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中山内科专硕397 夏令营+高口+初试+复试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200293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9.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复旦中山内科专硕397 夏令营+高口+初试+复试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复旦中山内科专硕397 夏令营+高口+初试+复试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复旦中山内科专硕397 夏令营+高口+初试+复试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复旦中山内科专硕397 夏令营+高口+初试+复试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复旦中山内科专硕397 夏令营+高口+初试+复试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复旦中山内科专硕397 夏令营+高口+初试+复试Word下载.docx

《复旦中山内科专硕397 夏令营+高口+初试+复试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旦中山内科专硕397 夏令营+高口+初试+复试Word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复旦中山内科专硕397 夏令营+高口+初试+复试Word下载.docx

排名如何,为什么选择内分泌,为什么选择科研,为什么选糖尿病(之前选的方向),实习最大的收获,酮症酸中毒的治疗。

一般对你感兴趣的老师会不停问你问题,而且你的表现要比较自信,当然她问的问题我在进去之前就有过准备,123条,你临时想出的肯定没有预想过得完美。

我报的学硕,但夏令营是跟着导师的选择,最后我跟着老师转成了专硕。

之前的那个专硕对于内分泌科并不熟悉,而且说自己的家乡有五台山,结果被要求用英语介绍五台山,也是有点不走运。

另外,当场有被别的科刷下的上交学生,直接参加我们科的复试,最后被录。

中山医院大概是80+进60+,其实进复试的人大多是上交,复旦,湘雅这类的学校,双非学校一般只有一两个学生,来的人都非常厉害,我说自己英语还可以,结果老师说一起复试的6级640+,日语N1。

之后就是参观医院,宣布结果和联谊会。

笔试题目:

1.冠心病的一二级预防 

2.肝硬化的病因 

3.气胸的体征 

4.酮症酸中毒的治疗原则 

5.急性膀胱炎和急性肾盂肾炎鉴别诊断 

6.缺铁性贫血实验室检测

#关于高口#

上海高级口译:

每年3,6月份报名,4,9月份笔试,通过后5,12月份口试(时间记的不一定对),笔试通过后会有四次机会口试,逾期则作废。

笔试试需要准备耳机,也有人带收音机。

分为上下半场,每部分包括听力和阅读。

上半部分是常规听力选择题,听力填空,几句单句听译。

(新闻题语速很快,需要弄清到底发生了什么,主语是谁)。

休息十分钟,下半场先发张白纸,进行笔记再发试卷完成听力填空题(笔记要点:

名词形容词数字),之后是段落听译。

阅读的上半部分是普通题型,但做题速度要快,下半部分是简答题,平时我没有练习过,所以第一次时间不够,基本没写,其实每题只要写一两句就可以了。

口试:

上海会比其他考场早一周,地点在上外,在一个大教室,用信封装着手机,每个人有个号码,每次随机一批进入一个教室,就一个题目几分钟准备一段话,当年的题目是北京医院的号贩子。

,每个人进入一个房间,会有两个老师打分,面前是一个收音机,一张A4纸,全程录音。

先就之前的题目说一两分钟,主要是看发音,差不多就叫你停止,开始做题,好像是8个短句4个段落,笔记完立即翻译,很多听力教程的原文。

我选择高口的原因是:

我的目标院校在上海,而且当地的认可度很高。

而且我当时的六级分不够高,又不给刷分,雅思托福的有效期短。

中口笔试难度不高,我们学校很多人都通过了,我是直接跳过中口。

第一次笔试的时候没怎么准备,而且考试的时候精神高度紧张,差两分过线。

后来第二次考,我大概花了六七个月做一本书《高口听力教程》,每天自习前做一个单元,听力材料要反复听,第一遍直接做题,第二遍不看原文听,第三遍对照原文。

走路睡前都在反复听材料。

此外还要做历年真题《高级口译真题汇编》。

如果想参加高口,一定要早早准备。

在大一大二就开始,而且要形成笔记习惯,而不是把每个词记下来,比如student-std,financial-fn,government-gv此类,自己习惯的符号即可,有本书《实战口译》还不错。

