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工程质量通病3钢筋砼工程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208806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98 大小:145.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安工程质量通病3钢筋砼工程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8页
建安工程质量通病3钢筋砼工程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8页
建安工程质量通病3钢筋砼工程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8页
建安工程质量通病3钢筋砼工程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8页
建安工程质量通病3钢筋砼工程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安工程质量通病3钢筋砼工程Word下载.docx

《建安工程质量通病3钢筋砼工程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安工程质量通病3钢筋砼工程Word下载.docx(9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安工程质量通病3钢筋砼工程Word下载.docx

3.钎探布点太稀;

用大锤击打,记录不详;

4.钎探记录无分析,可疑点未作处理;

或处理部位、方法未作认真记载;

缺设计、勘探人员签认。

1.2土方回填通病

1.2.1素土回填(包括房心填土)不符要求

1.回填前基底未清,草皮树根、淤泥、耕土等未除,软弱土层未清到要求深度、范围;

2.地下水、地表水未排除;

3.土质不合格,用淤泥、耕土、冻土、垃圾、膨胀土等回填;

4.回填土颗粒太大;

5.不分层夯填.或分层太厚,夯填机具影响深度达不到要求,夯填遍数不够,边角漏夯;

6.用推土机回填及碾压,分层不清,数据不准,难达密实度要求,或回填后用水沉;

7.不按规范留槎;

8.夯填密实度达不到要求;

未经设计,试验室确定密实度要求;

未各层取点试验或平面取点太少;

数据不真实;

9.边回填边取点,取点代表范围不清,无严格认可手续制度;

10.环刀取样部位不对,未在该层厚度2/3处取样。

11.含水量较大,未采取吸水措施.夯成橡皮土,未采用翻晒凉干再夯或换土措施;

含水量太小,未适当洒水;

12.肥槽回填不认真,造成室内地面及室外散水下陷;

13.未考虑基础两删对称回填,造成基础挤偏。

1.2.2灰土回填不符要求

1.土质不合格,使用杂土、砂土、耕土、冻土(应用牯土或亚粘土);

2.土未过筛(粒径不宜大于5mm);

3.石灰来熟化透,未过筛(粒径不宜大于5mm);

4.拌合不匀,甚至土、灰分层辅撒;

配比不过斗;

5.未控制含水量(应达到手握成团,落地开花程度);

6.未分层夯填,或分层太厚,夯填机具影响深度达不到要求。

分层留槎接槎不符要求;

7.夯填数据不合格,未经设计或试验室确定密实度要求;

或未达到规范规定标准;

或数据不真实;

8.未各层取点试验或平面取点太少。

顶面标高,表面平整不符允许偏差;

9.环刀取样部位不对,未在该层厚度2/3处取样:

10.回填前基底未处理(见素土回填1.2);

11.地基周围灰土夯填不符合要求,不能起防水作用;

12.回填过程中保护不当,长时问日晒、雨淋或受冻。

1.2.3天然级配砂石回填通病

不按规定测密实度,或取样数量不符合要求。

1.2.4砂土回填通病

不随浇水随振捣,或取样数量不符合要求。

1.2.5重锤夯实地基不符要求

1.土质不适宜(应适用于轻亚粘土、砂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及分层填土及地下水位以上稍湿的粘性土地基);

2.粘性土中当地下水位高于有效夯实深度,未采取降水措施夯成了橡皮土;

3.未考虑对邻近建筑物影响;

夯边坡太陡,造成塌方;

4.施工前未作试夯,选定各种参数(如锤重、底面直径、落距.最后下沉量及相应最少夯击遍数,总下沉量)试夯后未检查夯实效果;

5.未考虑对最佳含水量的控制措施,夯成了橡皮土;

6.不按定施工顺序,一夯挨一夯夯实;

7.夯击时落距不一,夯位不正;

8.分层夯填时,虚铺过厚超过夯击影响深度;

9.夯后未测密实度,或测点过少(一般基槽每3㎡一点,大面夯填每50㎡一点)‘

10.总下沉量少于试夯总下沉量的60%,最后一遍下沉量大于试夯规定;

