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指标大揭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253600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1.6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技术指标大揭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技术指标大揭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技术指标大揭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技术指标大揭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技术指标大揭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技术指标大揭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技术指标大揭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技术指标大揭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技术指标大揭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图1-2)

3、交易系统——设定了买卖条件的公式,不会显示图形,但能够在K线图中显示标记,也可以通过条件选股,将符合交易系统条件的股票选出来。

(图1-3)

(图1-3)

其实,分析家的各种公式,都可以编写成上面三种的形式,也可以将其中任何一种公式,通过改编,变换成另一种形式。

获得技术指标公式的方法有很多种,如果自己有能力编写,可以自己编写,或者改编一些已有的技术指标。

最简单的获得公式的方式是——网上搜索,我们可以在Google中搜索()“分析家公式”(图2-1),可以得到68900项的搜索结果,然后就可以各取所需了。

(图2-2)

(图2-1)

获得了技术指标以后,绝对不能拿来就用,一定要对获得的技术指标进行科学的评价分析,在对技术指标彻底了解了以后,才能用作证券分析。

下面介绍一些科学的技术指标评价方法:

三、技术指标的评价

1、直观目测

对任何一个技术指标,在引入分析家系统后,我们都可以把这个技术指标显示出来,如果是条件选股或者交易系统公式,可以使用“系统指示”功能,将满足条件的信号在K线图上显示出来。

这时,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技术指标的走势,或者是买卖信号的显示,来大致观察一下这个技术指标的优劣。

直观目测是通过观察指标在实际的股票或者指数的K线图上的显示,了解指标与K线走势的对应关系,大致了解被观察的技术指标是否能够描绘出价格走势的特征。

(图3-1)

比如,对技术指标来说,要注意观察:

高低点的对应、上升阶段和下跌阶段的对应、股价横盘期的指标变化等等。

对条件选股的指标公式,可以使用系统指示功能,将条件选股的信号在K线图上指示出来。

然后,直观目测信号的位置,在这里要提醒的是,条件选股公式在K线图上指示后,会有红和绿两种信号(小三角),红的表示该信号发出后,股价在20个周期内曾经涨到过10%以上,绿的表示该信号发出后,股价在20个周期内,没有涨到过10%以上,也就是通常说的成功的信号用红色的三角标注,失败的信号用绿色的三角标注。

(图3-2)

对交易系统的指标公式,同样可以使用系统指示功能,将交易系统定义的买点和卖点在K线图上指示出来。

交易系统的买入点用红色的上箭头标注在K线图的下方,交易系统的卖出点用绿色的下箭头标注在K线的上方。

(图3-3)

2、信号分析

所谓条件选股或交易系统就是从技术指标中提取出买卖信号。

换句话说,对技术指标设定一定的条件,当条件满足时,条件选股或交易系统就会有买卖信号发出。

对于技术指标发出的买卖信号,在用于分析或者实战之前,一定要进行全面分析,在彻底了解和掌握了技术指标的信号特点后,才能实际应用。

(1)简单分析——成功率测试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以简单分析——成功率测试,来粗略地分析一下信号地大致情况。

(图4-1)是条件选股的成功率测试界面,假如我们用参数为(9.3.3)的KD指标,当KD在低位金叉作为买入信号。

(图4-1)成功率测试

成功率测试的标准是,在一定周期内(比如20日),股价到达一定的涨幅(比如10%)。

当然,在分析家中,这个周期和涨幅都是可以自由设定的,比如设成10日内、4周内、2个月内等等,涨幅也可以设成5%的涨幅、20%的涨幅等等。

(图4-2)

(图4-2)是成功率测试的结果,其中的含义解释如下:

测试股票数:

参与测试的股票总数;

共发出指示:

发出买入信号的总数(这里是KD低位金叉的数量);

成功指示:

信号成功的数量(这里是当KD低位金叉信号后,在20个周期内,股票价格曾经涨到过10%的信号数量);

失败指示:

失败信号的数量(这里是指当KD低位金叉后,在20个周期内,股票价格没有到达过10%涨幅的位置);

未完成指示:

没有结果的信号数量(在这里是指:

在测试的最后阶段,当KD金叉信号发出后,还没有到20个周期,股价也没有涨到过10%,测试就结束了);

平均成功率:

成功信号占成功与失败信号之和的比例;

成功率达到50%的股票:

成功信号比失败信号多的股票数量;

利润1总平均:

