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习题新版新人教版15.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18652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0.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秋季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习题新版新人教版1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秋季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习题新版新人教版1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秋季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习题新版新人教版1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秋季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习题新版新人教版1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秋季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习题新版新人教版1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秋季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习题新版新人教版15.docx

《秋季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习题新版新人教版1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季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习题新版新人教版15.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秋季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习题新版新人教版15.docx

秋季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习题新版新人教版15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答案:

(1)各物质间的质量比成正比例 

(2)设未知量 (3)化学计量数与相对分子质量的乘积 (4)列出比例式

1.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

(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

①理论依据:

质量守恒定律。

②基本依据:

化学方程式中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2)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

①设未知量。

一般情况下,求什么就设什么。

②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标出已知量和未知量的关系,包括相对质量、已知量、未知量。

根据化学方程式把与解题有关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总和计算出来,标在相应化学式的下面,把题中的已知条件和待求未知量写在相应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总和的下面。

④列比例式求解。

⑤简明写出答案。

⑥回顾检查。

辨误区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注意事项 ①设未知量时不带单位;②只找已知和未知的关系,列式时,单位要统一,单位要带入计算过程;③化学方程式一定要书写正确,各物质间的质量比一定要计算准确。

当已知量是体积或混合物的质量时,该如何处理?

应先将体积换算成质量,不纯物质,量换算成纯净物质量,因为代入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相关量通常是质量,而且是纯净物的质量,不包括未参加反应的质量。

【例1】计算18kg水分解生成氢气的质量是多少?

解:

(1)设未知量:

设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设

(2)写出化学方程式:

2H2O2H2↑+O2↑…………………写

(3)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的关系:

2H2O2H2↑+O2↑

2×18  2×2

18kg  x ……………………标

(4)列比例式求解:

=…………………列

x==2kg……………算

(5)简写出答案:

答:

18kg水分解生成氢气的质量是2kg…答

(6)回顾检查:

①方程式是否正确;②已知量和未知量间的关系是否正确;③单位是否正确;④数值大小是否合理;⑤有效数字是否正确。

在实际运算过程中,还可以再简化些。

2.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1)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已知反应物的质量,可求生成物的质量。

【例2—1】实验室中可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7.9g高锰酸钾受热完全分解,可制得氧气多少克?

解析:

已知量是反应物高锰酸钾的质量,未知量是生成物氧气的质量。

首先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根据高锰酸钾和氧气的质量关系(质量比为定值),可列比例式求解。

解题时还要规范解题步骤,计算过程中要带单位进行计算。

答案:

解:

设制得氧气的质量为x。

2KMnO4K2MnO4+MnO2+O2↑

 316           32

 7.9g          x

解得,x==0.8g

答:

可制得氧气0.8g。

(2)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已知生成物的质量,可求反应物的质量。

【例2—2】工业上电解氧化铝制取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Al2O34Al+3O2↑,如果加工一个铝锅需要铝1kg,至少需要电解多少氧化铝才能制成这个铝锅?

解析:

认真审题是解题的关键。

本题的已知量是生成物铝的质量,待求量是反应物氧化铝的质量,解题时要规范解题步骤,计算过程中要带单位进行计算。

答案:

解:

设至少电解氧化铝的质量为x。

2Al2O34Al+3O2↑

204 108

x1kg

= 解得,x=1.9kg

答:

至少需要电解氧化铝1.9kg。

3.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常见题型

(1)求反应物、生成物间质量比。

质量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化学计量数之后的乘积之比。

(2)已知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另一种或几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解题依据是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间的质量比为一定值。

只要知道方程式中一种物质的质量,其他物质的质量均可求出。

(3)含有体积、密度与质量换算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①若已知物质(气体)的体积,应先根据质量=密度×体积,将体积换算成质量,再代入化学方程式求其他物质质量。

②若求物质(气体)的体积,应先根据化学方程式求出质量,再根据体积=,求出物质(气体)的体积。

(4)含杂质(杂质不参加反应)的计算。

①化学方程式反映的是纯净物间的质量关系,若遇到不纯物时,应先把不纯物的质量换算成纯净物的质量,再代入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物质的纯度(质量分数)=×100%

②当已知量是混合物质量时,有时需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利用反应前后物质质量差,求生成气体的质量。

生成气体质量=反应前总质量-反应后剩余物质的质量。

【例3—1】(实际应用题)6.2g红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多少克?

消耗标准状况下的空气多少升?

(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为1.43g/L)

答案:

解:

设生成五氧化二磷的质量为x,消耗氧气的质量y。

由4P + 5O22P2O5

124160284

6.2gyx

列比例关系式并计算:

=,x==14.2g。

=,y==8g。

氧气的体积为=5.6L。

标准状况下,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空气的体积为=26.67L。

答:

生成五氧化二磷14.2g,消耗标准状况下的空气26.67L。

【例3—2】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15g加热到反应完全,称量试管内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0.2g。

求:

(1)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

(2)剩余固体中有何物质,各为多少克?

