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22059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02 大小:118.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湘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湘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2页
湘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2页
湘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湘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docx

《湘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docx(10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湘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docx

湘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1、春的消息

这首诗歌描写了情趣盎然的春天。

诗人以清新优美的语言引导人们去欣赏大地回春的动人景象,给大自然的景色赋予了纯真的生命:

让自然界的一草一木都富有了灵动的色彩,让所有的小生物都成了孩子们亲密的小伙伴。

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对大自然的浓浓爱意。

  全诗共六个小节,描写了孩子们从殷切地盼望了“整整一个冬天”,到尽情地在大自然中寻找、感受春的消息,直至尽情地嬉戏、玩耍,将喜悦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一小节仿佛是一个个特写镜头,春风、春水、树枝、水鸭构成了一幅春意盎然的图画,春天的美好跃然纸上;

  第二小节总写换了春装的孩子们欢笑着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寻找春天的消息;

  第三小节至第六节诗歌为我们“推”出四幅戏春图:

捉、放飞舞的蝴蝶,是爱,是怜,是珍惜;问候开放的雏菊,是欣喜,更是朋友般的亲密。

枝条吐出绿苞、溪水被春天唤醒;明丽的太阳、搔痒面颊的嫩草……一切都是那么生机勃勃,让喜欢春天的孩子陶醉于春的消息之中。

  诗中的孩子们在大自然中欢笑,于是,读诗的孩子在诗人笔下的大自然中徜徉,便也拥有了大自然般博大的情怀,浓浓的爱意,从而更加热爱大自然,热爱我们这个世界!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会正确书写12个生字。

理解“消息、漂白、牵引、爱怜、雏菊、禁不住”等词语的意思。

能正确拼读“漂、禁”两个多音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全诗,背诵诗歌。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通过朗读诗歌,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增强对诗歌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读、诵、背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

展开想象,激发学生感受和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策略与方法

   合作交流,读中感悟。

  教学媒体

   学生准备:

观察身边的事物,感受春的气息。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教师先板书“消息”,指名学生读。

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对“消息”的理解。

    师:

春姑娘就要来了,她想给小朋友们发一个春天到来的好消息,你帮她想一想:

春姑娘可以怎么告诉我们这个好消息呢?

”(学生畅所欲言。

    春姑娘把小朋友们的好主意让一位诗人写成了一首诗来传达“春的消息”。

我们来读一读,看看谁能收到这些消息。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新知。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诗,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用以前的方法来解决。

   2.出示生词卡片,指明读,注意“漂”是个多音字,漂白、漂亮

     开火车读。

   3.用各种形式理解文中词语。

     “漂白”、“牵引”、“爱怜”、“雀跃”、“搔痒”等词语可以结合诗中的具体语境、生活经验和具体的动作来理解。

     对于其他词语可以相机解决。

   4.检查读文情况。

     教师指名学生按小节读课文,听者可以习惯性的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

通过多种形式认读、理解文中的词语,既形象生动,教给了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

  三、师生对话、品悟诗情

   1.教师引导学生再读诗歌,边读边想,读完课文后,你感受到的春的消息在哪里?

   2.引导学生交流读后的感受。

   3.引导学生抓住自己观点的支撑点,通过感情朗读来表达出来。

     第一节中春的消息是指春风、春水、树枝、水鸭;抓住“盼望”“整整”体会孩子们渴望和欣喜的感情。

     第二节中春的消息是指换上春装;“飞过”“飞上”表达了孩子们寻找春天的欢快和急切之情。

     第三节中春的消息是指蝴蝶飞舞;抓住“爱怜”体会孩子们对自然万物的爱。

     第四节中春的消息是指雏菊开放;抓住“雀跃”体会孩子长高的自豪和欣喜。

     第五节中春的消息是指吐出绿苞、溪水唱歌;

     第六节中春的消息是指太阳照耀、被嫩草搔痒的面颊;

   4.配乐朗诵诗歌,美读中品位所蕴涵的情感。

赞美春天!

     设计意图:

通过抓住重点的词句,来帮助孩子们去领会诗歌中对春天的盼望、欣赏和感受,进而通过感情朗读来赞美春天。

  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认读本课生字卡片,组词,并说句子。

   2.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型,如何把字写好看。

   3.指导重点字的书写,如“雀”字。

  五、拓展延伸,积累实践

   1.关于春的消息还有很多很多,只要你做一个细心观察的孩子,你一定能发现的更多!

去找一找相关描写春天的儿歌、古诗、歌曲读一读、背一背、唱一唱。

也可以自己动手画一画,剪一剪美丽的春天。

   2.积累诗歌中描写的生动的词语或句子。

 

2、爱唱歌的小溪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会写12个生字。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掌握生字的音、形、义。

理解课文内容。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难点:

领略歌溪的生命力,体会作者对小溪、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一条会唱歌的溪流,它会给村里的人带来什么呢?