在信号发出后的20个周期内,股价到达过的最高价与信号发出时价格的对应涨幅,这是个平均涨幅。

利润2总平均:

在信号发出后的第20个周期,股价与发出信号时的价格的对应涨幅,这也是个平均涨幅。

注:

图中左下角的多头测试和空头测试选项,是为了应用与不同场合的需求,在中国股票市场上,由于只能做多才能盈利,所以应该选择“多头测试”,如果应用于期货做空,则要选择“空头测试”。

(图4-3)

(图4-3)是KD金叉买入信号的分布图,其中红色的是成功信号的分布,蓝色是失败信号的分布。

观察一个技术指标发出的信号优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A、成功率的高低

首先、成功率当然是越高越好。

成功率越高,说明这个技术指标信号发出后,在一定的短周期内,股价上涨10%的可能性就越大。

B、信号分布的状态

信号的分布是值得注意的一件事,首先,是红色的成功信号区域要比蓝色的失败区域要大的多(不然,成功率不会高);

其次,信号分布要均匀,要随着时间的延伸,信号区域要逐渐增大,因为股票数量是逐年增加的,理论上,信号数量也应当增加。

那种一峰突起,所有信号都集中在某一个或几个时段的指标公式是不可取的。

成功率测试是分析家3.X版本推出的功能,这个功能的推出,将原来要靠直观目测指标信号的主观评价,提升到了具有统计意义的客观评价,非常方便的对各种从技术指标中提取出的买卖信号,作出了定性的分析。

对粗略判定指标信号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但是,时至今日,我们发现成功率测试有着很多不足,存在一定的缺陷,有相当多的用户在使用中走入了误区,有些用户用成功率高的指标公式来指导实战,导致了投资失误而百思不得其解。

下面,我们通过几个例子来剖析一下成功率测试可能存在的问题。

1、成功的标准过于简单

成功率测试是以在一定周期内,股价到达一定涨幅的作为界定成功与否的标准。

这个标准条件虽然可以大致看出发出信号后的股价上涨的概率,但显然这个标准是十分粗糙的,在20日内,10%的涨幅就算成功,如果第21日才达到10%的话就算失败了,如果只达到9.9%的涨幅也算作失败;

不管发出信号后是涨还是跌,只要没有涨到10%就算失败,这就将涨9.9%与跌10%的截然相反的状态都归于失败,但这两种状态对实际的交易者来说是绝对不同的两种交易结果。

2、没有界定卖出条件

成功率测试是以在一定时间周期内的最高涨幅来衡量成功与否的标准,并且是以一个恒定的涨幅作为衡量标准。

显然,这也是十分粗糙的。

在技术指标发出买入信号后,如果股价先向下跌10%,然后再向上涨22%,最后涨幅超过了10%的话,在成功率测试中是归于成功的信号(图4-4),但是,在实战中,完全有可能运用止损交易策略,最终导致亏损的交易结果。

在实际的股票交易中,一次买卖交易,盈利10%和盈利20%是完全不同的交易结果,但在成功率测试中,都是相同的一个结果——成功;

还有,在实际交易中,一次交易是盈利5%还是亏损5%是完全两个不同的结果,但是在成功率测试中,却都简单的归于失败,这明显是不合理的。

图4-4

3、可能含有未来数据

所谓未来数据,就是一个当前信号的条件,引用了以后的数据作为信号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条件;

通俗地说,就是“马后炮”、“事后诸葛”。

(图4-5)含有未来数据的公式信号,其成功率一般较高,但应用于实战是非常危险的,一般情况是,如果出现买入信号,在以后,如果股价涨了,买入信号会依旧存在;

但是如果以后股价跌了,那么,原来出现的买入信号就会消失了,好象没有出现过。

所以,类似这种含有未来数据的技术指标信号,应当谨慎使用。

在成功率测试中,我们无法看出,被测试的技术指标公式是否含有未来数据,如果该公式没有被加密,我们可以从公式原码中,仔细观察是否含有未来数据;

但是,如果该技术指标公式被加了密,我们就无法确定被测试的公式是否含有未来数据。

(图4-5)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分析家的系统测试平台中,可以对任何一个指标公式作检验(图4-6),这样,不论公式是否加密,都可以从系统测试平台中,了解被测试的公式是否引用了未来数据。

4、不能指导实战交易

有些用户在获得了一些高成功率公式指标后,试图用于实战,期望凭借高成功率、均匀分布的“好”公式指标,在股票市场上通过交易获利,但结果往往并不能令人满意,其根本的原因就是通过成功率测试的“好”的指标公式,并不能有效的用来指导实战交易。

大凡技术指标,总能在历史上找到一些符合条件、看上去效果很好的例子。

我们也可以从网上经常看到一些“精彩”的技术指标公式的贴图,但是,这些貌似“优秀”的技术指标公式,是否真的在市场上有效呢?

