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232349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62.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6

2

7

3

8

9

5

表1-2-2***煤矿原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表

3580290

3581480

3580320

3581490

3580430

3580390

4

3580520

3580060

矿井整合后**省国土资源厅于20**年**月16日颁发的**期采矿许可证(证号:

C****),矿区范围:

采标高:

+*~+*m,井田走向长**km,倾斜宽**km,面积:

**km2,可采**煤层,矿区范围由**个拐点圈闭,拐点坐标见表1-2-3。

后经延期,现采矿证有效期至**年**月**日。

表1-2-3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表(1980西安坐标系)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10

20

自然地理

一、地形地貌

矿区地处**盆周东部边缘山区,地形相对高差较大,海拔1250m~610m,相对高差630m,地势整体北高南低。

矿区坡陡林密,植被发育,为灌木丛、杉木、松木林及庄稼地,覆盖率达90%以上。

工作区南部有**河,自东向西流经矿区东南部边沿,为常年流水,年平均流量约**m3/s左右,在矿区有多条支流汇入该河。

二、河流及地表水体

矿区水系属**流域,区内季节性冲沟发育,主要支流有拱桥沟、曹家湾、油庄庄等。

矿区整体地势为北高南低,河床最低侵蚀基准面高约600m,地表、地下水以坟坪—**山脊为分水岭向南东、南西径流(或渗流),流量随季节转变而转变,冬季平均流量为0~s,夏日约-L/s,大暴雨时段季节流量陡增,流量9~25L/s。

**冬季平均流量约s,夏日平均流量约s,年平均流量约s。

**河面高程600米,距离现最低**主平硐井口300米,高差相差30米以上,对矿井**以上开采无影响。

在矿区开采地表无湖泊、水塘及其他大型水体。

3、气象及地震

矿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均气温14℃,最高气温36℃,最低气温-7℃,日夜温差大,年总降雨量小于1000mm,多集中于6-9月,10-12月为阴雨天气,11月至次年3月上旬气候酷寒,3-5月为干旱季节。

灾害性气候有暴雨、冰雹、大风等。

据历史记载,区内及周围150km范围内,未发生过灾害性地震。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发生的8级汶川特大地震,震中北纬°

,东经°

,震深10km,全国二十余省市均有震感,越南、泰国、巴基斯坦、孟家拉国、印度、蒙古等邻国也有不同程度的震感,能量之强,波及范围之广、伤亡人数之巨,造成的损失之大,为世之罕有。

矿区距震中平距200余千米,加上受多次余震影响,井巷受到轻微影响,但岩石形变不明显。

按《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g),地震区划属Ⅶ度区。

矿区所处区域地壳稳固性中等。

区内地温正常,该矿建矿以来尚未出现地热异样现象。

4、矿区经济及环境状况

区内有少量居民点,全为汉族,人口密度小,以传统农业为主,农作物主要为玉米、马铃薯、稻谷等。

工作区除煤炭资源可供勘探开发外,无其它工业,经济较掉队。

2以往地质工作及评述

以往地质工作

矿区内已有多次地质工作。

1957年,西南煤田地质局第三队于该区开展过简易地质调查。

1966-1969年,**省地质局第二区域地质测量队四分队开展了1︰20万区域地质调查,于**编制完成了《1︰20万**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地质及矿产部份)。

1989年,**县乡镇企业局按照1︰20万区调资料、**铁、煤矿地质调查报告及野外实测资料等,概算了该区煤炭资源/储量,为该区煤炭资源开发提供了必然地质依据。

2002年8月,**省冶金地勘局六○四大队提交了《**县**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2005年8月,**省煤田地质局一三七地质队提交了《**县**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2010年2月,**省地矿局区域地质调查队对矿山进行了年度储量检测,提交了《**省**县**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并经**省地质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评审并由国土资源厅备案记录。

以往地质工作评述

矿区的地质工作开展时刻较早,矿山积累的地质资料相对较丰硕,相关地质资料对矿区的地层,构造,煤层赋存条件,水文地质,开采技术条件等叙述较祥细,地质勘查大体达到详查程度,能知足小型矿井设计和指导矿井此后生产。

3矿井水文地质条件

井田水文地质条件

矿山地处川东北区,北面与陕西省南部边界相接。

矿区内地貌主要以低中山为主,地形切割较深,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其最高点位于矿区的北西侧,海拔标高+1200m以上,最低点为矿区的南侧的溪沟内,海拔约+600m左右,相对高差近600m左右。

矿区煤层散布标高为+300~+1200m,目前允许开采标高+***~+***m,低于矿区内最低侵蚀基准面。

矿井地表无河流,只有季节性冲沟;