11.未找平顶面标高,及超过允许偏差。

1.2.6强夯地基不符要求

1.土质不适宜强夯(应适用于碎石土、轻亚粘土、砂土、粘性土、湿陷性黄土、人工填土及地下水位以上稍湿的粘性土等地基加固工程);

2.施工前未清理场地,未核查处理地下管线;

3.未考虑对周围建筑物的影响;

4.未根据试验选定合适参数(锤重、落距、夯击点布置、间距、击数、遍数、间歇时问、平均夯击能量,加固范围、深度),试夯后未检查夯实效果;

5.不符合试夯结果要求的参数;

6.未结合土壤粘性检验强夯效果,或检验太急(一般应1~4周后检验);

7.夯后未作标准贯入静力触探(或轻便触探),检验未作静载试验或检验数据不合格;

8.夯击中心位移超过允许偏差;

9.冬季未考虑冻土损耗能量,雨季未考虑土壤含水率变更影响夯实效果。

1.3预制桩基通病

1.3.1桩身质量差,或桩身自然养护期短造成桩头打坏;

桩尖劈裂l桩身折断

1.设计强度偏小,桩顶抗冲击网片不足;

主筋距顶面太近;

设计长细比过大;

2.混凝土配比不当;

计量控制不严;

水泥、骨料、外加剂不符要求;

振捣不实;

顶网、主筋施工不符要求;

3.蒸养预制桩未在自然条件下再养护一个半月,以充分完成碳化过程,排出水份提高后期强度;

4.桩身制作弯曲;

桩尖不正;

桩顶不平;

5.桩顶、桩尖蜂窝、麻面、裂纹掉角;

桩表面露筋,蜂窝掉角深度超过lOmm或过分集中;

6.桩起吊、运输、堆放不符规定,弯曲断裂。

1.3.2桩基施工差,桩头打环;

桩头劈裂;

桩身折断

1.选择机具不当,不根据工程地质条件。

桩断面尺寸形状合理选择桩、锤;

2.桩、锤不在同一垂直线;

3.桩顶未放弹性垫;

4.放桩不垂直,打入一定深度再强行校正.使桩弯曲受力;

5.采用“植桩法”施工。

钻孔偏斜过大(超过l%)桩垂直打入,同时受弯折力;

6.工程地质情况不明,遇局部硬夹层,或地下障碍物;

7.两节桩连接处未清理干净;

焊接、栓接或胶接不符要求而松脱开裂,或连接成折线形;

8.出现断桩不处理,不补桩或补桩不符要求。

1.3.3桩倾斜守大,中心位移超差

1.桩尖不正;

2.桩接头不在同一垂直线;

3.桩顶面不平;

4.“植桩法”施工,钻孔偏斜过大,无法纠正;

5.地下情况不明.桩两侧软硬不一;

6.桩位确定不准,无严格控制措施。

1.3.4沉桩不到位或最终贯入度不符设计要求

1.工程地质情况不明,遇局部硬夹层,或地下障碍;

2.群桩施工,施工路线,施工方法,施丁机械选择不当,群桩持力层挤密无法打入,甚至出现桩涌起(一般应由内向外打,或一侧向另一侧打。

先深后浅,先长后短,先大后小);

3.同一根桩打桩间歇太长,摩阻力增大。

1.3.5人承台梁锚筋过短

1.截桩控制失误;

2.锚筋未保护,被折断。

1.3.6未按规范规定做静载试验,亦无参考根据,或以动载试验取代静载试验(如不超出勘察单位根据该地区土层物理性能或经验提出桩的允许承载力并做有动静对比曲线的动载试验时可以不做静载试验)。

1.4干作业钻孔灌注桩通病

1.4.1孔底虚土过厚(端承桩≮lOOmm.摩擦桩鹿≮300mm)应首先按下述因素处理,如仍做不到时应由勘察没计单位考虑,降低允许承载力使用。

1.遇杂土层,流塑淤泥,松散砂石层而无措施;

2.钻杆不直,连接法兰不平,钻进时晃动,桩孔加大,提钻时漏土;

3.钻头螺距倾角太大,提钻时漏上;

4.孔口土未清狰,孔口未盖好,孔口受挠动,土掉入桩底;

5.下混凝土漏斗及钢筋笼碰掉土壁;

