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种植基础考察报告.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741791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麦种植基础考察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麦种植基础考察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麦种植基础考察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麦种植基础考察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小麦种植基础考察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麦种植基础考察报告.docx

《小麦种植基础考察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麦种植基础考察报告.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麦种植基础考察报告.docx

小麦种植基础考察报告

2022年小麦种植基础考察报告

由于今年秋种期间我市持续少雨天气,土壤表层失墒较快,对小麦播种出苗造成肯定影响。

当前全市小麦苗情比较困难,既有适期播种苗情较好麦田,又有缺苗麦田和因表墒差出苗困难麦田,尚有部分因土壤表墒差无法播种麦田。

为全面驾驭我市小麦种植基础状况,10月30日至11月5日,市农技站组织市、镇(街道)有关农技人员对全市小麦种植基础状况进行了考察。

考察实行实地抽样调查和座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11月6日就考察结果进行了汇总分析。

现将考察结果及冬前管理看法报告如下:

一、今年小麦种植基础特点

今年全市小麦秋种,重点推广了玉米秸秆还田、机械深耕、规范化播种、宽幅精播等关键技术措施落实,总体播种质量较好,小麦出苗较好。

据考察统计,全市有麦面积49.51万亩,折纯面积47.27万亩,分别比去年同期削减1.73万亩、2.64万亩。

与往年相比,今年小麦种植基础表现以下四个特点:

1、播种期相对拉长。

大部分乡镇、村街10月7日后开耧播种小麦。

据考察统计,按折纯面积计算,10月5日前播种小麦面积4.9万亩;10月5日~10日播种小麦11.79万亩;10月11日~20日播种小麦27.66万亩;10月21日后播种2.92万亩,比去年增加0.2万亩。

小麦播种期拉长,小麦出苗时间长,苗情困难,给下一步管理增加了难度。

2、主导品种面积下降,小麦品种多、乱、杂现象抬头。

今年秋种我市重点推广了济麦22、泰农18号、鲁原502、良星77等高产优质品种。

据考察统计,今年种植鲁原502面积12.58万亩,泰农18号面积10.07万亩,济麦22号8.97万亩,良星77面积6.83万亩,四品种种植面积占总面积的81.3%,比去年占比92.7%削减了11.4%。

品种的更新换代稳步推动,品种布局趋于合理,但小麦品种多、乱、杂会影响小麦整齐度、成熟期、病虫害发生程度等方面,增加了田间管理难度,可能会对产量造成肯定影响。

3、间套种面积增加。

据考察统计,今年小麦间套作面积18.68万亩,比去年增加13.1万亩。

其中小麦玉米留套种行面积17.96万亩,比去年增加13.08万亩;小麦花生留套种行面积0.22万亩,与去年持平;小麦间作菜面积0.5万亩,比去年增加0.1万亩。

分析小麦留套种行面积大幅度增加的缘由是:

近两年早播夏玉米受高温影响小、产量高,部分地块预留出玉米套种行,以便明年5月下旬6月上旬早套种玉米。

小麦间套作面积较大,使小麦播种纯面积削减,可能会对产量造成肯定影响。

4、播种量、基本苗偏大。

全市小麦平均播量10.6公斤/亩,基本苗20.5万/亩,分别比去年同期增加1.8公斤/亩、3.9万/亩。

不同茬口的基本苗早、中、晚茬分别为17.2万/亩、20.3万/亩、24.1万/亩。

依据播期和品种分析,今年基本苗普遍偏大,很有可能发生旺长和后期倒伏,为明年小麦丰收埋下隐患。

二、当前麦田存在的几个问题

一是小麦品种多、乱、杂现象重新抬头。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生产上种植的小麦品种在30个以上,其中有个别跨区种植的品种。

小麦品种多对适应我市困难多变的自然条件有肯定的主动意义,但生产上应用小麦品种过多,简单引起小麦品种的种性下降、快速退化,因小麦品种间抗逆性、抗病性等品种特性差异,使田间小麦病虫害、株高高矮不齐、成熟不一等现象突出从而影响产量,为明年小麦丰收埋下隐患。

