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类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236189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51.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述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论述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论述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论述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论述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述类Word文件下载.docx

《论述类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述类Word文件下载.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述类Word文件下载.docx

13.如何理解“尺度之不同简直成为一道墙垣了”?

(6分)

14.请简要分析文章第三段的论述层次。

15.作者为什么说“越是在这个复制的时代,独特的个性就越显得重要”?

【答案】

13.尺度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评判也就不同,因此造成了隔膜、误解甚至对抗,像墙一样,阻碍人们的交流。

14.先指出尺度具有普遍性之外也有特殊性,再举维特根斯坦和袁中郎的例子证明观点,接着分析原因——他们更能洞察事物的本质,窥见大美所在。

15.今天众多的生命样式雷同,平庸,而且人们对此缺乏省察;

具有独特个性的人才会有不同流俗的追求,成就不寻常的人生。

【解析】

13.

试题分析:

解答此题,要抓住“尺度之不同简直成为一道墙垣了”一句中的关键词语“尺度之不同”和“墙垣”二词进行解释,实际就是将此举所用的比喻手法还原为一般说法。

考点: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14.

解答此题,可先将第三段各句意思浓缩(即归纳各句大意),然后再从论证议论文的角度进行分析。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5.

回答此题,首先要将题中语句里的“复制”这两个词语所含的意思解释清楚,再分析其“显得重要”的所在。

根据文本,所谓“复制”,指的是今天众多的生命样式雷同,平庸;

具有独特个性的人之所以显得重要,是因为只有他们才会有不同流俗的追求,成就不寻常的人生。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15分)

原始胡杨林

周涛

进入到这一大片原始胡杨林里——哪怕是仅只涉足于它的边缘,也是相当费力的一件事。

它具有所有的原始事物共有的那种远避、拒绝的特性。

它不想见谁,更不想被人探访和宣传,结果,这些特性反而加强了它的神秘感和诱惑力。

有四台经过长距离奔波的汽车已经出现在它的一侧。

那些汽车风尘仆仆,披满了大戈壁的干燥的沙尘。

车上的人已经看见了这一片胡杨林,而且感到很近。

沿着汽车行来的方向,整片胡杨林的形势和布局可以看得很清楚——这片坐落于北塔山一侧戈壁深处的原始自然林,呈现出大面积的深褐、暗红、灰黄、浅绿的颜色。

它的生态形势正与北塔山每年春夏雪水漫流而成的沟道相呼应,原因和结果就这样清晰地写在北塔山下,证明着世间没有什么奇迹会无缘无故地发生。

在戈壁上,孤立的胡杨往往会成为一种景观,似乎隐藏着某种含意、寓意或天意。

百里空旷的大戈壁上,突兀地出现这样一个存在,而且往往特别高大,周围连一棵矮树都不长,这很容易引起人的敬畏,仿佛它不是一棵树,而是伟大和孤独。

但是要是不只是一棵树,而是片林子;

不只是一片一般的林子,而是漫进戈壁深处、接连远处地平线的大片原始胡杨林生长区域的话,它给人带来的就不仅仅是敬畏了。

那是宇宙洪荒的感觉,或许还应该是太空人初次踏上月球的感觉。

非常陌生,十分寂静.仿佛进入了一个你不应该进入的领域,你觉得你在冒犯什么,随时都可能会有意料不到的奇怪事物发生。

你将怯怯地不敢放下第二步,当你听见了第一步空寥的回声。

然后,你会很快发现“感到很近”是一种错觉。

汽车在接近这片胡杨林的时候,并不如想象得那么容易。

它看起来的确很近,近在眼前,但是走过去很费力。

汽车从几十公分厚的浮土之上开过去,浮土虚尘里掺杂了枯枝败叶。

灌木根系在下面纵横交错,汽车轮下不断发出压断枯树的脆响.秋黄的茅草凄然摇曳,芦苇丛丛或片片出现,红柳茂盛,有时拥簇成阵,显示着荒原上独有的明艳和旺盛。

终于,四辆汽车进入了胡杨林边缘。

要想进入它的腹地似乎是不可能了,不过它的边缘已经足够让人领略。

巨大的、苍迈的、奇形怪状的各种形态,使无语的胡杨仿佛有形有灵,仿佛这些千年、百年的原始胡杨除了不能移动、不能开口说话之外,一切都了然于心。

千年的修炼果然能使树木成精怪么?

不然为什么分明在树身之外已然具有了别的生灵的样子?

