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绵阳南山中学1819学度高二上年中考试地理.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18640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6.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绵阳南山中学1819学度高二上年中考试地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四川绵阳南山中学1819学度高二上年中考试地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四川绵阳南山中学1819学度高二上年中考试地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四川绵阳南山中学1819学度高二上年中考试地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四川绵阳南山中学1819学度高二上年中考试地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绵阳南山中学1819学度高二上年中考试地理.docx

《四川绵阳南山中学1819学度高二上年中考试地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绵阳南山中学1819学度高二上年中考试地理.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绵阳南山中学1819学度高二上年中考试地理.docx

四川绵阳南山中学1819学度高二上年中考试地理

绵阳南山中学2012年秋季高2014级半期考试

地理试题

满分100分,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读经纬网图,回答1~2题。

 

1、对a、b两点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a点位于东半球B、a点位于中纬度

C、b点的经度是60°WD、a点的地理坐标为(50°S,180°)

2、b点在a点的方向为

A、东南B、西北C、东北D、西南

3、当a地的地方时是6日12:

00时,全球6日所占的范围是

A、三分之一B、二分之一C、四分之一D、全部是6日的范围

“曹州(菏泽古称曹州)牡丹甲天下”,家住北京的玲玲利用周末乘火车去菏泽看牡丹,并顺利返回。

在整个过程中,玲玲使用了四幅地图:

①中国地形图,②中国铁路分布图,

③菏泽市交通图,④曹州牡丹园导游图。

据此回答4~5题。

4.对玲玲这次出行没有明显帮助的地图是

A.①   B.②   C.③   D.④

5.如果上述四幅地图图幅大小一样,其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A.①B.②C.③D.④

读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图3),分析回答6~10题。

 

6.该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为

A.山地B.丘陵C.低缓高原D.平原

7.图中陡崖M的相对高度最有可能是

A.50米B.90米C.155米D.220米

8.图中陡崖M在甲村正南方,则可知乙村旁的河流大致流向是

A.由西北向东南B.由西向东C.由东南向西北D.由东向西

9.在N点

A.能同时观察到甲、乙两村B.能看到甲村,无法看到乙村

C.能看到乙村,无法看到甲村D.两村都无法看到

10.下列甲、乙两图为实景地貌,丙、丁两图为对应实景地貌的等高线图。

甲乙两图中的小树,在等高线图上位置正确的是

 

A.P处B.K处C.R处D.S处

11.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南部,北极圈穿过我国北部

B.我国最北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相交处

C.我国领土最西端位于东四区,最东端在东九区,跨六个时区

D.东部临海,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同海外各国交往

下图是2000——2010年我国人口变动情况分布示意图(不含港澳台)。

读图回答12~14题。

 

12.图中信息显示,下列省区中人口数量没有增加的有:

桂皖湘黔鄂赣

A.B..C.D.

13.我国人口数量的变化特点有

A.直辖市的人口数量都增加B.东部省级行政区人口数量都增加

C.中部大多数省级行政区人口数量减少D.西部人口数量减少的省级行政区最多

14.我国民族众多、民族传统文化丰富多彩,下列节日属于我国传统节日的有:

元旦春节国庆端午

A.B.C.D.

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是指流域或区域用水量占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比率。

国际上一般认为,一条河流的合理开发限度为40%。

而当利用率超过40%时,即表明严重缺水,可能制约经济发展,并导致社会稳定和环境安全问题。

据材料回答15~16题。

世界平均

中国平均

河西走廊

塔里木河

准噶尔盆地

海河流域

水资源开发利用率

30%

20%

92%

79%

80%

95%

 

15.下列关于我国水资源开发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资源可利用量高于世界平均值B.水资源最紧缺的地区是准噶尔盆地

C.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核心是提高利用率D.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根本措施是控制发展规模

16.海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于塔里木河流域的原因是

A.降水总量小B.降水年际变化大

C.浪费更严重D.水资源需求量大

根据提供的地理信息,回答17~18题。

17.山脉是地形的骨架。

图中的直线均为经纬线,数字是经纬度,图示经纬线附近是我国主要山脉。

有关下图中山脉的正确叙述是

 

A、是阴山

B、是我国地势阶梯的分界山脉

C、山脉大致是我国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通过的地方

D、⑧山脉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18、右图中经纬线围成的区域主要位于的地形区是

A、四川盆地B、柴达木盆地

C、内蒙古高原D、黄土高原

 

下图是“沿106.5°E经线的地形剖面及相关气候资料图”,据图回答19~21题。

 

19.绵阳市应该位于图中的区域是:

A.地B.地C.地D.地

20.图中——④地中气温年较差最小的是

A.地B.地C.地D.地

2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图中地所属气候类型是

A.温带大陆性气候B.高山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D.亚热带季风气候

下图为某流域河流分布图及其干流河床对应的剖面图,读图回答22~23题。

 

22.计划开发河流的水能,修建大坝的最理想位置是

A.a处B.b处C.c处D.d处

23.该流域最易发生洪涝灾害的河段是

A.a处B.b处C.c处D.d处

读“我国某河流域略图”,完成24~25题。

 

