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基础电子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22906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91.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网络基础电子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计算机网络基础电子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计算机网络基础电子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计算机网络基础电子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计算机网络基础电子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计算机网络基础电子教案.docx

《计算机网络基础电子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网络基础电子教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计算机网络基础电子教案.docx

计算机网络基础电子教案

第一节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导入:

同学们,在上课前我想问大家一些问题:

问题1:

到机房以后,大家最喜欢干什么?

问题2:

空闲时间你最喜想干什么?

(上网,玩游戏、看书、锻炼身体还是干其它事情)

问题3:

你能例举一些现实生活中网络应用方面的例子吗?

(网上购票、网络银行、网络电话、网上购物、网络邮局(收发电子邮件)、网上聊天(QQ)、网上玩游戏(网络游戏)、网上做生意(叫电子商务)、网上下载东西、在网上学习、在网上娱乐、在网上写日记(博客)、在网上查找资料等等。

总结:

综上所述,网络无不能,无处不在,网络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各行各业都离不开网络。

人们的生活更是离不开网络。

提问:

网络为什么具有如此大的魔力,具有如些大的吸引力,以致于很多年轻人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网络到底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网络世界,来揭开网络的神秘面纱。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与发展,计算机网络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延伸到全球的每个角落。

计算机网络已成为人们工作、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随处都可以看到网络的存在,随处都可以享受到网络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一、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计算机网络:

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互结合发展的一种重要产物。

把分布在不同地点且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连接起来,按照网络协议进行数据通信,用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即网络通信协议、信息交换方式及网络操作系统等)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换的计算机系统。

从定义中可以看出:

1、计算机网络的物理组成包括计算机和通信线路,因此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结合。

2、计算机网络以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换为目的。

3、计算机网络需要功能完备的软件支持,这里的软件包括网络操作系统及网络协议等。

二、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四个阶段

1、第一代计算机网络

第一代计算机网络是面向终端(用户端不具有数据的存储和处理能力)的计算机网络。

(20世纪50年代)

2、第二代计算机网络

第二代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与计算机互联,以资源共享为目的,实现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的网络(20世纪60年代)

3、第三代计算机网络

第三代计算机网络是网络体系标准化网络(即OSI标准,指在同一个网中可以存在不同厂商、不同品牌的计算机接入,不同厂商、不同品牌的计算机必须遵循同一个标准―――OSI标准)(20世纪70年代未)

4、第四代计算机网络

第四代计算机网络是指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综合化、高速化的现代计算机网络

综合化:

是指多种业物综合在一个网络中完成,如将语音、数据、图像、视频、动画等信息以二进制代码的数字形式综合在一个网络中来传送。

高速化:

是指网络传输速度越来快,如使用光纤传输网络的速度已经达到每秒几十吉比特。

资料

因特网时代(20世纪60年代未至今)

  internet的基础结构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进,这三个阶段在时间上有部分重叠。

  1:

从单个网络ARPAnet向互联网发展:

1969年美国国防部创建了第一个分组交换网ARPAnet只是一个单个的分组交换网,所有想连接在它上的主机都直接于就近的结点交换机相连,它规模增长很快,到70年代中期,人们认识到仅使用一个单独的网络无法满足所有的通信问题。

于是ARPA开始研究很多网络互联的技术,这就导致后来的互联网的出现。

1983年TCP/IP协议称为ARPAnet的标准协议。

同年,ARPAnet分解成两个网络,一个进行试验研究用的科研网ARPAnet,另一个是军用的计算机网络MILnet。

1990,ARPAnet因试验任务完成正式宣布关闭。

  2:

建立三级结构的因特网:

1985年起,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就认识到计算机网络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性,1986年,NSF围绕六个大型计算机中心建设计算机网络NSFnet,它是个三级网络,分主干网、地区网、校园网。