像龙蛇盘踞的,似鹰鹤独立的;

还有的像狗熊的背影,有的像骏马的惊立,有的干脆就是一只恐龙、一只海龟、一只鳄鱼、一只巨蜥……当然,还像人,像僧侣入定,像剑客远行,像几个人在一处密谋。

它给我们提供了想象的空间,给了我们相当广泛的猜测可能性,实际上它仍然是胡杨,只不过是“巨大的、苍迈的,奇形怪状的”胡杨。

是流水无形也无心造就的生命。

是漠风有声也有意雕镂的塑像。

这些巨大的胡杨正在这片无人问津的荒原上空度岁月,纵有千姿百态,无人观赏。

时光的足迹留在它们身上,是树皮上的皱褶翘起来,有人的一掌厚;

树皮还是尘土已分辨不清,酥松如泥土了。

不少高大的胡杨中心已成空洞,但伸展向四方的枝叶依然绿意蓬勃。

它死了,它活着。

在它一身之上也许叠合了祖孙数十代,它这样延续,它这样存在,它这样与漫长的时间对抗,以求不朽。

在处处衰朽的外貌下顽强地活着,在种种艰苦的压迫下扭曲地活着,在时时寂寞的荒凉下勇敢地活着,最终,获得不朽,获得奇迹般的伟大群体。

这,就是原始胡杨林。

按《水浒传》里的话说,就是“前面兀地现出一片猛恶林子”。

——选自《十月》1999年第4期

28.文中的“原始胡杨林”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4分)

29.文中画曲线的自然段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描写胡杨的?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5分)

30.请说说文中的“原始胡杨林”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8.①胡杨的外形是“巨大的、苍迈的,奇形怪状的”;

②原始胡杨是顽强、坚守、不屈的生命的象征;

③而作为群体的原始胡杨林,是群体力量的象征;

④是“伟大和孤独”的原始胡杨林。

(答对二点给3分,三点给4分)

29.①运用设问、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来写原始胡杨林。

②通过设问,可以引发读者的思考和阅读兴趣,加深对原始胡杨林的理解;

③通过比喻手法,形象地写出原始胡杨林的原始形状,突出胡杨仿佛有形有灵的特征;

④这多种手法的运用,表达了对胡杨林的赞美和敬畏之情。

(答出两种手法,分析合理得5分)

30.情感:

①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原始胡杨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为人们展示了生命的不屈,作者讴歌胡杨林,也是讴歌生命的伟大;

②表达了对生命的敬畏与热爱;

③也呼唤人们要追求生命的不朽,而不是空有活着的躯壳。

④歌颂甘于寂寞,勇敢生存的精神。

(答对一点给2分)

28.

这是一道考查人物形象的变型题,即物象题,答题时,可从文中找到描写“原始胡杨林”的语句、针对“原始胡杨林”的描述性、议论性或者评价性的语句,然后通过提取或者概括即可。

如第九段“巨大的、苍迈的、奇形怪状的各种形态”即是对“原始胡杨林”的描述性的语句,可直接提取。

以此类推即可。

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9.

解答此类题,首先要知道表现手法一般有哪些,然后结合着具体语句答出运用的表现手法,如第十段中,前两句运用的就是设问,后面的“像龙蛇盘踞的,似鹰鹤独立的”等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还有排比的手法。

然后结合着这些修辞手法的一般性作用答出好处即可,如比喻:

生动形象;

设问:

激发兴趣;

排比:

加强气势。

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30.

此类题很明显是考查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的能力。

答题时,要结合着原始胡杨的生长环境、形象、象征意义等角度,把作者对原始胡杨的赞美之情、敬佩之情以及对生命的敬畏和感悟之情表达出来即可。

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能力层级为探究F。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12分)

汉语,我想对你哭

北国骑士

①武汉大学某教授在一次讲演中曾不无感慨地说到,汉语现在已经成为了一种弱势语言、一种第二阶级的语言。

在座的富有自由辩论精神的学子们一片哗然,纷纷以“语言是没有阶级性的”观点反驳。

但在听了演讲者的“一个外国人晋职、升中学、上大学、考研究生、攻博,需要考我们汉语吗?

”的反问之后,全场寂然。

②我不否认,今天我们必须学习西方科技知识,掌握其语言、了解其文化。

但是,如果我们普遍陷入对外国语言(这里主要是指英语)的畸形崇拜,那么这实际上就是一个关系到本民族文化生存前景的严重问题。

③大多听讲者也明白在那种狂热的气氛里,是难以学到什么新东西的,但他们认为,即便花费时间、金钱换来一种心理上的平衡也值得。

因为,英语对于考研者来说,具有一票否决的作用,它早巳成为考研游戏的前提。

而且,随着竞争者日众,它的难度也不断水涨船高。

具体地说,一个报考中国现当代文学甚至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的考生,如果英语不达“国家线”的话,即便专业再优异也是白搭。

相反,专业平庸,英语成绩突出的考生,却往往成了录取的亮点。

④然而,我们对英语的态度又是矛盾的。

我们真的重视英语吗?