二是全市普遍存在小麦播量偏大现象。

个别村街10月初小麦开耧播量就超过12.5公斤/亩,造成田间基本苗偏多,个体不壮,有旺长隐患。

三是部分地块整地质量差,坷垃多,缺苗断垄现象比较严峻。

据考察统计,有4.08万亩小麦缺苗1~2成,比去年增加0.93万亩;有0.5万亩小麦缺苗在3成以上,比去年增加0.2万亩。

四是大部分地块底肥运用量明显下降,有些地块底肥仅施用氮肥、磷肥,没有施用钾肥和微肥。

部分地块没有施用底肥干脆整地、播种小麦,小麦出苗后叶片发黄,对小麦苗期生长发育造成肯定影响。

五是部分地块地下害虫为害较重。

个别地块小麦一出苗即显现感染病害症状。

部分地块杂草较多。

三、冬前麦田管理看法

针对当前小麦苗情,冬前管理的主攻方向是在苗全、苗匀的基础上,促根增蘖,促弱控旺,培育壮苗,保苗平安越冬。

重点应抓好以下关键措施:

1、因地制宜搞好分类管理

(1)丘陵坡地旱地麦田和整地质量差、坷垃多、秸秆还田质量不高、未浇“蒙头水”的平原区地块要适时镇压一遍,压碎坷垃,弥实裂缝,踏实土壤,使麦根和土壤紧实结合,提墒促根下扎,提高抗旱和冬季抗寒实力。

提倡采纳自走式镇压机,以提高镇压效果和作业效率。

(2)对播种偏深的地块,要刚好退土清棵,减薄复土层,使分蘖节保持在地面以下1~1.5厘米,促使早分蘖,冬前形成壮苗。

(3)对播种量过大冬前旺长地块要视旺长程度,于11月中、下旬机械镇压麦苗2~3次,既控地上接着旺长,又踏实土壤,防冬季透风冻根。

用自走式镇压机镇压旺长麦苗效果更好、效率更高。

也可采纳叶面喷施壮丰安、矮脚虎等化控剂的方法限制冬前旺长。

(4)播期偏晚的晚茬麦田,田间管理要以促为主。

对于目前墒情较好的晚播弱苗,冬前一般不要追肥浇水,以免降低地温,影响发苗,可浅锄2~3遍,以松土、保墒、增温促早发;对于目前墒情较差的地块,争取苗全苗匀是首要目标,应当抓紧浇好出苗水,然后适时划锄2遍以上,促进早发。

(5)未施用底肥地块或底肥施用量不足的地块要在浇水或雨后刚好补施底肥,以促进麦苗健壮生长。

全部类型麦田都要在浇水后或中大雨后适时划锄,以破除板结,弥合裂缝,促进小麦生长发育。

2、突出重点、适期适量浇好越冬水

多年的小麦生产实践证明,越冬水是保证小麦平安越冬、次年早春稳健生长的一项重要措施。

它能防止小麦冻害死苗,并为翌年返青保蓄水分,做到冬水春用,春旱早防;还可以踏实土壤,粉碎坷垃,歼灭越冬害虫。

因此,一般麦田,尤其是悬根苗,以及耕种粗放、坷垃较多及秸秆还田的地块,都要浇好越冬水。

特殊是今年造墒浇水量少和抢墒播种的地块,适期浇好越冬水,意义更大。

墒情较好的旺长麦田,可不浇越冬水,以限制春季旺长。

浇越冬水的时间要因地制宜。

对于地力差、施肥不足、群体偏小、长势较差的弱苗麦田,越冬水可于11月下旬早浇,并结合浇水追肥,一般亩追尿素10公斤左右,以促进生长;对于一般壮苗麦田,于11月底至12月初浇越冬水为最好。

早浇气温偏高会促进生长,过晚会使地面结冰冻伤麦苗。

要在麦田上大冻之前完成浇越冬水。

浇越冬水要在晴天上午进行,浇水量不宜过大,但要浇透,以浇水后当天全部渗入土中为宜,切忌大水漫灌。

浇水后要留意刚好划锄,破除土壤板结。

3、适时搞好以化学除草为主的病虫草害防治工作

小麦3叶后越冬杂草大部分已出土,草小抗药性差,是进行化学除草的有利时机,一次防治基本能够限制麦田草害,且对后茬作物影响小,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适时开展化学除草。

