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建筑工程景观设计导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268287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2.3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温州市建筑工程景观设计导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温州市建筑工程景观设计导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温州市建筑工程景观设计导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温州市建筑工程景观设计导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温州市建筑工程景观设计导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温州市建筑工程景观设计导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温州市建筑工程景观设计导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温州市建筑工程景观设计导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温州市建筑工程景观设计导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4.5社会性原则。

通过创造宜人建筑工程景观,赋予城市艺术感召力,构筑促进城市人际交往的社会环境。

二、温州地域景观环境

2.1温州地区地理环境

2.1.1建筑工程景观设计必须要从场地的基本条件、地形地貌、土质水文、气候条件、动植物生长状况和市政配套设施等地理环境要素分析设计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2.1.2温州地区地理环境要素主要包含:

温州为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夏季风交替显著,温度适中,四季分明,雨量充沛。

年平均气温17.3-19.4摄氏度。

温州市陆域面积1178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鹿城、龙湾和瓯海三个区)面积1187平方公里。

境内地势从西南向东北呈现梯形倾斜。

主要水系有瓯江、飞云江、螯江,境内大小河流150余条。

温州陆地海岸线长355公里,有岛屿436。

海域面积约11000平方公里。

温州土壤肥沃,河流湖泊众多,海洋资料丰富。

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有柑橘、茶叶、枇杷、杨梅、甘蔗等160余种,用材林有松、杉、栎等280余种。

2.2温州地区历史文化

2.2.1建筑工程景观设计应十分重视保护温州当地的文物古迹,并对保留建筑物妥善修缮,发挥其文化价值和景观价值。

应保持地域原有的人文环境特征,发扬优秀的民间习俗,从中提炼代表性设计元素,创造出新的景观场景,引导新的居住模式。

2.2.2温州地区历史文化要素主要包含:

温州古代称瓯越。

温州历史上以造纸、造船、鞋革、绣品、漆器著称,亦是中国青瓷的发源地之一。

温州本地方言以瓯语最为重要,一般泛指通行温州各地的温州话。

温州话是吴语的一种,属于吴语瓯江片,是南吴语的代表。

瓯越文化、山水文化、民族文化等源远流长,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戏曲、造型艺术、民间美术、民间手工技艺、民间习俗等有着深厚的底蕴和独特的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

三、建筑工程景观设计元素分类

3.1分类原则

以景观来塑造人的交往空间形态,突出了“场所+景观”的设计原则,具有概念明确,简练实用的特点。

3.2设计元素分类表

设计分类是依照环境景观的组成元素进行,包含植物、道路、广场、园林小品及硬质、水景、照明六个部分,而景观设计要素主要指建筑环境景观设计中各元素的设计内容和设计要点

序号

设计元素分类

设计要素

设计内容

设计要点

1

植物景观

建筑旁(间)绿化

组团绿化

架空层绿化

地下室顶板绿化

停车场绿化

屋顶绿化

垂直绿化

植物配置

植物组合的空间效果

常见绿化树种分类表

温州地区常用乔木选用表

温州地区常用灌木及地被选用表

种植土控制厚度

停车场绿化要点

园林植物栽种与有关设施距离规定

道路交叉口植物布置规定

古树名木保护

2

道路景观

机动车道路

非机动车道路

人行道路

消防通道及消防登高面

无障碍及养老设施

 

3

场所景观

居住区健身运动场

居住区休闲广场

居住区游乐场

公共市政广场

公共文化休闲广场

公共集散广场

公共纪念性广场

公共商业广场

4

园林小品及硬质景观

廊与花架

大门

园桥

挡墙

园墙

树池与花坛

雕塑小品

便民设施

信息标志

种植容器

模拟化景观

5

水景景观

人工造景水景

人工生态水景

室外泳池

景观用水

6

照明景观

常见光源和特征

景观照明设备

景观照明设计方法

照明方式及表现方法

照明设计要点和技术要求

四、植物景观

4.1建筑旁(间)绿化

4.1.1建筑旁(间)绿化是建筑群落中重要的“半私密”领域,是建筑使用者日常生活之中最便于相

互交往,闲适活动最多,使用最频繁的室外空间。

因此,建筑旁(间)绿地要贴近使用者,突出通达性、观赏性和实用性。

4.1.2建筑旁(间)绿化应结合建筑的类型及平面特点、建筑组合形式、建筑前道路等因素进行布置,

创造庭院绿化景观,区分公共与私人空间领域。

应设置方便人群行走及滞留的适量硬质铺地、必要的休闲设施,并配植耐践踏的草坪。

4.1.3建筑旁(间)绿化的种植应考虑建

筑物的朝向,建筑物南面不宜种植过密,以致影响通风和采光;

