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家县扶贫攻坚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26597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1.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巧家县扶贫攻坚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巧家县扶贫攻坚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巧家县扶贫攻坚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巧家县扶贫攻坚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巧家县扶贫攻坚实施方案.docx

《巧家县扶贫攻坚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巧家县扶贫攻坚实施方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巧家县扶贫攻坚实施方案.docx

巧家县扶贫攻坚实施方案

巧家县扶贫攻坚实施方案

巧家多条措施实施“精准扶贫”

  “进村入户,摸清底数,区分类型,找准问题、分类施策,精准扶贫”帮扶干部每一户都要把脉“穷根”,开脱贫“处方”。

近年来,巧家县采取以整体推进与精准到户,政策帮扶、产业帮扶增强造血功能的扶贫方式,切实把各项措施扶到点上、扶到根上,以“精准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

  日前,笔者在巧家县马树镇小河塘村碗花社采访时,看到养牛大户蒋先武正在牛舍里给20头母牛喂草。

原来生活贫困的蒋先武,在驻村扶贫工作组的帮扶下,建了占地5000多平方米的养牛场,如今年收入10多万元。

蒋先武家的变迁,正是巧家县实施精准扶贫致富的一个缩影。

  实施精准扶贫,首先要摸清贫困人口数量和收入情况,分析是什么原因导致贫困。

开展好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回头看”核查工作,为精准扶贫调焦校准。

“实行建档立卡的主要目的,就是精准识别贫困户、贫困村及致贫原因,为政府确定帮扶措施提供参考。

”巧家县扶贫办主任张勇说,建档立卡、把脉“穷根”是手段,开对“处方”引导农户脱贫致富才是目的。

  老店镇三河村村民苏东国家庭贫困,镇干部根据档案中记录的帮扶需求,建议他发展养羊。

去年9月,在结对帮扶人员的帮助下,苏东国建起了羊圈,并购买35只种羊发展山羊养殖业。

“多亏政府的帮助,现在我的山羊养殖规模已达60多只。

”苏东国笑呵呵地说,“预计今年底可出栏近30只,至少能增加3万元收入,今年就能摘掉贫困户的帽子了。

  “十二五”以来,巧家县坚持“加强基础,突出产业,扩大转移,改善环境”的思路,整合项目资金,狠抓项目建设。

自XX年以来,全县共投入各类专项扶贫资金亿元,发放到户扶贫贷款亿元,项目贷款2660万元,实施整村推进、整乡推进、连片开发、安居工程、易地扶贫开发、产业扶贫等一系列扶贫工程。

  XX年该县在中寨、白鹤滩、老店、蒙姑、崇溪、茂租、炉房、药山等乡镇实施种植、养殖等产业扶持,扶持资金达450万元,又在崇溪、东坪等乡镇启动了300人易地搬迁安置项目。

今年,巧家县投资3000多万元在小河塘村实施整村推进项目,县扶贫办在小河塘村13个村民小组400多农户中实施了马铃薯套种油菜花的产业扶贫项目1378亩,利用马铃薯和油菜花生长季节的不同实行套种轮种。

  受自然、生态、地理、交通等条件的制约,巧家县药山镇洗羊塘村位于海拔3200多米的大药山脚下,居住着300左右农户1000余村民。

由于当地生态环境极度恶化,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十分恶劣,已基本丧失生存条件。

  巧家县委、政府经过多次调研,决定把这些群众“走出去”,整村易地搬迁到海拔XX米左右的老店镇尹武海坝,从根本上解决这些特困群众的脱贫问题,走出了一条从着眼“治穷病”到着力“拔穷根”的扶贫新路。

  XX年至XX年间,巧家县筹集易地扶贫、安居房、国土整治、“一事一议”等资金4000多万元,在尹武海坝安置区实施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统一规划、依山而建300套两层安置房。

  脱贫致富,最终要依靠产业的“造血式”发展来支撑。

巧家县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实施产业扶贫项目,最近五年共投入产业扶贫项目资金1350多万元,大力发展生猪养殖和养羊、养牛产业,种植花椒、核桃、板栗等经济林果,推进蚕桑和中草药等产业,帮助群众增收脱贫。

  “我建这个养猪场花了8万元,占地XX多平方米,计划再花1万元购进200头仔猪。

今年还成立了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有52户人入社。

”白鹤滩镇巧家营村村民凌志以前是甘蔗种植大户,这几年因甘蔗价格低,他都不种了。

  XX年末,巧家县尚有贫困人口万人。

“十二五”期间,通过项目带动、产业拉动,到户扶贫项目的实施,到XX年贫困人口减少到万人,预计XX年再减少贫困人口万人,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控制在万人。