对以播娘蒿、荠菜、婆婆纳等阔叶杂草为主的地块每亩用30%苯·苄可湿性粉剂15克+56%二甲四氯钠可湿性粉剂30克,或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15克+5%双氟磺草胺悬浮剂15毫升+10%唑草酮可湿性粉剂12克进行防治。

对以野燕麦、雀麦、早熟禾、硬草等禾本科杂草为主的地块,选用7.5%啶磺草胺水分散粒剂、70%氟唑磺隆水分散粒剂、精噁唑禾草灵或炔草酯进行防治;对以节节麦禾本科杂草为主的地块选用甲基二磺隆进行防治(要留意环境条件及运用方法,避开药害)。

双子叶和单子叶杂草混合发生的麦田可用以上药剂混合运用或选用含有以上成分的复配制剂进行防治。

化学除草对水量要足、剂量要准,要严格根据产品说明书举荐的亩用量取用,严禁超量运用,一般亩对水量为30~40公斤。

禁止运用氯磺隆、甲磺隆、胺苯磺隆等残效期过长的除草剂,以防对下茬玉米、花生造成药害。

苗后有金针虫发生地块要及早用辛硫磷颗粒剂撒施后划锄浇水。

防治小麦纹枯病、茎基腐病、根腐病、红蜘蛛、蚜虫等病虫害,每亩用43%戊唑醇悬浮剂30毫升或10%已唑醇悬浮剂50毫升;加1.8%阿维菌素乳油30毫升或40%毒死蜱乳油50毫升,对水20~30千克喷雾。

4、加强监管,严禁牲畜啃青

近年来,部分村街仍旧存在麦田啃青现象,应引起高度重视。

小麦越冬期间保留下来的绿色叶片,返青后即可进行光合作用,它是小麦刚复原生长时所需养分的主要来源。

冬前或者冬季放牧会使这部分绿色面积遭遇大量破坏,简单加重小麦冻害,甚至会造成麦苗大量死亡,减产特别显著。

因此,要加强监管,坚决杜绝牲畜啃青现象的发生。

由于今年秋种期间我市持续少雨天气,土壤表层失墒较快,对小麦播种出苗造成肯定影响。

当前全市小麦苗情比较困难,既有适期播种苗情较好麦田,又有缺苗麦田和因表墒差出苗困难麦田,尚有部分因土壤表墒差无法播种麦田。

为全面驾驭我市小麦种植基础状况,10月30日至11月5日,市农技站组织市、镇(街道)有关农技人员对全市小麦种植基础状况进行了考察。

考察实行实地抽样调查和座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11月6日就考察结果进行了汇总分析。

现将考察结果及冬前管理看法报告如下:

一、今年小麦种植基础特点

今年全市小麦秋种,重点推广了玉米秸秆还田、机械深耕、规范化播种、宽幅精播等关键技术措施落实,总体播种质量较好,小麦出苗较好。

据考察统计,全市有麦面积49.51万亩,折纯面积47.27万亩,分别比去年同期削减1.73万亩、2.64万亩。

与往年相比,今年小麦种植基础表现以下四个特点:

1、播种期相对拉长。

大部分乡镇、村街10月7日后开耧播种小麦。

据考察统计,按折纯面积计算,10月5日前播种小麦面积4.9万亩;10月5日~10日播种小麦11.79万亩;10月11日~20日播种小麦27.66万亩;10月21日后播种2.92万亩,比去年增加0.2万亩。

小麦播种期拉长,小麦出苗时间长,苗情困难,给下一步管理增加了难度。

2、主导品种面积下降,小麦品种多、乱、杂现象抬头。

今年秋种我市重点推广了济麦22、泰农18号、鲁原502、良星77等高产优质品种。

据考察统计,今年种植鲁原502面积12.58万亩,泰农18号面积10.07万亩,济麦22号8.97万亩,良星77面积6.83万亩,四品种种植面积占总面积的81.3%,比去年占比92.7%削减了11.4%。

