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厂平衡测试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26944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75 大小:94.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热电厂平衡测试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热电厂平衡测试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热电厂平衡测试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热电厂平衡测试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热电厂平衡测试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热电厂平衡测试报告.docx

《热电厂平衡测试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电厂平衡测试报告.docx(7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热电厂平衡测试报告.docx

热电厂平衡测试报告

第一部分

综合电能平衡技术报告

一、企业概况

大唐长春第三热电厂是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为支援吉林老工业基地振兴全额投资兴建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

规划总容量为4×300MW级供热机组。

一期工程2×350MW供热机组是大唐集团公司在吉重点工程,也是吉林省、长春市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计划投资302220万元,年供热量为853.8万吉焦,供热面积约1123万平方米,是长春市总体规划中的主力供热电厂。

2009年3月1、2号机组投入商业运营。

在铁路工程尚未投运的情况下,用汽运方式供应燃煤,以巨大的代价履行了央企责任,保证了企业安全稳定生产。

大唐长春第三热电厂是一项兼具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民生工程,是改善城市空气质量,降低能源消耗,提供清洁热源的环保节能项目,也是改善老工业基地硬件投资环境的配套项目。

电厂整体设计充分体现大唐企业绿色环保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为节约国土资源,在矿山采石厂废弃地选址,基本不占用农田;为节约水资源,选择利用城市中水,年用中水500万立方米,电厂生产生活用水全部综合利用实现零排放;为降低噪音,电厂选用低噪声设备,对冷却塔等高噪声源和设备采取隔声、消声等降噪措施;投产后可替代供热规划区域内69座采暖锅炉,同时减少新建大型区域性采暖锅炉房,年节约标煤15万吨,约减少烟尘排放量160422.6吨/年和二氧化硫排放量5966.8吨/年,节约市中心公用设施用地40公顷。

为实现清洁生产,电厂在东北区域内首家采用圆形全封闭煤场设计和布袋除尘装置,同步建设除尘、脱硫和脱硝设施、烟气连续监测系统,对锅炉烟气进行实时跟踪监测,除尘效率可达99.9%,烟气脱硫效率可达90%,烟气脱硝纯度达到99.6%,燃煤灰渣综合利用率实现100%。

大唐长春第三热电厂是大唐吉林区域内首家按照新体制模式设计的新型热电联产企业。

企业拥有员工321人,雇员425人。

目前,企业高级管理人员6人,18个职能部门,中层干部37人。

员工平均年龄35岁,30%以上人员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约占员工总数的80%。

生产人员中,具有20万及以上机组工作经验的人员占85%以上,是一支年轻、精干、高效的员工团队。

二、电平衡依据和技术标准

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2、GB/T17166-1997《企业能源审计技术通则》

3、《节约用电管理办法》

4、》GB8222-2008《用电设备电能平衡通则

5、GB3485-1998《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

6、GB3484-2009《企业能量平衡通则》

7、GB3794-93《企业能量平衡技术考核验收标准》

8、能源国家标准宣贯读本一《企业合理用电》

9、《电能平衡及测试》

10、《电能利用率与电能平衡》

11、《电机工程手册》

12、《节能监测国家标准》宣贯读本.

三、电能平衡的步骤

1、确定平衡体系:

以大唐长春第三热电厂用电装置为平衡体系,从公司内供电部分到耗电装置为平衡体系边界的始端和终端。

并兼顾其它附属的重点设备。

2、确定平衡期

从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0日止

3、确定平衡模式

以耗电体系为主,以用电部门为辅,突出重点,兼顾其它用电设备的平衡模式。

4、确定平衡方法:

以测试计算和统计计算相结合的平衡方法。

四、电能平衡综合结果

在平衡期内,整个平衡体系年供入电量为261500000kW·h。

有效电量为99360797kW·h,电能利用率为38%。

用电体系总损失电量为162139203kW·h,占总耗电量的62%。

其中,设备年损失74227781kW·h,占总损失的45.78%,占总耗电量的28.38%;电器损失电量为38949437kW·h,占总损失的24.02%,占总耗电量的14.89%;照明年损失电量为709764kW·h,占总损失的0.44%,占总耗电量的0.27%,管理年损失电量为48252221kW·h,占总损失的29.76%,占总耗电量的18.45%。

电能利用率:

ηami=Wy/Wg×100%

=99360797/261500000×100%

=38%

电度表配备表

计量等级

应装表数

实装表数

配备率(%)

备注

一级

2

2.