24.图中甲河是

A.汉江B.淮海C.珠江D.渭河

25.图中虚线不可能是

A.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的分界B.一月均温0℃等温线

C.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分界D.年800mm等降水量线

读“我国雨带移动示意图”,回答26~27题。

26.通常年份,当雨带位于①、②、③时,分别是

A.4~5月,6~7月7~8月前后

B.5~6月,7月,8~9月前后

C.3~4月,5~6月,7~8月前后

D.10月,8~9月,7~8月前后

27.2011年长江中下游地区伏旱较往年严重,其原因可能是

A.南方气流中含水量较少而北方气流中含水量较多

B.冬季风较弱,雨带回撤慢,在北方停留过长

C.副热带高压势力强,位置较往年偏西

D.2011年台风势力弱,给长江中下游地区带来的降水少

下表是我国四种农作物种植的适宜气候条件,据表回答28~30题。

农作物

生长期平均气温(℃)

≥10℃积温(℃)

降水量(mm)

日照时数(小时)

18~30

>3500

>600

>800

20~30

>3500

350~1000

>2000

15~18

1600~3300

200~500

>800

20~30

>8000

>1500

>2000

28.①农作物最适合生长的温度带是

A.暖温带B.中温带C.寒温带D.亚热带

29.与②农作物相比,①农作物的生活习性是:

A.耐寒B.耐旱C.适合坡地种植D.光照需求较少

30.③地最适合种植的农作物是:

A.冬小麦B.甜菜C.水稻D.棉花

读某地区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图,回答31~32题。

 

31.根据等值线分布的一般规律判断,A点等值线的数值可能是有:

50100200400800

A.B.C.D.

32.图中①地降水丰富的原因是

A.位于沿海地区,且有暖流经过B.处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C.处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D.冷、暖气团长期在此地交汇,多锋面雨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读图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

33、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8分)

 

(1)、A地位于我国地势第______级阶梯上,该地区最丰富的矿产能源是________;

C地区最严重的气象灾害是。

(6分)

(2)、图中A、B两地的降水量相比,________地降水较多?

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6分)

 

(3)、C地区水资源十分紧张,你认为有哪些措施可缓解此现象?

(列举三种)(6分)

 

34、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及该地区月平均气温、降水资料图。

读图完成问题。

(18分)

 

(1)、根据图中信息,说明图示地区的地理位置特征。

(4分)

 

(2)、图示地区主要位于我国的(地形区);请描述图示区域的主要地形特征。

(8分)

 

(3)结合气候资料,概括该地气候的气温特征。

(6分)

 

35、下面是黄河流域及相关资料,读图表完成下列问题。

(16分)

 

(1)、据图1,说明黄河从托克托——潼关段的主要水系特征。

(4分)

 

(2)、据图2可知,黄河易发生凌汛段的河道特征是;根据发生凌汛的条件推测,

凌汛发生的时间可能是。

(4分)

(3)、图3中曲线R在兰州以上河段径流量不断增加,请根据图1的信息及所处的地理环境分析其主要原因是(4分)

 

(4)、为治理黄河下游的决堤泛滥,你认为在黄河中游可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4分)

 

绵阳南山中学高2014级半期考试地理答案

一、选择题:

(每小题1.5分,32小题,共48分)

1——5(B)DBBAD6——10BCACC11——15DADCC

16——20DDDDD21——25CCDDA26——30ACADB

31——32DC

二、综合题:

(52分)

33、

(1)、二煤炭(或天然气)干旱(春旱)(或寒潮)(每空2分,共6分)

(2)、B(2分)该地位于贺兰山东侧,受东南夏季风影响(2分),山地的迎风坡,多地形雨(2分)。

(3)、跨流域调水(或南水北调);合理开采利用地下水;发展节水农业;修水库;防治水污染等。

(任答3点,每点2分共6分。

只要言之有理可得分)

34、

(1)、经纬网位置:

位于北半球(中纬度)、东半球。

(2分)海陆位置:

北部临(渤)海。

(2分)

(2)、山东丘陵(2分)南部是(低山)丘陵,北部是平原(2分);以(低山)丘陵为主(2分);地势南高北低,起伏较大(2分)。

(3)、一月(最冷月)气温在00C以下,(或冬季寒冷)(2分);七月(最热月)气温在250C以上,(或夏季高温)(2分);气温年较差大(或气温年较差270C左右)。

(2分)

35、

(1)、干流由北向南流;支流多且东西对称分布;流域面积较广。

(任答两点,每点2分共4分)

(2)、河道狭窄(2分)初冬(或冬季)初春(或春季)(2分)

(3)、上游流经青藏高原,有冰雪融水补给(2分);沿途有白河(黑河、大夏河、浇河、大通河)等支流汇入(2分)。

(4)、修建水库(或打坝於地等工程措施)(2分);植树种草,保持水土(2分)。

 

绵阳南山中学高2014级半期考试地理

命题细目表

一、考点

1、经纬网:

①定向,②量距,③计时,④定位(地理坐标)

2、地图:

①地理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②等高线地形图(海拔和相对高度计算,地形部位判读,地形类型判读,地形对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活动的影响,地形剖面图的判读与应用)③地图信息的提取与应用

3、中国行政区划、中国疆域、中国地理位置特征及意义

4、中国的人口与民族:

①人口分布特点(人口地理界线)②人口现状及对策

③民族的分布特征,民族文化特色

5、中国地形:

①地形类型的分布②地势特征(含界线)③剖面图的判读

④地形特征⑤地形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6、中国气候:

①影响气温的因素,等温线的判读与分析②中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及成因,③中国的积温分布,温度带的划分与分布,代表农作物与熟制④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范围⑤我国冬夏季风及性质⑥我国锋面雨带的推移与雨季

⑦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及成因,影响降水的因素,等降水量线的判读⑧我国干湿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