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赣美版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21947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1.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赣美版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最新赣美版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最新赣美版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最新赣美版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最新赣美版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赣美版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

《最新赣美版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赣美版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赣美版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

最新赣美版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一课儿童读物插图

教学目标:

1、了解、欣赏儿童读物插图这一美术表现形式,用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

2、在欣赏与评价中探索插图的特性,并尝试自己为读物配插图。

3、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培植他们热爱生活、创造生活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如何让学生懂得为熟悉的儿童读物配画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教师展出图画

指导一下如何插图与文字。

让学生自己选择读物。

说一说读物情节。

接下来可以让学生自由为读物配图,但要有两个要求,只将记住主题,并且要记住它们用不同的手表现。

二、发展阶段

让学生认识配图。

并且真正理解“配图”的含义

先了解读物情节,抓好故事中心,用图画来表现情节,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图画。

教师分别出示两个故事。

让学生自己为其配图写画。

学生继续尝试其它故事。

三、收拾与整理

四、课后拓展

在课堂练习的基础上,可让学生做以下练习:

学生自己找一个故事读物其配图写话。

 

第二课流动的笔触

教学目标:

1、传授学生尝试运用不同形式的笔触,自由表达想象中的画面。

2、训练学生进行笔触和物象之间的联想,丰富学生的笔触表现力。

3、让学生艺术中去体会创造生活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学生如何运用笔触去表达自己的想象。

教具学具:

水彩画工具,色彩卡片,图片,范作。

教学课时:

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展示范作

提出要求,让学生了解笔触

自然过度,向学生揭示本节课学习内容

二、发展阶段

向学生展示不同形式的点和线。

引导学生体验不同的线

让学生亲自动手,用各种工具来摸索各种各样的笔触,并进行比较让学生看,去欣赏课本中展示的绘画作品,加深对笔触的认识。

让学生在此基础上学会运用笔触去创作。

三、收拾与整理

四、课后拓展

学生通过学习,对笔触有所了解,让学生自己去创作。

 

第三课色彩的变化

教学目标:

1、认识三原色。

2、观察两个原色调和之后产生的色彩变化,说出由两原色调出的第三个颜色(间色)

3、能够调出预想的色彩,并用它们涂抹成一幅绘画作品。

教学重难点:

1、能否用三原色调出三个间色

2、能否分别说出三个间色分别是由那两个原色调出来的。

教具学具:

水彩画工具,色彩卡片,图片,范作。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教师做试验(原色调出间色)

指导一下如何使用水彩颜色。

让学生挑选两个最喜欢的颜色,调一调。

说一说变成了什么颜色。

接下来可以让学生自由调配颜色,但要有两个要求,只将两种颜色相调,并且要记住它们调出的第三个颜色。

二、发展阶段

让学生认识三原色。

并且真正理解“原色”的含义

将纸弄湿,将调出的色彩涂抹在作业纸上:

让学生用两个指定的原色调出教师出示的那个间色。

教师分别出示两个间色。

让学生自己寻找两种颜色调出它。

学生继续尝试调出喜欢的颜色并填在画面的空白处。

三、收拾与整理

四、课后拓展

在课堂练习的基础上,可让学生做以下练习:

绘出七色彩虹,绘出春天(或夏天,秋天,冬天)的感觉,表达心情,天气,味道……

第四课色彩的运用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学会感知各种色彩现象,并能从中体验不同的美感和文化艺术内涵。

教学难点

欣赏生活中五彩缤纷、千变万化的色彩现象,体验文化艺术内涵,培养学生逐步形成感受和运用色彩的能力。

教学手段

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作用,并合理运用音乐欣赏的激情作用。

课前准备

彩笔或油画棒,水彩纸,装饰用小物品,生活中的色彩搭配实例。

教学方法

教法:

激发引导、创设情境、鼓励发现

学法:

合作学习、探究感知、增知实践

师生双边互动过程及效果

一、音乐切入

师:

同学们,我们能感受到生活的丰富与美好,感觉到生活的多姿多彩,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处在一个丰富的色彩世界里。

今天,让我们一起去感受色彩、体验色彩。

(音乐切入,播放歌曲《天堂》并和同学们齐唱,旨在激发兴趣,调动学生情绪,创设情境)

师:

同学们,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你们感受到了什么?

