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实验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19861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45.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物理实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大学物理实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大学物理实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大学物理实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大学物理实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物理实验教案.docx

《大学物理实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物理实验教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学物理实验教案.docx

大学物理实验教案

 

大学物理实验教案

 

作者姓名王悦

学科(教研室)大学物理教研室

所在院系电气工程系

第一讲:

误差与数据处理

本节授课时数:

2学时

一、教学内容及要求

1、测量与误差

1.了解测量的含义,理解测量的分类和测量四要素并会判断;

2.掌握误差的分类和误差的来源并会计算误差;

3.熟练运用直接测量偶然误差的估计公式进行误差估计;

4.了解系统误差的处理。

2、不确定度的概念

1.了解不确定度的分类;

2.熟练掌握直接测量不确定度和间接测量的不确定度的计算。

3、有效数字的处理

要求熟练掌握各种运算中的有效数字位数的取舍原则。

4、数据处理

1.了解数据图表法的优点和缺点,会熟练作图和制表,给学生强调容易忽视的细节:

比如图名,物理量的表示和单位以及描点的要求。

2.熟练掌握用作图法求直线的斜率和截距的方法。

理解如何把曲线改直。

3.熟练使用逐差法,了解其使用的前提和优点。

4.了解最小二乘法的由来和优点,能够熟练使用公式了解相关系数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的特点;

2.不确定度和置信概率的定义和其中的物理意义;

3.不确定度的分类和具体计算,有效数字的运算法则;

4.数据处理中的逐差法和最小二乘法。

难点:

不确定度的传递和有效数字的运算法则。

三、教学后记

通过绪论课,不少同学应该都建立这样的思想:

实验不仅仅是动手的过程,而操作后的数据是一个比较复杂和相当重要的工作。

对于现在和以后的实验,不确定度的分析是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实践部分:

11个实验不同专业学生做的略有不同

实验01:

基本长度的测量

本节授课时数:

3学时

一、教学内容及要求

1.学习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读数显微镜的测量原理和使用方法。

2.掌握误差及有效数字的概念;学习直接测量量的数据处理方法。

二、教学设计

1、游标卡尺构造及读数原理

2、螺旋测微器(千分尺)

3、读数显微镜

1.首先检查螺旋测微计的零点读数,并记录下来。

然后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小钢珠直径,不同位置测量6-8次,计算体积和不确定度,并写出测量结果。

2.用游标卡尺测量空心圆柱体不同部分的外径、内径、高度,各测量6-8次。

计算空心圆柱体的体积及不确定度,并写出测量结果。

3.首先将读数显微镜的叉丝调节清楚。

将头发丝理直,放到读数显微镜的载物台上,使头发丝与镜筒平移方向垂直,再将发丝调节清楚。

转动鼓轮,平移镜筒,测量发丝的直径,在三个不同的部位测量6次,取平均值。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掌握三种长度测量工具的正确读数方法

2.误差分析方法

四、教学后记

学生在讲解后能比较顺利进行各种测量,但是往往忘记记录零点误差。

实验02:

静力称衡法测不规则固体的密度

本节授课时数:

3学时

一、教学内容及要求

1.学会物理天平的正确使用。

2.掌握用流体静力秤法测定不规则固体的密度。

二、教学设计

静力称衡法测不规则固体的密度

方法介绍:

这一方法的基本原理是阿基来德原理。

物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它所排开液体的重量。

按密度定义:

(1)

在不考虑空气浮力的条件下,物体在空气中重为,它浸没在液体中的视重。

那么,物体受到的浮力为:

和是该物体在空气中及完全浸没液体称量时相应的重量。

又物体所受浮力等于所排液体重量,即:

式中是液体的密度,是排开液体的体积,亦为物体的体积。

g为重力加速度。

由式

(1),

(2),(3)可得待测固体的密度:

用这种方法测密度,避开了不易测量的不规则体积,转换成只须测量较易测量的重量。

一般实验时,液体常用水,为水的密度。

实验步骤:

1.按天平的调节要求,调好天平。

(1)底板的水平调节。

(2)横梁的水平调节。

2.测量不规则金属物体的密度。

(1)将细绳拴好金属块放在天平左盘上,称出此时质量。

(2)把盛有大半杯水的烧杯放在天平左边的托架上,将拴好金属块的细绳挂在天平左盘的吊钩上,调整烧杯位置,使金属块浸没在水中,称出此时质量(不要让所称物体接触烧杯)。

