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区规划设计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开放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区规划设计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放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区规划设计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业园区北侧紧临312国道、沪宁铁路和沪宁高速公路,南侧是直达
作者时匡为苏州工业园区总规划师、高级建筑师、特评一级注册建筑师
(江苏,
215006
上海虹桥国际机场的一级公路,西端依托古城区悠久的历史文明和现代经济为背景,东端有来自浦东的经济辐射;
有着优越的交通、地理区位,又通过新加坡直接面向世界,能迅速接受世界各地的资源与信息。
一、二、三期依序向东延伸,中部是环境优美、面积为600ha的金鸡湖。
东西纵向式延伸加强了原有城市形态的轴向趋势,又由于该轴的发展方向和沪宁城市带的城市发展轴完全重叠,和沪宁城市带有着最大的“接触面”(由河西新区、古城区到工业园区长约50km。
这种城市形态保证了城市与附近重要的交通干线能有多处接口,又不会增加城市中心的交通负荷。
苏州工业园区是沪宁城市带中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具有最有效的开放体系。
古城西端是苏州市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现已初见规模;
干将路是苏州古城区东西贯通的主要商业大道。
规划的工业园区商业核心区沿干将路继续向东,使从河西新区开始,纵贯古城东西的轴线得以延续,加强了该轴线在城市形态中的统治地位。
园区所有主要的商业活动点都沿轴线分布。
纵向轴线式规划不仅保证了园区本身良好的空间发展形态,也使得新城区与老城区有机地连成整体。
工业园区是古城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原有城市空间的生长与发展(图3。
工业园区全面借鉴新加坡的管理经验。
由于远离了古城区,城市空间与建筑风格“摆脱”了原有古城区“历史风貌”的限定与约束,是一个可以相对
2
工业园区用地结构图
独立的系统。
但作为文化范畴的城市规划毕竟不可能成为无本之木,不可能在短期内一蹴而就,更不可能彻底摆脱几千年来的文化积淀而成为“飞来石”。
为此,规划以积极的姿态充分依托古城区原有的城市基础,并主动接受着历史文化的洗礼和原有城市形态的导向。
首先,第一期的发展紧临市区而启动,没有采用“飞地”的形式。
工业园区最初有四处场地可供选择,其他三处均远离古城区,最终明智地确定为毗邻古城向东发展。
实践证明,园区启动两年来,大多数人还居住在老城区,为园区的发展提供了方便的生活条件。
其次,第一期的商业核心区规划,在形体上也和古城区相配合。
靠近古城区是低矮宽阔的文化区,空间向东渐次增高,既维护了古城区的空间形态,又取得了向现代化城市转化的良好过渡,同时功能上和古城区相辅相成。
该商业活动区将作为城市中心的一部分,提供市区的办公、购物、娱乐和居住,以缓解老城区的压力。
第一期
工程可以作为今后工业园区和老城区之间联系的纽带。
可以说工业园区是一个相对独立而又开放的系统。
城市沿轴向带形发展,是工业革命后现代城市形态空间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和中世纪向心型圈层式发展的城市形态相比,这是一种高效、动态开放的城市体系(图4,符合现代城市发展的空间规律。
多中心沿轴线长卷型展开,形成“流动的城市轴”,构成了城市机体的“中枢神经”,人们通过与此垂直的平行放射延伸的道路进入这个活动的城市轴,可以迅速而方便地到达轴上的任何地点
[1]
(图5。
二 观念——可持续发展
的生态思想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来,持续发展(SustainableDevelop-ment已成为世界关注的问题。