XX年末全县人均纯收入仅2745元,通过各种扶贫和其它项目的实施,农民收入明显增加。

截止XX年底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215元。

增加了2470元,年均增加元,增幅为%。

巧家县强化驻村扶贫工作队管理确保作用发挥

  巧家县脱贫攻坚“挂包帮”“转走访”工作自启动以来,在省、市、县委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下,各挂包单位、驻村扶贫工作队攻坚克难,积极开展各项工作,以严格管理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一是强化管理,切实发挥作用。

根据省、市、县相关要求,结合巧家实际,制定了《巧家县驻村扶贫工作队管理办法(试行)》,进一步明确了驻村扶贫工作队、驻村扶贫工作队长、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和派出单位职能职责,细化落实县联席办、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扶贫办等相关部门主体责任和乡镇党委的管理主体责任,督促驻村工作队当好驻村脱贫攻坚的宣传队和服务员,帮助驻村农户增收脱贫,加强基层党建工作。

进一步强化对驻村扶贫工作队的督查、考核等工作,确保在岗履职,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充分发挥了驻村扶贫工作队的重要作用。

  二是强化督查,严肃工作纪律。

在驻村扶贫工作队管理办法中,结合巧家实际进一步严肃工作纪律,细化请销假制度和月考勤登记制度。

同时,制定下发了《巧家县XX年脱贫攻坚工作综合督查方案》,由县委督查室牵头,联合县委组织部、县政府督查督办室和县联席会议办公室对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和驻村扶贫工作队员驻村工作开展情况开展随机督查,督促其积极开展驻村脱贫攻坚任务。

截止目前,围绕驻村工作队员在岗情况、工作开展情况以及乡镇联席办日常工作情况等,已组织了一次覆盖全县93个贫困村的全面督查,共发现10个方面的问题,现正在督促相关单位进行整改中。

  三是强化培训,提升综合能力。

积极组织开展业务培训,提高驻村扶贫工作队员业务能力水平。

县委、政府于今年1月26日集中统一组织了动员培训,对476名驻村队员就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扶贫政策、农村危房改造及安全方面等进行了业务培训。

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到岗后,16个乡镇党委分别结合各乡镇、各村(社区)实际对驻村工作队员再次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培训,乡镇主要领导亲自授课,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驻村工作任务,促使驻村工作队员尽快熟悉情况,开展工作。

  四是强化保障,解决实际困难。

为了提高了工作队员驻村开展工作发生意外伤害的风险抵御能力,县联席办统一为476名驻村扶贫工作队员购买了一份为期一年、最高赔偿限额为30万元的意外伤害保险。

派出单位、乡镇及时为驻村工作队提供食宿必要条件,及时解决驻村工作、生活实际困难。

同时,制定了《驻村工作队专项工作经费管理办法(试行)》规范资金管理,联合乡镇联席办督促派出单位及时落实驻村工作队专项工作经费。

目前,各级派出单位已划拨到位专项工作经费共计万元,为工作队员驻村开展工作和生活提供了必要的经费保障。

  五是强化宣传,营造浓厚氛围。

充分运用报刊、电视、专栏、专刊的形式,进一步加大宣传引导和舆论作用。

截至目前,巧家县联席办制发扶贫攻坚“挂包帮”“转走访”工作简报16期,在巧家新闻网刊发信息114条、播出新闻18条、“云南通﹒巧家”党政客户端刊出5条、《巧家快讯》手机报播出45条、“微巧家”官方微信刊出22条,“微巧家”官方微博刊发6条,在昭通电视台刊播相关新闻2条、“今日头条”客户端刊播9条,《巧家掀起“挂包帮转走访”工作热潮》等4条新闻在《昭通日报》、《微昭通》刊出。

做到报纸上有文章、电台里有声音、电视台有图像、手机有信息,营造了全县动员、全民参与、合力攻坚的浓厚氛围。

  六是强化整合,脱贫初现成效。

紧扣XX年脱贫出列15个贫困村(社区),减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万人目标。

进一步抓好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项目,积极整合3个整乡推进、69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和42个美丽宜居乡村示范点建设,完成5000户易地扶贫搬迁、10000户农村危房改造。

全力帮助贫困群众发展经济、增加收入,进一步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与社会扶贫有机结合的大扶贫工作格局。