它代替ARPAnet称为internet的主要部分。

1991,NSF和美国政府认识到因特网不会限于大学和研究机构,于是支持地方网络接入,许多公司的纷纷加入,使网络的信息量急剧增加,美国政府就决定将因特网的主干网转交给私人公司经营,并开始对接入因特网的单位收费。

  3:

多级结构因特网的形成:

1993年开始,美国政府资助的NSFnet就逐渐被若干个商用的因特网主干网替代,这种主干网也叫因特网辅助提供者ISP,考虑到因特网商用化后可能出现很多的ISP,为了使不同ISP经营的网络能够互通,在1994创建了4个网络接入点NAP分别有4个电信公司经营,本世纪初,美国的NAP达到了十几个。

NAP是最高级的接入点,它主要是向不同的ISP提供交换设备,是它们相互通信。

现在的因特网已经很难对其网络结构给出很精细的描述,但大致可分为五个接入级:

网络接入点NAP,多个公司经营的国家主干网,地区ISP,本地ISP,校园网、企业或家庭PC机上网用户。

 

三、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计算机网络主要由网络硬件和网络软件组成

1、网络硬件

网络服务器:

是网络的核心,它为使用者提供了主要的网络资源。

网络硬件包括

网络工作站:

是一台入网的计算机,它是用户使用网络的窗口。

传输介质:

网络通信的信号线。

网络设备:

网络连接中的一些部件。

2、网络软件:

网络操作系统:

主要功能是管理服务器及通信管理。

通信协议:

又称通信规程,是指通信双方对数据传送控制的一种约定。

约定中包括对数据格式,同步方式,传送速度,传送步骤,检纠错方式以及控制字符定义等问题做出统一规定,通信双方必须共同遵守,它也叫做链路控制规程。

 

网络软件包括

 

通信软件:

用通信的各种软件。

第二节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一、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按使用的传输技术分类,有广播式网络和点到点式网络;

2、按使用的范围分类,分为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和广域网(WAN)。

3、按网络结构分类:

有以太网和令牌环网;

4、按传输带宽分类,有基带网和宽带网;

5、按信息传输介质分类,有无线网、有线网和光纤网;

6、按网络的拓扑结构分类,有星型网、环型网、总线型网、树型网等。

二、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计算机网络的三大功能是:

1、数据通信:

网络中的计算机之间可以进行数据传输。

2、资源共享:

入网的用户可以共享网络中的数据、数据库、软件和硬件资源。

3、分布处理:

可以把大型数据处理任务分散到网络中各计算机上完成。

三、计算机网络的服务

计算机网络提供的基本服务有:

1、文件与打印服务

2、应用服务

3、消息服务

4、数据库服务

四、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

网络拓扑结构:

是指网络中的通信线路和各节点之间的几何排列,它反映了网络的整体结构和各个模块之间的关系。

常见的网络结构有:

星型、总线型、树型、环型。

1.总线拓扑

 

2.环型拓

3.星型拓扑

4.网状拓扑

 

五、网络拓扑结构的优缺点

1、总线型结构

采用单根传输线作为传输介质,所有节点都通过硬件接口直接与传输介质相连。

任一站点发出的信息都能沿着传输介质传输,且能被其它所有站点接收。

优点:

(1)线缆长度短,布线容易,工程费用低;

(2)网络易于扩充;(3)网络可靠性较高。

缺点:

(1)故障诊断难;

(2)不易隔离故障;(3)如果线路太长,则需配置信号中继设备。

2、星型结构

由中央节点和通过点到点链路连接到中央节点的各个站点共同组成。

优点:

(1)方便服务;

(2)故障影响小;(3)故障诊断容易;(4)访问协议简单。

缺点:

(1)安装困难;

(2)扩展困难;(3)依赖中央节点。

3、环形结构

所有的通信站点共享一条物理信道,信号单向传输。

优点:

(1)电缆长度短;

(2)不需接线盒;(3)适用光纤线路。

缺点:

(1)节点故障将引起整个网络故障;