100

100

二级

8

8

100

100

三级

127

127

100

100

合计

137

137

100

100

月耗电情况表

月份

电量

月份

电量

31160000

22020000

23140000

22110000

25050000

18600000

11630000

16910000

13470000

十一

21740000

25860000

十二

29810000

总电量

261500000

单位:

KW.h

电能平衡表

 

平衡期

收入

电网供电电量kw·h

自备发电供电量kw·h

合计kw·h

261500000

261500000

支出

项目

生产用电量kw·h

非生产用电kw·h

辅助用电kw·h

转换用电kw·h

外供用电kw·h

变线损电量kw·h

合计kw·h

基本生产用电

生产照明用电

电量kw·h

216018385

703671

42410000

2367944

261500000

占收入电量的%

82.71

0.27

16.22

0.8

100

分摊线损

1973918

6393

387633

2367944

说明

平衡体系

名称

消耗电量

kWh

各项损失电量

有效电量kWh

电能利用率%

 

备注

电器损失

kWh

设备损失kWh

照明损失kWh

管理损失kWh

损失电量小计

电量kWh

占总消耗%

1

2

3

4

5

6

7

8

9

基本生产用电

219090000

32299034

61753755

682324

40991142

135726255

61.95

83363745

38.05

辅助用电

42410000

6650403

12474026

27440

7261079

26412948

62.28

15997052

37.72

合计

261500000

38949437

74227781

709764

48252221

162139203

62

99360797

38

平衡体系综合电能利用率%

设备综合利用率%

56.45

1-(2+3+4)/1

注:

8=1-6

9=8/1

管理综合利用率%

67.31

1-(2+3+4+5)/[1-(2+3+4)]

综合电能利用率%

38

1-(2+3+4+5)/1

按体系消耗电量平衡表

第二部分

供电系统电能平衡技术报告

一、测算原则与依据

供电设备系统电能平衡主要是测算系统内变压器和供电网络在完成电能转换与传递过程中的电能损耗。

其中变压器以统计计算为主,供电线路采取测试与统计相结合的测算原则。

该系统内的各有关技术数据和统计数据以对方提供的技术资料为准,线路负荷情况由典型代表日的每小时电流测试记录,然后求出均方根电流。

并参照线路年供出电量,工作时间,线路长度等情况平衡得出。

导线长度的电阻数据以《电工手册》为准。

二、供电线路测算报告

1、测算说明

全公司(一号机组、二号机组)具有代表性的高、低压供电线路75条,线路累计长度为5.155km,在这次电平衡中进行了逐条测算。

2、计算公式

代表日均方根电流:

式中:

Iif:

均方根电流A

Ii2:

每小时电流A

输电线路年损耗电量ΔWx

ΔWx=m×Iif2×R×L×t×10-3(kWh)

式中:

m:

系数(三项三线取3三项四线取3.5)

R:

每根导线电阻

L:

导线长度

t:

线路年工作时间

三、供电系统损失

经本次电平衡得知,全公司供电系统总损失电量:

ΔWgs=ΣΔWb+ΣΔWx

=2102938+265006

=2367944kWh

供电系统损失率为:

ΔWgs=ΣΔWgs/Wg×100%

=2367944/261500000×100%

=0.91%

四、变压器测算报告

1、计算公式

变压器年均输入有功功率P1

P1=Wg/t(kW)

式中:

Wg:

变压器年输入电量(kWh)

t:

变压器年带负荷时间(h)

变压器年均负荷率β

β=I2/I2e×100%=P1/Se×CosΦ×100%

式中:

I2:

变压器二次荷电流(A)

I2e:

变压器二次额定电流(A)

Se:

变压器额定容量(kVA)

CosΦ:

变压器年均功率因数(%)

变压器有功损耗ΔPb

ΔPb=ΔP0+β2×ΔPk(kW)

式中:

ΔP0:

变压器空载有功损耗(kW)

ΔPk:

变压器短路有功损耗(kW)

变压器年损耗电量ΔWb

ΔWb=ΔP0×T+β2×ΔPk×t(kWh)

式中:

T:

变压器年运行时间(h)

t:

变压器年负荷时间(h)

变压器年均输出有功功率P2

P2=(Wg—ΔWb)/t(kW)

变压器效率:

ηb

ηb=P2/P1×100%(%)

2、测算结果

本系统在平衡期内共投入运行变压器29台,平均负载率为84.08%,平均效率为96.06%。

 

电力变压器计算表

 

设备名称

高备变

1高厂变

2高厂变

型号规格

单位

SFFZ10-50000/220

SFF10-50000/20

SFF10-50000/20

额定容量

KVA

50000/28000-28000

50000/28000-28000

50000/28000-28000

年运行时间

h

8520

6657

6657

年负荷时间

h

210

6657

6657

年输送电量

KW.h

5500000

118600000

137400000

功率因数

CosΦ

0.8

0.8

0.8

空载有功损耗

KW

37.2

26.8

26.8

短路有功损耗

KW

219.2

207

207

输入有功功率

KW

26190.48

17815.83

20639.93

输出有功功率

KW

24587.23

17748

20558.01

有功损耗总和

KW

131.18

67.86

81.91

负载率

%

65.48

44.54

51.6

效率

%

93.88

99.62

99.6

年损耗电量

KW.h

336681

451777

545308

电力变压器计算表

设备名称

1办公楼变

2办公楼变

1低压厂用变

2低压厂用变

型号规格

单位

SGB10-500/6.3

SGB10-500/6.3

SGB10-2500/6.3

SGB10-2500/6.3

额定容量

KVA

AN500

AF600

AN500

AF600

AN2500

AF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