中国政府在制定《中国21世纪议程》时十分注重人类住区的持续发展,江苏省政府在制定《江苏21世纪议程》时更是将城市科学和城市持续发展列为四个
3 城市发展轴4 开放体系和封闭体系
其他类别的工业则必须远离居住区,并须设置足够的绿化与缓冲带。
工业用地的布局还充分考虑到当地的主导风向和对外交通运输情况。
如工业园区北部邻近312国道的娄江地带,此处位于苏州地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侧,规划为工业区,对城市环境的影响最小,又有便利的交通条件,也可构成过境交通对城市干扰的天然屏障。
污染控制主要是通过严格的环境指标控制以达到必要的环境保护目标:
大气质量达到国家《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82中的二级标准。
主要河道、水域(包括金鸡湖、娄江、吴淞江等水环境质量远期达到
5 开放性城市空间
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绿化隔离带:
首期开发区西侧保留了50m宽的绿化隔离带。
北部的居住区和工业用地之间也留有48m宽的绿化隔离带。
隔离带的设置确保了居住环境不受工业区域和过境交通的干扰,同时也为今后的高压管线等工程留有了铺设的余地(图6。
缓冲带:
缓冲带的要求是指沿道路或河流的建筑退线要求,其中有一定宽度限制的绿化带。
这种缓冲带能提高城市景观质量,改善居住、工作环境。
根据用地位置及性质的不同,缓冲带在规划中有严格的控制(表1。
这种隔离带、缓冲带和各级公园绿地点、线、面相连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绿化系统,将构成花园式的工业园区。
其次是合理的工业分布与严格的污染控制。
工业是工业园区发展的原动力,但若处理不善,也是生态环境的致命杀手。
工业企业根据其产生的污染程度不同将分成不同的类别:
无污染企业、轻工业与一般工业。
一般工业又根据其污染轻重分成甲类工业与乙类工业。
由于第一期工程一端紧临苏州古城区,一端紧临金鸡湖,这期工程主要是布置轻型和非污染性工业,可能危害居民健康与安全或污染金鸡湖及重型工业都将布置在第二期、第三期用地中;
无污染业,如软件开发、电气配件等基本上不会污染环境,可邻近居住区,结合其公共配套设施一同建设,以提供便利的生活、工作环境;
(GB3838—88中Ⅲ类水质标准。
声环境达到中国城市区域噪声标准。
绝对没有放射性污染与电磁辐射污染。
除了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外,还有城市文态环境的持续与发展。
郑孝燮先生在1994年第6期《城市规划》中撰文指出,城市之文态环境即是“以建筑整体布局形象为主导而形成的贯穿着美的秩序的城市环境文明”。
这里面主要包含:
美的秩序、内在气质、传统文化等诸多方面。
工业园区规划继续采用了古城区棋盘式方格网布局,空间理性严谨,保留了相门塘等主要河流,沿河设置绿化带等步行公共空间,充分展示苏州水乡的水文化,这些都体现了对苏州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商业核心区直接沿干将路向东延伸,工业园区是苏州古城区在空间形态上的延伸与增长。
同时,在城市尺度、建筑风格上,工业园区由于完全独立于古城区之外,可以不受古城风貌的约束,摆脱了黑白灰的清雅色彩和小巧低矮的形体限制。
工业园区内色彩明丽爽朗,空间开阔宜人,表现出一座崭新的现代化城市的性格特点。
从积极的意义上讲,我认为发展也是对文化的一种继承。
工业园区的启动与开拓,不仅打破了苏州古城区长期以来历史文化的约束,跨越了一个时代的“门槛”,且在古城区缓解压力后,以
[3]
主题之一
[2]
。
工业园区将是一个“庞大”的城市系统,除了居住、商贸、娱乐设施外,这里还将落户大量的工业企业。
在水网密布、风景秀丽的江南水乡,如何将其对环境的破坏减小到最低程度,如何才能保证该地区环境对城市发展的支持能力,如何才能保证工业园区建成后的持续与发展,这些都是必须首先研究的问题。
自然环境的保护、文态环境的继承、生态住区的探索就是工业园区规划设计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做出的努力。
该规划力图在土地的开发与利用、功能的分布与交织、住区的组织与引导等方面创造出具有示范作用、全面城市功能与工业环境相结合的工业园区。
