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城县文博中心新闻中心融媒体调度中心采编播管存设备采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257525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340 大小:364.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襄城县文博中心新闻中心融媒体调度中心采编播管存设备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0页
襄城县文博中心新闻中心融媒体调度中心采编播管存设备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0页
襄城县文博中心新闻中心融媒体调度中心采编播管存设备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0页
襄城县文博中心新闻中心融媒体调度中心采编播管存设备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0页
襄城县文博中心新闻中心融媒体调度中心采编播管存设备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襄城县文博中心新闻中心融媒体调度中心采编播管存设备采Word文档格式.docx

《襄城县文博中心新闻中心融媒体调度中心采编播管存设备采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襄城县文博中心新闻中心融媒体调度中心采编播管存设备采Word文档格式.docx(3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襄城县文博中心新闻中心融媒体调度中心采编播管存设备采Word文档格式.docx

广播电台直播系统;

355平综艺演播厅设备集成;

新闻+访谈+虚拟演播室设备集成;

4频道数字化高标清硬盘播出项目设备集成;

非编制作网+媒资系统集成;

融媒体新闻指挥调度中心系统集成;

355平综艺演播厅大屏呈现系统集成;

新闻演播室大屏设备;

355平综艺演播厅灯光系统;

新闻演播室、虚拟、访谈演播室灯光。

(详见附件参数要求)

(四)预算金额:

.00元。

最高限价:

(五)交付时间:

至签合同之日起150天。

(六)交付地点:

襄城县文博中心。

二、需要落实的政府采购政策

本项目落实节能环保、中小微型企业、监狱企业、残疾人福利性单位扶持等相关政府采购政策。

三、合格投标人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

(二)投标人具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具有有效的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或三证合一的营业执照),营业执照经营范围包含销售广播电视设备;

(三)须具有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音视频工程专业委员会颁发的音视频集成工程企业二级(含二级)以上资质;

(四)未被列入“信用中国”网站()、中国政府采购网()渠道信用记录失信被执行人、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名单、政府采购严重违法失信行为记录名单的投标人。

(五)本次招标不接受联合体投标。

(六)本次招标实行资格后审,资格审查的具体要求见招标文件。

四、招标文件的获取

(一)报名方式:

供应商须加入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河南省·

许昌市)供应商库,报名期限内在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河南省·

许昌市)网上报名。

详情查看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河南省·

许昌市)()首页办事指南中的业务流程(网上报名须知);

(二)报名及招标文件下载时间

自招标公告及招标文件在网上发布之日起至递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止,均可进行招标文件的下载。

在下载招标文件期间,有可能会出现信息变更,请下载招标文件的供应商自行关注,否则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未通过《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河南省·

许昌市)》下载招标文件的投标企业,拒收其递交的投标文件。

特别提示:

所有投标单位请时刻关注《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河南省·

许昌市)》,该项目所有澄清、修改、答疑、变更均在《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河南省·

许昌市)》发布,不再另行通知。

如未及时查看影响其投标,后果自负。

(三)招标文件售价:

300元/份(递交投标文件时向招标代理机构缴纳)。

五、投标截止时间、开标时间及地点:

(一)投标截止及开标时间:

2017年月日9时30分(北京时间),逾期送达或不符合规定的投标文件不予接受。

(二)开标地点:

襄城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襄城县八七路东段电子产业园12楼1207室);

六、本次招标公告同时在《中国政府采购网》、《河南省政府采购网》、《许昌市政府采购网》、《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河南省·

许昌市)》发布。

七、公告期限:

2017年月日-2017年月日

八、联系方式

采购人:

襄城县文博中心工程建设指挥部、襄城县文化和广播影视局

地址:

襄城县文博西路

联系人:

常先生联系电话:

地址:

许昌市魏文路与天瑞街交叉口向东200米东泰大厦5楼

赵梦晓联系电话:

二〇一七年十二月十二日

第2章项目需求

一、项目概况及内容要求

1.1项目概况

襄城县文博中心新闻中心室整体建设项目,新闻中心总面积平方米2418平方米,分别分布在文博中心的二层、三层、四层。

二层总面积:

352.5平方米,功能分为设备机房、融媒指挥编辑中心,会议接待室。

设备中心机房主要放置服务器等设备,防静电处理,另配落地空调,温度温度常年达到18度-25度。

融媒指挥编辑中心,可容纳30个站点在线编辑。

三层总面积:

1256.8平方米,主要功能分为播控监看中心、综艺演播厅、广播直播间、新闻演播室、全景演播室、控制室、化妆间等。

播控监看中心分为设备间和监看大厅、值班室。

设备间采用防静电设计,落地空调,房间温度常年保持在18度-25度。

综艺演播厅可容纳观众100人左右主要用于小型综艺、颁奖仪式、专家访谈、实事问政等小型综艺栏目。

演播厅内要求设计化妆间、更衣室、候播区、设备控制室。

摄像系统采用高清4+2机位共6机位迅道机。

包含大屏显示系统等。

演播室的摄像及切换录制设备兼顾于剧场活动,剧场无需再布置摄录等设备。

北边区域为集群演播室,分为广播直播间、新闻演播室、全景演播室。

几个演播室共用化妆间、换衣间和控制室。

新闻演播室及全景演播室是一个全新开放性演播室。

通过高清演播室摄像机、高清数字切换台、高清虚拟系统、高清监视墙、周边等设备的配置,全面构建成交互式高清演播室。

新闻演播室定位新闻制作,多景区,可实现坐播、站播等多种新闻节目方式,背景采用大屏。

访谈演播室包括虚拟演播区、实景演播区、访谈区等。

整个系统在确保节目录制优质、高效、安全基础上,实现资金利用率最大化。

控制室内的摄像、切换、调度等设备可以完成1个栏目,多机位录制。

也可以分别录制新闻和访谈节目,互不影响。

即节省投资又可多方兼顾。

四层总面积:

808.7平方米,分别为办公中心和影像资料库、配音间,录音棚,上载中心、会议室、记者工作室、审片室等。

投标商可根据分布情况自行设计效果方案。

1.2项目的建设要求和原则

1、招标内容包括系统方案设计、设备硬件和软件的供应、系统集成和人员培训及维修保养,以确保系统能够稳定、可靠、优质、协调运行。

2、投标人必须以其丰富的系统集成经验,根据本招标文件所提供的系统设计技术要求进行深化设计,确保整个方案的完整性、科学性和实用性。

投标文件必须提供详细的设计方案、系统图纸、设备布置图、详细设备配置清单和报价。

3、本项目为交钥匙工程。

在本招标文件所提供的图纸资料和系统设计技术要求中如未明确说明,但可以推断是整个系统安装和运行时不可缺少或必需的配套设备、材料和工作,投标人必须在投标文件中列出,文字说明,并计入总价。

4、系统中所有设备必须是全新的符合国际先进标准及相关行业先进标准的产品。

所有的设备和材料除必须符合本技术要求外,必须符合中国国家的有关标准。

5、所有设备必须满足国内和国际有关设备的安全、电磁学、质量等方面的规范或标准。

6、所选设备额定规格:

电源电压:

AC220V±

10%,50Hz±

10%

i.环境温度:

-5℃ ~ 40℃

ii.环境湿度:

10% ~ 90%

iii.使用情况:

24小时连续不间断

7、在保证系统先进性、安全性,保证设备具备高性价比的前提下,系统每一项设备和附件的配置要科学、实用,要求附件应尽量统一生产厂家。

8、系统具有先进性和前瞻性,系统具有扩展能力和技术升级,以应对未来技术发展和业务规模不断增长的需求。

9、中标人必须提供有关设备、材料的合格证书和技术说明书等资料给招标人,待确认后方可定货和安装。

10、图纸资料中如有与本招标文件相抵触的内容,原则上以招标文件内容为准。

如确有疑问,请在招标前书面向招标人提出,招标人向各投标人统一答复。

11、系统技术指标要求符合我国有关国颁或行业最新标准,并达到或高于我国国家或行业甲级标准,整个系统要求安全、可靠,具备一定的先进性,投标设备要求为目前市场主流产品,视音频主通道及同步系统为进口原装产品,布线制景整洁合理、标签齐全要求符合国颁及行业标准。

