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青铜器》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23365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美术《青铜器》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美术《青铜器》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美术《青铜器》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中美术《青铜器》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中美术《青铜器》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美术《青铜器》教学设计.docx

《高中美术《青铜器》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美术《青铜器》教学设计.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美术《青铜器》教学设计.docx

高中美术《青铜器》教学设计

高中美术《青铜器》教学设计

高中美术《青铜器》教学设计

一、授课课题:

《传统艺术的根脉青铜器》

二、授课时间:

1课时 

三、教学目标:

1、知识:

了解玉器、陶瓷、青铜器的艺术成就,及其发展。

 2、能力:

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美学的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玉器的丰富内涵、陶瓷意识的审美观、青铜器的社会作用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四、教学重点:

艺术成就和美学特点。

五、教学难点:

内涵及文化层面的理解。

六、课业类型:

讲授

七、教学方法:

讲授,演示法,提问法

八、教具学具:

教材,ppt

九、板书设计:

十、教学过程:

导入:

青铜治炼和青铜器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进入伟大的青铜时代,历经了夏、商、周,持续了1500多年的时间,正是从那个时代开始,古代中国迈开了世界文明史上领先的步伐。

在中国发现的青铜器,不管是数量、种类,还是精美程度,在世界上都是首屈一指的。

一、青铜是什么?

青铜:

红铜、锡和铅的合金。

红铜的熔点高,软。

溶化困难那。

加入锡和铅降低熔点,增加硬度。

青铜器的铸造成功,是人类快出时期时代,进入青铜时代。

(课后小辞典)

二、青铜器欣赏

提问:

你知道得最有名的青铜器是什么?

A商代司母戊鼎(着重鼎文化)

1鼎文化

(1)提问:

鼎是做什么用的?

功能?

鼎原始社会日用的饮食容器。

商周发展成祭祀天帝和祖先的“礼器”。

(2)提问:

鼎象征什么?

看看这些文献和成语

文献记载:

“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用鼎制度,鼎是贵族身份的代表,是一种标明身份等级的重要礼器。

用作“别上下,明贵贱”)

文献又载“铸九鼎,像九州”。

成语:

问鼎中原、三足鼎立等。

(鼎也是国家政权的象征)

古代被视为立国重器

国家和权力的象征

标明身份等级的重要礼器。

用作“别上下,明贵贱”

2挖掘故事

司母戊鼎是1939年3月在河南安阳武官村北的农田中,被当地农民吴希增探寻到的。

挖掘工作是秘密进行,组织了四十多人往上提,他们在洞口上搭了一个架子,用两条粗约五厘米的麻绳,一部分人在上面用力拉,一部分人在洞下用杠杆撬起一头并将土填入底部。

当提到六七米时,粗实的绳子突然断裂了。

到了第三天夜里,终于将这个特大方鼎弄出了地面。

3艺术特点

铸造这样高大的铜器,所需金属料当在1000千克以上,且必须有较大的熔炉。

经测定,司母戊鼎含铜84.77%,锡11.64%,铅2.79%,其他0.8%。

与古文献记载制鼎的铜锡比例基本相符。

司母戊鼎充分显示出商代青铜铸造业的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

鼎身呈长方形,口沿很厚,轮廓方直,显现出不可动摇的气势。

立耳、方腹、四足中空。

纹饰:

在细密的云雷纹之上,各部分主纹饰各具形态。

鼎身四面在方形素面周围以饕餮作为主要纹饰,四面交接处,则饰以扉棱,扉棱之上为牛首,下为饕餮。

鼎耳外廓有两只猛虎,虎口相对,中含人头。

耳侧以鱼纹为饰。

商王室重器,其造型、纹饰、工艺均达到极高的水平。

是商代青铜文化顶峰时期的代表作。

B商代四羊方尊(着重讲解铸造工艺的成就)

