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诏安青梅国际竞争力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195634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2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升诏安青梅国际竞争力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提升诏安青梅国际竞争力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提升诏安青梅国际竞争力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提升诏安青梅国际竞争力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提升诏安青梅国际竞争力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提升诏安青梅国际竞争力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提升诏安青梅国际竞争力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升诏安青梅国际竞争力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提升诏安青梅国际竞争力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Abstract

  Zhao'

anCountyisthe"

hometownofgreenplumsinChina"

.Thegreenplumindustryisthemainstayofthelocalindustry.Thelocalgovernmentpayhighattentiontotheevolutionofthegreenplumindustry,sothatitgraduallytowardstheroadofinternationaldevelopment.Thispaperstartsfromthemarketingdevelopmentofzhaoangreenplumindustryathomeandabroadandsummarizestheadversefactorsthatrestrictthedevelopmentofthewholegreenplumindustry.Theseconstraintsmainlyincludeasingleexportmarketingchannel,whichhasnotyetformedanindustrialchain;

asmall-scaleprocessingenterprisewithweakinternationalcompetitiveness;

alargenumberofprocessedproductsandalackofmarketregulations;

abrandadvantagethathasnotbeenfullyutilized;

consumerpsychologicalinfluence;

changesindomesticandforeignmarketenvironmentsAndthelackofasoundearly-warningsystemforagriculturalproductsprocessingandarapidresponsemechanism.InordertofurtherimprovetheinternationalcompetitivenessofZhaoanOmeindustry,thisarticlebelievesthatwecanproceedfromthefollowingfiveaspects:

first,broadenexportmarketingchannels,integratetheindustrialchain,andstriveforpricingpower;

second,strengthengovernmentsupportandexpandleadingprocessingenterprises;

Third,unifymarketstandardsandgivefullplaytobrandadvantages;

fourth,improvethequalityguaranteesystemforagriculturalproductsprocessing,andcultivateZhaoanOmeexportnewadvantages;

fifth,establisharapidresponsemechanismtoimproveinternationalcompetitiveness.

Key 

words:

 

Zhao'

anCounty;

Ome;

InternationalCompetitiveness;

Countermeasures

1  引言

世界经济论坛(WEF)在《全球竞争力报告(1994)》认为竞争力是一个国家实现人均GDP高增长的能力的同时兼顾增长率的提升,和着眼于改善生活水平。

洛桑国际管理发展研究院(IMD)认为竞争力是一个国家不断创造价值的能力,它统一于竞争力流程和资产中。

《贸易政策术语词典》认为竞争力是在经济效益方面,某一企业、部门乃至整个国家打败其对手的能力。

翁鸣也表示国际竞争力是不同国家的某一产业相互争夺市场的能力,产品市场占有率是比较能力大小最直观且最实用的方式。

国际竞争力有各种类型,产品国际竞争力就是其中之一,目前国内普遍流行的一种观点是:

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是一国产品进行对外贸易,不断获取利润并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定份额的能力。

关于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的研究,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见解。

柯炳生关于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构成的论述中表明其主要包含价格、质量和信誉,且这三者之间是相互作用的。

李闽榕则在柯炳生的基础上又延伸出了营销和生产效率竞争力这两大构成要素。

本文定义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为:

在对外贸易条件相对宽松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某种特定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持续输出,并赚取外汇的能力。

在这个定义下,本文以诏安青梅为研究对象,研究制约青梅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2  诏安青梅产业国内外营销发展现状

2.1发展条件

2.1.1气候条件

诏安县地处福建省最南端,常年受海洋暖湿气流影响,雨水充足,光、热资源丰富,属于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诏安县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年降水量1447.5mm,集中在3-9月,每年七八月份的梅雨季节降雨丰富,此时处于夏季,日照时间长,降雨丰沛,县内光照充足,非常有利于果苗的生长和分化。

青梅开花对于气温的要求较严格,需要气温维持在10℃-15℃历时12h才能促使青梅花粉萌发,而诏安县气候温暖,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冬季1月均温为14.9℃,夏季7月均温28.9℃,年均温为21.3℃,≥10℃积温为7628.8℃,全年无霜期达到349天以上,能有效保证青梅顺利开花。

2.1.2地形条件

诏安县地势为西北——东南走向,低山丘陵主要分布在东西两侧,中部地形是谷地,平原台地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这种地势适宜种植青梅。