矿区地形因切割强烈,高差大,地表排泄畅通。

含、隔水层

3.2.1地层

矿区所属地层分区属**东部区**盆地分区,出露地层由新至老有第四系(Q)、侏罗系中统千佛岩组(J2q)、下统白田坝组(J1b)、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T3xj)和下统嘉陵江组(T1j)。

现概述如下:

一、第四系(Q)

为残坡积、冲积、洪积层,主要由亚粘土、砂和砾石组成。

二、侏罗系(J)

1)中统千佛岩组(J2q)厚450-580m。

整合于白田坝组(J1b)之上。

以湖相为主,岩性为色细—粉砂岩、砂质泥岩夹页岩及灰岩,在矿区南西部外围稳固产出。

参照1∶20万区调资料,由上而下分如下几层:

.暗紫红色泥岩夹灰绿色厚层砂岩及黑色页岩。

厚135-147m。

.灰绿色中—厚层泥质砂岩。

厚9-26m。

.灰黑、黑绿、绿灰色粉砂、砂岩、页岩、泥岩夹透镜状灰岩。

厚117-219m。

.灰绿色粉砂岩、细砂岩与黑色页岩互层。

厚65-165m。

.灰绿色粉砂质泥岩与泥质粉砂岩不等厚互层,夹灰色厚层石英砂岩与黑色页岩互层,底为砂质细砾岩或岩屑石英砂岩。

厚207-216m。

2)下统白田坝组(J1b)为内陆湖滨—沼泽相沉积。

厚60—180m。

按岩性组合划分为上、下两段:

白田坝组上段(J1b2)上部为黄、灰绿色砂岩、粉砂岩与黑色砂质页岩、页岩互层夹炭质页岩,顶部为紫红色页岩,产植物化石枝脉蕨、格子蕨、苏铁蕨等。

下部岩性为灰、深灰、黄褐色含长石石英砂岩与浅灰、黑色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互层,夹炭质页岩。

该段厚65-120m。

白田坝组下段(J1b1)岩性为灰色厚—块状石英质砾岩,砾石以石英质为主,含少量燧石,砾径,一般,呈圆状—次圆状,分选较好。

平行不整合于须家河组(T3xj)之上。

厚30-55m。

3、三叠系(T)

1)上统须家河组(T3xj)为内陆湖滨—河流沼泽相沉积。

在区内普遍散布,为该区含煤建造。

厚237—296m。

由于断层破坏,该组岩性组合按粒级重复组成2-4个不完整的韵律层,各韵律层由下而上岩性组合为粗粒长石石英砂岩及砾岩→细砂岩→含泥粉砂岩或砂质页岩→炭质页岩夹薄煤层,偶见泥灰岩,韵律向两头转变相对较大,常尖灭或渐变成次一级的2—3个小韵律层。

按岩性组合一般划分为上、中、下三个岩性段:

须家河组上段(T3xj3)岩性为灰、灰绿色中—厚层长石石英砂岩、岩屑砂岩,与含泥粉砂岩、粉砂岩互层。

厚,平均。

须家河组中段(T3xj2)灰黑色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夹炭质泥(页)岩及灰色薄—中厚层状长石石英砂岩、细砂岩及煤层,K1煤层位于须家河组下段(T3xj1)砾岩之上5-20m,煤层厚一般,纯煤厚,平均厚。