2000年武汉大学博士生录取的英语线,划为:

应届、往届的文科考生分别是55.50分,而理科应后、往后考生分别只需50.45分。

也就是说大家同是博士生,在英语卷面分只有100分的情况下可以相差10分之巨。

而且,更让人不解的是,一个研究空间物理的博士生与一个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博士生究竟哪一个更需要英语?

⑤我们年轻一代对本民族传统文化态度的冷漠、了解的浅陋。

我参加过湖南省的高考作文评阅工作,在所阅过的近2000篇文章中,很少能看到字句完全通顺的,更无以奢谈文采,而太多“准大学生们”在文字中所体现出的对题旨把握的模糊、表达的幼稚、取材的单一和价值观念的混乱真是让人惊叹!

⑥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不可遏抑的世界趋势。

面对强势文化的入侵,我们知道其他民族是怎样对待自己的语言和文化的吗?

多数时间在美国教书的法国人德里达来北京大学作演讲的时候,开始打算应学生要求用英语,但法国领事馆坚持要他用法语,因为他是法国人。

几十年前,美籍华人丁肇中先生在诺贝尔奖的颁奖台上致答词时,这位英语远比汉语讲得流利的科学家,却坚决要讲汉语,就因为那是母语。

据说在德国的讲台上授课,政府规定一律都得用德语。

而在许多最需要使用本民族语言的国际讲坛上,我们却听到了中国代表的满口洋话。

最近惊闻武汉某著名大学也要实行双语教学,据说包括其中文专业也不能幸免。

如果这消息确实,那么在中国大学的课堂上使用英语讲授汉语言文学,将成为世界教育传播史上的一大奇观……

⑦我们小时候都学过《最后一课》。

我想这篇体验一种语言命运的著名短篇,小说之所以引起全世界的共鸣,是因为那位老师在最后一课上,表达了一个超越民族界限的感叹:

法语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

这句话可以置换为:

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都是最美丽的。

遗憾的是,这种美丽往往只有在危及语言存亡的时候,才体会得出。

我们非得要扮演一回那个不成器的小学生么?

⑧英语对于我们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狼来了”。

来了一匹我们不能赶走也无法赶走的“狼”。

但我想,即使我们没有气度、勇气、胆识、能力与之共舞,也不至于要把我们的孩子以及我们身上的好肉都送到它的嘴里,任其撕咬吧?

⑨汉语,我只有对你哭!

(选自《读者》2004年第2期,有改动)

31.下面对这篇散文的分析,错误的两项是()()(4分)

A作者认为,如果一个民族陷入了对英语的畸形崇拜,会危及本民族文化生存的前景。

B文中谈到“我们对英语的态度是矛盾的”,意在说明对英语的学习、考试都要从应用的实际出发。

C作者怀着极大的责任感呼吁:

要加强对汉语的重视程度,使得汉语能够取代英语的现地位。

D文中列举“准大学生们”在高考作文中反映出的问题,其原因便是英语的泛滥导致年轻一代对汉语的冷漠。

E文中举丁肇中先生的例子意在说明对待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化,也是衡量一个人是否热爱自己的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方面。

32.第①自然段中,在听武汉大学某教授讲演时,为什么先是“学子们一片哗然”,然后又“全场寂然”?

答:

33.文章的题目是《汉语,我想对你哭》,而文章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却说“汉语,我只有对你哭”,措辞的变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结合全文作答。

31.(4分)C.D

32.(4分)当教授说“汉语是弱势语言、是第二阶级的语言”时,学子们并不同意这种说法,而且非常震惊,而教授的反问又令学子们回到现实生活中汉语真的是在走向衰败。

所以,先是“哗然”,然后“寂然”。

(意思对即可)

33.(4分)这种措辞的变化表达了作者面对汉语正在衰败的令人胆颤心惊的事实,既深深忧虑想大声疾呼,同时残酷的现实又使作者无可奈何的思想感情。

(从两个方面作答)

31.

本题是对文本内容的分析,涉及到文本主旨及作者观点等,需要逐项加以分析、判断,C文中并没有“使得汉语能够取代英语的现地位”的意思;

D前后没有因果关系。

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32.

