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区概况.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20124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5.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州区概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常州区概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常州区概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常州区概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常州区概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常州区概况.docx

《常州区概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州区概况.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常州区概况.docx

常州区概况

常州区概况

常州位居长江之南、太湖之滨,处于长三角中心地带,与上海、南京两大都市等距相望,与苏州、无锡联袂成片,构成苏锡常都市圈。

常州是一座有着3200多年左右历史的文化古城。

曾有过延陵、毗陵、毗坛、晋陵、长春、尝州、武进等名称,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始有常州之称。

1949年设市,经度:

119.95,纬度:

31.78。

现辖金坛、溧阳两个县级市和武进、新北、天宁、钟楼、戚墅堰五个行政区,37个镇、21个街道办事处,807个行政村、323个居委会,总面积4385平方公里。

经济概况

2012年常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969.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1.5%,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26.3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2100.8亿元,增长11.7%;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742.7亿元,增长11.6%。

全市一、二、三次产业比重由上年的3.1:

54.5:

42.4调整为3.2:

52.9:

43.9,服务业增加值在全市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较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

全市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生产总值达85036元,按平均汇率折算达13471美元。

常州是近代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发祥地。

被誉为“中国实业之父”和“中国商父”的常州人盛宣怀倾注毕生精力从事近代工矿交通事业,创造了第一家电信企业等11项“中国第一”。

清末民初,常州纺织、机械、食品等近代工业得到较快发展,1906年出现了第一个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晋裕布厂,1932年,著名实业家刘国钧建立了纺织染联营模式,在三十年代具有首创意义。

常州也是江苏民营经济的起步之地,1979年9月,常州市民高钧创办了高钧记五金修配作坊,成为改革开放后常州市第一家个体户;1988年,高钧创建高达实业有限公司,成为江苏省第一家民营企业。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常州成为闻名全国的工业明星城市,并以乡镇工业发达为时代特征共同创造了著名的“苏南模式”。

作为传统产业和优势产业的常州装备制造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已形成农业机械制造业、输变电设备制造业、汽车及配件制造业、新型纺织服装业四大支柱产业和轨道交通、新型涂料等六大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目前输变电产品制造业规模名列全国第一,并成为华东地区乃至全国著名的轨道交通车辆与部件制造基地,工程机械与车辆产业也呈现出强劲发展势头,至2010年底,常州全市已拥有26只中国名牌产品、175只江苏省名牌产品、327只常州市名牌产品,中国名牌数在全省位列第三,初步形成了以中国名牌为龙头、江苏名牌为中坚、常州名牌为后备的多层次发展、梯队提升的良好格局。

常州正在成为国内优势明显、潜力巨大的现代装备制造城。

农业

2011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94.7亿元,比上年增长11.8%。

粮食生产稳中略升,全市粮食播种面积159.5千公顷,比上年略有下降;粮食总产量115.2万吨,较上年基本持平。

粮食亩产481.4公斤,其中水稻亩产再创新高,达到627.9公斤,比上年增产7.8公斤,实现全省“九连冠”。

高效设施农业继续推进,“双百万亩”工程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全市新建高标准农田14万亩,新增高效农业面积达13.9万亩(其中设施农业7.6万亩),高效渔业面积10.3万亩;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13.3万亩,高效农业113万亩(其中设施农业30.4万亩),高效渔业45.7万亩。

截至年末,全市共有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414个,省级以上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624只,省级名优农产品42个,获得绿色标志的农产品343只,有机食品140个。

工业

2011年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8302.5亿元,比上年增长26.8%,其中轻工业完成产值1532.2亿元,增长18.2%;重工业完成产值6770.3亿元,增长29%。

规模以上工业中,民营企业完成产值5078.5亿元,增长35.4%,其中私营企业完成产值4282亿元,增长22.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完成产值2956亿元,增长16.4%。

全市完成主营业务收入8165.3亿元,实现利税711.2亿元,利润总额466.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6.6%、24.9%、21.4%。

 

旅游业

2010年实现旅游总收入349.7亿元,比上年增长23.9%;接待国内游客2802.4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326.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9.6%和24.3%;接待入境游客35.9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3.5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7.5%和18.1%。

环球恐龙城、库克苏克大峡谷、恐龙城大剧场、三河三园、淹城春秋乐园、天宁宝塔第4层“罗汉示迹”、运河五号创意街区等一大批旅游新项目先后建成开放。

截止年底,全市共有5A级景区1家,4A级旅游景区9家,旅行社发展到104家,7家旅行社进入全省国内旅游突出贡献奖50强,星级酒店发展到65家,其中五星级酒店5家,四星级酒店22家。