在阴影区宜种植耐荫植物;

在近窗不宜种高大灌木;

而在建筑物的西面,需要种高大阔叶乔木,对夏季降温有明显的效果。

4.2组团绿化

4.2.1组团绿地是建筑间绿地的延伸和扩大。

一般设置在若干栋建筑组成的团组中,并根据团组的空

间构成布置成开敞式、半开敞式和封闭式绿地,与建筑旁绿地相比,适宜于更大范围的人群交往。

4.2.2组团绿地的设置应满足有不少于1/3的绿地面积在标准的建筑日照阴影线范围之外的要求,并

便于设置休闲设施和适于成人游憩活动。

其中院落式组团绿地的设置还应同时满足表4.3中的各项要求。

表4.2院落式组团绿地设置规定

封闭型绿地

开敞型绿地

南侧多层楼

南侧高层楼

L≥1.5(L2)

L≥30m

L≥50m

S1≥800㎡

S1≥1800㎡

S1≥500㎡

S1≥1200㎡

S2≥1000㎡

S2≥2000㎡

S2≥6000㎡

S2≥1400㎡

注:

L——南北两楼正面间距(m);

L2——当地住宅的标准日照间距(m);

S1——北侧为多层楼的组团绿地面积(㎡);

S2——北侧为高层楼的组团绿地面积(㎡)。

4.2.3组团绿地应满足人群户外活动的需要,布置小型活动场地,供人群休息和活动的场所,并设

置必要的休闲设施,如座椅、凉亭等。

4.2.4

种植植物围合空间,为活动场所提供适宜的绿色背景,为人群创造防风避晒的条件。

并以树木

或设置景观构筑物、墙垣、栅栏、棚架等结合垂直绿化,作为隔离带,减少活动区相互间的干扰。

4.2.5组团绿地的植物配置应品种丰富、各具

特色,要考虑四季季相及快速普遍绿化的景观效果,合理采用常绿树和落叶树,乔木和灌木,速生树和慢长树,乔、灌、花、草与蔓生植物,观形、赏花、闻香与取色的结合。

(温州某小区组团绿化)

4.3架空层空间绿化

4.3.1建筑底层架空广泛适用于南方亚热带气候区的建筑,利于建筑院落的通风和小气候的调节,方

便人群遮阳避雨,并起到绿化景观的相互渗透作用。

4.3.2

架空层内应以布置硬质景观、枯山水景观

为主,绿化种植为辅,可配置适量的活动和休闲设施。

4.3.3架空层内绿化植物宜选择耐荫性的花草灌

木。

(架空空间绿化)

4.4地下室顶板覆土绿化

4.4.1地下室顶板绿化一般要结合地形特点及使用要求设计,防止对首层建筑室内的干扰,绿地靠窗

设置,并种植一定数量的灌木和乔木,减少户外人员对室内人群的视线干扰。

4.4.2地下室顶板绿化应根据覆土厚度及小气候条件进行种植设计,乔木应选择耐瘠薄、干旱、生命

力强、根系较浅但侧根、须根发达的品种,灌木、地被应选择根系发达,枝叶繁茂的品种,以达到防风固土的效果。

顶板绿化上部必须暴露在大自然中,让绿化植物直接接受阳光和雨露。

4.4.3顶板覆土厚度必须满足植物生长的要求,一般参考控制厚度见表4.4,对于较高大的树木,可在

顶板上设置树池栽植。

表4.4种植土控制厚度

种植物

种植土最小厚度(cm)

花卉草坪地

40

灌木

60

小乔木、藤本植物

80

中高乔木

100

4.4.4地下室顶板绿化临空处应设置符合规范的安全围护,并对围护立面进行绿化或景观装饰,形成

垂直面的绿化、美化。

4.4.5

地下室顶板结构承载力的在设计时应根据建筑使用功能、顶板覆土堆坡、绿化景观布置的要求

统一考虑,以达到相应的承载力要求。

为减轻屋顶的荷载,可采用相应处理手法(如:

栽培介质可用轻质材料按需要比例混合而成;

地形堆坡处在保证满足植物生长要求厚度的种植土层下可用轻质材料进行堆坡造型或架空处理等)。

4.4.6地下室顶板绿化可用人工浇灌,也可

采用小型喷灌系统和低压滴灌系统。

地下室顶板绿化需做好防水排水处理,可采用顶板找坡,铺设卷材或涂膜防水层、耐根系穿刺防水层、蓄水排水层(宜采用现代合成材料技术制造的蓄水排水板)、设排水沟和排水管的方式解决防水排水问题。