6.成孔后浇灌不及时;

7.成孔后雨水冲刷浸泡;

8.钻孔、停钻,拔杆工艺选择不当}

9.孔底未处理(夯实压浆或另用筒钻取土)。

1.4.2桩身混凝土质量差

1.配比不当,计量失控,原材料不符要求;

2.振捣不实;

3.混凝土浇筑高度过大,未采取措施,邋成混凝土离析;

4.设计桩的钢筋笼不到底时,混凝土灌注一半后放钢筋笼刮掉土壁使桩身夹土。

1.4.3塌孔或缩颈

1.土质不佳,未预先采取措施;

2.局部有渗水现象。

1.4.4桩孔倾斜(超%)平面位移超差

1.桩两侧土软硬不匀;

2.地面不平,导向杆不直}

3.钻头定位尖与钻杆不同轴线。

1.4.5灌注砼后桩顶标高及浮浆处理不符设计及规范。

1.5一般基础通病

1.5.1轴线位移,标高不准

1.龙门桩(轴线控制桩),龙门板,标准桩等固定、保护不好,有碰撞等因素产生位移;

2.施工前未作轴线.标高复测,

3.垫层打好后来弹线或未引出端部黑线,而被基础覆盖,失去检查标准;

4.基础墙体两侧填土高差过大,墙体强度不够即回填或上车(荷)挤压造成墙体位移。

1.5.2基础穿套管或留洞未预先考虑。

1.5.3基础未根据建筑物有关等级要求事先考虑沉降观测预埋点。

1.5.4混凝土条形基础通病

1.支模未拉通线;

2.模板刚度不够;

3.槽帮土质松软,支点不实或支撑未加垫;

4.模板内缺顼撑,支撑无法顶紧;

5.采用土模,边坡不实或边坡土化冻或雨季塌方,土料混入混凝土中;

6.竖向插筋因无控制措施产生位移;

7.其它混凝土通病见(3.钢筋混凝土工程通病)。

1.5.5混凝土独立基础

1.放线时未纵横拉通线,位移超允许偏差;

2.杯口模板不牢或措施不当,造成混凝土挤偏杯口模或杯口模上浮;

3.基础底网状钢筋,绑扣太稀,不符规定;

4.基础插铁位置无控制或在同一断面接头,超出规范允许范围;

5.基础顶部预埋地脚螺栓位置不正,不垂直,地脚螺栓保护不当,螺丝受损或水泥浆污染;

6.杯口底模无排气孔,加之因四面下混凝士,而形成气囊,影响杯底混凝土抗冲切强度。

7.基础底有泥水未抽净,杯斗底因四面下混凝土,集中成污泥混凝土,影响杯底混凝士抗冲切强度;

8.混凝土基础斜坡部分振捣不实或不振,拍贴而成坡;

9.阶梯形基础分层分台浇捣间隔时间过长出施工缝;

10.钢筋混凝土其他通病见(3、钢筋混凝土通病)。

1.5.6片筏基础通病

1.大面积降水措施不力,影响混凝土质量;

2.垫层上未设集水坑也无适当坡度,基础筋绑完后对雨雪或泥水、垃圾难以清理干净;

3.钢筋铁马凳少,不稳固,造成上层网大面积被踩下;

4.浇捣路线,拆架子、跳板路线及分层分头连续作业安排不当,混凝土供应能力不落实,造成大量施工缝;

5.厚大片筏基础无散热降温或减少内外温差措施}

6,冬期施工保温不当,甚至底板被冻透造成基底冻胀,底板冻裂;

7.片筏基础上墙柱插筋无有效定位措施,造成位移超差严重;

8.后浇带留置及处理不当(见3.4.3第⑧条);

9.商品混凝土通病见(4.3.12);

10.钢筋混凝土其他通病见(3.钢筋混凝士工程通病)。

1.5.7砖基础通病

1.砌基础不立皮数杆,不拉通线,水平灰缝平直度严重超差,甚至出“螺丝墙”:

2.第一层找平厚度超过20mm,不用豆石混凝土,用砂浆或用“包盒子”砌砖;