贴图上的成功例子是否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呢?

这些都是存在的问题。

图4-5

例如像图4-5的情形,在成功率测试中,就这个图而言,成功率达到了80%,但是在实际交易中,就不太可能对应一连串的买入信号,每一个都买入,如果对一连串的买入信号只买第一次的话,那么,就这个图而言,交易获利和亏损的概率都是50%。

假如有一个测试的成功率达到90%的指标公式,并且在某一日有三个股票满足条件,发出了买入信号,这时就会有一系列问题出现在面前:

a、是买一个股票呢?

还是三个全买呢?

b、买多少呢?

用总资金的多少买入呢?

如果买三个,各用多少资金呢?

是全部资金呢?

还是用部分资金?

c、假如买入后,何时抛出呢?

如果买入后就开始下跌,要不要设置止损条件呢?

如何设置止损条件?

如果涨了7%以后股价开始回落了到了涨幅5%,要不要抛出呢?

d、假如成功率是90%,那还有10%是不成功的,这10%的不成功指标信号是指涨幅没涨到10%呢?

还是指有10%的股票是下跌的呢?

所以说,单单使用成功率测试结果良好的指标公式是根本无法有效的来指导实战交易,如果依据高成功率的指标公式作买入的依据是非常危险和盲目的。

(2)模拟分析——系统测试

系统测试是对任何技术指标信号,从交易的角度,应用历史数据来模拟真实的买入卖出,最后得到一个统计分析结果。

对技术指标信号进行系统测试,在技术分析中是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

技术分析大师约翰.墨菲认为:

证券分析软件的三大要素之一就是:

必须能够检验投资方法的获利能力,这是软件最具价值的功能。

一个在历史上屡战屡败的技术指标信号,是不可能在未来屡战屡胜的。

分析家的系统测试平台是检验技术指标信号的试金石,也是用户试图用一个看起来不错的技术指标信号用于实战交易前必须要做的工作。

系统测试是分析家4.X推出的功能。

从分析家软件的“工具”下的“系统测试平台”,或者从图标“评介”,就可以进入系统测试。

(图5-1)

在分析家中,能够用于测试的有四种:

技术指标、条件选股、交易系统和组合条件。

由于四种技术指标信号在测试时,其条件设定有略微不同,我们分别作说明。

技术指标信号的测试

一、测试时间段:

是指用来选择历史行情的时间段(图5-2)。

可以选择全部时间段,也可以分时段来测试,比如可以选取一段历史牛市时段或者熊市、牛皮市时段,来观察指标信号在各个时段的表现。

要注意的是,在1996年的12月26日起,深沪两市开始实行涨跌停板制度,股票的单日涨跌幅度被限制在10%内。

同样,也要考虑到历史上在不同时期实行的T+0和T+1的交割制度。

二、买入规则:

买入规则有两部分:

1、买入的条件;

2、资金使用设定

1、买入条件设定:

对于条件选股和交易系统,由于已经设定了买入条件,所以不需要再次设定买入条件。

但对于技术指标,由于技术指标主要是用来观察指标线的变化的,要让技术指标发出买入信号,一定要对技术指标设定某种条件,使其能够在条件满足时发出信号,如(图5-2)中,对KD技术指标,要设定买入规则为:

当指标线K线上穿指标线D线时,这样设定好了以后,每当K线上穿D线时,就会有买入信号发出,系统就会统计所有买入信号的情形。

(图5-2)

2、资金使用设定:

资金使用设定有四个选项,分别是(图5-3):

(图5-3)

全部资金买入:

当条件满足,买入信号发出后,使用全部资金买入发出信号的股票;

部分资金买入:

每当出现一个信号时,使用剩余资金中的一部分(百分比),买入发出信号的股票。

固定资金买入:

每当出现一个信号时,使用固定的资金数量(元),买入发出信号的股票,买入数量会根据股票价格的高低而有所不同。

固定股数买入:

每当出现一个信号时,就买入一定数量的股票,当然,使用的资金会由于股票价格的高低而有所不同。

一、连续信号处理原则

有时候,有些技术指标信号会连续的发出,比如,均线多头排列,在一段时间内,会天天发出信号;

再比如,KD低位金叉,有可能在第一次金叉后,发生第二次,第三次金叉等等;

这就需要对这样可能的连续信号有个应对的原则(图5-4)

(图5-4)

在分析家中,设定了四种应对方法:

不再买入:

只买第一次的信号,在卖出以前,对再次出现的买入信号不再买入;

同等买入:

每当出现一次信号,就依据同样的买入原则买入;

递减买入:

当出现连续信号时,每一次买的比上一次少;

递增买入:

当出现连续信号时,每一次买的比上一次多;

当然,也可以对出现的连续信号作过滤,设定忽略某个周期内的连续信号,比如,忽略5个周期内的连续信号,那么在这里就是当KD第一次金叉后,如果5日内有再次金叉信号,就不买入了(图5-5)。

(图5-5)

二、平仓条件

设定好了买入条件后,还需要设定卖出条件,也就是平仓条件。

如果是交易系统公式的话,由于交易系统中本身有了卖出条件,就不需要设定平仓条件了。

对于技术指标和条件选股的指标信号,由于只有买入条件而没有卖出条件,所以需要设定卖出条件(图5-6)。

(图5-6)

平仓条件共有五个选项,可以根据自己对指标信号的理解,自由设定各种平仓条件,这五个平仓条件可以复选多个,但至少要选择一个平仓条件。

三、市场模型

接下来就是选择市场模型,这里有两个选项,单股票测试和全市场测试(图5-7),这两个不同的测试模型分别有着不同的含义。

(图5-7)

a、单股票测试

所谓单股票测试,就是在测试时,每一个股票都有一份相同的资金去买卖交易,比如设定的资金是100万,那么,就给每一个股票分配了100万的资金,测试每一个股票分别通过技术指标信号的买入,并且通过设定的平仓条件卖出,最后统计所有的买卖结果。

(图5-8)

我们可以看出,单股票测试其实是测试了资金在所有股票上的信号交易结果。

其资金的使用是无限的,不管有多少股票,都有一份资金参与测试。

但是在实际交易中,资金不可能是无限的,所以,单股票测试还不能真实地反映一份资金在使用某一种技术指标信号在历史上的盈亏情况。

b、全市场测试

全市场测试是模拟了真实的交易情况,其初始资金只有一份,假如设定的是100万,那么,在整个市场测试过程中,只有100万可供买卖股票,假如当所有资金都买入股票后,又有技术指标信号发出买入信号,这时是无法买入股票的,只有当符合平仓条件,卖出部分或全部股票,才能得到资金重新买入股票。

这种测试方法与真实的交易情况是相符的,所以,全市场测试是模拟了技术指标信号在历史上的真实交易情况。

(图5-9)

在全市场测试中,还有两项设定:

(图5-10)

1、限制同时持有多少只股票;

2、多只股票同时满足买入条件时的买入规则;

限制同时持有多少只股票:

这是指当有技术指标信号不断发出,我们始终用一部分资金去买入发出信号的股票,这样有可能股票越买越多,那么,我们手中的股票品种就会越来越多,这就需要作一个限制,将持仓的股票品种数量作一个限定,比方限定在30只股票以内。

这一项设定是相当必要,也是相当关键的,对任何一个技术指标信号来说,都有一个获胜概率,或者说是赢亏的概率问题,假如对一个胜率是80%的技术指标信号,如果我们限定最多只能持有1~2个股票的话,那么,这1~2个股票的赢亏就会有很大的偶然性,有可能在80%的赢利这一边,也有可能在20%的亏损这一边。

在真实的实战中,我们也往往有这样的体会,我们如果看好某几只股票,左挑右挑,最后决定买一只,但买入的这一只股票往往不是涨得最好的。

对于相同的技术指标信号,如果其它设定条件都相同,单单同时持有的股票数量不同,假如一种是最多持有3个股票,另一种是最多持有30只股票,那么,最后的测试结果往往是最多持有30只股票要远远好于最多持有3只股票。

这也是符合风险控制理论的。

多只股票同时满足买入条件时的买入规则:

有时候,技术指标信号会同时在多个股票上出现,比如在某一日有一百多个股票的KD发出金叉信号,特别是当整个市场上的品种数量越来越多的时候,这种情形有可能经常发生。

当遇到这种情形时,我们不可能将所有发出信号的股票都买入,那就需要对同时满足技术指标信号条件的股票设定一个买入规则,其中,最多同时买入XX只股票是指:

当有太多的买入信号发出时,只买一个限定数量的股票。

由于发出信号的股票很多,我们还要从一大堆发出买入信号的股票当中作个选择,一种是随机买入,另一种是根据某种条件作个筛选,比如,可以根据股价的高低、技术指标K值的大小、获利盘的位置、市盈率的高低等等,这样就可以从一大堆都满足技术指标信号条件的股票当中,作个排序筛选,从中选择出一部分作为买入的对象。

四、系统测试设定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所有的设定条件(图5-11)。

在这个界面,有一个“保存为默认设置”,这样可以将所有的设定条件作为默认设置固定下来,便于我们反复测试,比如可以将前面的设定条件修改一两项,再次测试,这样通过不断的反复测试,可以寻找到针对某一技术指标信号的最佳操作方案。

(图5-11)

五、测试结果

1、摘要

在摘要中,列出了关键的几项测试统计结果(图5-12):

(图5-12)

系统测试摘要

测试股票数:

1305

(参与测试的股票总数)

年回报率:

-7.71%年交易次数:

381.05次

(平均每年的资金回报率,已扣手续费)(平均每年的信号交易次数)

胜率:

37.00%成功率:

35.07%

(扣除手续费后,赢利交易占总交易比率)(赢利10%的信号占总信号比率)

平均利润:

-158.23元年均信号数量:

2793.52次

最大单次盈利:

11304.37元最大单次亏损:

-24222.40元

交易次数:

2857盈利交易次数:

1057(占37.00%)

2、报告

在报告中,列出了测试过程的所有统计结果,这是一份相当有价值的统计表,对这张表,有很多用户没有注意到其中的价值,对这份报告的解读,有助于我们从中发现统计规律,从而修正我们的投资理念,完善投资策略和方法。

(图5-13)

3、明细

在明细中,列出了每一次交易的记录,何时买入,买入的数量和价格,何时卖出,卖出的数量和价格等等。

(图5-14)

4、分布

在分布图上(图5-15),每一次的交易结果都会显示出来。

其中,红色的点表示赢利的交易,绿色的点表示亏损的交易;

点的高低位置,表示赢亏的幅度。

在分布图上,可以观察到交易的大致情况,要注意的是,由于是叠加显示,所以,有可能有多个交易点重叠的现象。

(图5-15)

5、收益

收益曲线是系统评价中的相当重要的图表(图5-16),在这张图标上,可以很直观的观察到依据技术指标信号交易的累计收益结果,收益曲线的走势,也是评价技术指标是否有效、能否用于实战的重要参考依据。

(图5-16)

3、技术指标评价实例

对任何一个技术指标,都可以运用上面介绍的方法,作细致的评价分析,下面我们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来实际评价一些技术指标信号(所选的技术指标是从网上下载的)。

这是一个名为“海底捞月2”的条件选股公式,(图6-1)

(图6-1)

下面(图6-2)是“海底捞月2”的成功率测试结果:

(图6-2)

下面(图6-3)是“海底捞月2”的信号分布图:

(图6-3)

这个“海底捞月2”,以其86%的成功率,1415个成功信号,略微欠佳的分布,结合在K线图上的指示,粗看起来似乎还不错。

但是,当这样的技术指标信号摆在我们面前时,仅仅通过上面的简单测试就对这个指标作出判断的话,是远远不够的。

这就好比是“盲人摸象”,是十分片面的,如果就此应用于实战,那就会带来巨大的投资风险。

下面我们通过系统测试平台,对“海底捞月2”作详细的分析测试:

第一步:

设定买入条件和测试时间段(图6-4)

(图6-4)

第二步:

设定平仓条件(图6-5),这个技术指标信号很明显是寻找超跌的买点,如果我们在实战中要使用这个技术指标信号的话,就一定会设置止损条件,这里我们设置了5%的止损条件;

由于是超跌信号,期望的是反弹,但在实战中,我们是无法预测到反弹的具体高度的,所以,在这里,我们设置了“回落平仓”,其意义是,当买入后股价回落到曾经达到的最高价的5%时,就卖出。

(图6-5)

第三步:

选定市场模型(图6-6),为了观察所有的股票信号,我们先选择“单股票测试”,给每一个股票都分配了100万的资金,测试了深沪两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