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知识点整理背诵Word格式.docx
《教育学知识点整理背诵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知识点整理背诵Word格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民多献忠
十一、教育学的定义:
教育学就是描述和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内容,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十二、苏格拉底问答法:
1、苏格拉底讽刺;
2、定义;
3、助产术
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十三、简述经济发展(生产力)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记忆:
内人解手龟速
十四、简述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
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
教育是进行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手段;
唠嗑技巧
十五、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制约的记忆术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性质制约教育的性质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制约教育的宗旨和目的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制约教育的领导权
4.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制约着受教育的权利和程度
5.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制约教育管理体制
姓宗的领导与管理受教育者
(三)注释
1.“姓”指“政治制度的性质制约教育的性质”;
“宗”指“政治制度制约教育的宗旨和目的”;
3.“领导”指“政治制度制约教育的领导权”;
4.“管理”指“政治制度制约教育管理体制”;
5。
“受教育者"
指“政治制度制约着受教育的权利和程度”。
十六、教育的文化功能
1、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
2、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
3、教育的文化融合功能
4、教育的文化创新功能
宣传融创
十七、简述人口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人口的数量和增长是制约教育事业的规模、速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2、人口的质量影响教育的质量
3、人口的结构影响着教育的发展
4、人口流动对教育的影响
记忆:
数值截留
十八、教育对人口再生产的作用:
1、控制人口的数量
2、提高人口的质量
3、改善人口结构,调整人才构成与流动
十九、学校文化的特征:
1、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
2、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
3、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
4、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缩影
教育与个体发展的关系
二十、身心发展的定义
个人身心发展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二十一、身心发展的意义:
促进人的身心发展是教育的直接目的
二十二、身心发展内容:
1、心理的发展,包括机体的正常发育、体制的增强
2、心理的发展,包括认知和意向两方面的发展
二十三、身心发展的动因:
1、内发论
观点:
强调人的身心发展是由自身的需要决定的。
代表人物:
孟子、弗洛伊德、威尔逊、格塞尔、高尔顿、霍尔、董仲舒
评价:
忽略了未在因素对人的影响,忽略了环境、人的能动性以及教育等的作用.
外铄论
观点:
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
代表人物:
荀子、洛克、华生
记忆技巧:
外出寻找落花生
二十四、身心发展的影响因素:
遗传、环境、学校教育、个体主观能动性
二十五、遗传的作用:
遗传是个体发展的物质前提,其作用具体表现为:
1、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2、遗传素质的差异是造成个体间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
3、遗传素质的成熟制约身心发展的水平及阶段
4、遗传素质仅为人的发展提供胜利前提,而不能决定人的发展(错误观点:
遗传决定论)
二十六、遗传决定论代表人物:
高尔顿、董仲舒、霍尔(一两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二十七、环境决定论代表人物:
荀子、洛克、华生、墨子
二十八、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层次:
1、生理活动
2、心理活动.其中最基本的是认识活动.、、
3、最高层次是社会实践活动
二十九、简述为什么学校教育载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
2、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现对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母鸡组团钻孔
三十、简述学校教育的独特功能:
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4、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归家寄腌菜
三十一、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及教育措施
1、顺序性。
教育策略:
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
2、阶段性。
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年龄特征和主要矛盾
3、不平衡性。
教育策略:
教育要抓住关键期
4、互补性(整体性)。
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5、个别差异性。
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
教育目的
三十二、教育目的定义:
狭义:
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才的总的要求。
教育目的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它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教育活动有指导意义。
三十三、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简答)
a要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b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
c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
记忆技巧2:
全面建设个性接班人
三十四、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1、国家教育目的
2、学校培养目标
3、学科课程目标
4、课堂教学目标
三十五、党的十八大新的教育方针:
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人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三十六、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关系:
1、联系:
教育方针是教育工作的宏观指导思想,是总的教育方向。
教育方针包括三个:
A、教育性质和教育方向;
B、教育目的,即培养人的质量和规格要求;
C、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和根本原则。
