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消费信贷问题分析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188867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45.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消费信贷问题分析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大学生消费信贷问题分析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大学生消费信贷问题分析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大学生消费信贷问题分析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大学生消费信贷问题分析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生消费信贷问题分析Word格式.docx

《大学生消费信贷问题分析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消费信贷问题分析Word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学生消费信贷问题分析Word格式.docx

一、校园消费金融现状及特点

校园消费金融市场规模不可小视,用户忠诚度高。

但是,校园贷风波不断,其惨痛的教训也给校园金融平台与监管机构敲了一记警钟。

另外,校园消费金融市场还未饱和,平台只有完善自身风控体系,才能在大浪淘沙后得以生存,充满了机会与风险。

校园消费市场有异与市面上的消费市场,大学生的收入来源即父母给予的生活费用,几乎是所有可支配金额,必需的餐饮费用占比大,剩余可用于额外消费的金额较少,所以虽然市场规模相对较大,但可消费场景少。

但随着电子商务平台的发展,生活质量的提高,消费领域在不断增加,大学生与成年人的消费差距几乎不存在了。

传统金融下提供大学生信贷服务的机构很少,是由于对大学生征信力度不够,故未来大学生消费信贷更加需要科学的信用评估体系。

2013年,中国校园消费市场的初创阶段,大学生接受能力强,积极投身于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促使行业快速发展,产生了大量的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

在消费金融崛起的大浪潮中,结合消费场景获得客户,提高降低坏账风险控制的能力是消费金融的核心。

2016年,中国消费信贷规模已达22万亿元,并保持增长态势。

在这个万亿级市场必然有一场激烈的竞争,消费金融公司只有修善其身,场景结合能力及风控水平同步提升,才能保证企业成为行业领军者。

(一)校园消费金融的定义和特点

1、校园消费金融定义

校园消费金融是提供给18岁以上大学生的消费金融服务。

其主要包括校园消费分期付款服务,小额信贷服务等等。

由于大学生没有稳定收入来源,可支出金额等同于其收入(主要是家长的生活费用),传统金融机构将其拒之门外,随着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大学生逐渐受到关注,促进了大学校园消费市场的发展。

2、大学生消费市场的特点

相对于传统消费金融及互联网消费金融,大学生消费金融极具特点,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其消费能力,和收入来源的特殊性,使得其消费过程也表现出明显的独特性,这就展示出大学生信贷消费市场的独特性。

具体来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消费观念的角度来看。

通过图1,从大学生分期消费商品种类调查上来看:

电子数码产品占据大学生分期消费市场的主要部分,随着苹果手机、苹果电脑的流行,手机电脑等电子数码产品需求旺盛,尤其价格方面对于学生来说数额较大,一次性支付难以承受,所以分期消费成为了最佳之选。

在进入大学后对旅游的热情急剧增长,随年龄增长越来越重要,旅游、餐饮娱乐也是大学生主要消费支出类别,所以分期旅游、分期餐饮娱乐等概念也在兴起[2]。

图1大学生网络分期消费主要商品类型

(数据来源于速途研究院)

现今年轻大学生的成长环境与上一代人有很大差异,已经从过去的质朴型消费,转变为如今的享受型消费,对互联网消费模式习以为常。

拥有更为超前的消费观,将会成为消费市场的主导人群,主流消费方式也从保守消费、理性消费变为提前消费、信用消费[3]。

究其原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分析:

第一,大势所趋,我们经历了从传统金融时代到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变革,致使消费观念的转变,消费信贷已经成为消费风尚。

第二,大学生易于接受新事物,所以很快成为了消费信贷的一批新生军。

第三,由于大学生经济能力不足的特点,对这种消费形式很热衷,能够满足自身购买欲望。

总的来说,校园市场的需求大于供给,从而推动了大学生消费信贷行业的快速发展。

第二,从消费心态的角度来看。

随着互联网的进步与发展,网购已成为大学生的日常消费行为。

结合网络上的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数据,说明了大学生的消费心态越来越朝着时尚前沿方向发展,名牌观念也随之愈加深固。