解析:

15g是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质量,试管内剩余的10.2g固体,包括生成的氯化钾和催化剂二氧化锰的质量,也是混合物质量,均不能直接代入化学方程式计算。

应先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求出生成氧气的质量,再将氧气质量作为已知量,求其他各量。

答案:

解:

反应生成的氧气质量为15g-10.2g=4.8g。

设参加反应的氯酸钾的质量为x。

2KClO32KCl+3O2↑

24596

x4.8g

245∶x=96∶4.8g x=12.25g

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为12.25g/15g×100%=81.7%。

剩余固体中有生成的氯化钾和催化剂二氧化锰,其中二氧化锰质量为15g-12.25g=2.75g,氯化钾质量为10.2g-2.75g=7.45g。

4.差量法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

(1)差量法是根据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差量和造成这种差量的实质及其关系,列出比例式求解的解题方法。

(2)在解题过程中,可以把“差量”看成是化学方程式中的一种特殊产物,该差量的大小与参与反应的物质的有关量成正比。

具体的解题步骤为:

①根据化学方程式分析反应前后形成差量的原因(即影响质量变化的因素);

②找出差量与已知量、未知量间的关系,然后再列比例式(对应成比例,单位要一致)。

(3)求解。

【例4】(创新题)将8.4g表面有氧化铜的粗铜丝在加热条件下与足量的氢气充分反应后得到8.0g铜。

试求参加反应的氢气及反应后生成铜的质量。

解析:

答案:

解:

设参加反应的H2及反应后生成Cu的质量分别为x、y。

CuO + H2Cu+H2O  固体减轻

80264 16

xy 0.4g

2∶16=x∶0.4g,x=0.05g;64∶16=y∶0.4g,y=1.6g。

答:

参加反应的氢气质量为0.05g,反应后生成铜的质量为1.6g。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一、选择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铝。

在这个反应中,铝、氧气、氧化铝的质量比是(  )。

A.27∶32∶102B.27∶24∶43

C.4∶3∶2D.108∶96∶204

2.制取4.8g氧气,需要氯酸钾的质量为(  )。

A.12.25gB.24.5g

C.2gD.3g

3.在化学反应A+2B===3C+D中,6gA与8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9gD。

若反应生成了15gC,则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  )。

A.8gB.12g

C.16gD.24g

4.镁在空气中燃烧时,发生如下两个反应:

3Mg+N2Mg3N2,2Mg+O22MgO。

已知24g镁在纯氧中完全燃烧可得40g产物,那么24g镁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所得产物的质量(  )。

A.等于40gB.小于40g

C.大于40gD.无法确定

5.在3A+B===2C+D的反应中已知30gA和10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gD且已知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0,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A.20B.26C.40D.60

6.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A、B、C、D,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如果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N,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N,则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中A与D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8

10

1

15

反应后质量/g

未测

24

2

6

A.1∶1B.1∶2C.1∶3D.2∶3

二、计算题

7.下列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有错误,简述错误的原因,并加以改正。

加热12.25g氯酸钾,充分反应后可制得氧气多少克?

解:

设生成氧气的质量为x。

KClO3KCl+O2↑

122.5      32

12.25g     x

=  x=3.2g

答:

加热12.25g氯酸钾,可制得氧气3.2g。

(1)错误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正:

8.工业上电解熔融氧化铝制取单质铝的反应式为:

2Al2O34Al+3O2↑。

请计算电解10t氧化铝可得多少吨铝?

9.中国登山协会为纪念我国登山运动员首次攀登珠穆朗玛峰成功50周年,再次组织攀登珠峰活动。

阿旺扎西等一行登山运动员于2003年5月21日13∶40成功登顶。

假如每位运动员冲顶时消耗自带的液氧4.8kg。

求:

(1)这些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多少升?

(标准状况下氧气密度为1.43g/L)

(2)若在实验室以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相同质量的氧气,需要多少千克的高锰酸钾?

(3)用这种方法给登山运动员供氧,是否可行?

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发射通讯卫星的火箭用联氨(N2H4)作燃料,用四氧化二氮(N2O4)助燃,生成物不会对大气造成污染。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2H4+N2O43________+4H2O,请在横线上填写化学式以完成该化学方程式。

(2)请计算9.6kgN2H4完全燃烧需要助燃物N2O4的质量。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1.D 解析:

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4Al+3O22Al2O3。

2.A 解析:

设需要氯酸钾的质量为x。

根据2KClO32KCl+3O2↑

2×122.5     3×32

 x       4.8g

解得x=12.25g

3.D 解析:

A +2B=== 3C + D

6g  8g    9g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C:

6g+8g-9g=5g。

x=24g

4.B 解析:

极端假设法。

设24g镁在纯氮气中完全燃烧可得Mg3N2为x。

3Mg + 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