3.大放脚摞底收退错误,(应一层一退里外砌丁砖或二层一退上丁下条)收分尺寸不准造成轴线偏移;

4.常温时浇砖不好,砖未洇湿l5mm深;

5.灰缝不饱满;

6.组砌方法错误;

7.不砌踏步搓,留直槎甚至母槎;

8.暖沟挑沿砖标高不准;

9.抹防潮层前,砖顶面清扫不净,不湿润,防潮层养护不好,开裂或受冻;

10.防潮层掺防水剂不当,压光压实不好,不起防潮作用,或回填土施工破坏防潮层;

11.其它通病见(2.砌砖通病)。

1.5.8地基梁通病

1.地基梁受损

(1)混凝土末达到强度即砌墙;

(2)位置不正,使墙荷载对粱产生扭矩。

2.地基梁受冻开裂

(1)地梁下所填的材料不符合设计要求,易冻胀;

(2)地粱下保温材料填充过实,梁下未留空隙;

(3)先做外墙裙时,散水与墙间未留缝灌热沥青,水易渗入地梁下,产生冻胀而使墙裂;

(4)建筑物周围排水下畅;

(5)其他模板、钢筋混凝土通病见混凝土通病部分。

1.5.9地下(连续)墙

1.开工前来验证在全部墙深度范围的土质是否适合机挖施工挡土墙;

2.施工前未清除地下障碍物及地下管线;

3.未做导墙或导墙深度不够;

4.未分段开挖或分段太长(应4~6m)l;

5.分段接头处理不好;

6.泥浆(或水泥浆)配制不好;

7.槽内泥浆面高度不够(应高于地下水位面0.5m);

8.槽内沉积物较厚墩应≯100mm);

9.其他见钢筋混凝土弊病。

1.5.10挡土桩与锚杆

1.挡土桩直径、间距、埋深不符设计规定;

2.挡土桩施工质量不好,混凝土配比、强度不好,颈缩、报捣不实;

3.挡土桩间空隙,未按设计要求作挡土处理;

4,锚杆设置角度,长度不符设计要求;

5.锚杆灌浆起始位置不符设计规定,灌浆强度无试块检验,不符设计要求强度;

6.锚杆头未拧紧螺丝或预应力未做,或未做预应力记录}

7.回填中锚杆松动,回收锚粱,未与设计通气,未了解设计计算,地下窒墙体土侧压力是否计算允许松开锚杆回收锚梁,

8.其他砼弊病见:

3.4现浇混凝土施工通病,3,5混凝土外观弊病分析

2.砌筑工程

2.1材质与试验通病

2.1.1水泥不符要求

1:

无出厂合格证或证物不符,

2.承重结构用水泥,进口水泥、过期水泥品种、日期、安定性不详,水泥未取样复试,

3.不合格水泥未注明如何处理。

2.1.2砖、砌块不符要求

1.无出厂合证或证物不符;

2.承重砌体用砖未取样复试或复试数据不全;

3.不合格者未注明如何处理;

4.使用品种不符设计规定或有关规定。

2.1.3砂不符要求

1.过细;

2.含泥量超过规定<

50砂浆不应超10%。

≥50砂浆不应超5%;

3.不合格者未注明如何处理。

2.2砂浆通病

2.2.1试配不符要求

1.未经试验室确定;

2.发生材料变更不重新试配。

2.2.2计量不符要求

1.不计量或计量不准,不用重量比(无计量设备或者设备不准,设备不用,不作增减量);

2.换算失误,无人复核;

3.外加剂用量不准;

4.袋装水泥误差太大,未检查和采取增减措施。

2.2.3不交圈

1.材料、试配、试块用料不一致;

2.单据中日期、代表数量有矛盾。

2.2.4拌舍不当

1.配料全部投入后净机械搅拌时间不足分钟;

2.使用中出现泌水现象,不随时再拌合。

2.2.5放置时间过久

1.水泥已初凝,砂浆试块不能代表真实情况;

2.超时后随意加水拌合再用(中午剩砂浆相隔时间过长,甚至用过夜砂浆)。

2.2.6随意代替混合砂浆

1.水泥砂浆或掺塑化剂水泥砂浆代替水泥混合砂浆,不考虑砌体强度降低l5%或l0%的不利因素。

2.随意代换,不办洽商手续。

2.2.7试块不符合规定

1.制作不符规定(每组块数,砖底模,每层留置组数等);