大一的学生往往羡慕大二大三的学姐学长,时尚又fashion,走在校园里就是青春洋溢着年轻色彩。

从化妆品的角度来看,2012年开始,乐蜂网、聚美优品、唯品会等平台进入美妆市场,该市场得以快速发展,可以说大学生占据了消费人群中的较大比重,女学生书桌上摆满了各式护肤品、彩妆品等等。

另外从衣着风格角度来看,唯有名牌得以生存,阿迪,NIKE,匡威,VANS等运动品牌填满了大学生的衣橱。

所以大学生须要花费许多钱来满足自身对于时尚的追求[4]。

第三,从消费方式的角度来看。

如今的大学生喜欢自我主义,追求独立、个性,热衷于新生事物,并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很多时候其消费行为都是依托于自身爱好,所以新潮领域是其主要消费领域之一,易于产生冲动消费、超前消费的行为。

因此,在消费方式上,许多大学生选择在线支付或信用卡的消费方式[5],这就是校园金融迅速发展的原因。

甚至有的学生以为,这就是现代生活方式,花明天的钱过今天的日子,基于这样的消费意识,基于对当前社会消费观念的快速接受,使其迅速成为其中的一员[4]。

(二)校园消费金融市场发展现状

2004年,大学生信用卡开始兴起,随着新兴事物的发展,必然带来一些问题,市场份额虽然增多了,但坏账率也随之攀升,到了2009年,银监会勒令其停止并规定,银行禁止对未满18周岁学生发放信用卡,并规定对已满18岁但无固定工作、无稳定收入来源的学生发卡,需经具有偿还能力的第二还款方书面同意[6]。

此后大学生信用卡市场审核严格,不能满足大学生旺盛的消费需求,供给小于需求,市场出现断层现象。

而校园分期服务发现了该市场空缺,大批消费信贷公司涌入校园市场,从而产生了大学生分期消费市场[7]。

1、大学生消费金融高速发展

校园消费金融市场正迎来快速发展阶段。

作为全球互联网金融最发达的市场,我们中国市场拥有最优良的电商服务,多元化的消费金融服务形式,推动着消费市场不断发展。

中国校园消费金融市场在2013年开始萌芽,在2013-2014年期间,校园消费金融市场呈上升期,大学生消费分期平台出现,消费市场格局逐步形成,分期平台相继成立,各自探索商业模式,受到资本青睐,发展区域成熟化,行业入局者不断增多,电商巨头入市,拓宽了市场场景;

从2014年开始,开始出现专门的大学生分期消费平台,如爱学贷、趣分期等。

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业在2016年发展迅速,校园消费市场受到各家关注,但随着监管力度加强,优胜劣汰,可能会出现寡头垄断的局势。

表12012-2016年中国各类院校招生人数及在校生人数表

各类院校招生人数(万人)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e

博士招生数

6.8

7

7.3

7.4

7.7

硕士招生数

52.1

54.1

54.9

57.1

59

普通本科招生数

374.1

381.4

383.4

389.4

399

普通专科招生数

314.8

338

348.4

351.1

成人本科招生数

98.5

103.8

110.2

101.5

110.8

成人专科招生数

145.5

152.7

155.4

135.3

149.6

合计

991.8

1017.4

1049.1

1039.1

1077.2

在校生人数(万人)

3146.4

3273.9

3385.6

3647

3741.5

(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历年教育统计数据)

图22010-2019年中国大学生消费金额

(数据来源于《2016年中国大学生消费金融市场研究报告》)

结合上表1与图2分析可知,2012年以来,中国高等院校招生人数及在校生人数一直在增加,2015年已达到3647万人。

2016年大学生消费市场规模将达到4524亿元,并预测未来会持续增长。

大学生市场在将来会成为消费金融市场的强大支柱。

2、大学生消费金融的快速增长带动行业快速发展

大学生市场的高速发展,推动了整个互金行业的发展。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大学生强烈的消费需求得到满足,大学生消费金融的爆发式增长也带动了整个行业的快速发展。

随着居民收入提升,生活条件变好,大学生的生活费也多了起来[8]。

新形势下,消费水平的提高,带动消费需求也在不断上升。

图32011-2019年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交易规模

图42013-2019年中国大学生互联网消费金融交易规模

从上图3和图4可以看出,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交易规模与中国大学生互联网消费金融交易规模保持增长趋势。