诏安县下辖的十五个乡镇都有种植青梅,其中属于山地地区的太平镇和位于乌山脚下的红星乡是诏安青梅的主产区,乌山主峰海拔1050.6米,光照充足,能够为青梅生长提供充足的光和热;

乌山东南部的山麓有坡地,林木茂盛,又有清澈山泉灌溉山下田园,灌溉用水的PH值、汞、镉、铅等微量元素的含量都符合标准,地块浇灌方便,可以有效避免旱涝灾害。

2.1.3土壤条件

青梅种植对于土壤条件的要求较宽松,但对于土壤中的钾含量需求量大。

全县青梅种植地区位于丘陵山区,土壤主要以红壤和砖红壤为主,PH值为5.5-6.5,呈酸性,土层深厚,土质肥沃,土层中富含钾肥,磷含量低,能为青梅生长提供充足的钾和所需的基质。

青梅大面积种植的乌山地区是砂质土壤,山脉丘陵背风向阳,气候温暖的沙壤土最适合青梅的生长。

诏安县具有“中国海峡硒都”的美称,全县土壤硒含量的最高值达到1.71mg/kg,最低值为0.05mg/kg,平均值在0.42mg/kg。

青梅种植在富硒区,富硒土壤厚度适中,四周环境良好,大部分都是纯净的原生态土地,污染破坏小,因而当地政府充分利用土地富硒的独特之处,创新生产新品种——“富硒青梅”。

2.2发展历程

诏安县青梅的种植历史从明朝就开始了,根据梅来取名的村落就有数十个,例如紫梅坑、大小梅林、梅花村、梅仔坑等。

1990年以后青梅产业开始有所发展,2001年获得“中国青梅之乡”称号后,再接再厉先后获得“国家绿色A级产品”及“中国驰名商标认证”、“漳州市十大名优花果”等十余种荣誉称号。

同时,政府也对工业协会的角色赋予重要的意义。

1998年第一个行业协会“诏安红星青梅技术研究会”成立,政府看见其在协调青梅的生产、加工、销售等一系列流程的价值后,又接连成立诏安县青梅协会、富硒协会等来帮助规范企业行为。

此外,2008年起诏安县政府开始转变营销方式,将青梅的营销推广与节日整合在一起,推出“诏安青梅节暨书画艺术节”。

2018年又以打造“全国绿色农业十佳地标品牌”为契机,推动青梅产业化经营。

经过近40年的历程,种植面积由原先的9000亩扩展到现在的13.3万亩、19万吨的年产量,130多家初加工企业和18家精深加工企业,创造了6700多万美元的出口产值,成为我国主要青梅出口产业基地。

2.3发展现状

2.3.1国内营销发展现状

(2)产品结构:

2011年至今,诏安青梅一半以上是加工成初级产品销售,仅有5%加工成终端产品,还有20%则是以鲜果的形式销售,精深加工产品严重匮乏。

(如图2-1)

图2-1 诏安青梅产品一般结构

数据来源:

关于漳州市诏安县青梅产业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2)销售渠道:

诏安青梅80%的鲜果销往本地,仅有20%销往国内其他地区;

而青梅初级加工制品则有75%销往日本,仅有约25%销往内地。

长期以来,诏安青梅的鲜果以内地销售为主,而加工产品大多销往日本,且主要是通过中田及和本两家株式会社经销。

(如图2-2)

图2-2诏安青梅产品销售渠道

福建师范大学关于漳州市诏安县青梅产业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3)销售价格:

从2010年起诏安青梅鲜果的国内销售价格一直呈现不稳定的发展态势,2012年起青梅鲜果加工销售步伐跟不上,开始出现供大于求,再加上市场销售渠道没有打开,无法完全获得青梅售价的话语权,青梅售价一蹶不振。

截至2014年政府开始注重转变青梅销售路径,将一半以上的青梅销往国内各地,降低出口的比例,价格才由我们企业决定。

另外政府积极开展产品推介会,扩大诏安青梅的产品知名度;

加快品牌建设脚步,积极申报中国驰名商标;

同时出台相关扶持政策鼓励青梅深加工企业的发展,减少青梅国内外营销发展的阻碍。

经过多方努力,诏安青梅价格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如图2-3)

图2-32010-2018年诏安青梅鲜果收购价格表

农百科、闽南网、东南网、蔬菜网、中国期刊网、中国食品报网

(4)加工总产值:

诏安青梅的产值逐年稳步增长。

从2016年到2019年,政府逐年增加青梅种植面积,还成立了“诏安县青梅产业促进会”、“诏安县红星乡青梅技术研究会”等用来研发推广科技的协会组织,并与漳州职业技术学院,福建农业科学院,福建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创建合作伙伴关系,应用其高级的加工科技提升青梅加工水平。