2.养护不符规定(标养室、湿度、温度、天数或自然养护要求等)(以上参见GBJ203--83第3.O.15条);

3.试块强度不足或离散性太大。

2.3砌砖工程通病

2.3.1违反基本要求

1.干砖上墙t应提前浇砖,水涸湿砖?

mm深为宜)。

2.饱满度差

①水平缝砂浆饱满度低于80%;

②不用“三一”砌砖法;

③以抠心法打碰头灰;

④用大缩口灰砌砖(超过20ram);

⑤用大面铺灰填心砌法;

⑨砂浆和易性差;

⑦用桶底灰凑合砌墙。

3.竖缝无灰

①不挤碰头灰或不打碰头灰;

②竖缝透亮或瞎缝。

4.砖、柱、垛用包心砌法

5.水平缝不符要求

①水平缝过厚,皮数杆画厚与砖实际厚度不协调;

③不按皮数杆砌筑或皮数杆制作不符合要求.未作预检;

③大于20mm水平缝不用豆石混凝土;

④通长水平缝超差,手离手低不舍线,不同时起线,皮数杆数量太少,距离太远,拉线不紧;

⑤十皮灰缝超差大于±

8mm;

⑥水平缝平直度不合要求,十米拉线超差大于7mm(混水lOmm);

6.墙体轴线偏移,上下墙错台

①放线错位;

累计误差;

②桩位偏移;

引上线不准,

2.3.2清水墙通病

1.排砖组砌错误

①大面墙体加非整砖(七分头);

②大角或门窗口出阴阳膀或立缝不贯通(应是长身顶七分头);

③窗台部位所加非整砖不居中,上下变位;

④窗过粱以上与窗台以下排砖不统一考虑。

2.游丁走缝超差

①七分头尺寸不准,造成大角或口膀处上下不顺直,立缝大小不匀;

③未采用立线控制,上下穿吊,偏差调整过急,出现死弯;

③窗膀排砖上下不一致,上下层窗口位移;

④过腰线后上下未吊服,排砖错位;

⑤长身立缝不在丁头中,左右偏位;

⑥砖规格太差,选砖不好。

3.墙面不平

①构造柱、圈梁外包砖未支撑,混凝土浇筑将墙挤鼓;

②墙面不留脚手眼,每步槊排术压墙顶,掏砌几行造成墙面不平整,垂直差;

③垂直超俯后,调整过,急局部凸凹;

④砌筑手法不良,后手高或后手低或外手高、外手低;

⑤砌三七墙不双面挂线,砌二四墙不用外手线。

4.划灰缝太差

①清水墙不随砌随划缝;

②采用大缩口铺灰留缝太深(超过20mm);

③划缝舔浅不一,不足(8—10)mm;

④划缝上下边不净,呈园弧状,

⑤划缝后不扫墙。

5.墙面观感差

①选砖不认真.有缺棱掉角,弯曲裂纹、脱皮,过火等缺陷;

②砖色不一,后堵上料口、脚手眼,未事先留砖;

③混凝土圈粱,构造柱跑浆污染,不及时清理。

④砂浆溅墙无保护措施;

⑤垂直运输上料口不遮盖。

⑥屋顶雨水口未堵,沥青污染墙面;

⑦屋面下水口、雨水斗安装后未随安雨水管随加临时弯头,长时间冲刷墙面,泛白碱。

2.3.3混水墙通病

1.碎砖集中用

①缺丁砖拉结,影响砌休整体强度;

②砖层间相互搭接小于25mm,形成通缝。

2.标高不准

①皮数标记不明.立皮数杆抄平不准;

②砌筑不跟线,不跟皮数杆;

③水平链过厚,墙顶超高。

影响圈梁断面;

④起线不一,拉线错行,砌成螺丝墙,

3.墙面粗糙

①舌头灰不刮净,表面不平(尤其后面);

②墙两面轮换拉线(每步架不同),墙面均不平。

4.预留洞口不好

①门窗洞口过大过小,高低不控制.影响门框安装及抹灰;

