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 第21讲 染色体变异及应用教学案 苏教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201588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291.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步步高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 第21讲 染色体变异及应用教学案 苏教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步步高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 第21讲 染色体变异及应用教学案 苏教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步步高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 第21讲 染色体变异及应用教学案 苏教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步步高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 第21讲 染色体变异及应用教学案 苏教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步步高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 第21讲 染色体变异及应用教学案 苏教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步步高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 第21讲 染色体变异及应用教学案 苏教版Word下载.docx

《步步高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 第21讲 染色体变异及应用教学案 苏教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步步高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 第21讲 染色体变异及应用教学案 苏教版Word下载.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步步高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 第21讲 染色体变异及应用教学案 苏教版Word下载.docx

1.下列关于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的主要区别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染色体结构变异是染色体的一个片段增加、缺失或替换等,而基因突变则是DNA分

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等

B.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均可以发生基因突变,但只有真核生物能发生染色体变异

C.基因突变一般是微小突变,其对生物体影响较小,而染色体结构变异是较大的变异,

其对生物体影响较大

D.多数染色体结构变异可通过显微镜观察进行鉴别,而基因突变则不能

答案 C

解析 基因突变是分子水平上的变异,只涉及基因中一个或几个碱基对的改变,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都可以发生;

染色体结构变异是染色体的一个片段的变化,只有真核生物可以发生。

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都可能对生物体的性状产生较大影响。

2.普通果蝇的第3号染色体上的三个基因,按猩红眼-桃色眼-三角翅脉的顺序排列(St-P-DI);

同时,这三个基因在另一种果蝇中的顺序是St-DI-P,我们把这种染色体结构变异方式称为倒位。

仅仅这一倒位的差异便构成了两个物种之间的差别。

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倒位和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交叉互换一样,属于基因重组

B.倒位后的染色体与其同源染色体完全不能发生联会

C.自然情况下,这两种果蝇之间不能产生可育子代

D.由于倒位没有改变基因的种类,所以发生倒位的果蝇性状不变

解析 倒位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属于染色体的结构变异,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之间,属于基因重组;

倒位后的染色体与其同源染色体也可能发生联会;

两种果蝇属于两个物种,它们之间存在生殖隔离,因此两种果蝇之间不能产生可育子代;

倒位虽然没有改变基因的种类,但由于染色体上基因的排列顺序改变,往往会导致果蝇性状

改变。

1.变换角度理解三种变异的实质

若把基因视为染色体上的一个位“点”,染色体视为点所在的“线段”,则基因突变为“点”的变化(点的质变,但量不变);

基因重组为“点”的结合或交换(点的质与量均不变);

染色体变异为“线段”发生结构或数目的变化。

2.利用4个“关于”区分三种变异

(1)关于“互换”问题。

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

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互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

(2)关于“缺失”问题。

DNA分子上若干基因的缺失属于染色体变异;

DNA分子上若干碱基对的缺失,属于基因突变。

(3)关于变异的水平问题。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属于分子水平的变化,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

染色体变异属于亚细胞水平的变化,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

(4)关于变异的“质”和“量”问题。

基因突变改变基因的质,不改变基因的量;

基因重组不改变基因的质,一般也不改变基因的量,但转基因技术会改变基因的量;

染色体变异不改变基因的质,但会改变基因的量或改变基因的排列顺序。

考点二 染色体数目的变异[重要程度:

1.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1)概念:

染色体数目的成倍增加或减少,或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而引起的变异。

(2)变异类型

①非整倍性变异:

在正常的染色体组中,丢失或添加了一条或几条完整的染色体。

②整倍性变异:

染色体组数目的变异,可分为一倍性变异和多倍性变异。

2.染色体组

(1)二倍体生物配子中所具有的全部染色体组成一个染色体组。

(2)组成:

如图为一雄果蝇的染色体组成,其染色体组可表示为:

Ⅱ、Ⅲ、Ⅳ、X或Ⅱ、Ⅲ、Ⅳ、Y。

3.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的比较

二倍体

多倍体

单倍体

概念

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

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

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染色

体组

两个

三个或三个以上

一至多个

发育

起点

受精卵

配子

4.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

(1)图中①和③的操作是秋水仙素处理,其作用原理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2)图中②过程是花药离体培养。

(3)单倍体育种的优点是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1.染色体组的特点

观察下图雄果蝇的染色体组成,概括染色体组的组成特点

(1)从染色体来源看,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2)从形态、大小和功能看,一个染色体组中所含的染色体各不相同。

(3)从所含的基因看,一个染色体组中含有控制本物种生物性状的一整套基因,但不能

重复。

2.染色体组数目的判断方法

(1)根据细胞分裂图像进行识别判断(适用于二倍体)