让我们随着这条欢快的溪流一起去看一看,它会给人们带来哪些欢乐?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认真读课文。

注意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同桌互相检查朗读情况,互相正音。

   3.听课文朗读录音,标出不认识的生字、新词。

  三、生字探究,识记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自由拼读、识记。

   

(1)读准字音。

     1)学生自由认读生字。

     2)指名读,师生共同正音。

      重点指导读准下列生字的音。

      源:

yuán,注意不能读成“yán”。

      滑:

huá,不能误读成“fá”。

      虽:

suī,声母是平舌音“s”,不是翘舌音“sh”。

     3)同桌互读。

     4)“开火车”读生字。

   

(2)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指导字形及书写要求。

     2)老师范写“爬、翻”两个字。

     3)学生练习写字。

   2.结合课文词语释义、积累新词。

     流淌:

流动。

     文静:

(性格、举止等)文雅、安静。

     争先恐后:

争着向前,唯恐落后。

     浑厚:

朴实雄厚。

  四、指导朗读

   1.听课文朗读录音。

   2.学生试着模仿录音朗读。

   3.学生自由练读。

   4.指名朗读,师生共同评议。

    句子是否通顺,是否有感情。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歌溪给“我们”带来的欢乐,体会作者对小溪、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掌握生字的音、形、义。

理解课文内容。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难点:

领略歌溪的生命力,体会作者对小溪、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和词语。

   2.指名朗读课文。

  二、探究释疑、交流感悟

   1.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全班齐读。

    

(2)释疑:

村里的人为什么把溪流称作“歌溪”?

      (因为这条溪流爱唱歌,所以村里的人叫它“歌溪”)

   2.学习第2自然段。

    

(1)男生读,女生听。

    

(2)想想:

为什么说歌溪像一个调皮的孩子?

    (3)投影出示下面的句子,理解句子。

      “源头的水是清亮的,闪着光,从长满苔藓的山崖上跳下来,溅起一蓬蓬亮晶晶的水花。

这时候,歌溪像一个调皮的孩子,它的歌声有点儿野。

      (歌溪源头的水银亮闪光,从长满苔藓的山上流下来,溅起一蓬蓬亮晶晶的水花,就像一个调皮的孩子)

    (4)投影读句,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水从长满苔藓的山崖上跳下来。

       水从长满苔藓的山崖上流下来。

    (5)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

   3.学习第3自然段。

    

(1)女生读,男生听。

    

(2)读文后思考:

为什么说歌溪像一个调皮的孩子?

    (3)闭上眼睛,想像歌溪欢快、活泼的样子,然后说给同学听。

    (4)投影学句。

      “石板上披盖着长长的青苔,像鲜绿的丝线,又像姐姐的长发。

      (这一句把青苔比作丝线,是颜色上存在相同之处,都有“绿”的特点。

把它比作姐姐的长发是从“长、亮”两个特点来描写青苔的)

      教师相机指导学生用“像……又像……”口头说话。

    (5)指导朗读。

(要带着欢快的语调来读)

   4.学习第4自然段。

    

(1)教师范读。

    

(2)讨论交流。

      1)这一自然段写出歌溪什么样的特点?

(文静)

       教师指导:

“文静”指文雅、安静,说明歌溪流动缓慢,气势小,发出的声音较小。

      2)这一自然段还着重写了什么?

       (溪边树林里的各种鸟叫声)

      3)想像一下百鸟歌唱的欢快场景。

       a.说一说,文中写了哪些鸟。

(金翅鸟、杜鹃鸟、画眉鸟、大山雀、白头翁)

       b.演一演,模仿一下鸟叫。

      4)指导朗读第4自然段。

   5.学习第5~7自然段。

    

(1)学生自由朗读。

    

(2)歌溪带给我们哪些欢乐呢?

带着这个问题到课文中找一找,画一画。

(小组合作学习)

    (3)全班交流学习情况。

  三、再读课文,巩固深化

   1.指明分自然段朗读全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对歌溪说几句话。

  板书设计

               2.爱唱歌的小溪

              调皮  歌声有点野

      小溪      活泼  歌声充满欢乐

              文静  歌声非常美妙

           在夏天涨水  给予我们欢乐

 

3、蒙蒙细雨

重点难点

    重点:

掌握生字的音、形、义。

理解课文内容。

背诵课文内容。

    难点:

领略藏族山村初春的美丽景色,体会文中蕴涵的情感。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13个生字。

   2.通过有序地观察图画,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学习课文第4自然段。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春天,是万物复苏、作物生长的季节;春天,更是孩子们沐浴科学雨露的大好时光。

老师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呕心沥血,默默无闻地奉献,留下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蒙蒙细雨》这篇文章。

看看藏族的孩子们是如何学习的。

  二、看图,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出示挂图。

    指导同学们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

要求:

    

(1)看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

    

(2)图上画的是什么人?

在干什么?

    (3)她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2.学生回答后,老师补充。

    (在雪山脚下的一座小学校里,一位藏族女老师正认真地给孩子们讲课)

   3.总结看图方法。

    

(1)老师叙述:

怎样观察一幅图画呢?

首先要按一定顺序观察图上的内容,其次抓住重点内容进行观察。

    

(2)同桌讨论:

怎样按一定的顺序观察?

(从主要画面到次要画面或从次要画面到主要画面)

  三、对照图画,自学课文

   1.听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销售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