系统集成商制定技术方案时,应以国家标准与广电总局行业标准为准,并要根据需要调整方案,国内没有标准的参照相应国际标准、ITU-T有关技术标准与建议。

12、投标人要根据自身的技术实力和设计制景经验,设计并提交清楚详尽的系统设计方案(含设计说明、图纸、设备详细清单等),方案首先必须完全满足襄城县广播电视台提出的所有技术要求,在此基础上,如能提供更优化方案,保证技术先进、扩展升级性强、经济性好,使建成后的系统能充分满足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的需要,则作为优选方案。

13、所有中标软、硬件设备必须与附件齐备,说明书等技术文档完整,保修手续齐全。

进口设备需提供完整手续,所有软、硬件设备一年及以上7*24小时原厂商免费质保,中标主要设备供货时出具原厂商质保承诺,质保期满后提供售后服务明细清单。

14、本系统所涉及的设计标准、规范,产品标准、规范,工程标准、规范,验收标准、规范,应符合国家有关条例及规范,如下:

1)《电视台数字化网络化建设白皮书(2007)》

2)《GB9378-88广播电视演播系统的视音频和脉冲设备安全要求》

3)《GB/T14857-1993演播室数字电视编码参数规范》

4)《GY/T155-2000高清晰度电视节目制作及交换用视频参数值》

5)《GY/T156-2000演播室数字音频参数》

6)《GB/T17953-20004:

2:

2数字分量图像信号的接口》(ITU-RBT.601-2,ITU-RBT.656-3);

7)《GY/T159-20004:

4:

4数字分量视频信号接口》

8)《GY/T157-2000演播室高清晰度电视数字视频信号接口》

9)《GY/T158-2000演播室数字音频信号接口》

10)《GY/T167-2000数字分量演播室的同步基准信号》

11)《GY/T160-2000数字分量演播室接口中的附属数据信号格式》

12)《GY/T161-2000数字电视附属数据空间内数字音频和辅助数据的传输规范》

13)《GY/T162-2000高清晰度电视串行接口中作为附属数据信号的24比特数字音频格式》

14)《GY/T163-2000数字电视附属数据空间内时间码和控制码的传输规范》

15)《GY/T164-2000演播室串行数字光纤传输系统》

16)《GY/T193-2003数字音频系统同步》

17)《GY/T192-2003 

数字音频设备的满度电平》

18)《GY/T165-2000电视中心播控系统数字播出通路技术指标和测量方法》

19)《GY/T152-2000电视中心制作系统运行维护规程》

20)《GY/T134-1998数字电视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方法》

21)《GY/T223-2007标准清晰度数字电视节目录像磁带录制规范》

22)《GB/T17975.1-2000信息技术运动图像及其伴音信号的通用编码第1部分:

系统》

23)《GB/T17975.2-2000信息技术——运动图象及其伴音信号的通用编码第2部分:

视频》

24)《GB/T17975.3-2000信息技术——运动图象及其伴音信号的通用编码第2部分:

音频》

25)《GY/T212-2005标准清晰度数字电视编码器、解码器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26)《GB/T17544-1998信息技术软件标段质量要求和测试》

27)《GB/T16260-1996信息技术软件产品评价质量特性及其使用指南》

28)《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ECS72:

97

29)《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制景和验收规范》CECS89:

30)《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YD/T926-1997)

31)ANSI/TIA/EIA-568-B.2《商业建筑通信布线系统标准第二部分:

平衡双绞线布线系统》

32)ANSI/TIA/EIA-568-B.2-1《商业建筑通信布线系统标准第二部分:

平衡双绞线布线系统增编-六类线通道和永久链路要求》

33)ANSI/TIA/EIA-568-B.3《商业建筑通信布线系统标准第三部分:

光纤布线部件标准》

34)《用户接入网工程设计暂行规定》(YD/T5023-96)

35)《GY/T211-2005广播影视网络专有IP地址规划》

14、其他要求说明:

(1)投标人须提供系统建设相关图纸。

(2)开标前每位投标人可以来实地进行仔细考察,充分了解建设情况,并将整个系统建设的应该考虑的各种因素都考虑在内。

(3)投标方应根据本项目整体要求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并作必要的技术说明。

提供各类系统连接图;

系统原理说明文本;

系统的分类和综合技术指标及其测试提纲和测试方法等资料。

根据项目的具体要求提交设备清单(包括技术规格、详细配置)和单项及总体价格。

中标后,中标方必须提供设施(含软硬件)的使用手册和维修手册。

(4)签约后,中标方必须指定项目负责人,提供项目建设进度表,严格按照合同施工,确保项目建设进度。

(5)实现系统主要功能所需的硬、软件不能作为选购件,确实涉及必须考虑选购件的应有明确清楚的说明。

系统中所有相关软件须具有自主版权或合法版权。

因投标方提供的软件而引起的任何版权纠纷和法律责任,由投标方承担。

1.3项目的设计目标

1)先进性

该系统设计应该着眼于未来几年电视事业的发展,功能和性能设计上应保持在电视节目制作方面与国际视频、音频发展潮流同步,即参考国际大型电视制作机构的生产环境、流程和系统搭配的情况下,充分结合本台节目结构、节目发展新需求来设计保持技术先进性的系统架构。

2)完备性

系统设计应该具备较高的整体性,满足客户制作功能的要求。

即不应该在担任节目制作中存在功能的缺陷,整体框架的构成、系统的接口和相应的系统设备也应该留有充足的扩充余地。

3)灵活性

系统设备操作直观简易:

通过计算机界面直观的设置各种设备的参数。

4)安全性

应确保能够高稳定性的运行,系统安全主要应从两个方面着手考虑:

一是系统构架是否安全可靠,主要系统不应存在单一崩溃点;

备份手段是否合理配置;

是否具有合理的监测和排查手段。

二是设备配置的等级和规模,主要设备是否是国际知名品牌;

配置是否留有冗余,不能有单一崩溃点;

具有自动恢复能力;

应用管理系统应具备容错和应变能力;

与系统内需要协议层面沟通的设备协议是否通畅等。

5)易用性

系统设计需要兼顾我台原有的操作习惯和使用特点,操作界面应使用方便,界面友好。

6)可扩展性

系统设计应具有可扩展性。

在保证基本配置的前提下,预留充分的扩展空间,

7)可升级性

系统设计应具有可升级性,并且能够实现可预见的平滑升级。

在系统设计和设备选型推荐时,保证系统在建成后未来五年不落后,并预留未来升级能力。

二、项目需求一览表

序号

货物名称

单位

数量

完工期

交货地点

1

新闻演播室、虚拟、访谈演播室灯光系统

合同生效或150日历天天完成系统开发调试、安装并开始试运行。

襄城县文博中心、新闻中心

本次采购项目共1包,不接受联合体投标。

整体为交钥匙工程,中标后不得再以任何条件增加费用(业主主动调整的情况除外)。

本项目中4频道高标清播出系统、全台网编辑系统、媒资系统、虚拟演播室系统均为扩容升级,我台原有设备必须融入到新的系统中而且无需改变我台工作人员生产模式。

所以投标供应商所投产品必须与我台现有设备全网无缝互联,实现故事版级别交互,中标人在中标后需提供以上几款产品,并出具原厂技术证明函及售后服务承诺书与我台原有设备对接,如果达不到无缝互联、故事版交互将取消中标资格。