因此,在表述上,教育方针包括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2、区别:
教育目的是对教育终极价值的追求,具有较强的理想性。
教育方针是现实中教育工作开展的总方向,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和不可回避性
三十七、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关系: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培养目标必须依据教育目的来制定,不能脱离教育目的,而教育目的又
必须通过各级各类学校,各专业的培养目标来体现和落实。
一个国家的教育目的是唯一的,而培养目标却是多种多样的。
三十八、教育目的的功能:
导向功能、选择功能、激励功能、调控功能、评价功能
三十九、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1、个人本位论
代表人物卢梭、洛克、夸美纽斯、福禄倍尔、裴斯泰洛齐、孟轲(孟子)
卢洛浮夸,太过苛求
2、教育目的社会
孔子、斯宾塞、涂尔干、孔德、赫尔巴特
双孔特干涩
3、教育无目的论
代表人物:
杜威
主张“教育即生活"
的无目的教育理论。
4、教育目的的辩证统一论
马克思主义
主张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目的要考虑人的身心发展的各个要素。
四十、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社会主义教育目的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作为其理论基础的。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嗯的途径和方法。
四十一、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记忆:
全体面窗格
学校教育制度
四十二、学校教育制度的定义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系统,它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四十三、学制在形式上的发展
1、前制度化教育
2、制度化教育.正规教育、近代学校教育系统。
3、费制度化教育。
四十四、影响学制的因素
1、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
2、受社会制度的制约,反映一个国家教育方针的要求;
3、考虑到人口状况;
4、青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
5、吸取原有学制中的有用的部分,参照外国学制的经验。
四十五、现代学制(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简答)
a加强学前教育及其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b提早入学年龄,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c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朝着综合统一的方向发展;
d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e终身教育受到普遍重视
记忆技巧:
时间线索记忆学制趋势有5点,第一幼小要衔接,第二提早入龄延义年,第三普职教育要统一,第四高等教育要多样;
第五终身受重视
四十六、新中国建国后的学制内容
1、幼儿教育
2、初等教育
3、中等教育
4、高等教育
四十七、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2010年5月教育部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和《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工作重点》提出,今后十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要贯彻“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的二十字方针,即:
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把育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
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
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
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四十八、义务教育:
1985年首次提出
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同年7月1日起施行。
2006年9月1日起开始实施新的《义务教育法》
四十九、义务教育的特征:
强制性、普遍性、免费性
五十、终身教育
1、法国的保罗·
朗格朗提出
2、定义:
终身教育是人们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培养的总和,其最终目的在于“维持和改善个人社会生活的质量"
。
五十一、终身教育的特点:
终身性、全面性、广泛性、灵活性、实用性
朱全忠用广陵散
学生与教师
五十二、学生的本质属性:
1、学生是具有发展潜能和发展需要的人;
2、学生是教育的对象。
补充:
新课改背景下的学生观
a学生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
b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性
c学生身上蕴藏着巨大的潜能
d学生的成长需要人文的关怀
五十三、儿童权利公约
1989年11月2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正是出于对青少年儿童的社会权利主体地位的维护。
这一精神的基本原则是:
a无歧视原则
b尊重儿童尊严原则
c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
d儿童利益最佳原则
一无一最佳两尊重
五十四、中小学生身份的法律表述:
中小学生是在国家法律认可的各级各类中等或初等学校或教育机构中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
五十五、学生的义务
1、遵守法律、法规;
2、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3、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4、遵守坐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5、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学生守则的内容也都是对学生应履行的义务的规定.
五十六、教师职业的性质
教师职业的性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一章第三条: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这一界定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
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
2、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
五十七、教师职业角色
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就是职业角色的多样化,主要有:
1、“传道者"
角色;
2、“授业解惑者"
3、管理者角色;
4、示范者角色;
5、朋友角色;
6、研究者角色。
五十八、新课改教师角色的转变(简答)
a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b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c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
d教师应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e教师应该是终身学习的践行者
在社区学习终身教育课程
五十九、教师劳动的特点
1、强烈的示范性;
2、的特的再创造性;
3、劳动的复杂性;
4、空间的广延性和时间的连续性;
5、劳动效果的隐含性.
