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单元检测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21169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640.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单元检测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单元检测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单元检测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单元检测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单元检测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单元检测题解析版.docx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单元检测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单元检测题解析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单元检测题解析版.docx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单元检测题解析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单元检测题

一、选择题

1.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改革开放进程标志性的分水岭。

“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l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

”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

A.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性决策

B.确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确立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D.确立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2.下图是不同时期深圳的图片,1979年深圳还是一个落后的小渔村,今天深圳发展成现代化的大都市。

导致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

A.在深圳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

B.允许外资企业、华侨、港澳同胞来深圳投资

C.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D.深圳完全靠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实现转变

3.提出判断经济体制的是非标准“三个是否有利于”,从而解放了中国人民的思想的历史人物(  )

A.毛泽东B.刘少奇C.邓小平D.江泽民

4.改革开放以来,国际舆论曾评价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是新中国成立来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

在这次“最大胆行动”中,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的是(  )

A.厦门B.珠海C.深圳D.汕头

5.票证是历史的浓缩与见证。

下列票证变化背后折射出的历史信息是(  )

A.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B.从屈辱外交到和平外交

C.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

D.从政企不分到实行公司制

6.邓小平理论是他最重要的思想和政治遗产,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形成系统的体系的标志是(  )

A.真理标准的讨论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B.党的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

C.党的十三大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D.邓小平视察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

7.“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的,它包含(  )

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②全面深化改革

③全面依法治国④全面从严治党⑤全面共享开放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⑤

8.观察下图,从1949年至1980年促进我国人均粮食产量增加的因素有(  )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9.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的是(  )

A.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

B.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的开放

C.上海浦东开发区的建立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0.伟大的时代造就伟大的人物、伟大的精神。

“新长征、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等与下列哪位伟人相关(  )

A.孙中山B.毛泽东C.周恩来D.邓小平

11.关于下图,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实事求是”这一思想最早确立于十一届三中全会

B.“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内容

C.“实事求是”的思想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奠定了思想基础

D.“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12.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问题,成为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的是(  )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B.毛泽东思想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邓小平理论

13.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

这一局面得到扭转主要得益于(  )

A.国有企业的改革

B.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C.经济特区的设

D.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14.20世纪50年代晚期以后,中国农村长期保持以“生产队”为单位的生产组织形式,到80年代初,以“家庭(户)”为单位的生产组织形式在农村得到广泛推行。

这一生产组织形式的变迁反映了中国农村()

A.经济体制的变革B.土地所有权变化

C.乡镇企业的出现D.农民积极性提高

15.正确的思想路线是社会发展的灵魂。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思想路线是(  )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以经济建设为工作重心

C.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6.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的标志是()

A.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活

C.撤销文革中强加给刘少奇的种种罪名,建国以来最大的冤案得以平反

D.通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7.改革开放战略实施后,深圳在短短的几年内,建成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这主要得益于(  )

A.得天独厚的工业基础B.经济特区的建立

C.毗邻香港D.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

18.“取消了人民公社,又没有走土地私有化的道路,统分结合,双层经营,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又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性,是适应当前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一种较好的经济形式。

”这评价的是(  )

A.土地改革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生产合作化D.乡镇企业的兴起

19.90年代设立,已经发展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的是(  )

A.珠三角开放区B.天津滨海新区C.上海浦东开发区D.雄安新区

 

二、简答题

20.20世纪30年代和70年代,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两次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两次会议的名称分别是什么?

(2)两次会议对中国革命或现代化建设最大的贡献分别是什么?

(3)从两次转折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21.制度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与体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

请回答:

(1)1954年我国确立了怎样的根本政治制度?

在基层民主建设、新型民族关系建设过程中分别确立了怎样的基本政治制度?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是哪一次会议?

(3)制度的创新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步。

港、澳的回归成为哪一制度构想的成功实践?

试分析港澳回归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三、综合题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

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竟有九年荒。

——旧凤阳

材料二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

自从土地还家后,幸福生活万年长。

——1950年

材料三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

自从参加合作社,年年都能多打粮。

——1955年

材料四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

凤阳地多不打粮,娘子一住就逃荒。

——1968年

材料五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

自从包地包产后,家家生活大变样。

——1979年

(1)以上材料是几段凤阳花鼓,分别唱出了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农村实施的四项农业政策,请根据相应的内容说出四项政策的名称。

①“自从土地还家后”:

__________

②“自从参加合作社”:

__________

③“凤阳地多不打粮”:

__________

④“自从包地包产后”:

__________

(2)这些农业政策的实施产生的结果分别是什么?

(3)党和政府对农业政策进行不断调整的出发点是什么?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中国近现代探索的历程中,国人相继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材料二: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带领中国人民建立新中国,并逐步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材料三:

20世纪的最后20多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了蓬勃的创造力,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分别指什么?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中国成立的标志是什么?

我国何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3)据材料三所述,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是以什么历史事件为开端的?

在这场社会变革前后,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点分别是什么?

(4)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华民族复兴历程的认识。

24.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

请阅读以下图片和材料,重温不同时期党和政府在农业建设方面的重大举措。

材料一

材料二这一时期大办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生产队及社员家庭的一些财产被无偿地收归公社所有,由公社统一调配。

这导致了“共产风”盛行,劳动纪律废弛,农业生产受到极大破坏。

材料三1979年,XX县粮食产量比历史上的最高年份增长了99%。

老百姓唱道:

“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

(1)图一反映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的第一次生产关系的调整,这是哪一历史事件?

它与新中国政权的巩固之间有何关系?

(2)图二反映的是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改造中采取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之后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材料二反映了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出现的哪一失误?

(4)图三契合了我国哪次重要会议的精神?

随后,在中央的指导下,农村推行了什么制度?

该制度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

有何重要作用?

(5)结合材料三,哪个地方的农民率先进行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尝试,实行包产到户?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关键词“l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可知,1992年中共十四大召开,确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故B符合题意;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性决策,故A不合题意;2001年,中共加入WTO后确立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故C不合题意;十二届三中全会确立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故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

2.D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980年我国设立四个经济特区,深圳被设立为经济特区,在深圳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允许外资企业、华侨、港澳同胞来深圳投资、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故深圳成为一夜崛起的城市,故ABC是深圳发展成现代化的大都市的原因,不合题意;深圳完全靠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实现转变,表述错误,故D符合题意。

故此题选D。

3.C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

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判断各方面工作的是非标准应是“三个是否有利于”,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故正确答案为C。

AB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C。

4.C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外开放开始起步。

1980年,我国最先在深圳建立经济特区,它利用国家给予优惠的经济政策,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短短几年,建成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所以本题应选C。

5.A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粮票”是计划经济时代,国家物资短缺,采取商品有计划的分配;“股票”是改革开放后,国有企业改革的产物,体现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

B项涉及的外交领域,与题意不符;C项指的是三大改造的完成,与题意不符;D项指的是对国有企业的改革,与题意不符。

A项符合题意,故选A。

6.D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谈话,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交规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