中上部夹3-5层厚煤线(其中K二、K3、K4厚,不可采),菱铁矿位于煤层之上下页岩当中,呈小透镜体产出。

厚102~232m,平均。

须家河组下段(T3xj1)为灰色厚—块状石英质砾岩,夹少量灰色中层状砂岩及粉砂质泥岩。

厚38~,平均。

该组平行(局部微角度)不整合于下统嘉陵江组(T1j)之上。

2)下统嘉陵江组(T1j)岩性为灰、深灰色中—厚层状白云岩、白云质灰岩、灰岩夹页岩为主,底部和中部夹2-4层杂色角砾岩及透镜状石膏,上部夹泥灰岩。

属内浅海碳酸盐泥页岩建造。

厚大于200m,未见底。

3.2.2构造

矿区位于**复式背斜之次级背斜—**背斜两翼及**向斜西翼。

**背斜:

背斜轴向北北西或南南东,西翼偏向241-256°

,东翼偏向55-82°

地层倾角20-58°

,越往核部,倾角越小。

由于受区域构造影响,在矿区北西**背斜北段西翼,地层出现倒转。

核部地层为嘉陵江组(T1j),两翼地层为须家河组(T3xj)、白田坝组(J1b)、千佛岩组(J2q)。

**向斜:

位于矿区东部,轴向北北西—南南东,西翼偏向241-256°

,东翼偏向60-78°

,地层倾角20-41°

(在矿区范围内,平均倾角约30°

,越往槽部,倾角越小。

核部地层为白田坝组(J1b)、两翼地层为千佛岩组(J2q)、须家河组(T3xj)、嘉陵江组(T1j)。

在矿区南部发育一条断层(F1),走向北西—南东,偏向北东或北北东,倾角62°

,断距20-25m,对煤层开采有必然影响,现矿区主、风井已揭露该断层。

除该断层外,在巷道内,尚发觉多条断距小于5m的次级小断层。

在矿区北东部外围,发觉一条走向平移断层F2(断层东部为杨家梁煤矿),断层走向北北西——南南东向,东盘向北平移,西盘南移,据出露地层错动情形分析,平移距离200余米,断层破碎带宽达20-30m,地貌上组成一狭长负地形。

断层东倾,倾角65-80°

由于处于整合扩能矿区北部边界断层,对矿区煤层开采影响较小。

详见矿井断层特征表,表3-2-2-1。

表3-2-2-1矿井断层特征表

编号

位置

性质

产状

落差

(m)

长度

地质特征

破坏煤层

走向

倾向

倾角

F1

矿区

南部

NW-SE

NE-NNE

62°

/

断层周围发育次级构造,岩石破碎

对矿区范围内许采煤层有一定影响

F2

北东部

平移

NNW-SSE

E

65-80°

对矿区范围内许采煤层基本无影响

3.2.3含煤地层及煤层

(一)区域内地层含煤概况

含煤地层为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T3xj),煤赋存于各韵律层之上的页岩与砂岩互层中,含煤1-4层,可采K1煤层,其余则因厚度薄不可采。

(二)可采煤层

矿区可采煤层为K1,为现矿井开采煤层,煤层位于须家河组中段。

K1煤层厚度转变较大,属全区—大部可采煤层,煤层厚—,一般—,平均,少数含1层厚—炭质页(泥)岩夹矸,偶见2层以上或不含夹矸,多分上下两个分煤层,上分层厚—,下分层厚—,纯煤总厚—,平均。

煤层顶、底板为深灰色粉砂质泥岩或泥质粉砂岩。

结合矿井储量核实报告提供的相关图件,煤层倾角为30-58°

(T3xj3)

3.2.4含水层

一、矿区地层岩性及富水性

地层代号

矿区地层岩性

富水性

第四系(Q)

为残坡积、冲积、洪积层,主要由亚粘土、砂及砾石构成

富水性中等

侏罗系中统千佛岩组(J2q)

岩性为色细一粉砂岩、砂质泥岩夹页岩及灰岩

白田坝组上段(J1b2)

白田坝组上段(J1b2)上部为黄、灰绿色砂岩、粉砂岩与褐色砂质页岩、页岩互层夹炭质页岩,顶部为紫色页岩,下部岩性为灰、深灰、黄褐色含长石石英岩与浅灰、黑色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互层,灰炭质页岩。

富水性弱

白田坝组上段(J1b1)

岩性为灰色厚一块装石英岩砾岩,砾石以石英质为主,含少量碎石

三叠系须家河组上段(T3xj3)

岩性为灰、灰绿色中—厚层长石石英砂岩、岩屑砂岩,与含泥粉砂岩,粉砂岩互层

须家河组中段(T3xj2)

灰黑色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夹炭质泥(页)岩及灰色薄—中厚层状长石英砂岩、细砂岩及煤层,K1煤层位于须家河组下段(T3xj1)砾岩之上5-20m。

须家河组下段(T3xj1)

为灰色厚—块状石英质砾岩,夹少量灰色中层状砾岩及粉砂质泥岩。

下统嘉陵江组(T1j)

岩性为灰、深灰色中—厚层状白云岩、白云质灰岩、灰岩夹页岩为主,底部和中部夹2-4层杂色砾岩及透镜状石膏,上部为泥灰岩。

K1煤层位于须家河组下段(T3xj1)砾岩之上5-20m,采空导水裂隙可影响的直接充水含水层为须家河组二段(T3x2)砂岩裂隙含水层。

二、与采掘活动相关的煤层上伏、下伏含水层

K1煤层位于须家河组下段(T3xj1)砾岩之上,上伏地层为须家河组中段(T3xj2)砂岩裂隙含水层,富水性中等下伏地层为系统嘉陵江组(T1j),砂岩裂隙含水层。

3、断层导通的间接充水含水层

但因预防雨季、洪汛期间地表水通过断层对矿井进行充水危害。

4、对矿井充水无直接影响的其他含水层

对矿井充水无直接影响的其他含水层有:

须家河组二(T3xj3)、白田坝组下段(J3b1),距含煤地层较远,裂隙含水层。

5、矿井充水类型

按照该矿主要充水层含水层的容水空间特征,该矿床水文地质类型属第二类,以裂隙含水层(带)充水为主的矿床。

矿井充水因素分析

一、地表水的井巷充水性分析

矿区及周围地带主要沟谷为矿区南部**沟,其余都为季节性小冲沟,季节性小冲沟,流量较小(<

S)。

**冬季平均流量约s,夏日平均流量约s,年平均流量约s,但河流高程约600米,距离矿井最低标高的主平硐**米高程相差30迷以上,**河不会成为目前矿井的充水水源。

地表水主要为大气降水经地表渗透进入井下巷道,为矿井充水重要因素之一,但主如果夏日雨水经地表渗透进入井下。

二、断层及裂隙水的井巷充水性分析

按照原龙潭河煤矿等的井硐揭露,在通过断层周围的井巷没有发觉断层水。

**煤矿老巷揭露一部份岩层发觉有部割裂隙水,但水量很小,主要由大气降水经地表或地下潜水经裂隙涌出进入井下。

矿井**平硐、**副平硐、***主平硐石门均通过F1断层断裂带,未发觉有断层水,但有小量地下潜水经断层裂隙进入井下,夏日时发觉有部份地表水经断层裂隙进入井下,最大水量小于m3/h。

矿井没有发觉断层水,但断层裂隙成了地表大气降水和地下潜水进入井下的通道之一,断层裂隙水量很小,对矿井目前建设和生产没有影响。

裂隙水是矿井充水的主要水源之一。

井田及周边老空区散布状况

**县**煤矿相邻矿井有杨家梁煤矿。

**煤矿东南边与杨家梁煤矿相邻,杨家梁煤矿采高为+**m~+**m,**煤矿矿区范围与其无重叠,无矿权纠纷。

矿区范围内,煤层开采历史较长,经矿井实地调查,以往开采的小窑有钾肥厂井及回风井、水口井,平硐开拓,巷道长度沿煤层布置,最低井口为水口井标高在1013米左右,无下山开采,井口平常无水,大雨事后有少量水流出,流量约h,无采空区积水,距离矿井最高的回风井高差在50米以上,平距500米,距离首采区高差为300米,平面距离为**米以上,对此刻矿井建设和首采区开采无影响。

矿井**区段以上有部份为原采空区,与现**煤巷(原采煤运输巷)有老巷相连(已密闭),在雨季有部份地表水经裂隙和采空区后流入***煤巷水沟并经副平硐排出井外,经矿井2016年观测,其最大水量在h左右,冬季大体无水流出。

矿井无采空区积水,但有部份地表水经采空区进入井下,采空区成了地表水向井下的渗透通道之一,但目前对矿井建设和生产无影响。

综上所述,矿山井巷充水方式较多,但各类矿床充水方式处于不均衡状态,其中大气降水、地下潜水是主要充水方式,地表水充水处于次腹地位水量超级小对矿井建设生产无影响。

以直接充水方式为主要方式,间接充水为次要,充水通道以裂隙为主。

5矿井涌水量

矿井涌水量的组成份析

矿井采用平硐开拓、上山开采。

井下涌水量组成由以下几部份组成:

一、大气降水通过地表渗透进入井下的涌水量;

二、地下潜水经原采空区或裂隙进入井巷的涌水量;

3、矿井含水层渗透的涌水量;

4、地表溪沟水经裂隙渗透的涌水量;