1文化起源

文献记载的商代文明仅限于黄河流域,一件无意间发现的青铜器揭开了辉煌的江南商代文明的一角。

——四羊方尊

1938年湖南省宁乡县出土,铜尊盛行于商代和西周时期,是一种饮酒用具。

礼器。

2欣赏

方口大沿,边长为52.4厘米,其边长几乎接近器身58.3厘米的高度,重达34公斤。

尊的四肩、腹部及圈足设计成四个大卷角羊,增加了变化,在宁静中突出威严的感觉。

设计奇特独一无二的造型,理当进入文物精品之宝库。

纹饰——

颈部高耸,四边上装饰有蕉叶纹、三角夔纹和兽面纹。

四角各塑一羊,卷角羊头,羊头与羊颈伸出于器外,羊身与羊腿附着于尊腹部及圈足上。

羊胸颈背部饰鳞纹,两侧饰有美丽的长冠凤纹。

全体饰有细雷纹。

器四角和四面中心线合范处均设计成长棱脊。

改善器物边角的单调感,增强了造型的气势。

肩饰高浮雕蛇身有爪的龙尊四面正中,一双角龙首探出器表。

四羊方尊集线雕、浮雕、圆雕于一器,把平面纹饰与立体雕塑融会贯通、把器皿和动物形状结合的恰到好处。

羊在古代寓意吉祥,四羊、四龙相对的造型展示了酒礼器中的至尊气象。

形体的端庄典雅是无与伦比的。

此尊造型简洁、优美雄奇,寓动于静。

被称为“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

3铸造工艺

四羊方尊被认为中国青铜铸造史上最杰出的作品之一。

四羊方尊是用两次分铸技术铸造的,即先将羊角与龙头单个铸好,然后将其分别配置在外范内,再进行整体浇铸。

整个器物用块范法浇铸,一气呵成,鬼斧神工,显示了高超的铸造水平。

c西周大盂鼎(着重讲解书法成就)

1造型

造型端庄稳重,雄伟凝重。

纹饰简朴大方,双耳立在口沿上,腹下略鼓,口沿下及足上部均饰饕餮纹,足上部有扉棱。

腹内壁有铭文19行,共291字,是珍贵的历史资料。

2书法成就

金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文字

书法具有端严凝重的艺术效果。

1金文由于是铜铸的,有凝缩力——浑厚

2笔画上铸的曲线,转折处有弹性——坚劲婉曲。

3结构上单字端正,——严谨有序。

美学家李泽厚认为,青铜艺术成熟期最具审美价值的特征——“器制沉雄厚实,刻镂深重凸出,纹饰狞厉神秘”

问题:

为什么说青铜器是狞厉美?

狞厉表现在哪?

(图片)

狞厉表现在青铜器的纹饰上——饕餮纹

问题:

饕餮象什么?

•饕餮纹——真实的想象出来的东西。

还具有超世间的神秘威吓的动物形象。

吃人的饕餮

•一方面是恐怖的化身(外族),另一方面又是保护的神袛(本族)。

•狞厉的美通过变形、恐怖的动物形象。

具有威吓神秘的力量,指向了某种超世间的权威神力的观念。

D春秋战国越王剑(科学技术成就)

引入:

春秋战国时期的故事“卧薪尝胆”

春秋五霸时期,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一举击败了吴王夫差,演出了历史上春秋争霸的最后一幕。

岁月的流逝,使这场惊心动魄的战争静静沉睡在历史的长卷里,忙忙碌碌的后人几乎把它遗忘了。

然而,一支考古队在挖掘春秋古墓时,却意外发现了一把沾满泥土的长剑,剑身上一行古篆———“越王勾践自作用剑”跃入人们眼帘

春秋战国越王剑——三我国兵器制造史上不朽的杰作

1欣赏

“越王勾践剑”,1965年出土于湖北省江陵县望山一号楚墓中,它出土时完好如新,锋刃锐利。

全剑长55.6厘米,柄长8.4厘米,剑宽4.6米。

剑身上装饰着菱形花纹,剑格(剑柄与剑刃相接处)两面也用蓝色琉璃镶嵌着精美的花纹。

镌有八个错金鸟篆体铭文。

“越王鸠浅自作用剑”

越王勾践剑千古之谜

•勾践剑为何在墓中被水浸泡2000多年仍锋芒毕露寒气逼人?