首先是完善的绿化系统规划。
和新加坡一样,绿化是工业园区城市规划中最重要的特色之一。
市区级公共绿地:
这主要是西端文化区内的城市广场和东端城市核心区的城市广场以及600ha的金鸡湖
水面和湖畔公园。
这是较为集中的城市绿化公园,既可改善城市环境、创造积极健康的活动场所,又可提供优美的城市景观。
邻里公园:
每个邻里小区均设置有半径250m的邻里公园,服务于整个邻里小区;
小区内还根据具体情况再配置组团绿化,为居民生活提供方便优美的室外活动空间。
6 首期用地结构图 表1 缓冲带宽度(单位:
m道路类型主要干道干道次要道路
缓冲带总宽度
15105
绿化缓冲带
553
间距缓冲带
1052
7
邻里界线
表2 五种住屋层次的技术指标
住屋类型高密度公共住寓高密度共管式公寓中密度公寓低密度工人宿舍
容积率(净
2.32.32.00.7~1.22.3
密度(人/ha
750510360602300
每户净面积(m2
70100120无规定无规定
其特有的传统风貌得以更加完善的保护。
工业园区规划力图建立一种连贯的美的秩序,追求城市内在的气质。
生态住区也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工业园区的规划中在居住形态上设有五种住屋层次:
高密度公共公寓、高密度共管式公寓、中密度共管式公寓、低密度低层公寓和高级别墅以及可容纳产业工人15%的工人宿舍,不同的层次分别规划有不同的容积率、人口密度和户面积指标,创造不同的环境特点,满足多层次的社会要
求(表2。
低密度和中密度住宅分别临近金鸡湖四周和园区的南部,是工业园区中最好的地段,充分利用了金鸡湖和园区南部的绿地。
高密度共管式公寓远离工业用地,临近商业中心和部分城市绿地设置,提供方便的生活设施,构成丰富的城市活动领域。
大多数高密度公共住宅和单身宿舍紧邻工业用地均匀分布,这样可避免城市人口的过分集中,减少工人上下班的交通时间,减轻城市中心区的交通负荷,也反映了无污染和轻污染的高科技产业所
带来的工业和生活相交融的新的城市空间形态。
住屋规划和城市规划的进度同步,分三个分区。
每个分区包括几个邻里,每个邻里约1万户,是中国规划设计中居住区下限,是新加坡邻里分区大小的2倍。
邻里进一步划分为2000~4000户的小区或300~700户的组团,每个分区设一个商业中心,每个邻里设一个邻里中心。
邻里中心的服务
9 典型组团构成
半径400m左右,以干道、支路或天然河流为界限,干道不穿越邻里,主要道路上不允许设出入口,河道在邻里范围内加宽,沿河设置邻里公园。
图7~9是第一期工程中邻里分布图和典型的组团构成。
在详规和建筑设计中还要强调归属感、安全性、邻里性、识别性和地方标志性等概念。
理查德・罗吉斯特在他的《生态城市帕克莱》中曾设想过要建造一种城市与自然相伴的生态城市模式——簇状多用途步行生态区(TheZoningPatterns。
工业园区的居住区规划即是力图创造这种生态居区,它包括拥有公共建筑管理空间(Spaceforgov-ernance和产生民族自豪感以及地方特色的镇中心。
建筑形式和空间鼓励文化的多样性以及积极的社会相互作用,鼓励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建设适合于不同收入阶层、生活方式、文化水平和年龄组的多样化、不同规模类型的住房。
三 空间——开放的空间体系,
流动的空间组织
城市空间的开放性是城市形态开放性的延伸与发展。
从物质形态而言,开放空间是指允许公众进入具有完善的公共设施和自然景观的城市地段。
它突出地表现在城市广场布局、水域的利用和有盖走廊的规定等方面。
城市核心广场和核心公园主要是东端低层文化区内的城市广场,西端高层商业区内的城市广场和以金鸡湖水域为核心的城市核心公园。
它们串联于城市的主轴线上,交通便捷、开放易达。
在城市广场的规划设计中,目标还强调要在形成城市空间开放性的同时应具有必要的围合感和内聚性。
具体措施为:
广场四周建筑作大幅度退让;
严格的建筑界面控制和阴角处理;
建筑出入口严禁向街心公园开设。
“水乡特色”是苏州古城区的重要特色,也是工业园区优越的自然条件。
相门塘是商业核心区东西向一条最具特色的河流,为了体现水乡的城市风貌,规划将其加宽至30m左右,两岸设置了15m宽的人行大道,河上将建造多座具苏州特色的桥梁,配以两岸的
11
有盖走廊规划10 相门塘水边步行街
绿化、广场、码头、茶座及商店,这里将会形成一个极具特色的安逸而繁荣的水乡步行街(图10。