在政府与当地企业协会的协同合作下,诏安青梅加工产值逐年增长。

(如图2-4)

图2-42016-2018年诏安青梅加工总产值

2017-2020年诏安县政府年度工作报告

2.3.2国外营销发展现状

(1)诏安青梅出口日本的创汇金额从2014年开始总体呈波浪式上升趋势。

2014年县政府积极推动青梅加工技术改造,不断加速产品更新速度,促进青梅出口摆脱只有初级和半成品的困境,加快实现向高附加值成品梅的蜕变,在政府努力下出口有所增加。

2016年受国内出口贸易增幅持续下滑的影响,诏安青梅出口有所减少。

为增加青梅出口创汇,从2017年起县政府注重青梅产业与旅游业相结合,选择性的开发龙头企业发展旅游业,调整现有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吸引外商与我们青梅企业的贸易往来,增加旅游产业、青梅产业附加值,增加出口创汇。

2016年过后诏安青梅出口创汇再现大幅增长。

(如图2-5)

图2-5诏安青梅出口日本创汇情况表

诏安县农商局

2.4发展前景

现代人在快速的生活节奏下面临高强度的生活压力,人们开始追求健康的身体和生活状态,诏安青梅因其口感好且能补充人体氨基酸含量而深受人们喜爱,青梅的保健功能也逐渐被大众所了解和接受,国内外市场对于青梅的需求量与日剧增。

如夏日清凉解暑的佳品“酸梅汤”就取料于青梅,各种佳节礼品“蜜饯”也是青梅的加工制成品。

然而,其他国家的青梅种植面积远不及中国,目前仅有中国市场有能力满足世界各国所需的青梅数量,而诏安素有“青梅之乡”的美称,青梅的种植面积之广和品质之佳在日本是有口皆碑,诏安青梅物美价廉,其国外销售市场仍有待进一步开发,因而诏安青梅产业在国际方面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3  诏安县青梅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3.1优势(Strengths)

3.1.1明显的区位优势

诏安县是全省最南部的地区,是福建省与广东省相接的三角地带,向西紧邻潮汕地区,向东相隔东山岛,向南有东海和南海,向北又有平和县。

县内更有全国公路网“五纵七横”的“五纵”、“东南横线”之一的G15沈海高速复线和G324国道及福建省省道“八纵九横”之一的S309省道和厦深高铁;

公路也四通八达,县内有4个高速公路互通口、1个高铁火车站。

此外,现有国家一级渔港1个和在建中心渔港1个,海陆交通便利,素有“福建南大门”和“漳南关”的美称。

3.1.2稳固的产业基础

一方面,诏安青梅产业发展历史悠久,13万亩种植范围中有12个千亩规模的种植基地,163家公司每年加工15万吨产品,已具有一定的种植和加工规模。

溜溜果园建设了12万m2年加工5万吨的加工厂。

荣祺、荣华、福益和能裕四家龙头企业每年的加工能力总计达2万余吨,已生产出话梅、梅油、调味梅等90多种青梅系列制品。

另一方面,诏安青梅产业已被列为诏安县重要的支柱产业,政府通过颁布一系列惠农和扶持青梅产业发展的政策,下达专项资金计划等措施帮助青梅产业更好更快发展。

3.1.3诏安青梅性能优势

诏安县青梅品质优良,有着其他青梅所无法相比的独特优势。

诏安青梅果形近似圆形,而国内同类青梅果形一般为椭圆形;

诏安青梅果实味甘粒大、平均单果重量可达28克,果肉饱满多汁,酸度高,果实中的有机酸含量在3.0%-6.5%之间,拥有丰富的维生素C,能够美容抗氧化;

其中的干湿梅韧性好且易保存,无需添加防腐剂即可保存一年之久,加工成青梅酒味香纯正,口感独特。

而且诏安青梅及其加工产品还是碱性的药食两用食品,能中和人体血液中的酸性,使血液的PH值保持在7.3-7.4之间,以维持人体健康。

3.1.4稳步增长的青梅产量

自2010年到2019年诏安青梅的产量呈波浪式上升的发展趋势。

2016年受天气的影响,年初持续降雨导致青梅产量明显下降,青梅量少价升。

2017年政府发布了青梅发展的实施意见,鼓励农民积极开发荒山扩大种植,使得面积达12万亩;