减数第一次

分裂前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有丝分

裂后期

图像

染色体数

4条

2条

8条

染色体组数

2个

1个

4个

生殖细胞

中染色体数

每个染色体组中的染色体数

(2)根据染色体形态判断

细胞内形态相同的染色体有几条,则含有几个染色体组。

如图所示的细胞中所含的染色体组数分别是:

a为3个,b为2个,c为1个。

(3)根据基因型判断:

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出现几次,就含几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内不含等位或相同基因。

如图所示的细胞中,它们所含的染色体组数分别是:

a为4个,b为2个,c为3个,d为1个。

(4)根据染色体数与形态数的比值判断:

染色体数与形态数比值意味着每种形态染色体数目的多少,每种形态染色体有几条,即含几个染色体组。

如玉米的体细胞中共有20条染色体,10种形态,则玉米含有2个染色体组。

3.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判断方式

(1)如果生物体由受精卵(或合子)发育而成,其体细胞中含有几个染色体组,该生物就称为几倍体。

(2)如果生物体是由生殖细胞——卵细胞或花粉直接发育而成,则无论体细胞中含有几个染色体组,都称为单倍体。

4.单倍体育种与多倍体育种的不同点

观察下列两种育种图示,并对两种育种方式进行比较。

(1)A为单倍体育种,B为多倍体育种。

(2)比较两种育种方式

单倍体育种

多倍体育种

原理

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减少,然后再加倍从而获得纯种

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增加

方式

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

秋水仙素处理或低温诱导正在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优点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器官大,营养成分含量高,产量增加

缺点

技术复杂,需要与杂交育种配合

适用于植物,动物难以开展。

多倍体植物生长周期延长,结实率降低

易错警示 与单倍体、多倍体有关的3个易错点

(1)单倍体的体细胞中并非只有一个染色体组,因为大部分的生物是二倍体,所以有时认为单倍体的体细胞中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但是多倍体的配子形成的单倍体的体细胞中含有不只一个染色体组。

(2)单倍体并非都不育。

二倍体的配子发育成的单倍体,表现为高度不育;

多倍体的配子如含有偶数个染色体组,则发育成的单倍体含有同源染色体及等位基因,可育并能产生后代。

(3)单倍体与多倍体育种过程不同。

单倍体育种要经过花药离体培养和秋水仙素处理;

多倍体育种只用秋水仙素处理这一步骤。

1.下列据图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代表的生物可能是二倍体,其每个染色体组含一条染色体

B.②代表的生物可能是二倍体,其每个染色体组含三条染色体

C.③代表的生物可能是二倍体,其每个染色体组含三条染色体

D.④代表的生物可能是单倍体,其每个染色体组含四条染色体

答案 B

解析 分析简图可知,图①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含一条染色体,则代表的生物可能是二倍体;

图②细胞中含有3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含两条染色体,则代表的生物可能是三倍体;

图③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含三条染色体,则代表的生物可能是二倍体;

图④细胞中含有1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含四条染色体,则代表的生物可能是单倍体。

2.下列有关单倍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①未经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的植物,一定是单倍体

②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一定不是单倍体

③生物的精子或卵细胞一定都是单倍体

④基因型为aaaBBBCcc的植株一定不是单倍体

⑤基因型为Abcd的生物体一般是单倍体

A.③④⑤B.②③④C.①③⑤D.②④⑤

解析 单倍体通常是由配子直接发育而来的个体,①正确;

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配子发育成的个体也为单倍体,②错误;

单倍体指的是个体,而不是细胞,③错误;

若aaaBBBCcc的植株是由配子直接发育而来的,则为单倍体,④错误;

基因型为Abcd的生物体,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一般是单倍体,⑤正确。

3.如图表示无子西瓜的培育过程:

根据图解,结合你学过的生物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幼苗的茎尖,主要是抑制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

B.四倍体植株所结的西瓜,果皮细胞内含有4个染色体组

C.无子西瓜既没有种皮,也没有胚

D.培育无子西瓜通常需要年年制种,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快速进行无性繁殖

解析 图示无子西瓜的培育中使用的秋水仙素,其机理是抑制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

四倍体植株的体细胞中均含4个染色体组;

无子西瓜没有种子,实际操作中会看到发育不完全的种皮,胚是一定没有的;

因无子西瓜是三倍体,不能自己繁殖后代,因此需年年制种,可以通过无性繁殖的技术快速繁殖。

4.玉米植株有高茎、矮茎之分。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矮茎玉米幼苗经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可以长成高茎植株。