工业园区的其他水域,大到600ha的金鸡湖,小到每个邻里的河道,都将以不同的方式保留或加宽,水乡特色在工业园区还将继续成为城市景观之一。
沿街建筑临街面底层部分架空,提供了一种连续的步行环境,是新加坡城市环境的一个重要特色,同样在工业园区也有明确的规定与严格的控
制(图11。
有盖走廊的宽度面对主道路为3.6m,区内为3m。
一楼内部平台高度
必须与有盖走廊相同,有盖走廊和露天走廊高度相同,和步行街、行人广场等组成完善的系统,提供便利、舒适、安全、开放的步行环境。
工业园区还刚刚启动,它依托苏州面向世界。
城市空间的开放性还体现在项目本身的多方参与、国际信息与国际观念的广泛接纳,以及城市发
园区的规划也充分体现了新加坡城市规划的经验和特点,反映了当前城市发展中新的观念与手法。
工业园区“摆脱”了苏州古城区的约束,将在一片空地上拔地而起,这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
虽然文中分析的规划方向是科学的有预见性的,但它毕竟是一个50万人的“庞大”体系,规划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行为,发展中不可预测的因素还很多,尤其是其本身特殊的功能与性质(工业用地比重较大,占总用地的30%,人口占就业人口的60%。
它将对苏州地区的城市环境与城镇体系带来怎样的影响,甚至将对长江三角洲的城市形态与城市体系带来怎样的影响,都是需要我们进一步认真思考12 流动空间的问题。
□面是达成连贯性的主要因素,为此规定了各街道建筑的后退距离。
在林荫大道面对金鸡湖的主要干道侧,建筑的后退控制为10m,其他主要道路和次要道路分别控制为5m和2m。
建筑必须建到后退线位置,塔楼和群房的位置也有严格的设定,以保护主要街道两旁的建筑能形成连贯的“街墙”。
参考文献1 马国馨.丹下健三.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2 顾朝林.论中国城市持续发展研究方向.城市规划汇刊,1994(6:
1~93 郑孝燮.我国城市文态环境保护问题八则.城市规划,1994(6:
10~19展的动态适应性等诸多方面。
空间流动有序是与工业园区城市空间开放性相对应的另一特色。
严谨的方格网布局:
形成理性而有序的空间形态,也是苏州古城区空间形态的延伸与发展(见图6。
明确的城市发展轴线:
核心广场与城市公园沿轴线分布,空间开合变化;
建筑高度由古城区向东渐次增高,在湖畔区达到高潮,形成动态的空间节奏(图12。
严格的建筑界面控制:
建筑界四 结语如同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区是探索一种中新合作的经济模式一样,工业收稿日期 1996-12-26责任编辑 张 甘《新建筑》启事:
作者须知《新建筑》自创刊以来,一直得到各界人士的支持和帮助,对此我们表示诚挚的谢意。
为贯彻执行国家科委、新闻出版署《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有关规定,为提高杂志的可读性,增加信息量,确保印刷质量,更好地为读者服务,我们对来稿作出如下要求:
1 稿件一般不宜超过6000字,图文并茂。
所有稿件,本刊有删改权。
若不同意删改,请注明。
2 3000字以上的稿件须附中、英文提要,中文提要不超过150字;
须附关键词(3~5个。
3 文章引用他人的思想、观点、成果或结论,须在文中用方括号注出,并在文后给出引用的参考文献。
4 文后参考文献的项目及格式为:
期刊论文:
作者姓名.论文题目.译者姓名.期刊名称.年.卷.期.起止页码.专著:
作者姓名.书名.译者姓名.版本(第一版不写.出版地:
出版社.出版年份.参考页码.5 译文需征得原出版者、作者的同意,以免引起版权纠纷;
需请人校对并附外文原稿。
6 稿件须用方格纸抄正,要求字迹清楚。
打印稿,请用5号字,按每面25行、每行40字打印。
7 照片必须清晰;
线条图用硫酸纸描正,墨迹须浓重,其尺寸不宜大于400mm×
500mm。
8 注明作者、译者、校者的职称和职务,现在的工作单位、地址及邮政编码(若有变更,请立即函告。
9 稿件无论用否,收稿后三个月内函告作者。
请勿一稿多投。
10 本刊有统一的发稿计划,不绝对按收稿先后顺序刊出,请作者理解。
新建筑 1997.1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