生:

白云,草地,蓝蓝的天空,洁白的羊群,清清的湖水……

(小组交流各自感受)

效果:

同学们的情绪得到充分调动,兴趣得到激发,营造了一个好的学习氛围。

二、热身练习

师: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将感受到的事物表现出来,最好是以不同的形式表现。

(放轻音乐)

生:

(学生活动:

有的小组以诗歌的形式;有的小组以绘画的形式;有的

效果:

亲自动手感知,初步体会了色彩的独特魅力。

三、实例展示

师:

同学们,能将你们课前收集的实例展示出来吗?

(要求在展示的过程中,谈谈哪些色彩搭配的好,是成功的?

哪些色彩搭配还不够好,是不足的?

并说出成功与不足的理由。

生:

自己谈成功与失败,讲出自己的感受,将自己收集的各种实例(包括丝巾、帽子、花束等)一一展示。

效果:

从生活中的素材挖掘色彩的魅力,体验色彩的不同感觉。

四、分析范例

师:

播放课件中的优秀案例,并和同学们共同评价。

生:

(广泛发言,谈自己的看法。

效果:

同学们在评价欣赏中产生了对色彩的想象力,增强了色彩的感染力。

五、色彩搭配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重点装饰打扮二到三个同学,体现合作性。

)(轻音乐)

效果:

同学们合作学习,练习色彩搭配,进一步对色彩搭配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

六、表演展示

生:

试做时装模特,进行走台练习。

(学生参与表演,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体现了综合性)

师:

播放课件中的音乐及画面。

七、师生小结

师:

同学们,今天我们从生活中的色彩搭配入手,学习了色彩的知识,增强了对色彩的感染力。

生:

这节课很开心、快乐,在“玩”中“学”,在“学”中“得”,体验了色彩带来的乐趣。

 

第五课趣味水墨

课时:

1课时

课型: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学习使用水墨画工具,掌握用水、用墨的简单方法;

用点、线、面进行水墨画练习;

体验水墨情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及热爱中国文化的情感,传承中

国传统文化的意识。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

用水墨作点、线、面的练习,并体会水墨趣味。

难点:

水与墨的调配。

教学具准备:

教具:

多媒体课件、水墨画用具、展示平台。

学具:

水墨画用具(毛笔2支、墨、生宣、水、报纸)。

教学过程:

第六课神奇的大树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树林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

郁郁葱葱的树林提供人们生存必需的氧气,还美化了我们的生活环境。

通过千造型练习,启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同时培养学生爱护树林的的环保意识。

2、了解树的大致结构和外形特征。

参赛过共同完成一棵神奇的大树的绘画活动,体验合作学习的益处。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

了解树的大致结构和外形特征,同时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画出神奇的大树。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T:

你们见过树吗?

见过哪些树,树是什么样的?

谁来说说?

2、S:

学生回答:

3、T:

树有什么外形特征呢?

4、S:

学生回答。

5、T:

师讲解树的外形特征:

树杆呈圆柱形,上细下粗,枝干向四面八方生长。

6、T:

谁会画树,到黑板上画画。

7、S:

学生上黑板上画出各种树的外形。

8、T:

(教师评价)看谁画得最棒。

9、S:

学生互评。

二、新授

1、T:

刚才你们画的都是我们生活中见过的树,今天我们来画画我们没有见过的神秘奇大树。

2、T:

板书

3、T:

什么树是神奇的呢?

4、S:

学生回答:

长各种水果、上面有房子、会说话、会长各种人们需要的东西?

?

5、T你们想象力真是丰富,树竟然有这么神奇的作用,谁来黑板上画出这么神奇的大树?

看看谁画得最棒!