(某小区地下室顶板绿化)

4.5停车场绿化

4.5.1停车场应进行生态化设计,设置林荫停车位,地面采用嵌草铺地或透水材料铺地。

4.5.2车场的绿化景观可分为:

周界绿化、车位间绿化和地面绿化及铺装。

(具体见表4.6)

表4.5停车场绿化要点

绿化部位

景观及功能效果

周界绿化

形成分隔带,减少视线干扰和人群的随意穿越,遮挡车辆反光对建筑室内的影响,增加车场的领域感,美化周边环境

较密集排列种植灌木和乔木,乔木树干要求挺直;

车场周边也可围合装饰景墙,或种植攀缘植物进行垂直绿化

车位间绿化

多条带状绿化种植产生陈列式韵律感,改变车场内环境,并形成庇荫,避免阳光直射车辆。

车位间绿化种植的庇荫乔木,应具有根系深长,分支点高,冠大荫浓等特点

车位间绿化带由于受汽车尾气排放影响,不宜种植花卉。

为满足车辆的垂直停放和种植物保水要求,绿化带一般宽为1.5~2m左右,乔木沿绿带排列,间距应≥2.5m,以保证车辆在其间停放

地面绿化及铺装

地面铺装和草坪使场地色彩产生变化,减弱大面积硬质地面的生硬感

采用嵌草铺地,种植耐碾压草种。

选择满足碾压要求具有透水功能的实心砌块铺装材料,铺装的基础同时须保证透水功能

4.6屋顶绿化

4.6.1屋顶绿化应种植耐旱、耐移栽、生命力强、抗风力强、外形较低矮的植物。

坡屋面多选择贴伏

状藤本或攀缘植物。

平屋顶以种植观赏性较强的花木为主,并适当配置景观构筑物、墙垣、栅栏、棚架、水池等划分空间,形成周边式和庭园式绿化。

4.6.2

需设置屋顶绿化的建筑女儿墙高度,在设计时应设定屋顶绿地的标高上限,保证女儿墙的安全

高度,并对女儿墙立面进行绿化或景观装饰,形成垂直面的绿化、美化。

4.6.3需设置屋顶绿化的建筑,屋面板

结构承载力在设计时应根据屋顶绿地的布置要求统一考虑,以达到相应的承载力求。

(某公建屋顶绿化)

为减轻屋顶的荷载,栽培介质可用轻质材料按需要比例混合而成(如营养土、土屑、蛭石等)。

4.7垂直绿化

4.7.1建筑垂直绿化应结合建筑设计统一考虑,以避免后期重复建设的浪费,对建筑防水、结构的破坏。

4.7.2垂直绿化植物材料的选择,应考虑不同习性的攀缘植物对环境条件的不同需要;

并根据攀缘植物的观赏效果和功能要求进行设计。

应根据不同种类攀缘植物本身特有的习性,选择与创造满足其生长的条件。

4.7.3应根据种植地的朝向选择攀缘植物。

东南向的墙面或构筑物前应种植以喜阳的攀缘植物为主;

北向墙面或构筑物前,应栽植耐荫或半耐荫的攀缘植物;

在高大建筑物北面或高大乔木下面,遮荫程度较大的地方种植攀缘植物,也应在耐荫种类中选择。

4.7.4

垂直绿化的植物配置受攀爬物的高度、材料、色彩、风格等因素制约,应根据受攀爬物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宜的攀缘植物。

4.7.5用攀缘植物造景,要考虑其周围的环境进行合理配置,在色彩和空间大小、形式上协调一致,并努力实现品种丰富、形式多样的综合景观效果。

4.7.6宜尽量采用地栽形式。

容器或种植池种植时,容器(种植池)高度不得低于45cm,内沿宽度应大于40cm,并预留排水孔。

(建筑墙面垂直绿化)

4.8植物配置原则

4.8.1适应绿化的功能要求,适应所在地区的气候、土壤条件和自然植被分布特点,选择抗病虫害强、易养护管理的植物,体现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地域特点。