三、技术要求

襄城县电视台本次招标的全台网要求以安全、高效、易用、开放、可扩展为基本原则,充分利用各种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存储技术和网络技术,为襄城县电视台建立一套“中央厨房式”的融合媒体素材聚合、展现、发布、归档的综合管理平台,通过对传统采编流程的再造,实现“一次采集、多次生成、多元发布”的节目运营,有效整合人力、信息、渠道等多方面资源,节约成本,提高节目素材利用率。

3.1前言

当前我们所处的已经是互联网时代,传统的电视媒体必须向新的融合媒体转变。

传统电视面向“受众”的线性、广播式生产方式必须面向“用户”的定制化生产、精准性投放、以信息服务为目标的生产经营模式的转变。

生产经营模式的转变,最主要的反映在以下几点:

如图:

1、端到端的生产传播模式。

长期以来,电视台一直仅仅是节目的生产者,和节目的收视终端无缘,其直接后果就是难以真正掌握用户需求,使节目生产和用户需求脱节,当前数字电视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使得未来可以通过机顶盒、APP、微信、微博等终端直接获取大量的直接的用户信息,从而形成台内聚合生产--分发传输--终端营销--用户数据回采分析--台内节目生产等,一条完成的闭合的节目生产系统,实现端到端的管理,最大限度满足用户需求。

2、快速的信息汇聚。

传统的工作模式中,我们仅仅注重新闻线索的收集,而互联网环境中,反馈到我们的生产流程中的不再仅仅限于用户的意见反馈和新闻线索,还包括大量的用户自采集、自生产的节目素材,以及我们自己的记者通过互联网回传的大量节目素材,这些素材是我们进一步深度生产和传播的最有利的基础,也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形成闭合的节目生产体系。

3.大数据分析。

巨量的汇聚信息如果没有有效的分析是毫无意义的,因此建立大数据分析能力是将这些数据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基础,是生产经营模式转变的基础,在此基础之上,定制化服务、精准性投放才有实现的可能。

4.多样的媒体产品形式。

传统的采、编、播线性生产流程使得许多难得的素材不得不被舍弃掉,这不单单是素材和生产力的浪费,也使得多样的用户需求无法满足。

一旦我们了解了不同的用户需求,就可以针对这些需求,充分利用掌握的素材,生产出各种形式的媒体产品,满足多样的用户需求。

5.多样的生产工具集。

多样的媒体产品形式必然需要多样的生产工具,原有的单一的非线性编辑系统显然难以满足多样的需求。

因此需要在原有的生产系统中集成更多的,满足不同节目形式的生产工具集。

6.统一管理的发布平台集。

除了传统的播出平台,官方微博、微信、APP等新媒体发布平台,将这些多样的发布平台统一管理,完成用户数据的统一采集。

进一步实现用户共享,最大限度地发挥集团效应。

7.全媒体生产者和融合的节目生产管理体系。

传统的生产模式往往将传统节目生产和新的节目传播形式割裂开来,新媒体仅仅作为传统节目的一种传播手段,不仅无法发挥新媒体的传播效应,也不能激励传统节目生产者的积极性。

中央《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指导意见》非常明确地指出,我们既要掌握新闻规律,也要掌握新兴媒体的发展规律。

因此新的融合媒体生产管理体系一定是要将第一线的编辑、记者吸引到新媒体的生产流程之中,打破传统组织管理体系、促使编辑、记者成为全媒体的节目生产者。

8、建立新的考核、分配、激励机制。

传统的媒体生产模式中,节目一旦播出,编辑、记者的工作即告结束,而在媒体融合的机制下,播出只完成了工作的一半,此后的转发、播出、再生产、再传播等等过程才能反映一个作品的实际传播效应。

融合媒体的生产模式改变了传统的用人、管理模式、同一个记者可能同时为多种媒体形式服务,同一节目内容也可能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媒体形式中被反复利用,这就要求我们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基于版本管理的考核、分配、激励机制。

