

在此过程中,国家起到了最关键的作用。

从公元前594年梭伦改革开始,国家这种制度形式就越来越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国家是旧的部族制度的摧毁者,“國家也是中介物”,成为了个人、财产和地域的中介者、仲裁人。

金银货币的公认使用价值地位被以国家铸币的形式得到了官方确认,而又随着劣币驱逐良币规律的不断作用,货币的金身被一张张印刷精美的标记着金银数量的纸片所取代,劣币彻底取代了良币,这就是纸币。

到这时为止,货币已经演变为赤裸裸的分配权,而这种分配权正是建立在国家这个中介者的信用基础上的。

在一国之内你获得了多少数量的这种分配权就可以从一国创造的财富总额中分得相对应的份额。

而当高科技的发展到达一定程度时,一个线上(Online)的虚拟世界出现了,这时分配权连劣地不能再劣的纸糊的身体也不需要了,它可以作为灵魂自由翱翔于那个虚拟世界。

从此,我们的世界转变为了O2O世界,这是一个把线上(Online)虚拟世界和线下(Offline)现实世界联系在一起的新生存模式。

当你在网上支付完毕,就意味着你把自己的分配权的一部分让给了商家,那只是一串数字。

你就可以在线下获得你所需要的具有使用价值的商品。

你可以自己从商店的货架上自己带走,也可以在家中或任何别的现实场所等待物流商给你送到手中。

人就这样自由出入于虚拟和现实世界了。

资源财产决定着货币灵魂的归属。

灵魂终归是无法脱离肉体的,无论这种肉体是牲畜、贝克、金银、抑或是智能手机。

这种灵魂一方面以财富诱引着人们的追逐,一方面又不断变换着藏身的场所。

总之,你要有适宜于它容身的肉体才能把它圈起来。

“货币主义本质上是天主教的;

信用主义本质上是基督教的。

……作为纸币,商品的货币存在只是一种社会存在。

信仰使人得救。

这是对作为商品内在精神的货币价值的信仰,对生产方式及其预定秩序的信仰,对只是作为自行增殖的资本的人格化的生产当事人个人的信仰。

但是,正如基督教没有从天主教的基础上解放出来一样,信用主义也没有从货币主义的基础上解放出来。

”尽管今天的金银往往是作为国际货币存在,但是各国信用基础上的纸币的扩张依然离不这种最确切的国际结算手段。

在这个意义上,“基督教没有从天主教的基础上解放出来”。

但在一国之内,“基督教的确从天主教的基础上解放出来”了,它可以肆意横行,幻化为各种各样的肉身。

货币财产让位于资源财产。

当我们谈到金银时,我们回归到了自然中心主义。

不过,当我们谈到一国信用基础上的主权货币时,我们仍然无法摆脱自然中心主义。

这就是本来意义上的唯物主义,物质决定精神而不是精神决定物质,肉体决定灵魂而不是灵魂决定肉体。

“正象威廉·

配第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

”这句话就是对以上的正确阐述。

人的劳动(价值)创造的关于衣食住行的财富(使用价值)终归是无法离开土地的。

在文明时代以前,相对于孤立分散数量很少的人类来说土地资源是极大丰富的,而能供人使用的财富却是稀缺的。

而在文明时代,相对于昌盛的人类和充裕的财富来说土地资源相对越来越稀缺。

稀缺是需要的前提,需要是使用价值的前提,使用价值是价值的前提,价值是货币的前提,因此稀缺是货币的基础。

货币作为灵魂是必然屈从于稀缺的土地资源的,屈从于货币的人类也必然屈从于稀缺的土地资源。

拜金主义就变成拜土地资源主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稀缺品不断发生着变化,技术、管理、人才、知识产权、房地产、金融、空气等都有可能成为稀缺的资源。