4.8.2充分发挥植物的各种功能和观赏特点,合理配置,常绿与落叶、速生与慢生相结合,构成多层次的复合生态结构,达到人工配置的植物群落自然和谐。

4.8.3植物配置要根据各种不同的植物形态、生态习性特点,满足不同绿化用地要求。

植物品种的选择要在统一的基调上力求丰富多样。

4.8.4要注重种植位置的选择,以免影响室内的采光通风和其他设施的管理维护。

植物配置充分考虑通风采光的要求,根据不同朝向和使用性质进行布置。

4.9树种选择原则

4.9.1植物配置树种选择以体现地域性植被景观的乡土树种为主,适当引进成熟的能适应本地区气候条件的新树种。

宜采用观花、观叶、观果植物有机结合,同时兼顾保健植物、鸟嗜植物、香源植物、蜜源植物、固氮植物等。

4.9.2合理控制不同植物类型的比例,速生树:

慢长树=2:

3,常绿乔木:

落叶乔木=1:

2-2:

3。

常绿灌木:

落叶灌木=1:

2-l:

3,乔灌木:

草坪(乔灌木树冠投影面积中草坪除外)=7:

4.9.3科学配置植物群落结构,以乔木为绿化骨架,乔木量种植≥2-3株/100m2绿地。

乔木、灌木、地被、草花、草坪有机结合,形成稳定合理的人工植物群落。

群落结构单层与复层(2-5层)的选择应以环境条件和使用功能为依据,复层的人工植物群落面积≥40-50%绿化种植地面积。

人工设计的植物群落应使其具有最佳的生态效益。

4.10植物组合的空间效果

植物分类

植物高度(cm)

空间效果

花卉、草坪

13-15

能覆盖地表,美化开敞空间,在平面上暗示空间。

灌木、花卉

40-45

产生引导效果,界定空间范围

灌木、竹类、藤本类

90-100

产生屏障功能,改变暗示空间的边缘,限定交流空间

乔木、灌木、藤本类、竹类

135-140

分割空间,形成连续完整的围合空间。

乔木、藤本类

高于人水平视线

产生较强的视线引导作用,可形成较私密的交往空间。

高大树冠

形成顶面的封闭空间,具有遮蔽功能,并改变天际线的轮廓。

4.11温州地区常用树种选用

4.11.1基调树种

根据温州市情况,选择基调树种如下8种:

小叶榕Ficusconcinna,香樟Cinnamomumcamphora,乐昌含笑Michelia 

chapensisDandy,天竺桂Cinnamomumpedunculatum,喜树Camptothecaacuminata,羊蹄甲BauhiniapurpureaL,白兰花Micheliaalba,枫香Liquidambarformosana

4.11.2骨干树种

根据温州市的具体情况,确定如下17种骨干树种:

全缘叶栾树Koelreuteriaintegrifoliola,青冈栎Cyclobalanopsisglauca(Thunb.)Oerst,广玉兰magnoliagrandiflora,白玉兰Magnoliadenudata,合欢Albiziajulibrissin,深山含笑Micheliamaudiae,鹅掌楸Liriodendronchinense,木荷Schimasuperba,重阳木Bischofiapolycarpa,榉树Zelkovaserrata(Thunb.)Makino,乌桕Sapiumsebiferum,无患子Sapindusmulorossi,桂花Osmanthusfragrans,女贞Ligustrumlucidum,檫木Sassafrastzumu,南酸枣Choerospondiasaxillaris,蒲葵Livistonachinensis

4.11.3一般树种

从温州实际情况出发,以下树种宜加以重视(348种)。

(具体见附录二)

4.12园林植物栽种与有关设施距离规定

4.12.1园林树木与地下管线最小水平距离

名称

新植乔木(m)

现状乔木(m)

灌木或绿篱外缘(m)

电力电缆

1.50

3.5

0.50

通讯电缆

给水管

2.0

-

排水管

3.0

排水盲沟

1.00

消防龙头

1.20

燃气管道(低中压)

热力管

2.00

5.0

(注:

乔木与地下管线的距离是指乔木树干基部的外缘与管线外缘的净距离。

灌木或绿篱与地下管线的距离是指地表处分蘖枝干中最外的枝干基部的外缘与管线外缘的净距。

4.12.2园林树木与地面建筑物、构筑物外缘最小水平距离

测量水准点

地上杆柱

挡土墙

3.00

楼房

5.00

平房

围墙(高度小于2m)