(2)故障诊断困难;(3)不易重新配置网络;(4)节点发送数据前,必须知道传输介质对它的可用性。

4、树型结构

从总线结构演变而来,形状像一棵树。

优点:

(1)线缆长度短,布线容易,工程费用低;

(2)网络易于扩充;(3)网络可靠性较高。

另:

故障隔离容易。

缺点:

(1)故障诊断难;

(2)不易隔离故障;(3)如果线路太长,则需配置信号中继设备。

另:

对根的依赖性很强。

5、混合结构

主干为总线型结构,而在局部采用星型结构。

混合结构网络吸取了总线结构网络和星型结构网络的各自优点。

六、课堂小节(略)

七、作业(略)

 

第三节数据通信基础

一、网络协议与层次

协议:

指预先约定的规则

网络协议:

不同计算机及网络设备之间进行互相通信时所遵守的格式和约定。

二、层次

根据计算机网络的结构,可将其划分为不同的层次。

对于计算机网络来说,不同网络系统具有相同的层次结构。

三、OSI参考模型的结构

OSI参考模型的全称是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penSystemInterconnectionReferenceModel,OSI/RM),它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的一个网络系统互连模型。

OSI参考模型:

将整个网络划分为七层,从最高导到最底层依次为(

7、应用层、6、表示层、5、会话层、4、传输层、3、网络层、2、数据链路层、1、物理层。

其中高层,既7、6、5、4层定义了应用程序的功能,下面3层,既3、2、1层主要面向通过网络的端到端的数据流。

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7层的功能:

(1)应用层:

应用层主要任务是提供计算机网络与最络用户的界面,提供完成特定网络服务功能所需的各种应用程序协议。

应用层是用户与网络之间的接口。

应用层为用户提供一组常用的应用程序。

应用层的主要协议有:

HTTP:

超文本传输协议。

(超文本传输服务——或者叫作WWW—万维网服务)

FTP:

文件传输协议。

(文件传输服务)

TELNET:

远程登录协议:

(远程登录服务)

DNS:

域名服务器。

(域名解析服务)

E-MAIL:

电子邮件服——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发送邮件协议;POP3—接收邮件协议

USENET:

网络新闻组服务

BBS:

电子公告牌服务。

WAIS、GOPHER、Archie:

信息检索与信息查询服务。

(2)表示层:

确保一个应用程序的命令和数据能被网络上其他计算机理解,也就是将一种格式转换成另一种格式的数据转换,使用户之间的通信尽可能简化,与设备无关。

(3)会话层:

负责和网络节点应用程序之间的协商和链接,它不仅建立合适的链接,而且验证会话双方,要求双方提供身份验证。

(4)传输层:

是整个协议层次结构中最核心的一层。

它的作用是为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提供性能可靠的数据传输,而与当前实际使用的网络无关。

(5)网络层:

主要任务是确保网络节点之间的数据包的传输。

该层将数据转换成一种称为数据包的数据单元,每一个数据包中都含有目的地址和源地址,以满足路由和寻径的需要。

(6)数据链路层:

主要任务是确保网絡节点之间数据帧可靠地传输。

该层把所有数据转换成一种称为帧(典型的帧为几百或几千字节)的数据单元,并负责创建和检测数据帧,为网络层的连接提供一条线路。

(7)物理层:

是设备之间的物理接口,主要定义了物理链路所要求的机械、电气和功能特性等。

数据通过该接口从一台设备传送到另一台设备。

四、OSI分层的优点:

(1)人们可以很容易的讨论和学习协议的规范细节。

(2)层间的标准接口方便了工程模块化。

(3)创建了一个更好的互连环境。

(4)降低了复杂度,使程序更容易修改,产品开发的速度更快。

(5)每层利用紧邻的下层服务,更容易记住个层的功能。

注:

在OSI参考模型中,各层的数据类型是不相同的。

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和传输层的数据单位是:

消息——报文;网络层的数据单位是——数据包;数据链路层的数据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销售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