六十、教师职业素养(简答)
a道德素养
b知识素养
c能力素养
d心理素养
e身体素养
是不是喜欢一个人:
身心能知道
六十一、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爱国守法。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
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2、爱岗敬业。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
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
不得敷衍塞责。
3、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
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4、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
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5、为人师表。
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
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
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6、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
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六十二、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师范教育、新教师的入职辅导、在职培训、自我教育
六十三、教师专业发展阶段
美国学者费朗斯·
傅乐的教师专业发展阶段:
1、教学前关注;
2、早期生存关注;
3、教学情境关注;
4、关注学生。
六十四、师生关系的构成
1、教学上的授受关系;
2、人格上的平等关系;
3、社会道德上的相互促进关系。
六十五、三种典型的师生关系模式:
放任型、民主型、专制型
六十六、良好师生关系的特点
A、尊师爱生
B、民主平等
C、教学相长
d、心理相容
六十七、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简答)
a了解和研究学生
b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c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d树立教师威信
e发扬教育民主
f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关键词:
了、2树、提、发、处。
六十八、如何树立教师的威信(简答)
a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
b培养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
c注重良好仪表、风度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d给学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
e做学生的朋友与知己
课程基本理论
六十九、课程的含义
1、广义:
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
2、狭义:
特指某一门学科(不研究)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基础,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
七十、课程的分类
1、根据设计形式:
学科(分科)课程、活动课程;
2、根据内容的学科综合城居:
综合课程、分科课程;
3、根据课程计划对课程实施的要求:
必修课程、选修课程;
4、根据课程的表现形式:
显性课程、隐性课程;
5、根据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层次角度: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6、根据课程任务:
基础性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七十一、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
1、社会需求;
2、学科知识水平;
3、学习者身心发展特点;
4、课程理论。
七十二、课程内容的选择依据
1、课程目标;
2、学生的需要、兴趣和身心发展水平;
3、社会发展;
4、科学文化知识。
七十三、课程实施的含义
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课程实施是落实课程改革、实施学校培养目标的重要措施。
七十四、课程评价的概念
课程评价是指检查课程的目标、编订和实施是否实现了教育目的,实现的程度如何,以判定课程设计的效果,并据此做出改进课程的决策。
七十五、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为了每一个学生发展。
七十六、新课程的总目标
新课程的总目标:
素质教育的三大任务
1、面向全体学生;
2、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
3、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
七十七、新课程的结构
设置九年一贯义务教育课程。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初中阶段设置分科和综合课相结合的课程;
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掌握基础的同时要求个性发展,开设选修课。
七十八、综合实践活动
从小学到高中把综合实践活动设置为必修课程.内容包括:
1、信息技术教育;
2、研究性学习;
3、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4、劳动技术教育。
七十九、农村课程
农村课程设置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特点:
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八十、课程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
1、课程计划;
2、课程标准;
3、教材。
八一、课程三级管理制:
国家、地方、学校
教学基本理论
八二、教学的定义
指教的人指导学的人以一定文化为对象进行学习的活动;
2、狭义:
指在学校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活动。
八三、教育途径
1、教学(上课、辅导、参观、家庭作业等)
2、思想教育(思想政治课、团队活动、社会活动、节日教育等)
3、综合实践活动;
4、咨询与指导;
5、社会实践;
6、课外活动等等。
其中,教学是最为基本的教育途径。
八四、教学的意义
1、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2、教学是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
3、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
八五、教学的基本任务
1、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
2、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4、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能力;
5、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八六、教学工作的节本环节
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其中,上课时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最直接的体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八七、备课的主要工作:
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
八八、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一堂好课的标准)
a目标明确;
b重点突出;
c内容正确;
d方法得当;
e表达清晰;
f组织严密;
g气氛热烈。
请标出正当的小蜜蜂
八九、教学原则的类型
巩固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直观性原则、量力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启发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的原则。
共循质量之则,因启理科之教。
九十、教学方法的类型
1、语言性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
2、直观性教学方法:
演示法、参观法;
3、实践性教学方法:
练习法、实验法、实习法;
4、研究性教学方法:
讨论法、发现法、
九一、讲授法的基本要求
1、科学地组织教学内容;
2、讲究语言艺术;
3、善于设问解疑,启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
4、恰当地运用板书;
5、讲授过程中辅之以其他教学手段和方法.
九二、谈话法的基本要求是(简答)
a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
b提出的问题要明确,富有挑战性和启发性,问题的难易要因人而异。
c要善于启发诱导。
d要做好归纳、小结
刘备问计(问题和计划)孔明(明确);
启用他归入自己帐下
九三、教学过程的含义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的过程。
九四、有关教学过程的理论
1、孔子:
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
2、夸美纽斯:
“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
3、赫尔巴特:
“统觉”原理、四段教学法:
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明年看戏法)
4、威:
五步教学法:
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
九五、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a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
b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c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相结合(教学过程中知、情、意、行的统一)
d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相结合
九六、教学过程基本阶段
引起学习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与检查知识
记忆术:
运功会起效
九七、班级授课制在我国的发展
1862年在北京设立的京师同文馆首先采用班级授课制
1902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后,班级授课制在全国广泛推行.
九八、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优点
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
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
不足:
1、不利于因材施教;
2、不利于学生独立性与自主性的培养;
3、教学形式缺乏灵活性。
九九、教学评价的功能
诊断、激励、调控、教学、区分和鉴别
一百、教学评价的原则
a客观性原则
b整体性原则
c指导性原则
d科学性原则
一零一、教学评价的分类
1、根据评价基准
A、相对评价:
基准内,跟别人比
B、绝对评价:
基准外,跟标准比
C、自身平价:
跟自己比
2、根据评价功能
A、诊断性评价:
摸清学生底细
B、形成性评价:
教学调整
C、总结性评价:
甄别选拔
3、根据是否采用教学方法
A、定性评价:
描述性评价语
B、定量评价:
量化指标评价
德育
一零二、德育的定义
1、广义的德育包括:
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法制教育.
2、狭义的德育就指道德教育.是对学生进行如何做人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