当然这样导致我后来单词的拼写都有了问题,但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把六级分刷的还可以。

而且听译不是要把词记下来,而是听懂,有的时候甚至不用记录。

其实每次做练习都很折磨人,但如果你选择了,就要硬着头皮做下去,英语的学习只有不断的练习才会有进步。

 

#初试篇#

我以前不在乎分数,只要求弄懂课本即可。

但是考研和高考差不多,分数至上,如果你真心想去某所学校,要增加自己的把握,那么分数是越高越好,而不是差不多就行了。

考研就这么一次,结果最重要,而不是等失败了懊悔当初。

我非常喜欢新概念上关于奥林匹克精神的一句话,youpalytowinandthegamehaslittlemeaningunlessyoudoyourutmosttowin.

刚考完的最大体验:

1.政治:

选择题最重要,大题大家都会或者随意吹水,今年肖四很给力,基本都压中了,但最后分不高。

选择题最重要的是找出它的错误选项,比如:

绝对寓于相对,意识决定物质,明明是我国事物说成国际。

当年最后总要的会议重点要多熟悉熟悉,知道有几项,大致是什么,能选出就可以了。

对了,大题字写得清秀些,字要够大,不然一道题整张试卷写满简直爆炸。

2.英语:

考试前一天我到考场模拟做了2016年的试题,这样就不会太紧张。

今年的新题型是送分题,小作文要花时间划出关键词,弄清楚究竟要写什么,不要慌张就写。

字体力求整洁,我是按照何凯文的字体,不连笔的小学生字体。

背了自己总结的模板写下来大概30分钟,后面的时间就会充裕些。

阅读每篇要控制时间,我大概每篇20分钟写完,实在纠结的先放下,每篇是先标注段落号,然后读题,返回原文读完整段再做题。

我大概除了完型没写还剩一个小时,最后硬着头皮把不会的题目把文章大意再梳理一遍,每一分都不要放弃。

3.西综:

考前一晚把人文的数字型题目看了一遍,还有生化一些生僻的内容看一遍,血液的一些难记部分。

今年的题目考的很细,小三科花了我很久,尤其是生理,要耐下性子一个个排除,这也导致后面多选题没时间仔细想。

以前有人说大纲以外的不考,但巨幼贫就考了,这种三道题主诊断错了就再见了,要相信自己的判断,不要有太多的束缚。

还有临床思维很重要,考前才做了16真题,发现出题风格完全不同,虽然会有考点重现,但是枣核那题考的是对关键词的把握,有的时候,最简单,有严重,题目的关键词要画出来。

这种考试风格应该会持续很久。

考前一个月几乎是每天不知道干嘛,但如果有机会,我会把书上从未考过的点拿出来看一下,出题人应该是想换换口味了。

而且每年新加的内容在考前一定要看一下,想想它的诊断,特点以及治疗这些,很有可能就是一道套题,比如PSS.

还有一定要把握时间,现在的真题写起来很费脑,反正我是差点没写完,165题算作180题,也就是每半小时30题,一定要注意,看到别人提前交卷我都惊呆了。

首先要说几点:

1.一定要有计划,我在每个月月初或者月底都会写个计划,要看完那些书,做完哪些练习。

最好有倒计时的软件提醒自己,有些紧迫感。

每月都不同,自己机动。

2.有的时候看不下去书,可以出去运动下,逛逛街,当你浪费了时间就会有愧疚感。

每天有个好心情很重要,毕竟看书是个持久战。

我都是早上看着喜欢的小视频做几十个简易的俯卧撑,然后舒展下,坐下来看书。

一定要有动力,我考前完全不想看书,和男朋友吐槽,还是他劝我再看看,就差这一点了,答应让我养宠物,才动力十足的继续看下去。

如果实在觉得痛苦,可以一边做喜欢的事情一边看书,比如吃零食什么的,不建议一边听歌,完全没有思维。

3.零碎时间:

上下班路上可以听手机里的单词音频作文等英语材料。

平时可以用手机刷单词,真题,还有后期准备政治的时候推荐蒋中挺的《应试宝典》,小册子走到哪都可以看看,强化记忆。

包括政治的风中劲草,肖四肖八我都是在喜马拉雅上下载的,要利用好这些软件。

4.关于老贺和视频:

老贺在前期熟悉课本的时候比较有用,但是建议以书本为主,我是看了大萝卜的经验贴,人不可能抓住两个重点,而且贺银成是根据以前看过的内容增减,但这样就有了时差,如果想拿个基本分,够用,但是书本上没考过的知识点才是真正区分的地方,个人选择吧,如果你想让自己的分数尽量高,最好看书。

我后期把小三科的内容总结成几张纸,考前看看就可以了。

老贺基本没看过了。

5.看视频的时候不要贪多,选自己不明白的部分看,建议用加速器,我都是调成1.8倍,这样也不会走神。

比如觉得自己神经系统不明白,就找相应的视频看。

建议看强化视频,每年的内容也不会变化太大,不建议报班或者看直播,不能加速感觉好着急。

6.每遍看书都要有新的收获,不然是在浪费时间。

如果遇到瓶颈,可以看看大家是怎么解决问题的,我非常感谢当时有人愿意和我交流。

比如英语选择题一直错三四个,我按范猛视频分题型做了一遍,把文章从不同角度分析一遍,再做就会有好的结果。

app推荐:

喜马拉雅(听英语,政治),daysmatter(倒数日),扫描全能王(拍下书上的重点,难题,路上看看),知米英语(背单词),医教园(刷真题),XX云+rushpalyer(看视频,原画下载,再用后者打开加速看)。

浪费我很多时间的app:

淘宝和微博(一看就是几个小时。

PartA:

政治篇

不好意思,分太低,大家随便看看就好。

材料:

肖秀荣的精讲精练,1000题,肖四肖八,时政。

蒋中挺的客观题应试宝典(推荐),冲刺考点必备(和前一本有重复,包括了选择和大题重点),蒋五。

徐之明的马原讲义,任燕翔的21条马原原理(微博有)和他的史纲冲刺讲义。

Ps:

红宝书(买了看不下去),风中劲草(买了没看,内容挺好,新增的考点,已考的考点都标注好了,比较推荐,我只听了音频版),真题没做过(有些老师说,已经考过的考点不会再考,马原除外,所以还是抓紧热点吧)

视频:

徐之明-马原,蒋中挺-毛中特,文都冲刺班视频(主要是模板和答题技巧)。

(肖秀荣的视频口音太重,愣是没听懂)

详情:

我是从技能大赛结束,也就是十月中旬才开始看政治的,可能会有点慌,很多人已经把选择题都完结了,其实来的及,只要你制定好计划,分部分完成。

我都是每天下午写完英语后看看政治,时间控制在两个小时内。

马原:

徐之明视频配合讲义,一定要配套,因为每个老师强调的重点不同,思路也不同,统一在一起看比较系统,看完视频就要把配套的1000题部分做完。

其他的科目无论是视频或是自己看,一定要把题目当天就做好,政治这门课很容易忘的。

如果想做1000题,建议配用精讲精练,因为它会把具体的还原点标注出来,不然自己找太费力。

大概十一月中旬把这些选择题完成。

对了,一直跟着肖,写肖四的时候会很顺手,因为很多题都做过,再做蒋五就会觉得换了个画风,拿分不高,这很正常,摆正心态即可。

十一月中旬~考前:

准备大题,马原:

大题不可能押中,只要把三部分的21条原理背熟即可。

任燕翔的微博上有followme教你背住关键词和树形记忆。

其他部分,我是看了冲刺视频,将重点画出来,我是抽了一个早上,把肖四蒋五的大题题目写在一张纸上,筛选出重复内容,标注在考点必背上。

还有总结专题,比如长征,不同的提问方式总结出来,即使考试的时候文不对题,也非常的流畅,写满整张试卷。

史纲部分第一小题有种提问方式是死知识型,找出关键词,回答意义影响之类的,可以跟着任燕翔,打印讲义,他会教你如何背诵。

都整理好以后,可以每天一部分(马原原理-毛中特-史纲知识型-思修)这样四天一轮的背诵,后来背熟了,可以按照冲刺视频里教的解题方法来回答肖四蒋五的题目。

当代时政部分一定要买本小册子,一般老师都会给你标注好重点,熟悉即可,大题背押题即可。

对了,如果没压中,可以套用模板,微博上搜“蒋式金句“即可。

PartB英语篇

新东方绿皮,张剑真题97-04,05-12,13-16.。

(强烈推荐张剑,这一年我只把05-12反复看),何凯文的阅读书(拿来练手,看看思路),作文书(小作文还可以,大作文大多是套路,他学生这么多,大家都这么写,那就。

),时文书(我买了没看完,前期可以看看),王道长的高分写作(相对于何凯文作文,更推荐这本)

不建议任何模拟题,只做真题即可。

准备一个单词本(配合绿皮书),作文本。

范猛分专题视频(推荐)+王道长的作文音频,其他没看,请随意,英语主要靠练习。

时间安排:

5月前-只看单词;

5月-11月,单词加下午两点写阅读;

11月-12月,早上背作文,句子加下午写全套试卷。

12月,零碎时间跟读作文。

考试分配:

作文35分钟-阅读80分钟-新题型15分钟-翻译10分钟-完型15分钟,

单词(绿皮书):

英语从一开始就要看,当然初期就是背背单词,我是选择7点到科室,每天背一个unit,第一遍就是用记号笔划出比较生僻的词,高频的词,用在作文里比较出彩的词。

第二遍时配合笔记本,将一些比较好用的搭配记下,特别是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但又比较出彩的词组,比如besubjectto,threatento这种。

第三遍是将绿皮的出彩句子抄在作文本上,划出亮点,自行替换编写句子,当然也可以把比较好的词的例句背下来,不然不会用等于没学。

单词的要求知道大概意思即可。

当然一年时间这么久,你可以把书刷个好几遍,还可以配合软件,我用的是知米背单词,大家自行选择。

但是不要贪多,我也考虑过背雅思,托福词汇,不同的词汇对应不同的考试,很多词汇考研根本不会考,当然如果你有空,请随意。

完形填空:

很多人都说随便乱填就好,但是阅读是分,完型也有10分呀,不要放弃任何分数。

我每次放在最后写,大概15分钟。

先选完,然后快速带入原文看是否通畅。

完型做过两遍,大概十月开始练习,第一次和跟着阅读完整的写一遍,看着解析,把每一项分析一遍。

第二遍是当做专题训练,来熟悉题型。

解题思路:

有连接词型,主要是看前后文有无转折,递进。

最简单粗暴地方法是把选项翻译出来,带入原文。

当然还有一些生僻的固定搭配,那就靠平时的积累了。

建议看一些介词搭配辨析,come+along/down/with这种,经常会考。

阅读(张剑黄皮书):

我做题的速度很快,一般十分钟一篇,但是每次都会错45个,考研的阅读与四六级不同,有很多陷阱,平时解析的时候一定要弄清每个选项,考试的时候建议每篇20分钟。

从头至尾我只做过真题,不建议任何模拟题。

而且05年以前的思路和现在的不同,拿来练练手就好,05-12要反复做。

15、16的题目又是一种画风,更加的绕人。

我大概是考完高口五月份开始做的真题,先是快速的做了97-04,每两天做一年,做完也不细读,主要是用来熟悉题目和检验自己的水平。

第二遍是做05-12,每一篇会把答案解析看看,把文章的生僻词和词组摘录到单词本里。

第二遍是不看解析,自己的思路来解题,把比较好的表达记在作文本上。

后来觉得没有进步,看了范猛视频,分专题,比如细节题,推理题,他会有解题思路加具体题目,建议遇到瓶颈的时候看看,记得记笔记。

第三遍:

先看文章,把每一段的大意和关键句写在旁边,最后把全文的关键词写在标题处,比较好解答title类题目,读题时需要划出题目的对象,提问类型,比如A做了什么to,问的是目的;

why。

,问的是原因。

态度类题目,要把握情感类的表达,比如sorry,shame,regrettably,不要仅凭自己的观点,比较如今年的最后一题,作者用了鄙视,怀疑的语气,但最后结尾时说forward,而且整篇文章也比较客观,从正反两面来说,不要想当然。

第四遍:

只看文章,把每一段的关键句比较难懂的句子挑出来,一般出现在转折词后面,but,however.遇到一些比较难懂的句子要耐下心来,可以找出句子的主谓宾,把句子简化。

一般这些都是考试的出题出处。

第五遍:

翻译全文和选项。

第六遍:

做整套试题。

总之就是变着花样体会真题。

Tips:

比较推荐何凯文的定位-切分-替换,具体的自己去搜。

还有快速阅读的方法就是,跳过定从,还有某个人的后缀,比如xx学校,职位等。

而且题目会有提示段落,一般是顺序连接,可以在做题前,将文章的标题标号,而且每段要读完,我不推荐只抓住某个句子,因为单个句子有的时候很难读懂。

当然这一切建立在你的阅读速度上。

还有,文章有很多生词,想要全部掌握是很难的,而且我看了范猛的视频,他说,很多难词可以跳过,只要把握住文章的大致意思即可,而且考察的词常常会有同种词性的简单词组加以解释,具体的大家看视频,反正我是觉得很好用。

还有觉得文章看不懂,一定要耐下心来,都是分啊,可以分段落理解。

解题方法:

4个选项需要一一排除。

抓住选项的关键词。

正确选项:

往往是段落的中心句,而且会有同义替换。

比如fair=equal,access=ways,这些可以总结下来,作文里也可以用到。

常用的错误选项设置:

1.主观臆断,做题目切记理性,不要凭自己的观点来做题,比如A对xx的评价不高,选项是A不关注xx。

2.时态:

将要发生的事情,变成了已经发生了比如题目问A认为。

,选项可能会拿B说的话来干扰。

其他的我也记不清了,自己总结最佳,一定要在练习时把每个选项的错误点都弄清楚。

新题型:

和完型一样做两遍。

先看选项,将关键词划出和将段落大意写在旁边,比如今年的题目,是以人物的著作排序。

排序题,把已知的选项找出,将开头和结尾的段落找出。

文章第一句的会有很多线索,比如he而不是xx人,说明之前已经提过此人。

重点把握关键词和连词,比如besides,another.

翻译:

我只在整套做试题的时候做了一遍,要自己写下来,控制在10分钟以内,不懂的地方看看张剑上的解析。

平时也可以在写阅读的时候进行练习。

唐静的书我买了没看,个人觉得不必过多练习。

做题时不需要看全文,顶多在有指代时看一下本段在说什么内容或者上一句。

建议平时看何凯文的每日一句,教的就是如何切分,主要是找出主干。

而且考察的常见词不能翻译的太僵硬,最好融合在语境里。

很多时候会定从套定从,一定要找出修饰的主语。

作文(王道长高分写作):

大概是十一月份开始准备,每天读背句子(从绿皮和阅读真题上抄下来的)加背两篇小作文/一篇大作文。

背的都是历年真题,并不建议预测,毕竟每年的真题大多都有重复。

每天读完会录在手机里,走路的时候或者睡前可以听一听。

每晚会把当天背过的内容默写下来,校正拼写。

第二天不背作文,而是找一篇类似的主题,自己仿写,因为最后我选择套用模板,所以这样的练习是有必要的。

把真题范文都背完后,就不必抽出特定的时间,而是走路的时候直接跟读,还可以锻炼听力呢。

小作文建议分专题练习,不过把你之前背的记住就够用了,简单句为主,表达要自然,能用上一些精彩表达比较加分,要控制字数,别像我写了篇大作文一样。

大作文:

我总结了孝道,网络,文化,环保,重要品质,背熟即可。

也可以参照教育部给出的范文进行修改,比如今年是practice,就用重要品质来写。

而且要注意用词的多样性,比如关键词是practice,就先想好替换词:

actuallyaction,deed等。

PartC西综篇

八版教材(必备),老贺四件套,北医黄皮,紫皮(有时间可以写),执医(人文部分),模拟题完全没做过。

生理(刘忠宝);

生化(刘不言)(强烈推荐);

病理不推荐视频,都是死知识;

内科(隋准),外科(**)强烈推荐,但此人道德不佳。

除了生化,外科全部看完,其他的都是挑不会的看。

概况:

顺序:

生理-生化-病理-内科-外科(不建议分系统看,因为不同的书上考点不同,而且考试是按顺序出题)

可能很多人大三就开始准备考研,但我的建议是对课本的理解在第一印象非常重要,所以在校的时候一定要把上课的内容把握好,而不是急忙的复习西综,实习的时候看书完全来的及。

我是12月初开始实习,七月彻底脱产。

首先将考纲打印出来,在书上标出考试范围。

对了,每次做题我都会标出经典题目,需要再看的题目,专项突破嘛。

7月前一轮(书本+贺讲义+同步练习+黄皮),自己看一章书,配合讲义和同步练习,把重点在书上画出来,同步练习的考点很细,但不贴合真题,建议前期用来熟悉书本。

黄皮不要留到最后,在初期看书的时候就可以配合书本,划出考点,一般我会用标记出考点,这样看起来比较方便。

也可以配着视频理解书本。

讲义和同步练习看过几遍后就可以放在一边了。

五六月份准备夏令营事宜,7月底夏令营,8-9月写综述,10月刷黄皮(把每个选项都要分析透彻),11月刷紫皮,把新的考点用另一种笔标记,考前可以着重看看。

很多人都说紫皮题目太多,但我觉得西综不可能完全是重复知识点,而新的知识点需要做题来掌握。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嫌疑人X的献身》,要点就是往往有很多被忽视的地方才是真的考点,比如今年的脂肪吸收。

遇到不会的可以在丁香园上和大家讨论。

可能书看很多遍,但你掌握的知识点就那些,并没有任何进步。

我每天中午吃完饭会刷一章的题目,晚上对着书本校正,然后再看书,会觉得你没看过书。

毕竟看书不是刷遍数,而是掌握了多少内容。

对了,11月的时候每周我会熬夜两晚,写贺的成套真题,从05年由前往后写,留16年的考前练习。

贺的真题解析更加详细,但是这个时候大部分题目你已经见过,所以即使高分也不是你的真实水平。

十二月查缺补漏。

其实这个时候我基本没看什么书,心里很浮躁,建议大家此时不要看丁香园,影响自己的选择。

可惜的是我考前才做了16真题,如果早点做,我会把生僻考点再看一遍(黄皮紫皮都没有提到,书上的边角),比如有HIV的肺结核。

生理:

重在理解,初期要自己一点点看,神经部分可以看刘忠宝。

考前我把经常记错的点抄下来着重记忆了一遍,比如激素分类,心室周期的重要点变化,呼吸的肺气肿在V/Q变化,顺应性变化的不同,以及个各中枢,体温,BMR随年龄的变化,注意把易混点总结在一起进行辨析。

生化:

我之前学生化的时候就比较感兴趣,但是不建议大家放在最后看,毕竟陌生的东西就跟定时炸弹一样。

之前看了几遍但都没什么印象,看了刘不言的视频对于考点也有了明确的认识。

生化喜欢考察非常相近的内容,注意总结对比,比如甘油和3磷酸甘油,而且要挖掘经常考的考点,比如辅酶类,考过含嘌呤,那会不会考递氢呢,其他酶类含辅酶时也可能考察他的维生素。

诸如此类。

注意总结各种氨基酸的用途以及某一物质的交叉点。

病理:

其实这类知识非常死,不会就是不会。

视频我也看了一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