0.75

排水明沟

4.13道路交叉口植物布置规定

4.13.1安全视距三角形内不能有建筑物、构筑物、广告牌以及树木等遮挡司机视线的地面物。

在视距三角形内布置植物时,其高度不得超过0.65-0.7m,宜选低矮灌木、丛生花草种植。

视距的大小,随着道路允许的行驶速度,道路的坡度,路面质量情况而定,一般采用30-35m的安全视距为宜。

行车速度≤40km/h

非植树区不应小于30m

行车速度≤25km/h

非植树区不应小于14m

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交叉口

非植树区不应小于10m

机动车道与铁路交叉口

非植树区不应小于50m

4.13.2交通岛,一般设计为圆形,其直径的大小必须保证车辆能按一定谏摩以交织方式行驶,圆形中心岛直径一般为40-60m,一般城镇的中心岛直径也不能小于20m。

中心岛不能布置成供行人休息用的小游园或吸引游人的美丽花坛,而常以嵌花草皮、花坛为主或以低矮的常绿灌木组成简单的图案花坛,切忌用常绿小乔木或灌木,以免影响视线。

中心岛必须封闭。

4.14古树名木保护

一级古树名木要报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二级古树名木要报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工程影响古树名木生长的,建设单位必须提出避让和保护措施。

4.14.1古树名木的保护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1古树名木保护范围的划定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成行地带外绿树树冠垂直投影及其外侧5m宽和树干基部外缘水平距离为树胸径20倍以内。

2保护范围内不得损坏表土层和改变地表高程,除保护及加固设施外,不得设置建筑物、构筑物及架(埋)设各种过境管线,不得栽植缠绕古树名木的藤本植物。

3保护维护附近,不得设置造成古树名木的有害水、气的设施。

4采取有效的工程技术措施和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维护其正常生长。

5国家严禁砍伐、移植古树名木,或转让买卖古树名木。

6在绿化设计中要尽量发挥古树名木的文化历史价值的作用,丰富环境的文化内涵。

五、道路景观

5.1道路景观基本要求

本导则的道路景观主要适用于建筑基地内的道路景观。

道路景观的营造应与建筑体量、周边风貌相衔接。

根据道路功能定位确定道路景观风格,景观一般由铺装、绿化构成。

5.2机动车道路

5.2.1机动车道路以机动车行车视线来确定的线形空间,车行道路边界与建筑间距宜≥5米,可通过种植绿化来减少道路交通通行噪声带来的影响。

5.2.2机动车道路铺装

(1)铺装在保证车行功能的同时应具有整体性、平整性。

铺装形式应简洁。

(2)路面铺装材料一般采用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及砖石路面。

5.2.3

机动车道路绿化

(1)机动车道路绿化应符合行车安全视距和行车净空要求,苗木分枝点应在3.5米以上。

(2)机动车道路建议采用绿化分隔带形式,乔木宜高大挺拔,适当搭配灌木及地被,四季分明。

(温州某小区机动车道路)

5.3非机动车道路

5.3.1非机动车道路以非机动车行车视线设置的景观单元。

5.3.2非机动车道路内设置自行车道时,自行车道入口应有明显标识,有条件的情况下与非机动车设置隔离。

5.3.3

非机动车道路铺装

(1)路面铺装材料一般采用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彩色沥青及砖石路面。

5.3.4非机动车道路绿化

(1)突出植物季相变化,绿化品种选择注重美观的同时应考虑植被的防尘、防噪和夏季的遮荫要求。

(非机动车道路内设置自行车道)

5.4人行道路

5.4.1人行道道路是以满足行人安全通过形成的具有观赏性的通行空间,通过不同的形式、形状、铺装材质融入景观环境,并考虑细节的变化,设置无障碍设施。

5.4.2人行道道路铺装

1路面铺装丰富多样,材料一般采用花岗岩、透水砖等砌块类铺装材料及卵石、砂土路面等。

2如需在人行道路上设置自行车道时,应与人行道采用零高差,宜采用彩色沥青铺装或塑胶铺装。

5.4.3人行道道路绿化

1人行道种植应绿树成荫,乔灌木应选择观花、观叶、具有芳香品种。

避免种植带刺、有毒的植物。

2行道树树池应结合地形,内径不小于1.2米。

(人行道路)(温州某小区人行道路)

5.5消防车道与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

5.5.1在进行建筑工程景观总图设计时,应通过合理的用地配置,适宜的景观安排,对消防车道与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做景观化处理,注意人车分流。

5.5.2消防车道与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与建筑之间宜种植耐生长的植物,高度低于3米,不能种植大乔木及设置景观构筑物。

5.5.3消防车道的景观化处理

1铺装材料宜选用花岗岩、透水砖等砌块类铺装材料及彩色沥青,形式可结合周边环境特色设置。

5.5.4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的景观化处理

1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面层铺装应结合消防通道采用硬质铺装面层。

(温州某小区消防车道)(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路)

5.6无障碍设施布置

在国家《无障碍设计规范》的要求下,还应参照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