2018年注重对青梅企业进行扶助,对全县23家青梅企业单位实施项目补助1094.7万元;

2019年政府加大资金建设产业园区和改善道路网络结构布局,完成C311村道和产品收购站等一系列服务设施建设,为青梅产业发展提供了专用道路,配合采取“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将诏安青梅从“小水果”做成“大产业”。

(如图3-1)

图3-12010-2018年诏安青梅年产量

2011-2020年诏安县政府年度工作报告

3.2劣势(Weaknesses)

3.2.1出口营销渠道单一,尚未形成产业链条

长期以来诏安青梅一直都依靠广东加工厂加工成半制品后销往日本,日本是其销往国外的主要合作对象,据统计有75%以上的初加工产品都销往日本,且仅通过中田、和本两家株式会社经销,销售市场和渠道单一,国外营销发展受限,国内销售市场又发展缓慢。

2000年的时候就因此导致青梅的出口价格低至两毛钱,青梅的定价主动权受限于日本市场,严重削弱梅农的积极性和青梅产业的发展。

另外,在诏安有89.13%的青梅被加工为半成品,大部分企业尚未形成产业链条,青梅加工工艺未能得到高效延伸,加工转化程度低,综合利用效率低,由此造成了青梅资源的极大浪费,综合效益较弱,产品附加值较小,产业价值无法得到实现。

3.2.2加工企业规模小,国际竞争能力弱

目前全县仅有31家青梅企业形成规模且已完成注册,其中仅有10家企业进行精深加工且达到省市级别的,剩余有19家属于县级龙头企业,但仅有18家企业精深加工规模能达到8吨。

其他多数加工企业规模小,仅仅停留在代工生产的程度,制约了先进生产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仅有小部分集中在闽粤开发区和红星乡青梅园的龙头企业致力于精深加工业,因此诏安青梅大多都是初级加工制品,缺乏精深加工品,无法有效的延伸扩展产业链提升产业价值,无法快速提高国际竞争力。

(如图3-2)

图3-2诏安青梅种植主产区示意图

3.2.3加工制品繁多,缺乏市场规范

目前县内已开发出90多种青梅制品和200多种青梅终端产品,例如话梅、梅饼、蜜饯、饮料、青梅酒等。

但关于青梅产品的质量规范,福建省虽然制订了地方性的质量标准,但是已有的标准指标太少,还不足以统一所有青梅产品的质量,而且青梅加工企业大多与当地梅农合作,从县内不同产区的梅农手中收购果品,导致青梅质量参差不齐。

再加上市场广阔,青梅生产企业众多但却缺乏市场规范,存在无序竞争和缺乏统一的质量标准等问题。

诏安青梅虽然具有产量、价格和性能优势,但由于缺乏管制而导致青梅果品质量参差不齐,也会削弱诏安青梅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3.2.4品牌优势未能完全发挥,品牌保护意识有待加强

诏安青梅虽然创立了自己的品牌,政府每年也组织召开青梅产品推介会,邀请国内外新闻媒体和知名企业参与其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仅局限在诏安地区举办推介会形成的影响力还是远远不够。

对于诏安青梅的保健效用的传播力度也稍有欠缺,诏安青梅至今仍未能声名远播,在国内外的品牌知名度未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未能完全发挥原有的品牌优势。

再加上企业打造品牌和商标保护意识淡薄,有一部分的企业至今仍没有注册青梅加工的实体商标,还有超过一半的企业没有开始青梅的网络品牌建设工作,品牌保护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

3.3机遇(Opportunies)

3.3.1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机遇

加入世贸后,利于引进国外体制机制和管理技术应用于国内农业发展上,使农业的专业化程度得到快速提高。

例如王在明就曾指出加入世贸使国外竞争机制进入我国,水果企业加以应用后栽培和加工技术有了显著进步,加速水果行业产销的体制机制改革,推动果业的农业产业化进程,增强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诏安红星青梅就借势引进日本等地的加工科技,使其初深加工处理技术逐步提升,园区管理日益完备。

另外,入世后国家与地方各级政府纷纷出台了发展农业产业化的法律法规,诏安县政府也专门建立青梅发展服务部门,每年都发布最新最适宜的产业扶持措施和规范,借以规范整个青梅行业,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

而且,入世后国内外资源实现无缝对接,促进资源的再分配,扩展了青梅产业的发展和销售空间。

最后,国际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解除也减少了我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障碍,国内的民营企业可以走出国门,加入世界市场销售的队伍中,提高我国企业的自主品牌影响力。