为了探究该变异性状是否能稳定遗传,生物科技小组设计实验方案如下。

请你写出实验预期及相关结论,并回答问题。

(1)实验步骤:

①在这株变异的高茎玉米雌花、雄花成熟之前,分别用纸袋将雌穗、雄穗套住,防止异株之间传粉。

②雌花、雄花成熟后,人工授粉,使其自交。

③雌穗上种子成熟后,收藏保管,第二年播种观察。

(2)实验预期及相关结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问题:

①预期最可能的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对上述预期结果的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①子代玉米苗有高茎植株,说明生长素类似物引起的变异能够遗传 ②子代玉米苗全部是矮茎植株,说明生长素类似物引起的变异不能遗传

(3)①子代玉米植株全是矮茎 ②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能促进细胞的伸长生长,但不能改变细胞的遗传物质(其他正确答案也可)

解析 如果玉米的高茎变异是由环境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改变,则自交后代的植株都是矮茎;

如果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则自交后代仍然会有高茎存在。

1.“三看法”判断可遗传变异的类型

(1)DNA分子内的变异

一看基因种类:

即看染色体上的基因种类是否发生改变,若发生改变则为基因突变,由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所致。

二看基因位置:

若基因种类和基因数目未变,但染色体上的基因位置改变,则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或“倒位”。

三看基因数目:

若基因的种类和位置均未改变,但基因的数目改变,则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重复”或“缺失”。

(2)DNA分子间的变异

一看染色体数目:

若染色体的数目发生改变,可根据染色体的数目变化情况,确定是染色体数目的“整倍性变异”还是“非整倍性变异”。

若染色体的数目和基因数目均未改变,但基因所处的染色体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则应为染色体变异中的“易位”。

若染色体上的基因数目不变,则为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的结果,属于基因重组。

2.判断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的方法

(1)两类变异的本质区别即遗传物质是否改变,改变则能遗传给后代,环境引起性状改变,但遗传物质未改变,则不能遗传给后代;

故是否发生了遗传物质的改变是实验假设的切入点,新性状能否遗传是实验设计的出发点。

(2)若是染色体变异,可直接借助显微镜观察染色体形态、数目、结构是否改变。

(3)与原来类型在相同环境下种植,观察变异性状是否消失,若不消失,则为可遗传变异;

反之,则为不可遗传变异。

(4)自交观察后代是否发生性状分离。

考点三 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及几种育种方式的综合应用[重要程度:

★★★☆☆]

1.杂交育种

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

(2)原理:

基因重组。

(3)过程:

选择具有不同优良性状的亲本→杂交,获得F1→F1自交→获得F2→鉴别、选择需要的类型,优良品种。

(4)优点:

可以把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

(5)应用:

培育性状重组型优良品种。

2.诱变育种

利用物理因素或化学因素来处理生物,使生物发生基因突变,从而获得优良变异类型的育种方法。

基因突变。

选择生物→诱发基因突变→选择理想类型→培育。

①可以提高突变频率,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变异类型。

②大幅度地改良某些性状。

培育具有新性状的品种。

1.几种常见遗传育种方式的不同点

方法

常用方法

代表实例

杂交

育种

基因

重组

操作简单,目标性强

育种年限长

矮秆抗

病小麦

诱变

突变

辐射诱变、激光诱变等

提高突变率,加速育种进程

有利变异少,需大量处理实验材料

高产青

霉菌株

多倍

体育

体变

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操作简单,且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所需品种

所得品种发育迟缓,结实率低;

在动物中无法开展

无子西瓜、

八倍体小

黑麦

单倍

染色体变异

花药离体培养后,再用秋水仙素处理

“京花1

号”小麦

工程

将一种生物特定的基因转移到另一种生物细胞中

能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有可能引发生态危机

转基因

抗虫棉

2.针对不同育种目标如何选择育种方案

育种目标

育种方案

集中双亲优良性状

杂交育种

对原品系实施“定向”改造

基因工程及植物细胞工程(植物体细胞杂交)育种

让原品系产生新性状(无中生有)

诱变育种

使原品系营养器官“增大”或“加强”

易错警示 与遗传育种有关的4个“比较”

(1)杂交育种不一定需要连续自交。

若选育显性优良纯种,则需要连续自交筛选直至性状不再发生分离;

若选育隐性优良纯种,则只要在子二代出现该性状个体即可。

(2)诱变育种与杂交育种相比,前者能产生前所未有的新基因,创造变异新类型;

后者不能产生新基因,只是实现原有基因的重新组合。

(3)杂交育种与杂种优势不同:

①杂交育种是在杂交后代众多类型中选择符合育种目标的个体进一步培育,直到获得稳定遗传的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②杂种优势主要是利用杂种F1的优良性状,并不要求遗传上的稳定。

(4)杂交种与多倍体的比较:

二者都可产生很多优良性状如茎秆粗壮、抗倒伏、产量提高、品质改良,但多倍体生长周期长,晚熟;

而杂交种可早熟,故根据成熟期早晚可判定是多倍体还是杂交种。

1.图中,甲、乙表示两个水稻品种,A、a和B、b分别表示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①~⑤表示培育水稻新品种的过程,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②过程简便,原理是基因重组

B.④和⑤的变异都发生于有丝分裂间期

C.③→④过程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③常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

D.③→④过程与⑤过程的育种原理相同

解析 分析题图,①→②过程为杂交育种过程,目的是获得AAbb个体,杂交育种操作简便,但培育周期长,依据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④和⑤过程都是用秋水仙素处理,其发生的染色体变异是由于秋水仙素抑制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而产生的;

③→④表示单倍体育种过程,其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其中③过程常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

单倍体育种与多倍体育种的原理都是染色体数目变异。

2.要将基因型为AaBB的植物,培育出以下基因型的品种:

①AaBb;

②AaBBC;

③AAaaBBBB;

④aB。

则对应的育种方法依次是(  )

A.诱变育种、转基因技术、细胞融合、花药离体培养

B.杂交育种、花药离体培养、转基因技术、多倍体育种

C.花药离体培养、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转基因技术

D.多倍体育种、花药离体培养、诱变育种、转基因技术

答案 A

解析 用基因型为AaBB的植物要培育出AaBb的品种,可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处理材料,通过基因突变获得;

要获得AaBBC的品种,由于本物种没有C基因,所以必须通过转基因技术;

要获得AAaaBBBB的品种,可通过细胞融合;

要获得aB的品种,可利用花药离体培养。

准确解答遗传育种题目应注意以下几点

(1)对涉及遗传图解的题目要书写规范。

(2)对以图形为信息载体的题目,要对几种育种方法进行辨析并进行比较,牢记各种育种方法的原理、优缺点等内容。

(3)根据育种要求选择合适的育种方案,需要学生明确各种育种方法的优点,从而达到育种目标。

实验十 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重要程度:

★☆☆☆☆]

1.选材的时候必须选用能够进行分裂的分生组织的原因:

不分裂的细胞染色体不复制,不会出现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情况。

2.比较下面试剂的成分、比例和作用

项目

成分及比例

使用注意

作用

卡诺氏液

无水酒精与冰醋酸,按体积比3∶1混合

现配现用

固定细胞的形态

改良苯酚

品红染液

使染色体着色

解离液

15%的盐酸和95%的酒精按1∶1混合

使细胞分散开

3.实验过程中,低温诱导时,应设常温、低温4_℃、0_℃三种,以作对照,否则实验设计不严密。

易错警示 与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有关的3个注意问题

(1)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是已被盐酸杀死的细胞。

(2)选材应选用能进行分裂的分生组织细胞,否则不会出现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情况。

(3)对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原理的理解

关键信息:

低温处理分生组织细胞、抑制纺锤体形成、染色体不能被拉向两极、不能形成两个子细胞。

错误理解:

将“抑制纺锤体形成”等同于“着丝粒不分裂”,将低温处理“分生组织细胞”等同于“任何细胞”。

1.判断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叙述:

(1)原理:

低温抑制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使子染色体不能分别移向两极(×

(2)解离:

盐酸酒精混合液和卡诺氏液都可以使洋葱根尖解离(×

(3)染色:

改良苯酚品红溶液和醋酸洋红溶液都可以使染色体着色(√)

(4)观察:

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大多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

(5)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最多(√)

(6)在显微镜视野内可以观察到二倍体细胞和四倍体细胞(√)

(7)在高倍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细胞从二倍体变为四倍体的过程(×

(8)在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方面,低温与秋水仙素诱导的原理相似(√)

2.用质量分数为2%的秋水仙素处理植物分生组织5~6h,能够诱导细胞内染色体加倍。

那么,用一定时间的低温(如4℃)处理水培的洋葱根尖(2N=16条)时,是否也能诱导细胞内染色体加倍呢?

请对这个问题进行实验探究。

(1)针对以上的问题,你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提出此假设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低温处理植物材料时,通常需要较长时间才能产生低温效应,根据这个提示将你设计的实验组合以表格的形式列出来。

(3)按照你的设计思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鉴别低温是否诱导细胞内染色体加倍的依据。

为此,你要进行的具体操作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制度规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