在2015年大学生互联网消费金融交易规模高于互联网消费金融交易规模的增速,带动整体行业发展,预计2017年大学生消费金融市场交易规模将达到千亿级[9]。

3、大学生开启消费金融蓝海

我国提出“互联网+”战略,有助于互联网技术应用推动社会发展规律[10]。

目前,校园贷主要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专门做大学生分期购物平台,如分期乐、爱又米等;

二是P2P贷款平台,大学生可以进行小额贷款用于大学生助学贷款或创业行为,如名校贷等;

第三种是传统电商平台,如阿里巴巴的蚂蚁花呗、京东的京东白条等提供的分期消费信贷服务[11]。

满足了不同消费市场的需求,形成当前的大学生消费金融市场格局。

大学生分期消费特征主要是高额低频,虽消费能力有限,但这些分期平台是在为未来发展铺路,使这批人群形成一种分期消费习惯,培养最具消费潜力的优质人群,其市场发展空间不可限量。

所以目前许多分期平台正在进行转型发展,或者向多个领域纵向扩展业务,将消费人群拓展到白领市场。

4、“校园贷”还需进一步规整

2016年,“校园贷”话题热,网贷平台被爆出多起不良事件,大学生信用缺失问题也成为焦点,网贷行业一时之间背负骂名。

2016年下半年起,监管部门加大对校园金融的监管力度并出台相关法律条文,许多不良信贷平台均得到监管并随之下架,而许多大型校园分期平台也在做转型,暂停校园业务,拓展非校园业务。

校园贷正变得越来越好,校园信贷市场将归于平静。

尽管外部环境在好转,但大学生的信用意识依然很差,有待提升。

二、大学生消费信贷问题分析

大学生分期产品在给大学生提供消费便利的同时,也带来许多问题[12]。

接下来将从平台商及大学生供求双方,及监管方的角度,对现有的问题进行分析。

(一)平台商角度的问题分析

随着分期平台的迅猛发展也暴露出许多问题,以下是我总结的一些典型的问题,并进行问题分析和原因探讨。

1、审核不严

许多平台为了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抓住大学生群体喜欢追赶时尚的消费特点,都争相选择了降低申请门槛的策略。

平台运营资格不清晰,门槛过低导致市场混乱,制约行业发展。

下图5是整理的几家大学生分期购物平台公开的审核所需材料及相关费率:

图5分期购物平台分期办理事项这是表

(数据来源于各平台公开资料整理)

各大互金平台争相抢占大学市场,有几个原因:

第一,据教育部的统计数据,2015年在校大学生人数已达四千万人,且数量还在不断增长,意味着大学生群体已经不容忽视,并且人均年消费可达一万元以上,由此计算可得,大学生消费金额每年将超过400亿元,可见,大学生分期消费信贷市场规模是非常可观的,并且其市场潜力是不可忽视的[10];

第二,有些分期消费信贷平台看重的不是学生的偿还能力,而且其父母的偿还能力,一般信贷借款平台均需要提交父母或者同学朋友等联系人的电话号码,为的既是当学生出现长时间难以还款产生逾期情况时,联系其家长为其买单。

各个平台为了吸引用户量,采用低门槛策略,在诱导大学生不良消费的同时也加大了平台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并未全面考虑大学生不理性消费行为及还款能力。

2、收费混乱

一些分期消费信贷平台打着“低门槛、零首付、零利息、免担保”的广告,吸引大学生冲动消费[13]。

弱化其隐性费用的表述,然而在消费中会产生的一些额外的不明费用,诸如手续费、代理费、逾期费等众多款项。

图6不同分期平台服务费率统计

(数据来源于各平台公开资料)

以某平台上的分期贷款商品为例,看上去仅仅需要每月支付几百元,但实际要比市面价格高出许多。

而且各个平台上的报价均有所差异,大学生一般所选择的分期多为12期或者24期,都是较长时间的分期支付方式,一般都存在服务费或手续费用,还有许多平台未为说明其费率,或者有不同产品不同费率的情况。

