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创新研究报告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194608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主创新研究报告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自主创新研究报告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自主创新研究报告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自主创新研究报告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自主创新研究报告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主创新研究报告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自主创新研究报告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主创新研究报告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主创新研究报告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因此,我们确定了“新课程理念下自主创新教学模式的研究”这个实验课题,并对课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以邓小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强调课程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自主创新教学模式的研究以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为依据,着重探索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应如何引导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的过程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通过对课堂教学的探索研究,最终形成科学的自主创新教学模式,为全校乃至全县的小学新课程改革提供可参照的范例。

三、研究现状

自主创新是时代发展和新课程改革转变教学方式的必然要求,虽然,几年来课改实验教师进行了多方面有益的探索,但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应试教育和思维定势的影响,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没有被充分调动,主体地位没有得到进一步加强。

虽然,专家、学者在理论层面进行了多方论证研究,但并没有形成系统的、符合教学实际的具体的教学操作方法,更何况教情、学情、生情的不确定性。

如何将自主创新理论贯彻到教与学的实践中,将主动与被动、继承与创新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形成科学的自主创新教学模式,就成为当前课堂教学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

四、研究的理论依据

1、主体教育理论认为,教师和学生是教育活动中的两个基本要素,学生是受教育者,但不完全是被动接受教育的,具有主观能动性,一切教育的影响必须通过学生的主动积极性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因此,教育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使学生具有充分的动力,主动学习,善于学习。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认知能力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认知水准不是单靠教师传授获得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氛围中,在一定的情境中,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借助外界因素的帮助,互相影响,通过建构意义的方式获得的。

这一理论为构建自主创新教学模式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持。

3、素质教育理论认为,学校教育应着眼于教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奠定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这已成为具有时代特征的教育口号。

4、我们认为,“新课程理念下自主创新教学模式”要根据学科、教材的情况和学生的特点灵活运用,在形式上不宜千篇一律,但必须体现以下三个要点:

(1)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驱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具有持久的内在动力;

(2)在教学中创造条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3)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逐步学会学习。

从学的一方面来看,学生的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能自我操纵学习,具有如下特点:

(1)主体性。

即学生处于教学的主体地位,能自始至终地参与有关教学的决策,能自觉地对学习实施自我检查和评价,并实施符合自我发展可能性的调整,成为学习的主人。

(2)独立性。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选择独特的学习方法,独立地、策略性地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3)超前性。

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而且能为自己寻到新的学习模式,以适应现在及未来社会发展的学习活动,使自己能迎接学习中产生的新问题的挑战。

学生的自主学习是一个综合体,既有认知心理系统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智力和能力等,又有情意系统动机、态度、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其基本要素主要为四个方面:

心理素质、基础学力、智力品质、方法技巧,这四个要素构成学生自主学习的四维结构,形成四位一体的“合金”。

从教的方面来看,我们强调学生是主体,也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

我们认为,在“自主创新”这一模式中,教师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起主导作用,即导趣(激发动机、引起兴趣)、导向(揭示目标、引导方向)、导疑(激起疑问、引发思维)、导法(指导方法、授以技能)、导馈(引导反馈、及时矫正)等,从而使学生主体作用与教师主导作用相得益彰,优化组合。

五、预期目标、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一)预期目标

1、学生学习兴趣浓厚,自主学习能力增强,思维活跃,创新意识和实践操作能力明显长进。

2、通过实验对比分析,总结出优化的教学设计和模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育科研水平。

3、加速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形成课件、录像课、教学案例、教学设计、论文集、实验报告等系列成果,丰富教学资源,推动新课程改革,提升学校办学品位。

(二)主要内容

1、如何为学生主动参与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2、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独立自主地学习。

3、如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学习。

4、如何培养学生在活动和生活中自主地获取知识。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实验研究法、评价研究法、对比法、文献法、调查法等。

六、实验假设

总假设:

自主创新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自主性、独立性、超前性、创新性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与发展。

子假设1:

师生角色的转变能调动师生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建构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新模式,有利于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子假设2: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自主学习,在反复尝试中发现、分析、归纳,总结出规律,为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供必要条件。

子假设3:

学生对各种生活现象具有浓厚的兴趣,对知识的渴求和强烈的好奇心促使他们主动探究,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学生自主创新实践能力进一步发展。

七、研究的过程、措施

(一)激发学习动机,使学生的学习具有持久的动力

 动机是一切学习的原动力,它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主观因素,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前提。

我们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其求知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1.进行目的教育,激发学习动机

一是加强学习目的教育,开展以“学会学习,学好本领,振兴家乡”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组织班会、队会活动,开展社会调查,参加“爱家乡”各类征文活动及社区义务劳动,把学习目的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课外活动及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

二是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现状,制订恰当的学习目标。

每学期开学初,中、高年级的各科老师都要求学生做到看一遍目录,通览一遍教材,明确本学期学习的目标,并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制订自己的奋斗目标。

教师教学还做到“三提前”,即把每一单元(章节),每一篇课文,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提前告诉学生,使学生心中目标明,方向清,从而引发出强烈的自主学习动机。