此题较易回答,只要找准答题区间,从文本中“纷纷以‘语言是没有阶级性的’观点反驳。

但在听了演讲者的‘一个外国人晋职、升中学、上大学、考研究生、攻博,需要考我们汉语吗?

’”的反问之后,”,再联系“我不否认,今天我们必须学习西方科技知识,掌握其语言、了解其文化。

”这一内容加以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考点:

33.

本题考查对重要语句的涵义的理解,但其实是对文本主旨的分析,一般而言,结尾处提出这样的观点,不是与题目相悖,而是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深思与反映,本题据此回答即可。

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题目。

中国文人的舟居情结

丁国强

舟外观质朴而无饰,以空虚以受盈,不滞于物,从流飘荡。

故历代文人名士,对舟船情有独钟。

他们要是对现实生活不满,想遁世隐逸,耽乐于山水之间,作逍遥优游,多半是买舟而往,有着一种舟居情结。

舟是中国士人人生政治失意后身心的疗养所,是功成后全身远祸的避难所和保全天性的理想境地。

被尘世种种外物所扰的文人墨客们乘着它便进入了一种与世无争的“高蹈世界”。

因此,具有舟居情结的中国文人都与大自然有着密切的关系,都把大自然作为人生的最后归宿,在和大自然的和谐相处中,寻找心灵的寄托。

只有身居五湖的扁舟之中,士子们那颗飘泊不定的心才能得到暂时的安顿与止泊,进而达到了物我交融的艺术境界。

温一壶酒,驾一叶舟,在扁舟轻凌中扣舷而歌,邀明月为伴,与清风同行,乘兴而发,兴尽而归,小舟就像一片轻轻的苇叶,飘悠在诗人的心海上,心之真情,便是生之逍遥。

《庄子·

列御寇》云:

“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

”庄子以舟船自由地在水上飘荡来比喻圣人无系人物,无为物役而作逍遥游的状态。

人与物同化,失去了世俗之心,忘却了功名利禄,体悟到一种忘我的自由感和精神愉悦,达到了自适其性的精神境界,从而展现了生命的真我,实现了自己外在和内在真正意义上的超越。

这种本质上的对生命意义的张扬和对生命本源的关注,表达了诗人强烈的呼唤本性自由的回归意识。

“天”与“人”的关系是中国传统哲学思考的命题,以“天人合一”为主流的天人观便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取向的理论基点。

《庄子》《楚辞》中居于舟,临于水,在远离尘世纷争、风景幽美的江泽湖畔信舟垂钓,对酒邀月的渔父,得到了哲学上的认可,从而成了中国隐逸文人心目中的偶像。

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有“兼济天下”的自觉意识,总怀着一种社会责任感,以谋求天下苍生的幸福,但在现实中屡遭挫折,进而或弃官或隐居。

于是将自己同自然界融为一体,体会和谐统一的情感愉悦,向自然界寻求生命的意义,从而显发自己的生命价值。

(有删改)

34.请根据文章第二段阐释“高蹈世界”的含义。

35.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

36.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中国文人具有“舟居情结”的原因。

34.(6分)摆脱世俗所扰,与世无争的精神世界;

在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中达到的物我交融的艺术境界。

35.(6分)首先,提出中国文人具有舟居情结的观点;

其次,阐述舟居情结的精神实质;

最后,分析产生舟居情结的理论基点。

评分建议:

每点2分。

36.(6分)舟“外观质朴而无饰,以空虚以受盈,不滞于物,从流飘荡”的品性,深入中国文人之心;

现实生活中或政治失意的处境,或功成后全身远祸、保全天性的愿望,让中国文人或弃官或归隐;

“天人合一”思想,也是中国文人具有舟居情结的哲学诱因。

34.

论述类文体阅读的命题主要从概念、判断、推理三个角度命题,此题属于概念类分析,注意把握文意,加以概括即可。

注意从语段中“都把大自然作为人生的最后归宿,在和大自然的和谐相处中,寻找心灵的寄托。

”加以概括即可。

35.

解答此题,可以结合文本内容,根据“有着一种舟居情结。

”、“这种本质上的对生命意义的张扬和对生命本源的关注,表达了诗人强烈的呼唤本性自由的回归意识。

”、“以‘天人合一’为主流的天人观便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取向的理论基点。

”等加以概括即可。

36.