月手续费、等额本息、总额比例、按日计息,是几种常见的消费贷款计息方式。

下表2是不同分期平台同款苹果7(金色128G)手机以12期进行计算的价格情况:

表2不同分期平台还款金额对比

平台

报价(元)

计息方式

每期还款价格(元)

月利率(%)

年利率(%)

实际还款总额(元)

京东白条

5686

月手续费(0.5%)

502.26

0.91

10.90

6027.16

花呗

5688

总额比例(8.8%手续费)

515.71

1.32

15.86

6188.54

分期乐

5499

等额本息

496.96

1.27

15.24

5963.52

当存在不同的还款计息方式,应先统一折算真实的月利率,再进行横向比较。

根据上表的数据,可以看出,对于同种商品在不同平台其价格本身就不同,再以不同的计息方式进行还款,其实年利率是很高的,该表中的数据,最高的利率可达到15.86%,而在众多的分期平台,最高的可达19%。

各个平台服务费率显然有所不同,其校园分期利率差异化大,不同商品种类、不同期限、金额等不同的利率,年化利率从10%到30%,但不全是高利贷,许多分期平台也会定期推出优惠活动,类似于免息服务等,应认清产品信息再消费。

3、个人征信不足

“我现在就是借这家的钱还那家。

”某同学在某大学生分期购物平台上购买了一部手机,他没资金时不得不采用这种方法偿还另一家的贷款,即“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14]。

出现这种现状的,是由于这些大学生分期平台无法像银行一样获取客户信用信息数据。

大学生分期购物平台只能利用自身平台数据,和从外部获取的一些数据,来进行个人信用评估,导致数据源十分有限[14]。

其产生原因主要是,由于企业间用户借贷还款数据未形式共享模式,毕竟在这个竞争市场的阶段,合作共享无法得到全部市场,唯有独占鳌头才能抢夺大学生消费市场,所以许多平台数据都是私营的。

其实,归根到底,数据问题与前期审核不严有关的,在这面爱又米采用的技术就做的很好,用反欺诈模型和评分模型对用户信息进行多维分析、审核,最后才进行授信审批;

而分期乐的审核机制更为成熟,除了平台内部数据,还对接外部多家第三方数据。

4、暴力催收

网上频繁爆出催收团队各种恶劣手段的催收方法,如2016年3月,河南一在校大学生,用自己身份及冒用他人身份,从不同的校园金融平台获得数十万无抵押信用贷款,在无力偿债时跳楼自杀;

2017年4月,某在校大二女学生,因卷入校园贷,不堪还债压力和催债电话骚扰,选择自杀。

为什么会出现暴力催收的情况,相对于传统的催收方式已然不能适应当今互联网发展形式,而且不能达到还款的效果。

贷后催收是控制坏账率的关键之一,一般贷款平台都需要贷前、贷中、贷后管理[1],但尤其目前科技水平及各平台采用的技术不同贷前控制不能做到百分百筛选不符合人群,且在我国征信体系的不完善的情况下,平台高坏账率特点背景下,所以贷后的催收环节成为不可缺失的一步。

究其源头,要从贷款人(即资产端)来说。

由于这些信贷平台入场时,便对审核借款人资质条件过于宽松(即前文中说的审核不严问题,所延伸出来的后续问题),用身份证、学生证就可以证明其身份了,无需做经济条件、家庭条件的调查。

其这样做是为了吸引用户量,但未考虑后期追回钱款的难易程度。

而这种过于简单的审核方式,其实很容易起到相反的作用。

平台商应当使用合理的催收方法从而控制风险。

(二)大学生角度的问题分析

前文中,提到大学生受其特殊的消费特点所影响。

随着消费场景增多,大学生已成为网购的一大主力军,消费理念也变为信用消费式,花明天的钱过今天的日子。

从消费角度到消费理念上都与过去大有不同,从而引出了多种问题,以下是相关的问题分析及可能产生的后果。

1、冲动消费

许多借贷公司为了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都争相选择了降低应用门槛的策略,采用“线上申请--线下面签”的方式,学生只需要把个人资料提交到网站上,并通过校园代理或宿舍校园大使签名的当面签证,就可以使用分期贷款购物,没必要向平台提供任何证明或抵押贷款[1]。

