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氧硫及其化合物跟踪检测及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20265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03.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氧硫及其化合物跟踪检测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氧硫及其化合物跟踪检测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氧硫及其化合物跟踪检测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氧硫及其化合物跟踪检测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氧硫及其化合物跟踪检测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氧硫及其化合物跟踪检测及答案.docx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氧硫及其化合物跟踪检测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氧硫及其化合物跟踪检测及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氧硫及其化合物跟踪检测及答案.docx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氧硫及其化合物跟踪检测及答案

跟踪检测(十四)氧、硫及其化合物

1.(2018·临汾一中期中)下列硫化物中不能直接用金属单质和硫单质反应制得的是(  )

A.CuS          B.FeS

C.ZnSD.MgS

解析:

选A 硫的非金属性较弱,与变价金属化合时,只能生成低价态硫化物,即Cu与硫反应只能生成Cu2S,其余金属硫化物都能直接用金属单质和硫反应得到,故A符合。

2.《黄帝九鼎神丹经诀》记载着“炼石胆取精华法”,即干馏石胆(胆矾)而获得“绿矾油”。

这里的“绿矾油”是指(  )

A.硝酸B.硫酸

C.盐酸D.硫酸亚铁溶液

解析:

选B 根据石胆(胆矾)的组成元素,可知“绿矾油”应为硫酸。

3.为确定某纯净的气体X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几种实验,其中不正确的是(  )

选项

操作(现象)

结论

A

闻X气味(有刺激性)酸性KMnO4溶液(褪色)

X一定是SO2

B

闻X气味(有刺激性)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X一定是SO2

C

X品红溶液(褪色)变红色

X一定是SO2

D

X紫色石蕊溶液(先变红色后褪色)

X一定不是SO2

解析:

选A 能使KMnO4溶液褪色且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还有HCl等,A项错误;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有CO2、SO2,但前者无气味,B项正确;使品红溶液褪色且加热又恢复红色的只有SO2,C项正确;SO2不能漂白紫色石蕊溶液,D项正确。

4.某同学进行SO2的性质实验。

在点滴板a、b、c处分别滴有不同的试剂,再向Na2SO3固体上滴加数滴浓H2SO4后,在整个点滴板上盖上培养皿,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如下表所示:

序号

试剂

实验现象

a

品红溶液

红色褪去

b

酸性KMnO4溶液

紫色褪去

c

NaOH溶液(含2滴酚酞)

红色褪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浓硫酸与Na2SO3固体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B.a、b均表明SO2具有漂白性

C.c中只可能发生反应:

SO2+2OH-===SO+H2O

D.c中所得溶液的离子浓度一定存在关系:

c(Na+)+c(H+)=2c(SO)+c(HSO)+c(OH-)

解析:

选D 浓硫酸与Na2SO3固体反应可生成Na2SO4、SO2和H2O,该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是非氧化还原反应,A错。

SO2可与酸性KMnO4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使KMnO4溶液的紫色褪去,表明SO2具有还原性,B错。

SO2过量时,c中还可能发生OH-+SO2===HSO,C错。

c溶液中含有SO、HSO等,根据电荷守恒可得:

c(Na+)+c(H+)=c(OH-)+c(HSO)+2c(SO),D正确。

 

5.含硫煤燃烧会产生大气污染物,为防治该污染,某工厂设计了新的治污方法,同时可得到化工产品,该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过程中可得到化工产品H2SO4

B.该工艺流程是除去煤燃烧时产生的SO2

C.该过程中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为Fe和S

D.图中涉及的反应之一为Fe2(SO4)3+SO2+2H2O===2FeSO4+2H2SO4

解析:

选C 根据图可知,该工艺中Fe2(SO4)3溶液吸收SO2生成FeSO4和H2SO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SO4)3+SO2+2H2O===2FeSO4+2H2SO4,该工艺不仅吸收了二氧化硫,还得到了化工产品硫酸,A、D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该工艺流程是除去煤燃烧时产生的SO2,B正确;该过程中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有氧、铁、硫,C错误。

6.(2018·常德模拟)如图是检验气体性质的实验装置。

向装置中缓慢通入气体X,若关闭活塞K,品红溶液无变化、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若打开活塞K,品红溶液褪色。

据此判断,气体X和液体Y可能是(  )

选项

物质

A

B

C

D

X

H2S

SO2

CO2

Cl2

Y

浓硫酸

NaHCO3饱和溶液

Na2SO3溶液

NaHSO3溶液

解析:

选B H2S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A项错误;SO2可与NaHCO3饱和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若关闭活塞K,则品红溶液无变化,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若打开活塞K,则品红溶液褪色,B项正确;二氧化碳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所以打开活塞K,品红溶液不会褪色,C项错误;Cl2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项错误。

7.探究浓硫酸和铜的反应,下列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  )

A.用装置甲进行铜和浓硫酸的反应

B.用装置乙收集二氧化硫并吸收尾气

C.用装置丙稀释反应后的混合液

D.用装置丁测定余酸的浓度

解析:

选C 铜与浓硫酸需要在加热条件下才能反应,A错误;二氧化硫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应使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气体“长进短出”,B错误;反应后的混合液中含有过量的浓硫酸,稀释时,应将其沿烧杯内壁慢慢倒入水中,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C正确;应使用碱式滴定管(带胶管)量取氢氧化钠溶液,D错误。

8.(2018·长沙模拟)已知X为一种常见酸的浓溶液,能使蔗糖粉末变黑。

A与X反应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反应条件及部分产物均已略去,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X使蔗糖变黑主要体现了X的强氧化性