记者制作的节目,无论在何种平台传播都可得到相应的报酬,其原属的栏目、频道也应得到相应的收入,一个好的机制,可以激励编辑、记者成为一个多面手、激励一个频道、栏目创作更好的节目,同时使得整个团队的利益最大化。

生产经营模式的转变必然需要组织、管理模式的转变,媒体融合的生产方式必然需要打破目前纵向的组织模式转向更加扁平化的网络状的组织形式,同时需要新的管理机构,

1、统一的节目生产调度中心。

节目生产不再只有唯一的出口,这就需要根据用户的需求和目前掌握的信息资源,选择最合适的节目生产形式,以最合适的发布节奏在最合适的发布渠道传播,并根据用户的实际反馈及时调整整个生产发布流程,以达到最大的传播效果。

2、统一的节目营销中心。

应包括三个组成部分,即节目本身的反馈、牢牢把握用户需求、统一管理用户信息,将用户紧紧吸引过来

3、统一的技术管理中心。

为了适应横向的,平台化的生产组成形式,技术支持也必然是横向的、平台化的,而且应该是全台统一规划、统一管理,避免各自为政、重复投资。

整个新的技术平台应该是开放的、横向的,可将各种工具和服务方便的以模块的方式增加或减少,所有的工具、服务完全是面向用户的。

以用户自身的体验和需求作为选择工具和服务的唯一标准。

开放的平台可以逐渐的演进,根据组织机构的变化和管理方式的变化逐渐将办公网等管理工具和核心生产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真正的、完整的生产管理系统。

3.2系统目标

传统电视生产向融合媒体生产转变,必须改变原有的线性、广播方式的生产流程,形成台内聚合生产——分发传输——终端营销——用户数据回采分析——台内节目生产一条完整的闭合节目生产流程(如图1)。

具体而言,系统须实现以下目标:

1、满足传统电视播出以及新媒体发布的多种传播渠道的媒体产品生产,包括视频、音频、文本、图片、动画等等媒体产品的生产。

2、拥有传统电视播出、演播室直播、微博、微信、APP、网络直播等多种媒体发布平台。

3、可以从互联网抓取、电话爆料、微博微信、记者报片、合作媒体交流等多种渠道获得媒体资讯。

4.通过新闻指挥系统实现节目策划、资源分配、人员调度、节目编排、发布节奏调度等全流程节目生产。

5.实现用户数据采集和用户行为分析,并最终实现节目内容智能推荐和广告智能推送。

6.系统资源,包括计算资源(服务器)、存储资源(系统存储)、网络资源(交换机、安全设备等)可以按照实际需求灵活调度,满足各种应用不断变化的需求。

7.构建统一的公共服务平台,使得各种系统资源得到统一管理,并可使各种应用系统迅速部署。

3.3系统组成

根据襄城县电视台的现有基本需求,建设以下相关系统:

1、资讯汇聚系统:

主要是为了获得新闻线索,包括互联网内容抓取、热线电话、微信微博爆料以及编辑记者的日常报片。

2、新闻指挥及生产系统:

主要包括选题申报、审批、采访任务申报、资源分配、素材上载、文稿撰写、串编单生产等各种传统电视节目制作和新媒体制作的基本流程管理。

3、节目制作系统:

包括传统节目制作和新媒体制作。

传统节目制作包括节目编辑、节目代码绑定、打包生成、技术审核、内容审看、节目提交等完整生产流程。

新媒体生产则包括节目编辑打包生产、文稿编辑、内容审核、提交发布等流程。

目前市场可提供的编辑工具包括传统非编性编辑(主要用以电视节目生产,拥有较强的编辑能力和特技效果,桌面化系统主要包括虚拟化桌面系统和推流云制作系统)、BS快编(主要用于新媒体快速编辑,编辑能力较弱,特技较少)

4、总编室编单系统及节目备播系统:

主要包括节目代码的申请和管理、节目单制作及审核、节目代码查询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