居民收入

2012年常州城镇居民人均收入达33587元,比上年增长13.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2%,增速比上年加快1.21个百分点。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6890元,比上年增长18.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8%,增速比上年加快2.6个百分点。

补充:

预计2013年常州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4510.18亿元

2013年常州城镇居民人均收入达38163.89元,位居全国前15名。

常州,简称常,别称中吴、龙城,雅称“江南明珠”,地处鱼米之乡,位于江苏省南部的太湖流域水网平原,长江三角洲中心地带,北携长江,南衔太湖,东望东海,与上海、南京、杭州皆等距相邻,扼江南地理,是长三角乃至华东地区的交通枢纽;与苏州、无锡联袂成片,构成了传统意义上的苏南三市(江苏的吴文化地区),即苏锡常都市圈。

古人形容常州“上通京口,下引姑苏,襟江带湖,形胜甲于东南”,区位优越而漕运兴盛,商业繁华,故被称为“三吴襟带之邦,百越舟车之会”;宋代常州太湖地区稻米产量居全国之首,民生富庶,于是便有“苏常熟,天下足”(陆游《常州奔牛闸记》)的名谚;而因常州曾辖阳湖、无锡、金匮、宜兴、荆溪、江阴等8县,所以被誉“中吴要辅,八邑名都”。

古城常州素以风景秀雅,崇文重教,经济发达,交通便捷而著称,是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祥地,也是科教、创新、文化创意、旅游观光以及公益慈善的名城。

工商比翼、民营繁荣是常州经济的传统亮点。

数字软件动漫、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与环保、新材料等是常州经济的优势产业。

常州是长江文明和吴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也是南朝齐梁故里,底蕴深厚,拥有6000多年的人类文明史,3200多年的文字记载史。

春秋时期(前547年)季札(季子)封邑延陵,开始了长达2500多年有准确纪年和确切地名的历史。

西汉高祖五年(前202年)改称毗陵。

西晋武帝太康二年(281年)改置毗陵郡。

自此常州历朝均为郡、州、望、路、府治所,曾有过延陵、毗陵、毗坛、晋陵、兰陵、长春、尝州、武进、中吴、阳湖等名称。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始有常州之称,沿用至今已约1400年之久。

常州于1949年设市,现辖武进、天宁、钟楼、新北、戚墅堰五个市辖区,两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常州高新区和武进高新区,以及金坛、溧阳两个县级市,总面积438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500万。

常州名胜古迹众多,历史人文荟萃,素有“千载读书地”,“文人甲天下”,“文献之邦”以及“诗国”的美誉。

龚自珍曰:

“天下名士有部落,东南无与常匹俦。

”陆游赞常:

“儒风蔚然,为东南冠。

”唐杜佑《通典》言常州:

“艺文儒术,斯之为盛。

”大文豪苏轼称颂常州:

“眷此邦之多君子。

”作为“文章锦绣之地”的常州,自古人杰地灵,诚信尚德,文风鼎盛,名家辈出,市内名人居旧址众多。

“常州学派”、“阳湖文派”、“毗陵诗派”、“常州词派”、“常州画派”和“孟河医派”饮誉全国;“常州吟诵”亦蜚声中外。

从隋唐开科取士到清末,常州共出过9名状元,1546名进士;建国后,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常州籍院士有60多名,目前有56名;与苏州、杭州、北京并列历代出文人学者最多的四个城市。

常州的名胜古迹有:

长江文明中的史前时代遗址{马家浜文化时期【圩墩遗址、常州果园遗址(丁堰)、潘家塘遗址(下层)】、崧泽文化时期【潘家塘遗址(浅层)】、良渚文化时期【郑陆镇三皇庙村寺墩遗址】}、舜过山、春秋淹城遗址、阖闾城遗址、胥城遗址、太湖大椒山岛(夫椒山)、太湖小椒山岛、天宁风景名胜区(天宁寺、天宁宝塔、文笔塔、红梅公园、红梅阁、东坡公园、东坡书院、舣舟亭、洗砚池、御码头)、常州府学、通吴门、、隔湖公园、前后北岸(白云溪、北宋藤花旧馆)、青果巷、人民公园(季子亭)、京杭运河常州段、篦箕巷(文亨桥、毗陵驿)、西瀛里古城墙、双桂坊、荆川公园(唐荆川墓、陈渡草堂)、常州园林(近园、意园、未园、约园等)、清凉寺、太平天国护王府、瞿秋白纪念馆(故居)、大陆饭店、民国洋行遗址、江南水乡古镇(焦溪、杨桥等)、芳茂山(白龙观、大林寺)等;旅游名胜有:

中国常州南大街商贸休闲旅游区、中国春秋淹城旅游区(淹城春秋乐园、淹城野生动物世界)、太湖湾旅游度假区(太湖、太湖湾度假村、环球动漫嬉戏谷、中华孝道园、太湖国际颐养森林公园)、环球恐龙城(中华恐龙园、恐龙谷温泉)、西太湖(中国花卉博览会园区)、阳湖、宋剑湖、玫瑰湖、紫荆公园(东经120°公园)、青枫公园、荷园、蔷薇园、飞龙运动休闲公园、罗曼园(新北中心公园)、溧阳天目湖旅游度假区(天目湖山水园、南山竹海、熊猫馆、吴越弟一峰、天目湖御水温泉)、金坛茅山风景名胜区(东方盐湖城、乾元观)等。

常州的主要物产有:

龙城三宝(常州梳篦、乱针绣、留青竹刻)、景泰蓝工艺画、中国彩绒画、夏溪花木等。

概况

常州宽广的平原圩区,土壤肥沃,河网密布,热量丰富,雨水充沛,光照充足,适宜植物、动物生长。

常见的裸子、被子植物门所属植物有1000余种,分属100多科。

中药资源丰富,已发现1000多个品种可入药,其中紫苏、荆芥、半夏、苍术等植物类药912种,动物类药92种,矿物类药11种。

有239种被国家和省定为大宗重点品种药,其中茅山苍术、兰陵(万绥)半夏、孟城荆芥为全国著名药材。

常见的环节、软体、节肢、脊索动物门所属动物达200余种,分属13纲。

可供食用的有蚌、虾、蟹、鱼、野鸡、兔等,可作裘皮的有黄鼬、豹猫、草兔、獾等,可保护农林业的有石龙子、杜鹃、啄木鸟、灰喜鹊、家蝠等。

60年代起,人工养育蚌珠在农村兴起,武进市洛阳镇是全国有名的“珍珠之乡”。

1995年全境有可耕地面积366.9万亩,人均耕地1.1亩,是国家商品粮基地之一。

山区丘陵资源丰富,物产繁茂。

山地构成的岩石,主要是石英砂岩、页岩、砾岩,其次为大理岩、花岗岩、玄武岩等,都是良好的建筑材料。

孟城的斧劈石,棱角分明,有白色、黄色纹路,以其制作盆景,具有雄、秀、险之天然美,被誉为“孟河独秀”。

自然资源

境内有小煤矿分布,如武进的卜弋、厚余煤矿,金坛的儒林、茅山煤矿,溧阳的上黄、竹箦煤矿。

溧阳境内有少量的铁、铜、锰等矿产。

金坛已探明的盐矿储量162.42亿吨(氯化钠储量125.38亿吨),分布于60.5平方公里范围内。

1994年1月,茅溪盐矿建槽投产,将形成年产300万标卤(即30万吨固体盐)的生产能力,达到国家级大矿标准。

丘陵山区的峰峦、怪石、奇洞,也为常州带来了秀丽的风光。

青龙山的青龙、白虎两洞,怪石嶙峋,千姿百态;伍员山有“伍牙飞翠”之美称;茅山的三宫五观、九峰三十六洞更为这闻名遐迩的道教圣地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丘陵山区拥有丰富的自然植被,森林覆盖率达70%,溧阳有木本树260多种,活立木蓄积量60.96万立方米,被列为江苏省林特产重点基地之一。

盛产毛竹、江竹、淡竹、石竹的南部山区,素以“竹海”著称,竹产量居全省第二。

常州还是全国重要的产茶区,金坛的茅山青峰、茅麓旗枪、方麓雀舌和雨花、银芽、红碎一号,溧阳的水西翠柏、南山寿眉、竹箦碧螺春等茶名闻全国,畅销国内外,金坛茅麓茶场还被定为国家级茶叶良种繁育场。

行政区划区划概况

全市共辖5区2市,5个市辖区,2个新区和2个县级市;另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