2.培养求知兴趣,维持学习动机

在教学中,我们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来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

一是教师在教学中善于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与探求之心,特别注重情境教学。

如语文课上的小组讨论、演读、分角色朗读、编演剧本等,数学课上的故事导入、动手操作、生活情景创设等诱发了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

二是开展课外活动,设立了兴趣小组,开展上街扫错别字、小记者采访调查、趣味数学讲座等活动。

三是教师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授课水平,做到课堂导入新颖别致,中间高潮迭起,结尾余味悠长,使学生在35分钟的时间里自始至终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是改善师生关系,融洽师生情感,使学生“尊其师,信其道”,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3.适时进行激励,强化学习动机

在教学中,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激励,可以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

我们的激励措施一是期望激励。

我们从著名的皮格马列翁效应中获得启示,运用期望激励学生。

老师们以满腔的爱心关心每一个学生,表达自己对每一位学生的期望。

在与学生的个别谈话时,老师以“我希望你……”、“我相信你一定能……”、“你能够……”的语气表露对学生的希望,使学生受到鼓舞。

二是表扬激励。

在教学中,教师注意多表扬,少批评,尤其对于那些学习有困难而自卑感很强的学生,教师尽力发掘其身上的闪光点,多表扬鼓励,帮助其树立自信心,激发其奋发向上的动机。

三是反馈激励。

我们通过多种方式使学生及时获悉自己的学习情况,做到“三个及时”(即及时反馈学习成绩,及时反馈掌握知识情况,及时反馈学习方法的有效性)。

四是成功激励。

我们运用分层教学,并且努力创设各种机会,如开展“露一手”比赛、“谁进步快”评比等,使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都能尝到成功的喜悦,不断激发其学习积极性。

此外,我们还引导学生对成功与失败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找到失败的原因,寻找成功的对策,从而推动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对学习充满着渴望,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之中。

(二)指导学习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自主学习

在实验中,我们把学习方法指导作为教学生学会学习、自主学习的重要举措,摸索出了一些学习能力培养的途径与方法。

1.加强指导

在实验班,我们两周开设一节学习指导课,制订了“学习六认真细则”,就预习、听课、复习、作业、考试、课外活动等六个环节提出具体的要求及方法,在“学习指导课”上讲解、训练,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水平。

我们还围绕某些问题,开设一些讲座,如“怎样预习”、“如何记忆”、“如何写读书笔记”、“怎样克服学习中的粗心毛病”、“怎样减少错别字”等,这些讲座针对性强,收效良好。

2.注重渗透

教学生学会学习的主要途径是课堂,我们把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既传授知识又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教会学习方法的过程。

对于学习方法的指导,教师既做示范,又采取与学生一起学习的方法,使学生很快地把方法转化为自主学习的能力。

我们摸索出学法指导的“教扶放收”的四步程式。

“教”就是教师做好示范;

“扶”就是学生尝试模仿教师的示范来独立地学习知识;

“放”就是教师放手让学生独立地运用学到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收”则指教师及时收集学生学法运用方面的情况,进行归纳总结。

3.总结评析

教师指导学生就学习经验、学习方法进行介绍、交流、讨论,回顾自己用哪些方法学习,取得了哪些经验,有哪些不足。

同学间相互启发,相互学习。

对学生学习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及时予以分析,寻找原因,帮助他们矫正。

我们还充分利用黑板报、手抄报、剪报等,选登经验文章,介绍中外名人读书方法。

(三)加强思维训练,使学生学会思考问题

学会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是学会学习的重要标志,也是进行自主学习的前提。

在实验中,我们以训练思维为中心,引导学生会思考,会思维。

1.激活学生思维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激疑鼓励质疑共同解疑,在探索中发展思维。

教师特别注意问题情境的创设,探索出创设问题情境的多种方法,有的教师归纳出“提问十法”:

直问法、曲问法、设问法、反问法、激问法、追问法、泛问法、特问法、逆问法、侧问法。

有的教师则从创设问题情境的手段方面归纳出了实物展示、画面展现、表演模拟、音乐渲染等方法。

2.暴露思维过程

学生是在思维活动过程中学会思维的,由于教学内容教材知识蕴含的思维方法都有丰富的背景材料,而思维活动本身又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向学生充分展示思维的过程,把凝结在教材中知识背后的材料及科学活动过程充分展开,暴露思维的发生发展过程,从而达到既能更好地理解、掌握和应用知识,又能促进思维发展和能力提高的目的,使学生学会思维。

3.训练思维方法

在研究中,我们注重教给学生符合本学科特点的思维方法和技巧,提高思维方法训练的有效程度。

如语文学科用直观形象、比较分析、悬念猜测、联想想象、自我质疑等方法,数学用一题多解、多题一解、逆向推导、横向钩连等方法,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纵向思维等思维能力,培养良好思维品质。

(四)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是我们实验的终极目标。

我们从强化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角度出发,对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初步探索出了几种比较成熟的课堂教学模式:

1.探究式

这种结构突出学生自己探究知识,注重学生独立钻研。

它遵循科学家探究未知领域知识的途径,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等步骤去掌握知识。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探究式,其教学程序为“创造情境定向自读师生研讨质疑点拨反馈练习”。

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是探索的主体,教师则是“顾问”和“引路人”。

2.尝试式

这种结构,突出学生的尝试发现,让学生在自主训练中掌握知识,学会方法。

其程序为“提出目标自学教材尝试练习教师点拨再次练习”。

数学教学主要采用这种模式,学生能够真正发挥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师则指点迷津。

3.情境式

这种教学结构突出教学情境的创设,运用各种手段创设自主学习情境,让学生乐于学习,学会学习。

其程序为“创设情境讨论交流归纳小结反馈练习”。

语文、数学教学都可采用这种方式,通过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从而主动、独立地参与学习。

(五)强化师生互动,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建立课堂上积极的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必须考虑将课堂教学形式从统一的全班教学为主转向全班教学、小组合作和个人自学三种形式的优化组合。

加强师生、生生互动,既能增加学生之间的信息沟通,又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

因此,我们特别重视多方互动,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主要方法是:

1.改变座位编排形式。

教师根据教学需要,经常改变“秧田式”座位法,或围成半圆形,或组成马蹄形,或前后座位组合,或全班围坐等,使学生既能面对老师,又能面对同学,不仅通过言谈,而且通过眼神、面部表情、身体姿势等沟通信息,交流思想。

2.采用讨论、竞赛、辩论等形式。

教师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交流各自地看法,相互启发。

小组讨论中,指定一位同学担任主持人(组长)负责记录本组讨论情况,并在全班交流各组学习情况;

或者围绕某一话题,让学生现场采访,或把学生组成正、反两方,展开辩论、竞赛,这都是教师常用的教学方式。

3.让学生当小老师。

学生当小老师,师生换位,是促使学生参与教学的有效方法。

如让学生设计板书,或轮流上台授课,学生教得认真,听得专心,效果良好。

在教学中,教师还经常征求学生的意见,在教法上采纳学生的合理意见,采纳学生关于教学的主张,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4.组织学习互助组。

我们采取自愿及教师牵头的方式,在实验班中结对组成“学习互助组”,这些互助组除了在课上讨论及自学中加强信息交流外,还在课外互帮互学,共同提高。

八、研究的成果

(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显著提高

我们在实验中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因此,学生对学习具有浓厚的兴趣,自主学习能力显著提高。

我们就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了问卷调查,实验班学习兴趣好、中、差比例分别为72.5%、23%和4.5%,对照班的比例则分别为36%、51.5%和12.5%。

实验班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不仅会学,而且善学。

我们依据学校制订的“学习六认真要求”进行了学习习惯调查测试:

在前测中,实验班、对照班的情况大致相同,学习习惯良好的占18.8%,一般的占53.4%,较差的占28.4%;

后测结果,实验班学生学习习惯好、中、差比例分别为70%、19.5%和10.2%。

从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的发展来看,实验班的学生接受信息较快,善于对信息进行筛选、吸收,并能在实际操作中运用获取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我们通过问卷调查,90%以上的学生能较好的掌握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法。

由于实验班学生主动性强,学习兴趣浓厚,学习习惯良好,学习方法比较科学,因此,学习效果十分显著,学习成绩优异。

前测时,实验班与对照班语、数两科成绩基本持平,语文平均分分别为71.4和69.5,数学平均分分别为78.5和77.3;

后测时,语文平均分分别为98.3和86.7,数学平均分分别为84.2和70.3,实验班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

  

此外,实验班班风正,学风好,学生的个性特长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在省、市、县的有关竞赛中,实验班的学生多人次获奖。

(二)教师教学水平显著提高

实验教师为保证实验的顺利实施,认真学习相关的教育理论,认真总结实践经验,不断加压,不少教师的课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她们上公开课、示范课,推广课题研究成果。

她们边实验边研究,边研究边实验,在出色完成实验教学任务外,还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剖析,共撰写教学案例10篇、教学设计20篇、教学论文10篇,参加课题组的交流研讨2次;

每人上示范课2节,评课5节,制作多媒体课件2件。

课题研究使实验教师的教学能力不断增强,逐步由实践型向经验型、科研型转变。

在实验教师的带动下,全校教师反复学习新课程理论、现代教育理论和课程标准,教学观念得以更新。

2006年底,我校聘请教研室的教研员到我校进行听课、评课活动,优率课占27%,良好课占69.1%,差课占3.9%,与实验前相比,优秀课提高21.1%,良好课提高47.5%,差课降低了17.5%。

随着实验班的扩大,实验教师队伍的壮大,一个科研型的教师群体正在我校形成。

【参考文献】

1.埃德加·

富尔《学会生存》,上海译文出版。

2.汪安圣:

《思维心理学》,华东师大出版社。

3.叶圣陶: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

4.苏霍姆林斯基:

《给教师的建议》。

5.邵瑞珍:

《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