截至目前,全县驻村工作队员共帮助解决群众急需解决的困难和问题100余件,直接投入巧家的各类帮扶资金万元、协调引进资金万元。

新建通村道路、自然村户间道路硬化15620㎡,新建沟渠8条、建人畜水窑8个;种植核桃1500亩,种草860亩,种植马铃薯高厢垄作间套油菜示范1000亩,发展养牛635头、养羊556只、养猪3184头,预计产值可达近亿元。

巧家县吹响脱贫攻坚冲锋号决战全面小康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两个“一百年目标”中的第一个,要实现全面小康,贫困人口脱贫是关键。

巧家现在还有贫困乡镇9个、贫困村93个、贫困人口万,要确保到2019年全部贫困人口脱贫,目前扶贫开发已进入集中攻坚、攻城拔寨的关键阶段。

近日,巧家16各乡镇党政一把手向县委政府递交异地搬迁和脱贫攻坚目标责任书,立下了“军令状”,到期不摘贫困帽,就摘乌纱帽,脱贫攻坚战冲锋号已吹响,巧家誓举全县之力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

  习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指出:

“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都要提高精准度,扶到点上、根上,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XX年,县委、县政府把扶贫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精心谋划、周密部署,制定出台了扶贫攻坚一系列意见和方案,按照“三榜公示,五级联审”办法开展了扶贫建档立卡回头看,完成了万贫困人口的建档立卡工作。

组织开展了扶贫攻坚“挂包帮”“转走访”,119个挂钩联系单位、5616名干部进村入户,与42738户贫困户结成对子、攀成亲戚,精准识别了扶贫对象、摸清找准了致贫原因,精准制定了扶贫措施。

根据贫困村、贫困户的不同情况,紧紧盯住增加收入,精准施策,因村选产业,因户定项目,发展致富产业,通过发展生产解决一批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结合林权制度改革,多渠道筹集生态公益林的补偿资金,提高补助标准,并在符合政策规定范围内,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或利用生态补偿和生态保护工程资金使当地有劳动能力的部分贫困人口转为生态保护人员,增加农民的收入,通过生态补偿脱贫一批;从义务教育、学生助学、技能培训等方面入手,加快实施教育扶贫工程,尽快落实省级扶持政策,让精准识别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上的起学、让毕业生都能学到一技之长、让贫困家庭主要劳动力都能掌握1到2门实用技术,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全面加强农村低保制度和扶贫制度衔接,实现农村低保标准与扶贫标准“两线合一”,切实发挥农村低保制度的兜底保障作用,通过政策兜底保障脱贫一批;要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成员实行医疗保险全覆盖,由县级适度分担贫困户自筹部分,适度降低大病保险报销起付线,提高报销封顶额度,医疗救助脱贫一批;实施《“8·03”地震灾区恢复重建总体规划》,按照“恢复重建完成之时就是脱贫之日”的要求,加快灾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特色产业建设,通过恢复重建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脱贫一批;抓住国家加大对生存条件恶劣的1000万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的重大机遇,使用好农发行易地搬迁专项贷款,启动易地扶贫搬迁,通过易地搬迁脱贫一批。

  巧家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的要求,精心制作精准扶贫“工作手册”,分乡镇、分片区绘制贫困人口和扶贫项目分布图,逐村绘制贫困人口条形图和产业发展规划图,逐项目制定任务书和时间表,实行挂图作战,倒逼精准扶贫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从XX年开始,有序推进贫困人口脱贫和贫困村(社区)、贫困乡镇摘帽退出,至2019年,实现全县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全县93个贫困村(社区)、9个贫困乡镇全部摘帽退出,2020年巩固提高。

脱贫:

XX年减少贫困人口万人,XX年减少贫困人口万人,XX年减少贫困人口万人,2018年减少贫困人口万人,2019年减少贫困人口万人,确保到2019年全县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全面消除绝对贫困。

出列:

确保XX年实现15个贫困村(社区)整体脱贫,XX年实现20个贫困村(社区)整体脱贫,2018年实现28个贫困村(社区)整体脱贫,2019年实现30个贫困村(社区)整体脱贫。

摘帽:

确保XX年实现包谷垴乡、新店镇退出贫困乡镇,2018年实现东坪镇、中寨乡、炉房乡退出贫困乡镇,2019年实现红山乡、崇溪镇、老店镇、药山镇退出贫困乡镇。

  虽然巧家脱贫攻坚面临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基础设施落后等难题,但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