•绚丽的菱形暗纹如何产生?

•古人采用何种精密技术铸出剑柄上间隔只有0.2毫米的11个同心圆?

1锋利结构——锡铜双色剑,剑脊红黄色,刃黄白色。

X荧光分析中间铜含量较高,两边锡含量高。

从金属性质上来说,铜的韧性好硬度低,而硬度高韧性差在外力冲击下易折断。

观察其他断剑的横断面,(图)分次铸成的。

刚柔兼备,智慧令人惊奇。

2不生锈材料——“越王勾践剑”千年不锈的原因在于剑身上被镀上了一层含铬的金属。

大家知道,铬是一种极耐腐蚀的稀有金属,地球岩石中含铬量很低,提取十分不易。

再者,铬还是一种耐高温的金属,它的溶点大约在4000℃。

这一发现立刻轰动了世界,因为这种铬盐氧化处理方法,只是近代才出现的先进工艺,德国在1937年,美国在1950年先后发明并申请了专利。

我们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人就掌握了这一先进的工艺。

形态记忆合金——在清理一号坑的第一过洞时,考古工作者发现一把青铜剑被一尊重达150千克的陶俑压弯了,其弯曲的程度超过45度,当人们移开陶俑之后,令人惊诧的奇迹出现了:

那又窄又薄的青铜剑,竟在一瞬间反弹平直,自然恢复。

当代冶金学家梦想的“形态记忆合金”,竟然出现在2000多年前的古代墓葬里。

3剑表面的纹饰,双面交叉构成的菱形,从剑格到剑峰,随剑体的变化逐渐变小,但视觉上确是规范均匀的,富有装饰性。

纹饰用力擦拭不会磨损,但又不是用机械方法潜入剑身的。

像现在的电镀工艺。

技术研究人员分析纹饰区和非纹饰区的受到不同程度的腐蚀。

这种纹饰的形成,是一种优先腐蚀、氧化的处理方法。

青铜表面涂有金属膏剂经扩散处理后,表面呈白色。

没有涂金属膏剂的地方是铜黄色。

这个剑早期可能是黄白相间的菱形纹饰。

后经土壤埋藏的腐蚀,变成黑黄相间的色泽。

4薄壁同心圆的剑首

由11道极薄的铜片制作的同心圆,最小壁0.2毫米,最宽壁1毫米。

壁高0.2—2毫米,槽宽0.3—1毫米。

同心圆的槽底部分布突起的绳纹。

现代的青铜铸件技术厚必须大于3毫米否则无法成型。

有了各种方法的猜测——车削法,失蜡法等。

仔细观察后发现壁内光滑,有的似乎有旋纹。

猜测可能是用带齿的模板制作出来的。

先用硬木刻出有同心圆的剑首样式。

再制作陶范。

然后浇铸青铜溶液。

薄壁技术源远流长。

很多容器口、底厚0.2毫米。

E春秋立鹤方壶(美学成就)

1造型风格

 巧夺天工 青铜时代绝唱

 壶上物像众多,杂而不乱。

神龙怪虎,神态各具。

当然,方壶装饰最为精彩的乃是盖顶仰起盛开的双层既实用、又美观的灯具珍品。

三、各个时期的特征(对比特征)

商代的青铜器装饰感强,神秘﹑厚重由权威。

西周的青铜器风格趋向俭朴,追求朴素淡雅之美。

春秋战国的青铜器造型奇巧,手法趋向写实,纹饰易于理解。

秦汉时期的青铜器更加轻便,精巧,实用。

十一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系统分析著名的青铜器物,从司母戊大方鼎国之重器的大重、四羊方尊高超的铸造水平、大盂鼎书法成就、越王剑的科技水平、立鹤方壶美学成就、长信宫灯设计巧妙。

全面地展示了中国青铜时代的成就。

让学生叹为观止,由衷的赞叹青铜器的铸造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销售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