品种的更新换代稳步推动,品种布局趋于合理,但小麦品种多、乱、杂会影响小麦整齐度、成熟期、病虫害发生程度等方面,增加了田间管理难度,可能会对产量造成肯定影响。

3、间套种面积增加。

据考察统计,今年小麦间套作面积18.68万亩,比去年增加13.1万亩。

其中小麦玉米留套种行面积17.96万亩,比去年增加13.08万亩;小麦花生留套种行面积0.22万亩,与去年持平;小麦间作菜面积0.5万亩,比去年增加0.1万亩。

分析小麦留套种行面积大幅度增加的缘由是:

近两年早播夏玉米受高温影响小、产量高,部分地块预留出玉米套种行,以便明年5月下旬6月上旬早套种玉米。

小麦间套作面积较大,使小麦播种纯面积削减,可能会对产量造成肯定影响。

4、播种量、基本苗偏大。

全市小麦平均播量10.6公斤/亩,基本苗20.5万/亩,分别比去年同期增加1.8公斤/亩、3.9万/亩。

不同茬口的基本苗早、中、晚茬分别为17.2万/亩、20.3万/亩、24.1万/亩。

依据播期和品种分析,今年基本苗普遍偏大,很有可能发生旺长和后期倒伏,为明年小麦丰收埋下隐患。

二、当前麦田存在的几个问题

一是小麦品种多、乱、杂现象重新抬头。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生产上种植的小麦品种在30个以上,其中有个别跨区种植的品种。

小麦品种多对适应我市困难多变的自然条件有肯定的主动意义,但生产上应用小麦品种过多,简单引起小麦品种的种性下降、快速退化,因小麦品种间抗逆性、抗病性等品种特性差异,使田间小麦病虫害、株高高矮不齐、成熟不一等现象突出从而影响产量,为明年小麦丰收埋下隐患。

二是全市普遍存在小麦播量偏大现象。

个别村街10月初小麦开耧播量就超过12.5公斤/亩,造成田间基本苗偏多,个体不壮,有旺长隐患。

三是部分地块整地质量差,坷垃多,缺苗断垄现象比较严峻。

据考察统计,有4.08万亩小麦缺苗1~2成,比去年增加0.93万亩;有0.5万亩小麦缺苗在3成以上,比去年增加0.2万亩。

四是大部分地块底肥运用量明显下降,有些地块底肥仅施用氮肥、磷肥,没有施用钾肥和微肥。

部分地块没有施用底肥干脆整地、播种小麦,小麦出苗后叶片发黄,对小麦苗期生长发育造成肯定影响。

五是部分地块地下害虫为害较重。

个别地块小麦一出苗即显现感染病害症状。

部分地块杂草较多。

三、冬前麦田管理看法

针对当前小麦苗情,冬前管理的主攻方向是在苗全、苗匀的基础上,促根增蘖,促弱控旺,培育壮苗,保苗平安越冬。

重点应抓好以下关键措施:

1、因地制宜搞好分类管理

(1)丘陵坡地旱地麦田和整地质量差、坷垃多、秸秆还田质量不高、未浇“蒙头水”的平原区地块要适时镇压一遍,压碎坷垃,弥实裂缝,踏实土壤,使麦根和土壤紧实结合,提墒促根下扎,提高抗旱和冬季抗寒实力。

提倡采纳自走式镇压机,以提高镇压效果和作业效率。

(2)对播种偏深的地块,要刚好退土清棵,减薄复土层,使分蘖节保持在地面以下1~1.5厘米,促使早分蘖,冬前形成壮苗。

(3)对播种量过大冬前旺长地块要视旺长程度,于11月中、下旬机械镇压麦苗2~3次,既控地上接着旺长,又踏实土壤,防冬季透风冻根。

用自走式镇压机镇压旺长麦苗效果更好、效率更高。

也可采纳叶面喷施壮丰安、矮脚虎等化控剂的方法限制冬前旺长。

(4)播期偏晚的晚茬麦田,田间管理要以促为主。

对于目前墒情较好的晚播弱苗,冬前一般不要追肥浇水,以免降低地温,影响发苗,可浅锄2~3遍,以松土、保墒、增温促早发;对于目前墒情较差的地块,争取苗全苗匀是首要目标,应当抓紧浇好出苗水,然后适时划锄2遍以上,促进早发。