(3)按照(4)式计算出金属密度。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掌握什么是流体静力秤法

2.熟悉物理天平的正确使用

四、注意事项

1.物理天平在使用中应注意:

(1)启动、止动天平时动作要轻。

(2)要“常止动”.即取放物体、加减砝码、拨动游码、调节平衡螺母前及使用完毕后,必须转动制动旋钮,止动天平,使横梁静放在制动架上,这样可避免刀口受冲击而损坏,还可防止刀口离开刀口垫使横梁掉下,只有在判断天平是否平衡时才启动天平。

天平启动或止动时,旋转制动旋钮动作要轻。

(3)加减砝码必须使用镊子,严禁用手,从秤盘中取下砝码后,应立即放入砝码盒,以免丢失或弄脏。

(4)每台天平的左右秤盘、秤盘挂钩等部件,不能左右调换,更不能与其他天平上的部件互换。

2.用流体静力称衡法测物体块密度时应注意:

(1)在空气中称量物体块质量时,要使物体块保持洁净、干燥。

(2)用细绳拴住物体块时,最好为活套,这样可方便调整物体块与重物的间距,以利于后面的称衡。

实验03:

速度与加速度的测量

本节授课时数:

2学时

一、教学内容及要求

1.学习使用气垫导轨的存储式数字毫秒计。

2.观察匀速直线运动,测量滑块运动速度。

3.观察匀加速运动,测量滑块的加速度。

二、教学设计

1.测量滑块运动的瞬时速度

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其瞬时速度定义为:

根据这个定义瞬时速度实际上是不可能测量的。

因为当→0时,同时有→0,测量上有具体困难。

我们只能取很小的及相应的,用其平均速度来代替瞬时速度,即:

尽管这样用平均速度代替瞬时速度会产生一定的误差,但只要物体运动速度较大而加速度很小,这种误差不会太大。

2.测量滑块运动的加速度a

如图所示,如果将气垫导轨一段垫高,形成斜面,滑块下滑时将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有三个基本运动公式:

式中和以及和分别为和时刻滑块的位置坐标和相应的瞬时速度。

在实验中使用的毫秒计只能从=0开始计时,所以运动方程变为:

此时为滑块从处到处的运动时间,为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

而加速度的理论值为:

这里为导轨的倾斜角,由图可得:

实验时,使滑块由导轨的上端静止自由下滑,即可测得不同位置处各自的相应的速度与加速度值。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掌握如何通过控制光电门位置测量加速度和速度

2.熟悉气垫导轨的结构和正确使用方法

四、注意事项

1.气垫导轨是较精密的设备,严禁碰撞、磨损导轨表面,没通气的情况下,不能在导轨上推动滑块。

2.实验时,要特别注意,不要使滑块、遮光片碰坏光电门,应先用手试推滑块,看是否与光电门相撞,调好后方进行试验。

3.滑块的内表面光洁度高,应严防划伤碰坏,滑块运动速度不应太大,以免与气垫导轨两端碰撞而跌落使之受损。

装取遮光片或砝码,应将滑块从气垫导轨上取下操作,待固定好再把滑块放到导轨上。

4.实验前应仔细检查导轨表面上每一个小孔是否畅通无阻,如果发现堵塞,应先用细针仔细清通。

5.试验中不需要通气时应关闭气源,以免使用时间过长而烧坏电机。

若送气时听见气源电机有异常声响,应立即关闭气源。

实验04:

扭摆法测定物体转动惯量

本节授课时数:

3学时

一、教学内容及要求

1.会用扭摆法测定几种不同形状物体的转动惯量的方法,并与理论值比较。

2.测定刚体转动惯量与质量分布的关系,验证刚体转动惯量的平行轴定理。

二、教学设计

转动惯量的测量,一般都是使刚体以一定形式运动,通过表征这种运动特征的物理量,与转动惯量的关系,进行转换测量。

本实验使物体作扭转摆动,由于摆动周期及其它参数的测定计算出物体的转动惯量。

扭摆的构造如图所示,在垂直轴1上装有一根薄片状的螺旋弹簧2,用以产生恢复力矩。

在轴的上方可以装上各种待测物体。

垂直轴与支座间装有轴承,以降低摩擦力矩,3为水平仪,用来调整系统平衡。

将物体在水平面内转过一角度θ后,在弹簧的恢复力矩作用下,物体就开始绕垂直轴作往返扭转运动。

根据胡克定律,弹簧受扭转而产生的恢复力矩M与所转过的角度θ成正比,即:

(1)

1-垂直轴,2-蜗簧,3-水平仪

式中,k为弹簧的扭转常数。

根据转动定律

式中,J为物体绕转轴的转动惯量,为角加速度,由上式得

(2)

令,且忽略轴承的摩擦阻力矩,由式

(1)、

(2)得:

上述方程表示扭摆运动具有角简谐振动的特性,角加速与角位移成正比,且方向相反,此方程的解为:

式中,A为谐振动的角振幅,φ为初相位角,ω为角速度。

此谐振动的周期为:

(3)

由(3)式可知

(4)

只要实验测得物体扭摆的摆动周期,并在J和k中任何一个量已知时即可计算出另一个量。

本实验利用公式法先测得圆柱体的转动惯量,再用扭摆测出载物盘的摆动周期T0,再把圆柱体放到载物盘上,测出此时的摆动周期T1,分别代入(4)式,整理得:

(5)

其中J0为圆柱体的转动惯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掌握规则物体转动惯量的测量方法

2.熟悉扭摆的构造、使用方法,以及转动惯量测试仪的使用方法

四、注意事项

1.弹簧的扭转常数k值不是固定常数,它与摆动角度略有关系,摆角90°左右基本相同,在小角度时变小。

为了降低实验时由于摆动角度变化过大带来的系统误差,在测定各种物体的摆动周期时,摆角不宜过小,摆幅也不宜变化过大;

2.光电探头应酬放置在挡光杆平衡位置处,挡光杆不能和它相接触,以免增大摩擦力矩;

3.机座应保持水平状态;

4.在安装待测物体时,其支架必须全部套入扭摆主轴,并将止动螺丝旋紧,否则扭摆不能正常工作;

5.在称金属细杆与木球的质量时,必须将支架取下否则会带来极大误差。

实验05:

空气比热容比的测定

本节授课时数:

2学时

一、教学内容及要求

1.学习一种测量空气比热容比的方法。

2.通过对空气比热容比的测定,加深对热力学过程中状态变化的理解。

二、教学设计

一般地说,同种物质可以有不同的比热容,不仅物质的比热容与其温度有强烈的依赖关系,而且还取决于外界对物质本身所施加的约束。

当压力恒定时可得物质的定压比热容Cp,体积一定时可得物 质的定容比热容Cv。

二者都是热力学过程中的重要参量,因此又称它们为主比热容。

Cp及Cv一般是温度的函数,但当实际过程所涉及的温度范围不大时,二者均近似地视为常数。

对于理想气体,二者之间满足如下关系:

Cp-Cv=R。

由上式立即可以得出一个热力学中的重要物理量比热容比:

r

r=Cp/Cv

对于上图满足泊松公式:

(1)

而状态与状态是等温的,所以,玻意耳定律成立,即:

(2)

(1)及

(2)式消去V1、V2可解得:

(3)

可见,只要测得测量,,的值可测量出空气的比热容

如果用⊿,⊿分别表示,与大气压强的差值时,则有:

=+⊿;=+⊿(4)

将(4)式代入(3)式,并考虑到〉〉⊿,〉〉⊿,则:

所以:

(5)

同样,只要用压力计测得实验过程中,时与的压力差⊿,⊿,即可通过(5)式求出比热容比。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比热容比物理意义

2.熟悉用绝热膨胀法测定空气的比热容比的方法

四、注意事项

1.向容器内压入空气时,压强差值不超过15kpa;

2.实验过程中打开出气阀放气时,当听到放气声将结束时应迅速关闭出气阀,提早或推迟关闭出气阀,都将影响实验要求,引入误差。

3.由于数字电压表有滞后显示,如用计算机实时测量,发现此放气时间约零点几秒,并与放气声产生消失一致,而且关闭也需要零点几秒的时间,所以关闭出气阀用听声更可靠些;

4.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销售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