6、每组选一名学生到黑板上画神奇的大树。

其他学生在座位上画。

7、学生画画(老师巡回指导)

三、作业点评

1、学生欣赏黑板上的作品。

2、学生互评作品。

3、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同桌间互评,并指出优点及缺点。

4、T选出几张较好(特别)的学生作业让学生点评。

5、教师点评。

6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的作品真是太精彩了,一棵普通的大树竟然会变得如此神奇,是你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极大发挥,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只要我们会动脑筋,爱幻想也能创造神“神奇”。

7、知识拓展:

教学反思:

孩子们的想象力是神奇的,只要我们给他们空间,给他们机会,给他们更多的引导,他们会给我们许多惊喜和精彩的,我们也能从中感受到创造的魅力。

本课是一节水墨画课,但由于各自条件的限制,也可改用其他形式的绘画手段,如线描、水粉等

第七课辣椒真辣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学会用恰当的表现手法,表现吃辣椒时的情景,学会用色彩来表现不同味道的感觉变化

2、培养学生对身边的事物具有良好的感知与表现能力

教学重难点:

用构图和色彩来表现辣味的表情特征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我以视频导入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视频,播放人的表情表演视频,通过视频

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辣的表情的欲;2、赏析探究,激发欲望;请同学们回忆酸甜苦辣的表情,并进行分析阐述,教师;用课件请同学们观察酸甜苦辣的色彩体现,并让学生了;3、发挥想象,创作作品;这一阶段,学生以小组合方式用绘画的手法,创作你的;当遇到问题时,如画面的节奏感、线条和色彩等问题时;五、欣赏交流,感受成功;请大家将自己的作品一一展示,并进行简短

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辣的表情的欲望。

2、赏析探究,激发欲望

请同学们回忆酸甜苦辣的表情,并进行分析阐述,教师引导大家谈谈酸甜苦辣的表情特征,并进行模仿。

在畅谈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观察能力,进一步巩固重点,突破难点,激发创作欲望。

用课件请同学们观察酸甜苦辣的色彩体现,并让学生了解靓丽的色彩一般用来表现开心、愉悦的心情,灰暗的色彩用来表达难受、郁闷的情绪,通过自由想象,大胆发言,为下一步创作奠定基础。

3、发挥想象,创作作品

这一阶段,学生以小组合方式用绘画的手法,创作你的表情,教师进行辅导,并与大家探讨先画什么,再画什么,鼓励大家大胆创新。

当遇到问题时,如画面的节奏感、线条和色彩等问题时,教师引导大家共同分析、解决,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创作时我会播放音乐及图片,作参考,寻灵感。

五、欣赏交流,感受成功

请大家将自己的作品一一展示,并进行简短表述,如自己画的是什么,最满意的地方等,使学生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第八课让我们荡起双桨

教学目的:

通过观察船的特征,了解船的作用、构造,能自己设计并用废旧材料做一艘小船模型。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在设计制作的过程中注意如何合理、安全地使用材料和工具,懂得废物利用。

设计有创意、美观的船模型。

教学用具:

电脑、一艘自制船模型、剪刀、小刀、胶水、彩色纸等。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引出小船,先让学生自己介绍平时看见的船,11让我们荡起双桨

和坐船时都有哪些印象。

教师:

总结刚才学生所讲,播放幻灯片边看边介绍(传统的木船、帆船、游艇、油轮、独木舟、龙舟。

二、揭示课题《让我们荡起双桨》手工制作课。

今天,老师来教大家动手制作一个小船的模型。

刚才我们都看见那一幅幅美丽的图片,那就让我们亲手去做一做。

先来欣赏课本中一些小学生制作的模型,观察造型和使用的材料(引导学生懂得废物利用),简单分析制作方法(由学生自己说)。

教师出示一艘自制的船模型,简单介绍它制作的材料和步骤!

三、动手制作。

分小组合作,分工合作方式,同学之间互助一起设计制作属于自己小组的船模型。

制作过程注意事项:

(小黑板出示)

1、先构思设计一艘你们要制作的船模型,这艘船需要哪些材料?

(学生说)

2、动手做时注意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销售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