B.若A为铁,则足量A与X在室温下即可完全反应

C.若A为碳单质,则将C通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一定可以观察到白色沉淀产生

D.工业上,B转化为D的反应条件为高温、常压、催化剂

解析:

选D 由题意知X为浓H2SO4。

浓H2SO4使蔗糖变黑主要体现了浓H2SO4的脱水性,A项错误;浓H2SO4在室温下使Fe钝化,B项错误;A为碳单质时,生成的C为CO2,CO2通入少量澄清石灰水生成可溶性的Ca(HCO3)2,C项错误;SO2与O2反应的条件为高温、常压、催化剂,D项正确。

9.下列物质的检验中,其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入稀HNO3后,白色沉淀不溶解,也无其他现象,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

B.向某溶液中加盐酸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O或SO

C.取少量久置的Na2SO3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再加足量盐酸酸化,然后加BaCl2溶液,若加盐酸时有气体产生,加BaCl2溶液时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Na2SO3样品已部分被氧化

D.将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该气体一定是SO2

解析:

选C 该溶液中可能含有Ag+或SO,A错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可能为CO2、SO2,溶液中可能存在CO或HCO或SO或HSO,B错误;加入足量盐酸有气体产生,气体为SO2,排除SO的干扰,再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沉淀为BaSO4,说明一定含有SO,所以说明Na2SO3样品已部分被氧化,C正确;氧化性气体如氯气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D错误。

10.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物质性质的探究实验。

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若品红溶液①褪色,则说明产物中含有SO2

B.若溴水褪色,则说明SO2具有还原性

C.若烧瓶中产生黄色浑浊和无色气泡,则说明Na2S2O3只作氧化剂

D.若品红溶液②不褪色、Na2SiO3溶液中出现白色浑浊,则说明亚硫酸比碳酸的酸性强

解析:

选C SO2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A正确;SO2使溴水褪色表现的是还原性,B正确;此反应中Na2S2O3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C错误;品红溶液②不褪色说明无SO2,Na2SiO3溶液中出现白色浑浊说明SO2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了CO2,依据强酸制弱酸的原理说明亚硫酸比碳酸的酸性强,D正确。

11.H2O2广泛应用于化学品合成、纸浆和纺织品的漂白,是环保型液体漂白剂。

有研究表明,H2O2溶液的漂白性是HO所致。

(1)H2O2溶液显弱酸性,测得0.15mol·L-1H2O2溶液pH约为6。

写出H2O2生成HO的电离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他条件相同时,研究不同初始pH条件下H2O2溶液的漂白效果,结果如下:

由上图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合平衡移动原理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发现:

若pH>11,则H2O2溶液的漂白效果随pH增大而降低。

针对这一现象,继续进行实验,发现溶液中H2O2的分解与pH有关。

测定不同初始pH条件下,初始浓度均为0.15mol·L-1的H2O2溶液发生分解反应,结果如下:

初始pH

pH=10

pH=12

1小时后H2O2溶液浓度

0.13mol·L-1

0.07mol·L-1

1小时后pH

没有明显变化

没有明显变化

查阅资料:

HO+H2O2===H2O+O2+OH-。

①结合离子方程式解释1小时后pH没有明显变化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反应速率的角度分析pH过大,H2O2溶液漂白效果会降低的原因:

____________。

解析:

(1)H2O2溶液显弱酸性,电离是微弱的,用可逆号,故H2O2生成HO的电离方程式为H2O2HO+H+。

(2)由图可知,其他条件相同时,初始pH越大染料脱色率越高,即H2O2的漂白效果越好,H2O2溶液中存在平衡H2O2HO+H+,pH增大,OH-的浓度增大,OH-可与H2O2电离的H+反应,使H+浓度减小,平衡H2O2HO+H+正向移动,HO的浓度越大,漂白效果越好。

(3)①根据第

(2)问解析可知:

碱性条件下H2O2+OH-===HO+H2O,且HO+H2O2===H2O+O2+OH-,则OH-可看作是H2O2分解的催化剂,故反应前后pH不变;②表格中是H2O2的分解速率与pH的关系,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pH越大,H2O2的分解越快,使参与漂白的HO的浓度下降,故漂白效果降低。

答案:

(1)H2O2HO+H+

(2)其他条件相同时,初始pH越大染料脱色率越高,即H2O2的漂白效果越好

c(OH-)增大,促使H2O2HO+H+正向移动,c(HO)增大,漂白效果增强

(3)①碱性条件下:

H2O2+OH-===HO+H2O,又知HO+H2O2===H2O+O2+OH-,OH-可看作是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剂,故反应前后pH不变

②pH过大,H2O2分解过快,使参与漂白的c(HO)下降,故漂白效果降低

12.氯和硫是重要的非金属元素,两者存在SCl2、S2Cl2、SO2Cl2等多种化合物。

(1)S2Cl2是黄绿色油状液体,沸点为136℃。

其分子结构中每个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S2Cl2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Cl2通入熔融态S中可制得S2Cl2(溶有少量S),要得到较纯的S2Cl2,采用的实验操作方法是________。

(2)磺酰氯(SO2Cl2)极易水解,水解后溶液呈强酸性,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磺酰氯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可以和白磷发生反应:

P4+10SO2Cl2===4PCl5+10SO2↑,若生成1molSO2,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3)下列可作为判断S和Cl非金属性强弱依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跟金属反应时,硫被还原为-2价,氯被还原为-1价

b.HClO3酸性比H2SO3强

c.Na2S溶液中通入Cl2,有淡黄色沉淀产生

d.HCl的稳定性强于H2S

解析:

(1)S2Cl2中每个原子都达到8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销售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