回答本题,要注意结合文本中“舟外观质朴而无饰,以空虚以受盈,不滞于物,从流飘荡。

”、“舟是中国士人人生政治失意后身心的疗养所,是功成后全身远祸的避难所和保全天性的理想境地。

”、“于是将自己同自然界融为一体,体会和谐统一的情感愉悦,向自然界寻求生命的意义,从而显发自己的生命价值。

”等加以归纳概括,但要注意用自己的语言来叙述。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三国史话》楔子

吕思勉

“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

身后是非谁管得?

满村听说蔡中郎。

”这是宋朝陆放翁先生的诗,所说的便是现在的说书。

将说书的人所用的底本,加以润饰以供众览,就成为现在的平话了。

平话俗称小说,亦谓之闲书。

虽然是用以消闲的,然而人们的知识得自此中的,实在不少。

②现在中国的书籍,行销最广的,是《三国演义》。

据书业中人说,它的销数,年年是各种书籍中的第一。

这部书有些地方,渲染得很有文学意味,如赤壁之战前后便是;

有些地方,却全是质实的记事,简直和正书差不多。

这就显见得其前身系说书的底本。

说得多的地方,穿插改造得多了;

说得少的地方,却依然如故。

③我在学校中教授历史多年,当学校招考新生以及近年来会考时看过的历史试卷不少,有些成绩低劣的,真“不知汉祖唐宗,是哪一朝皇帝”,然而问及三国史事,却很少荒谬绝伦的。

这无疑是受《三国演义》的影响。

他们未必个个人自己读,然而这种知识,在社会上普遍了,人们得着的机会就多,远较学校的教授和窗下的阅读为有力。

这可见通俗教育和社会关系的密切。

④老先生们估量人们知识的深浅,往往以知道的、记得的事情多少为标准。

讲历史,自然尤其是如此。

但无意义的事实,知道了,记得了,有什么用处呢?

尤其是观点误谬的,知道了,记得了,不徒无益,而又有害。

而且平心论之,也不能算知道史事。

因为历史上的事实,所传的,总不过一个外形,有时连外形都靠不住,全靠我们根据事理去推测它、考证它、解释它。

观点一误,就如戴黄眼镜的,看一切物皆黄,戴绿眼镜的,看一切物皆绿了。

我们在社会上,遇见一个人、一件事,明明是好的,却误把恶意猜测他,就会觉得处处可疑;

明明是坏的,却误当他好的,也会觉得他诚实可靠。

历史上的事情,又何尝不是如此?

⑤从前论史的人,多说史事是前车之鉴。

这话很易为人们所赞许,其实似是而非的。

史事哪有真相同的?

我们所谓相同,都不过察之不精,误以不同为同罢了。

⑥真正硬摹仿古人的自然不多,就是事实也不容你如此。

然而人的知识,总是他所知道的、记得的事情铸造成功的。

知道的、记得的事情一误谬,其知识自然随之而误谬了。

所以我们现在研究历史,倒还不重在知道的、记得的事情的多少,而尤重在矫正从前观点的误谬。

矫正从前观点的误谬,自然是就人所熟悉的事情,加以讲论,要容易明白些,有兴味些。

⑦三国时代,既然是人们所最熟悉的,就此加以讲论,自然最为相宜。

所以我想就这一段史事,略加说述,或者纠正从前的误谬,或者陈述一些前人所忽略的事情。

我只是一点抛砖引玉的意思,希望以后人们能注意到这一方面的渐多。

89.简析前三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90.简述第④段的思路。

91.就本文来看,写作《三国史话》的目的是什么?

89.

(1)强调《三国演义》对于普及历史知识的意义。

(1分);

(2)揭示《三国演义》说书底本的性质,指出从其获得的历史知识不可靠。

(2分);

(3)照应第⑦段关于就《三国演义》“加以讲论,自然最为相宜”的解释。

(2分)

90.首先指出人们往往以知道的、记得的事情多少为标准估量人们历史知识的深浅(2分);

接着指出这一评价标准对历史认识可能不仅无益甚至有害(2分);

最后借助比喻、类比解释原因:

观点错误导致错误地认识历史。

91.

(1)纠正前人因平话以及《三国演义》等文学作品而形成的史实认知错误,亦陈述一些前人忽略的事情。

(2)抛砖引玉,希望更多的人纠正对历史的错误认识。

89.

回答此题,需要结合文本内容,注意抓住“虽然是用以消闲的,然而人们的知识得自此中的,实在不少。

”、“现在中国的书籍,行销最广的,是《三国演义》。

”、“他们未必个个人自己读,然而这种知识,在社会上普遍了,人们得着的机会就多,远较学校的教授和窗下的阅读为有力。

”等加以分析概括即可。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