其实在我国征信制度尚不健全的背景下,坚持线下审核是一种较好控制风险的办法。

但贷款限制过于宽松,是鼓动学生们过度消费。

在进入大学前,学生们一般都是在校穿校服度过的,花销也就只是吃饭等基础费用,但进入大学校园的学生们需要自主管理所有生活费用,避免不了出现无计划、不理性的现象。

进入大学校园,会发现到处都有学生穿着阿迪、NIKE等品牌服装,名牌效应很强烈,而已这种所谓的运动品牌已经成为大学生必备品之一。

所以一些学生为了获得认同感,盲目消费进行攀比,追求超过自己经济能力范围内的事物[15]。

还有一定的原因是由于大学生有一定的从众心理,大学生消费市场对上架的新产品有“跟风热”[16]。

自己可支配的金额不足以支撑购物所需时,就需要借助一些分期贷款平台来进行购物、甚至于提现。

结合前文中所述的大学生的消费特点来看,大学生喜爱追求名牌,追求时尚潮流,并以冲动消费、超前消费的思维模式为主导,大学生对于消费思想的自我把控能力还有待提升。

大学生在消费一定要注意理性消费,并且在可承受范围进行消费,学会识别不良信贷平台的一些隐性费用,并且避免逾期还款,出现违约情况。

因为违约金通常都比较高额,而且会对个人信用有所影响,影响未来进行信用贷款等一系列问题。

2、消费风险

由于大学生经济能力匮乏,收入来源单一,导致其需要通过借款来满足自身对喜爱事物的追求。

平台打着诱人的标语,抓住了大学生的消费特点,吸引更多的用户量。

由于分期平台费率信息透明度低,在消费时忽略了隐藏的费用,所以后期可能需要承受超额的还款利息。

甚至有的同学认为只要是喜欢的东西,分期每个月还款,压力小了,多还一点也没什么的。

所以许多大学生依旧喜爱这种超前消费的模式,这种信用消费的概念是随着这批新青年一起发展起来的。

通过超前消费去买昂贵的产品,但还款时发现还是不够还,实际是一种不理性的消费。

无节制的过度消费、负债消费,在无力还账时,选择逃避,催账公司为了催账,会用尽各种方法,逼迫学生,可能出现无法承担压力,心理崩溃,甚至更恶劣情况的发生。

所以大学生在消费时,应量力而行。

3、信用意识薄弱

“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类似此类的分期商品传单上的文字吸引着我们,充斥着你我的生活。

[17]”某同学在某大学生分期购物平台上购买了一部手机,他没资金时不得不采用这种方法偿还另一家的贷款。

在无力还款时,有的学生选择到处借钱,还有一些学生就是利用平台现有的数据漏洞,通过另一平台再借款,来还这一平台所欠的债务。

而这种行为是透支自己的信用,他们没有意识到不良记录对以后信贷的影响[17]。

由于企业自身风险识别和评估体系中的不完善,用户数据不完整,导致用户信息分析不准确,从而产生了信息不对称性[1]。

征信体系的不完善是影响这一现象的一大因素。

但这种现象仅停留在道德层面,是一种信用的缺失,然而这种“连环债”的实施,是很难得以受到有效控制与监管的。

这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存在故意违约的侥幸心理[10],信用意识薄弱。

大学生要认清自身的偿还能力,避免债台高筑,否则无疑是自寻麻烦。

4、货币概念弱化

随着第三方支付的飞快发展,其便捷性不言而喻,随处都是线上支付,支付宝、微信或京东等其他第三方支付。

这一代的大学生随着互联网一起成长起来,完全能够适应这种互联网消费态势。

由于这种便捷的支付方式,弱化了大家对货币的概念。

不同的支付手段会产生不同的心理作用,进而影响了消费者偏好[18]。

过去大家用现金消费,会有明显的支付痛感,使消费者对损失的敏感度提高,主动规避损失风险[19]。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大多数网上贷款被用来购买数千元数码产品和品牌服装。

这些大额消费将会改变贷款人的消费结构。

在消费应注意理性消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