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湖南省株洲市醴陵二中醴陵四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27441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44.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湖南省株洲市醴陵二中醴陵四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学年湖南省株洲市醴陵二中醴陵四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学年湖南省株洲市醴陵二中醴陵四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学年湖南省株洲市醴陵二中醴陵四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学年湖南省株洲市醴陵二中醴陵四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湖南省株洲市醴陵二中醴陵四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docx

《学年湖南省株洲市醴陵二中醴陵四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湖南省株洲市醴陵二中醴陵四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湖南省株洲市醴陵二中醴陵四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docx

学年湖南省株洲市醴陵二中醴陵四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Word版

湖南省株洲市醴陵二中、醴陵四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

时量:

90分钟分值:

100分

可能需要的数据:

H:

1;C:

12;O:

16;Na:

23。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每小题均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月球探测器的成功发射,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又一伟大成就。

下列月球探测器部件所用的材料中,其主要成分属于有机合成高分子的是

A.铝合金底盘

B.太阳能电池板

C.聚酰亚胺反光板

D.钛合金筛网车轮

2.下列关于营养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油脂属于天然高分子B.纤维素能水解为葡萄糖

C.鸡蛋煮熟过程中蛋白质变性D.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可补充维生素C

3.下列化学用语不正确的是

A.甲醛的结构式:

B.羟基的电子式:

C.1,3-丁二烯的分子式:

C4H8D.乙醇的结构简式:

CH3CH2OH

4.关于下列两种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核磁共振氢谱都有3个吸收峰B.都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C.都能与Na反应生成H2D.都能在Cu作催化剂时发生氧化反应

5.下列有机化合物中均含有酸性杂质,除去这些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A.苯中含苯酚杂质:

加入溴水,过滤

B.乙醇中含乙酸杂质:

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

C.乙醛中含乙酸杂质: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洗涤,分液

D.乙酸丁酯中含乙酸杂质:

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

H2O(H+)

 

6.以玉米(主要成分是淀粉)为原料制备乙醇的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C12H22O11属于二糖B.可采取蒸馏的方法初步分离乙醇和水

C.1mol葡萄糖分解成3mol乙醇D.可用碘水检验淀粉是否完全水解

7.多巴胺是一种神经传导物质,在大脑内传递兴奋的信息,其分子结构如下所示。

下列关于多巴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8H11NO2

B.能与醛类物质发生缩聚反应

C.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

D.1mol该物质最多能与2molBr2发生取代反应

8.某有机物A用质谱仪测定如图1,核磁共振氢谱示意图如图2,则A的结构简式可能为

A.CH3CH2OHB.CH3CHOC.HCOOHD.CH3CH2COOH

9.分子式为C5H10O2并能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的有机物有(不含立体异构)

A.3种B.4种C.5种D.6种

10.冬青油结构为,它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的反应有

①加成反应 ②水解反应 ③消去反应 ④取代反应

⑤与Na2CO3反应生成CO2 ⑥加聚反应

A.①②⑥B.①②③④C.③④⑤⑥D.①②④

11.下列各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CH3CH2OH+3O22CO2+3H2O

B.CH2=CH2+Br2―→CH2Br-CH2Br

D.CH4+Cl2CH3Cl+HCl

12.下列反应不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CH2=CH2+H2OCH3CH2OH

浓硫酸

140℃

B.

C.2CH3CH2OHC2H5—O—C2H5+H2O

D.

13.从香荚兰豆中提取的一种芳香化合物,其分子式为C8H8O3,遇FeCl3溶液会呈现特征颜色,能发生银镜反应。

该化合物可能的结构简式是

14.下列实验能获得成功的是

A.氯乙烷与NaOH溶液共热,在水解后的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检验Cl-

B.向苯酚浓溶液中滴入少量浓溴水可观察到白色三溴苯酚沉淀

C.苯和溴用铁做催化剂生成溴苯

D.向淀粉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的产物中加银氨溶液,水浴加热,检验葡萄糖的生成

15.乙酸橙花酯是一种食用香料,其结构简式如图,关于该有机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属于芳香族化合物②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③分子式为C12H20O2④它的同分异构体中可能有酚类

⑤1mol该有机物水解时只能消耗1molNaOH

A.②③④B.②③⑤C.①②③D.①④⑤

16.甲壳素(chitin)又名甲壳质、壳多糖、壳蛋白,是法国科学家布拉克诺(Braconno)1811年从蘑菇中发现的一种有用的物质。

有关专家认为,甲壳素是继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之后维持人体生命的第六要素。

以下关于糖类、脂肪和蛋白质这三大营养物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糖类、油脂、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B.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能发生银镜反应

C.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后产生的沉淀能重新溶于水

D.脂肪能发生皂化反应,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盐

17.某烯烃与氢气加成后得到2,2- 二甲基丁烷,则该烯烃的名称是

A.3,3-二甲基-1-丁烯B.2,2-二甲基-2-丁烯

C.2,2-二甲基-1-丁烯D.2,2-二甲基-3-丁烯

18.凯夫拉纤维是生产防弹衣的主要材料之一,其结构片段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凯夫拉纤维在发生水解反应的过程中,中的C—N键断裂

B.凯夫拉纤维的结构简式为:

C.完全水解产物的单个分子中,苯环上的氢原子具有相同的化学环境

D.通过质谱法测定凯夫拉纤维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可得其聚合度

19.与键线式为的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20.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

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向盛有溴水的两试管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乙烯和苯

两试管中的水层都逐渐褪色

乙烯和苯都与溴水发生了加成反应

B

将等体积的CH4和Cl2装入硬质大试管混合后,再将试管倒置于饱和食盐水中,在漫射光的照射下充分反应

试管内气体颜色逐渐变浅,试管内壁出现油状液滴

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了取代反应

C

向盛有少量无水乙醇的试管中,加入一小块新切的、用滤纸擦干表面煤油的金属钠

钠浮在无水乙醇表面,反应比钠在水中更剧烈

乙醇结构中羟基氢的活性比水中的强

D

取1mL20%的蔗糖溶液,加入3~5滴稀硫酸。

水浴加热5min后取少量溶液,直接加入少量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4min

未产生砖红色沉淀

蔗糖不能水解生成葡萄糖

21.有8种物质:

①乙烷;②乙烯;③乙炔;④苯;⑤甲苯;⑥溴乙烷;⑦聚丙烯;⑧环己烯。

其中既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也不能与溴水反应使溴水褪色的是

A.①②③⑤B.④⑥⑦⑧C.①④⑥⑦D.②③⑤⑧

22.下列对有机物结构或性质的描述错误的是

A.在一定条件下,Cl2可在甲苯的苯环或侧链上发生取代反应

B.乙烷和丙烯的物质的量共lmol,完全燃烧生成3molH2O

C.光照下2,2-二甲基丙烷与Br2反应,其一溴取代物只有一种

D.含5个碳原子的有机物,每个分子中最多可形成4个C-C键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56分)

23(10分).Ⅰ.现有5种有机物:

①乙烯,②乙醇,③乙醛,④乙酸,⑤乙酸乙酯。

(1)请写出其中含有-COOH官能团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上述5种有机物中(填写序号):

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____________;既能发生加成反应,又能发生聚合反应的是_________。

Ⅱ.有机化合物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现有下列有机化合物:

①乙烯,②油脂,③乙二醇,④纤维素。

请选择相应的序号填入空格内。

(1)能用于制造肥皂的是;

(2)能用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是。

24(10分).Ⅰ.某种苯的同系物0.1mol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将产生的高温气体依次通过浓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使浓硫酸增重9g,氢氧化钠溶液增重35.2g。

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

Ⅱ.为了证明溴乙烷中存在溴原子,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

①将试管C中加入的试剂及相应的实验现象补充完整:

②溴乙烷在NaOH水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Ⅲ.为实现以下各步转化,请在下列括号中填入适当试剂。

(2)()

25.(10分)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B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

_______。

(2)反应B→C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反应D→E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3)B→C的反应类型属于__________。

(4)写出实验室制取A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26(12分).有关催化剂的催化机理等问题可从“乙醇催化氧化实验”得到一些认识,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操作为:

预先使棉花团浸透乙醇,并按照图装置好,在铜丝的中间部分加热,片刻后开始有节奏(间歇性)地鼓入空气,即可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

请回答以下问题:

(1)被加热的铜丝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A管中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实验现象,从中可认识到在该实验过程中,催化剂起催化作用时参加了化学反应,还可认识到催化剂起催化作用时需要一定的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醇的氧化反应是放热反应,在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如果只撤掉酒精灯,反应还能否继续进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受热的铜丝处有什么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验证乙醇氧化产物的化学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14分)化合物M是二苯乙炔类液晶材料的一种,最简单的二苯乙炔类化合物是。

以互为同系物的单取代芳烃A、G为原料合成M的一种路线(部分反应条件略去)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2)D分子中最多有________个碳原子共平面,与D化学式相同且符合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种。

(①与D具有相同的官能团,②苯环上的三元取代物)

(3)①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

(4)⑤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参照上述合成路线,设计一条由苯乙烯和甲苯为起始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

________________。

(此空4分)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C

A

C

C

D

C

D

A

B

D

B

题号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A

A

C

B

A

A

B

D

B

C

D

23.Ⅰ.

(1)CH3COOH

(2)⑤、①Ⅱ.

(1)②

(2)①

24.Ⅰ.C8H10

Ⅱ.①加入足量稀HNO3调至酸性,再加入AgNO3溶液,有浅黄色沉淀生成

②CH3CH2Br+NaOHCH3CH2OH+NaBr

Ⅲ.

(1)NaHCO3溶液 

(2)稀HCl或稀H2SO4

25.

(1)碳碳双键,氯原子

(2)(未写条件不扣分)

(3)加聚反应

(4)

26.

(1)2CH3CH2OH+O22CH3CHO+2H2O(写成两步反应也可以)

(2)受热部分的铜丝随间歇性地鼓入空气而交替出现变黑再变红、温度

(3)反应仍可继续进行、仍可看到原受热部分的铜丝交替出现变黑变红的现象

(4)实验结束后,卸下装置B中盛有少量水的试管,从中取出少量溶液做银镜反应的实验[或与新制Cu(OH)2悬浊液共热的实验],用以证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