拜土地资源主义就变成了拜资源主义。

资源财产意味着人群的分化。

对分配权的追求最初是对物质财产的追求,通过物质财产的交换权来实现。

随后是通过货币财产的中介者地位来实现分配权,但其前提是金银的公信力,追求货币就是追求金银。

国家的出现把货币的分配权本质剥离了出来,对金银的追求转变为了对资源的追求。

对财富本身的直接追求变成了对财富的间接掌握,即对稀缺资源的控制。

尽管作为人类中心主义的产物的国家可以剥夺作为自然中心主义的金银的作为分配权的曾经的独占者的地位,但却无法消灭分配权附着于资源的灵魂本性。

同时,再强大的国家也无法彻底解决资源的非流动性问题。

汉娜·

阿伦特认为财产“意味着一个人在世界的特定部分内占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认为,我们处于“上手关系”之中。

而斯密在谈到人民的服从性时,提到了四种原因:

第一种是个人的优越;

第二种是年龄的优越;

第三种是财产的优越;

第四种是门第的优越。

因此,马克思说“实际的占有,从一开始就不是发生在对这些条件的想象的关系中,而是发生在对这些条件的、能动的、现实的关系中,也就是实际上把这些条件变为自己的主体活动的条件。

”当这些非流动的资源具有稀缺性时,货币分配权就迅速积聚于此,从而带来了人群的分化。

而当这些稀缺资源被用于生产增殖时就转化为资本,人群的分化就加剧了。

那些只有劳动而没有其他稀缺资源的人就成为了某个职能上牺牲品。

如果不进行结构调整,就必然会出现马太效应。

五、不良后果的应对

财产完成了原始财产→物质财产→货币财产→资源财产的演化过程,人类完成了肢体化→独立化→职能化→分化的演化过程,其进步性不言而喻。

然而各个阶段都有其极端性。

例如,原始财产时期从绝对自然主义出发的对鬼神的盲目崇拜,以至于人殉、人祭、奴隶、同态复仇等丑恶现象。

再如,物质财产时期洛克提出“绝对”自由主义,以至于殖民扩张、对土著的屠杀、对落后国家的侵略等。

还如,货币财产时期的拜金主义,以至于马克思痛斥“人间再没有象金钱这样坏的东西到处流通,这东西可以使城邦毁灭,使人们被赶出家乡,把善良的人教坏,使他们走上邪路,作些可耻的事,甚至叫人为非作歹,干出种种罪行。

(索福克勒斯《安提戈涅》)”。

尽管由于区域及国别等的差异这些现象都还没有禁绝,但是,都已不足为患。

我们需要关注的是资源财产阶段的极端性。

拜资源主义同时违背了自然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它是极端的人类中心主义导致的极端自然主义,它是盗用人类中心主义的绝对自然主义。

稀缺财产导致的社会非正常分化会导致一系列后果:

第一,打击人们正常致富的欲望。

因为资源的原因,屡屡发生的一夜暴富现象,会造成人们普遍的守株待兔心理,并且使人们失去勤劳致富的可能;

第二,打击人们研发致富的欲望。

因为资源被控制的原因,其很难在合适的时间被配置到合适的产业以及合适的环节,会造成人们普遍的懈怠心理,并且使人们失去創造致富的可能;

第三,打击人们升级致富的欲望。

资源的控制者和资源的非控制者形成的对立分化,会造成二者对自身综合能力提高的拒斥,并且使人们失去未来致富的可能。

为此,我们必须注意如下几点:

一是提振人们正常致富的欲望。

规定资源财产收益不得高于社会平均收益水平,使劳动者能够保持勤劳致富的希望。

二是提振人们研发致富的欲望。

根据资源财产的外部性来设定有限产权,让“社会决定‘你的财产”。

使创新者能够保持创造致富的希望。

三是提振人们升级致富的欲望。

设定资源财产的代际传承不得超过中等收入人群平均量,使资源的控制者和资源的非控制者着力于通过自身努力来保持获得未来财富的希望。

这样,才能使勤劳者、创造者和后人怀揣梦想,使人类在走向自由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少受波折。

注释:

罗马的建立者,罗马是罗慕洛斯的另一种叫法。

——作者注

“SocialNetworkingSerivces”的缩写。

OnlinetoOffline.——作者注

经济学、哲学上的土地就是指自然资源,包括土地、山川、河流、矿藏、树木等一切资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