五、其它因素引发的涌水量(如钻孔、隐性小断层等)。

主要突水点位置、突水量及处置情形

矿井自开采以来,未发生过突水现象。

按照本矿井目前涌水现状及规模、开拓开采情形分析,矿井可能出现的突水点有局部裂隙密集带、潜在断层破碎带。

局部裂隙密集带、潜在断层破碎带与井巷系统的水力联系弱、补给条件差时,突水方式以静储量为主,且突水量一般不大,但来势凶猛,故应引发重视。

当水力联系紧密、且有稳固补给水源(大气降水或地表溪沟水与导水裂隙带连通)时,突水量较大,需引发高度重视。

矿井应严格按“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增强矿井防治水工作。

矿井涌水量预测

矿井扩建,矿区总面积为**Km2,允许开采深度为+***m至+**m,开采**煤层。

矿井为平硐开拓,开采上山资源,自流排水。

矿井的正常涌水量为30m3/h,最大涌水量为50m3/h左右。

6矿井水害影响评价

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

**煤矿为平硐开拓、上山开采。

矿井充水方式以大气降水渗透补给为主。

充水水源以裂隙水为主、第二为地表水。

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评价

本矿为扩建矿井,矿井排水系统及防治水相关安全设施已在批复的安全专篇中进行了设计,矿井防治水工作简单且易于进行。

矿井在此后开采进程中坚持做好防治水工作的各项办法,就可以够控制矿井水害要挟。

按照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充水因素、涌水量等情形进行综合分析,本矿井采掘工程不受水害影响,防治水工作简单易操作。

7结论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

综上所述,能够得出如下结论:

一、矿井受采掘破坏或影响的孔隙、裂隙含水层,补给条件一般,有必然的补给水源,单位涌水量:

q<(L·

s-1·

m-1)。

二、矿井上部存在的老空区位置、范围清楚,无老空积水。

3、矿井涌水量(正常涌水量为30m3/h,最大涌水量为50m3/h。

4、矿井未发生过突水事故。

五、矿井采用上山开采,在此后的开采中可能会偶有突水,采掘工程不受水害影响,不要挟矿井安全。

六、矿井排水系统及有关防治水的安全设施已在批复的安全专篇中进行了设计,矿井防治水工作简单且易于进行。

按照《煤矿防治水规定》第二章第一节第十一条的规定,结合矿井的实际情形,本矿的矿井水文地质类型为简单型。

按《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防治水规定》要求,矿井水文地质类型3年后从头肯定。

防治水工作办法

为确保矿井防治水工作顺利进行,采取如下防治水工作办法:

一、矿山法定代表人组织成立防治水组织及管理体系,配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及设备。

二、完善矿井中长期防治水计划和年度防治水计划,并严格组织实施。

3、矿井要进一步伐查清楚矿井范围内小窑开采情形、包括本矿原老空区,将采空区范围准确绘制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按规定留设隔离煤柱,且不得进入煤柱进行采掘作业。

4、矿井每一年雨季前必需对防治水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制定雨季防治水办法,组织抢险队伍,储蓄足够的防洪抢险物资。

五、矿井每一年雨季前要对地面防洪情形进行检查,按照检查结果采取相应办法。

六、井巷出水点的位置及其水量,有积水的井巷及采空区的积水范围、标高和积水量,必需及时绘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

7、矿井探防水设备必需保证完好,严格执行“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探放水原则。

八、矿井应增强对水害的分析预报,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探放水原则。

已存在的采空区可能存在积水,若不按规定进行探放水作业,将组成较大要挟,应制定专项办法,并严格执行。

九、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编制《探放水工程设计方案》并按照方案的规定对应当探放水作业的地址进行探放水,完善相关水文图件,做好防治水工作方案、预案。

应成立矿井水长期动态水文观测系统,及时辨识和发觉重要水情转变。

对员工进行防治水安全意识和技术知识的教育培训工作。

开展水患安全撤离演练,发觉水害及时报告和组织有序撤离。

10、矿井应当成立下列防治水基础台账,矿井涌水量观测功效台账、气象资料台账、地表水文观测功效台账、钻孔水位、井泉动态观测功效及河流渗漏台账、抽(放)水实验功效台账、矿井突水点台账、井田地质钻孔综合功效台账、井下水文地质钻孔功效台账、水质分析功效台账、水源水质受污染观测资料台账、水源井(孔)资料台账、封孔不良钻孔资料台账、矿井和周边煤矿采空区相关资料台账、其他专门项目的资料台账。

矿井防治水基础台账,应当认真搜集、整理,实行运算机数据库管理,长期保留,并每半年修正1次。

1一、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安监总局下发的第28号令《煤矿防治水规定》(2009年12月1日起实施)和新版《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组织全矿人员进行学习,要做到“学到、理解到、转达到、动用到”。

表7-1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判别标准

分类依据

类别

简单

中等

复杂

极复杂

受采掘破坏或影响的含水层及水体

含水层性质及补给条件

受采掘破坏或影响的孔隙、裂隙、岩溶含水层,补给条件差,补给来源少或极少

受采掘破坏或影响的孔隙、裂隙、岩溶含水层,补给条件一般,有一定的补给水源

受采掘破坏或影响的主要是岩溶含水层、厚层砂砾石含水层、老空水、地表水,其补给条件好,补给水源充沛

受采掘破坏或影响的是岩溶含水层、老空水、地表水,其补给条件很好,补给来源极其充沛,地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