②施工临时洞口位置不符规定(GBJ203--83第2.0,4条、4.2.12条)洞口顶部未放过梁;

③预留孔洞(槽)位置不准或漏留,后剔凿。

5.预埋不好

①预埋木砖数量不足,位置不准,顺木纹安装,大头向外,不做防腐;

②预埋件位置不准或漏放;

⑤12厘米厚墙,不使用混凝土内加木砖做法;

④加气块墙或空斗墙木砖无有效加固措施;

⑤墙拉筋数量不足,长度不够,位置不准,锚入做法不符规定,冬施掺盐不作防腐处理;

⑥过梁安装座灰不饱满,夹杂砖渣、木块等,或座灰厚度超2厘米不用豆石混凝土铺垫。

2.3.4留搓接搓通病

1.留直槎

①纵横墙交接处,转角处不按规范同时砌,或不留斜槎,留直槎(施工方案不当造成必留直槎);

②斜槎留置形式不符合规范(GBJ203--83第4.2.4条)

2.120mm墙留槎错误

①不留阳槎,留阴槎;

③留阳槎,上下不吊直,每搓位置不准接槎砍砖;

④留阳槎,但漏放拉结筋,或只放拉结筋,不留槎;

⑤拉结筋不放两根,锚入长度,伸出长度不足。

3.接槎错误

①不通顺、错牙、接缝不平、不直;

②塞砂浆不严实,立缝,上缝透亮。

2.3.5构造柱通病

1.留槎错误

①不留大马牙磋;

③不是五退五进,而先进后退,无法检查、清扫柱根;

③位置偏移,不上下顺直,断面过小,影响受力。

2.清理不好

①柱根残留砂浆,不清净即支模;

②砖槎上所挂砂浆不清净。

3.拉结筋错误

①不是每l20mm墙埋一根,不是每500mm高留一道(120mm墙且不得少于两根);

②留置型式不对;

③未伸入柱筋内锚固拐出;

④伸入柱筋断面太多,影响下混凝土及振捣。

2.r4砖混结构钢筋工程通病

2.4.1材质(略见钢筋混凝土工程)

2.4.2构造柱钢筋通病

1.主筋错位

①偏位超差太多。

无质量保证措施;

②竖筋错位调整时不按l-6坡度;

③接头长度不足;

④绑扎接头不绑三扣,焊接接头质量不好;

⑤主筋基础内锚固长度及入顶圈粱内锚固长度不足,未低于室外地坪及暖气沟底300mm。

2.箍筋错误

①末端弯钩不足135°

②平直部分长度不足10d;

③从圈梁下到圈梁上各l/6层高范围内(且各不小于450mm)箍筋未加密;

④箍筋加密间距大于100mm。

2.4.3圈梁钢筋通病

1.主筋错误

①主筋搭接位置未错开;

②主筋搭接长度,锚固长度不足;

③主筋未穿入预制阳台甩出的箍筋内;

④砌筑标高错误,阳台后圈梁“L”形箍筋被压倒。

受力筋挤成束;

⑤圈梁筋放到了构造柱筋外侧;

⑥圈梁遇洞口时,过渡跨接长度不足;

⑦圈梁穿混凝土柱时主筋切断或锚固不力,或剔出柱主筋与之焊接(质量无保证)。

2.抗震加固错误

①箍筋未弯135°

钩,平直长度不足6d;

②设计抗震构造不全,参见抗震图集(CG329,1984)。

③楼梯间、较高的内墙、加气块墙缺抗震加固圈梁(加固带)考虑。

2.4.4保护层通病

粱底不垫砂浆垫块,梁帮、柱侧不绑砂浆垫块,垫块厚度不符规定。

2.5砖混结构模板、混凝土工程通病

2.5.1材质和搅拌(一略见3.钢筋混凝土工程)

2.5.2模内处理差

1.杂物未清净即支模;

2.板缝内、构造柱根、砖槎上央杂;

3.硬槊支模、板底返浆缝不足20mm;

4.浇筑前不浇水湿润;

2.5.3混凝土浇捣差、养护差

1.构造柱一次下混凝土太厚、漏振、出蜂窝、孔洞;

2.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