3.3.2政府政策和多方扶持促发展

县政府鼓励支持绿源等龙头企业积极参与北京上海等各大城市的展销会,以及入驻沃尔玛这种国内知名的超市,帮助诏安青梅在国内大城市提高知名度和辨识度,树立好口碑。

2019年,政府围绕“大抓工业、抓大工业”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先后建立富硒青梅和休闲保健食品加工园区,转变发展方向尝试结合旅游和养生产业,打造诏安青梅绿色健康新产业的口碑,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实现整合创新。

今年,县政府引导果农引进高品质果苗,改变传统种植结构,创新技术种植和水土整合工程,着力实现青梅产业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

此外,在申报《中华传统好食品》认证以及品牌宣传方面,中国食品报社提供了极大的支持,帮助扩展诏安青梅品牌影响力,促进诏安青梅产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加快产业繁荣发展。

3.3.3互联网电子商务的普及

诏安青梅要同时打通国内外两个市场,主要还是要依靠电子商务。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电子商务也逐渐成为诏安青梅出口营销的重要渠道。

诏安县采用深加工+电商模式,四海、福益等省市级龙头企业带头入驻淘宝、京东等电商网站成立专门的线上销售平台,同时带动其他企业开发电商销售渠道。

政府为解决农村电商产业发展瓶颈问题,积极举办电商培训活动,努力提高电商服务水平,鼓励企业与消费者个人进行网上交易。

通过整合优化全县老旧的工厂与客运站,增强与物流企业合快递公司的合作,以村、乡镇为单位设立菜鸟驿站,形成快递到乡镇、村落的“路线图”,为诏安青梅进行网上电子商务营销提供物流保障。

据统计,2017年诏安电商交易额达到了15.4亿元,2018年达到18.9亿元,同比上一年增长23%,网络零售额15.4亿元,同比上一年增长21%。

3.4威胁(Threats)

3.4.1消费者心理的影响

现代生活条件改善使得消费者对于美食的口味要求也愈加严格。

青梅鲜果由于本身自带的酸苦难以让消费者接受,因而企业只能对青梅进行初加工或精深加工制成蜜饯或青梅酒等才能被消费者所接纳。

但目前我国的蜜饯食品产商众多,且种类多样,新鲜花样层出不穷,诏安青梅企业面临激烈的竞争局面。

再加上蜜饯的生产工艺简单,小工厂即可生产,因而会有生产条件恶劣、质量不可靠等问题出现,导致消费者对于蜜饯制品的选择和购买更加谨慎,他们更倾向于购买新鲜、有机、零添加的果品,这又给诏安青梅产业的发展增加了难度。

3.4.2国内外市场环境的变化

一方面,中国加入WTO后,福建省放宽了外资投资的条件,吸引众多跨国公司先后在福建省建立独资或合资企业,不少的外国企业看中中国的农产品加工业,这也不可避免的会对本土企业造成一定的威胁。

外商投资农产品加工业,利用自身健全的营销网络和高效的营销手段抢占市场,与本土企业进行竞争;

或是用自身雄厚的资金实力兼并本土企业,造成本土企业的破产。

诏安青梅产业作为农产品加工业的一部分,势必会受到冲击。

另一方面,日本是诏安青梅制品的主要出口国,但近年来日本持续实行“肯定列表制度”使青梅产品进入日本受阻。

诏安青梅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就受到绿色壁垒的冲击。

而“肯定列表制度”大幅度增加农业化学品牌的限量数目、检测项目,企业为达到日本的进口标准就必须增加检测成本,也将导致诏安青梅出口日本的成本大幅度增加,使诏安青梅产业的竞争更加激烈。

3.4.3缺乏健全的农产品加工预警系统和营销反应机制

农产品加工预警系统能帮助政府和生产经营者在做出有效决策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它能够认真分析主体所需的例如产品进出口数据等一系列情况后,为主体做出有效判断的系统。

福建省由于不具备完善的预警系统,很难收集和分析农产品加工信息,因此未能有效预测可能发生的潜在问题。

由于未能及时监测市场信息,导致农产品原材料价格产生大幅度波动,另外生产企业的盲目性生产和同质化严重等问题也加大了企业的生产经营风险,诏安青梅也同样面临着同样的威胁。

另一方面由于青梅企业缺乏快速有效的营销反应机制,对于国际市场信息不能做出快速高效的反应,无论是在营销速度、信息反馈还是信息响应上都与现代经济发展所需求的速度相差甚远,严重影响诏安青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