(5)未施用底肥地块或底肥施用量不足的地块要在浇水或雨后刚好补施底肥,以促进麦苗健壮生长。

全部类型麦田都要在浇水后或中大雨后适时划锄,以破除板结,弥合裂缝,促进小麦生长发育。

2、突出重点、适期适量浇好越冬水

多年的小麦生产实践证明,越冬水是保证小麦平安越冬、次年早春稳健生长的一项重要措施。

它能防止小麦冻害死苗,并为翌年返青保蓄水分,做到冬水春用,春旱早防;还可以踏实土壤,粉碎坷垃,歼灭越冬害虫。

因此,一般麦田,尤其是悬根苗,以及耕种粗放、坷垃较多及秸秆还田的地块,都要浇好越冬水。

特殊是今年造墒浇水量少和抢墒播种的地块,适期浇好越冬水,意义更大。

墒情较好的旺长麦田,可不浇越冬水,以限制春季旺长。

浇越冬水的时间要因地制宜。

对于地力差、施肥不足、群体偏小、长势较差的弱苗麦田,越冬水可于11月下旬早浇,并结合浇水追肥,一般亩追尿素10公斤左右,以促进生长;对于一般壮苗麦田,于11月底至12月初浇越冬水为最好。

早浇气温偏高会促进生长,过晚会使地面结冰冻伤麦苗。

要在麦田上大冻之前完成浇越冬水。

浇越冬水要在晴天上午进行,浇水量不宜过大,但要浇透,以浇水后当天全部渗入土中为宜,切忌大水漫灌。

浇水后要留意刚好划锄,破除土壤板结。

3、适时搞好以化学除草为主的病虫草害防治工作

小麦3叶后越冬杂草大部分已出土,草小抗药性差,是进行化学除草的有利时机,一次防治基本能够限制麦田草害,且对后茬作物影响小,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适时开展化学除草。

对以播娘蒿、荠菜、婆婆纳等阔叶杂草为主的地块每亩用30%苯·苄可湿性粉剂15克+56%二甲四氯钠可湿性粉剂30克,或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15克+5%双氟磺草胺悬浮剂15毫升+10%唑草酮可湿性粉剂12克进行防治。

对以野燕麦、雀麦、早熟禾、硬草等禾本科杂草为主的地块,选用7.5%啶磺草胺水分散粒剂、70%氟唑磺隆水分散粒剂、精噁唑禾草灵或炔草酯进行防治;对以节节麦禾本科杂草为主的地块选用甲基二磺隆进行防治(要留意环境条件及运用方法,避开药害)。

双子叶和单子叶杂草混合发生的麦田可用以上药剂混合运用或选用含有以上成分的复配制剂进行防治。

化学除草对水量要足、剂量要准,要严格根据产品说明书举荐的亩用量取用,严禁超量运用,一般亩对水量为30~40公斤。

禁止运用氯磺隆、甲磺隆、胺苯磺隆等残效期过长的除草剂,以防对下茬玉米、花生造成药害。

苗后有金针虫发生地块要及早用辛硫磷颗粒剂撒施后划锄浇水。

防治小麦纹枯病、茎基腐病、根腐病、红蜘蛛、蚜虫等病虫害,每亩用43%戊唑醇悬浮剂30毫升或10%已唑醇悬浮剂50毫升;加1.8%阿维菌素乳油30毫升或40%毒死蜱乳油50毫升,对水20~30千克喷雾。

4、加强监管,严禁牲畜啃青

近年来,部分村街仍旧存在麦田啃青现象,应引起高度重视。

小麦越冬期间保留下来的绿色叶片,返青后即可进行光合作用,它是小麦刚复原生长时所需养分的主要来源。

冬前或者冬季放牧会使这部分绿色面积遭遇大量破坏,简单加重小麦冻害,甚至会造成麦苗大量死亡,减产特别显著。

因此,要加强监管,坚决杜绝牲畜啃青现象的发生。

本文来源:

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