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世界史练习卷1含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18038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53.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世界史练习卷1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三历史世界史练习卷1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三历史世界史练习卷1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三历史世界史练习卷1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三历史世界史练习卷1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世界史练习卷1含答案.docx

《高三历史世界史练习卷1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世界史练习卷1含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历史世界史练习卷1含答案.docx

高三历史世界史练习卷1含答案

高三历史世界史练习卷

第Ⅰ卷(选择题部分,共30分)

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

1.“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这一论述是指开辟新航路原因中的

A.经济根源B.社会根源

C.商业危机D.宗教动力

 

2.看右图,葡萄牙在美洲的殖民地是A.①B.②

C.③D.④

 

人权是人类生存、生活的基本权利,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在要求。

回答3~4题。

3.资产阶级启蒙学说发展了人文主义,突出地表现在

A.宣传天赋人权 B.反对教权主义 

C.提倡自由平等D.主张建立法治社会

4.下列各项中最早提出保护人的生命权、自由权的是

A.英国的《权利法案》      B.法国的《人权宣言》

C.美国的《独立宣言》      D.拿破仑的《民法典》

北美、拉丁美洲、亚洲都曾经发生过民族解放运动,请回答5~6题。

5.18世纪北美、拉美独立运动都取得了胜利,而19世纪中期亚洲革命风暴却以失败告终,其根本原因是两个地区

A.殖民者力量强弱不同     B.社会经济基础强弱不同

 C.国际环境利弊不同      D.民族民主意识强弱不同

6.北美独立战争结束后,属于资产阶级革命未完成的任务是

A.各州的宪法尚未制定       B.1787年宪法还需修正

C.南方种植园奴隶制仍然存在    D.资产阶级政权尚未真正建立

生产力的发展对社会的发展变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回答7~9题。

7.蒸汽机的出现对旧的封建制度来说起到的影响是

A.增强了封建统治的经济实力

B.破坏了封建统治赖以存在的小生产基础

C.减少了工人数量,扩大了农民人数

D.巩固了君主立宪制度

8.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显著特点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在生产关系上造成的最大影响是

A.生产和资本集中产生垄断组织

B.用大机器生产的工厂取代手工工场

C.无产阶级日益贫困化

D.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

9.主要强国工业总值位次表

年份

位次

1860年

1870年

1890年

1900年

1

大不列颠

大不列颠

美国

美国

2

法国

美国

大不列颠

德国

3

美国

法国

德国

大不列颠

4

德国

德国

法国

法国

造成表中位次变化的具体因素有

①帝国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②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的态度不同③垄断程度不同,对经济的推动不同④各国的科技实力的影响

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

伴随着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诞生、成长、壮大,工人运动兴起,社会主义运动发展起来。

回答10~11题。

10.19世纪三四十年代工人运动发展,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的历史条件包括

①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②工业革命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阵营③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生④无产阶级觉悟的提高和斗争性加强⑤科学共产主义诞生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⑤D.③④⑤

11.马克思一直被认为是第一国际的灵魂

A.是由于当时欧洲工人运动的中心在德国

B.因为马克思曾担任过国际工人协会主席

C.是因为第一国际的纲领和事件体现了他的思想

D.是由马克思在工人运动中的威望决定的

19世纪中期的工业革命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运动的兴起,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回答12~10题。

12.第一次工业革命时,美国与法国相比所面临的困难是

A.中小企业多且经营分散B.没有完成国内市场的统一

C.战争不断,政局混乱D.资源贫乏,市场狭窄

13.下列有关各国解决统一国内市场问题的途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俄国是通过废除农奴制度B.美国是通过南北战争

C.日本是通过推翻幕府统治D.德意志是通过王朝战争

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初期,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时期。

回答14-15题。

14.最能显示近代史上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事件是A.工业革命后,英国处于“世界工厂”的地位

B.19世纪中期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完成工业革命

C.欧洲出现工商业危机

D.1857年爆发了世界性经济危机

15.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但很快就发生了动摇。

其主要原因是

A.侵略集团间军备竞赛激烈B.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

C.列强间力量对比发生变化D.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发展

民主与科学是近代文明的精髓,也是现代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和精神支柱。

回答16~17题。

16.近代自然科学兴起的思想基础是

A.面向现实世界,注重实践和理性 B.神学世界观被彻底否定

C.人类认识和征服自然的能力增强 D.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

17.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是

A.天文学革命B.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

C.量子理论提出D.《物种起源》的发表

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错综复杂十分尖锐,最终形成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对峙的军事集团。

回答18~19题。

18.1879年的德、奥同盟是由下列哪一对主要矛盾形成的

A.英德竞争B.争夺巴尔于C.法德矛盾D.德俄矛盾

19.20世纪初,英国放弃“光荣孤立”政策转而与法、俄结盟的最重要原因是

A.军事力量明显削弱B.三国同盟已经形成

C.霸主地位业已丧失D.英德矛盾急剧上升

20.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之所以不能避免世界大战的再度爆发主要是因为

A.国际联盟机构不健全

B.西方大国推行中立自保,纵容侵略政策

C.德、意、日主宰了该体系

D.该体系建立在掠夺和奴役的基础上,矛盾重重

21.右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纳粹党蓄意策划的,其目的是

A.为纳粹党夺取国家政权

B.驱散德国两会

C.让希特勒成为国家元首

D.打击德国共产党和进步努力

22.下图所示事件的发生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

A.全面爆发B.空前扩大

C.出现转折D.基本结束

23.二战期间的下列行动中,属于中美英三国共同参加的是

①发表大西洋宪章②发表开罗宣言

③签订雅尔塔协定④发表波茨坦公告

A.①②B.②④C.①②④D.②③④

24.下列有关雅尔塔体系表述正确的是

A.两大阵营对立,形成争霸局面B.划分了美苏的势力范围

C.维护战胜国利益,保持世界和平D.确立了美国的霸主地位

25.联合国自成立以来,在防止大规模战争冲突方面虽然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在解决一些地区和民族冲突以及一些生大危机时,往往不被重视,起不到应有的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其原因主要是

A.美国完全操纵了联合国

B.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在联合国无发言权

C.一些大国为谋取霸权,推行强权政治,无视国际公约

D.两极格局瓦解后,缺乏超级大国与美国抗衡

26.二战后,联邦德国政府采用路德维希博士的经济改革方针,推行“社会市场经济”的政策,其理论依据是:

社会市场经济不是自由放任式的市场经济,而是有意识地从社会政策角度控制的市场经济。

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A.德国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趋势加强

B.德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趋势加强

C.德国由市场经济向计划经济过渡

D.二战后,德国民主政治的趋向更加明显

国际格局是一定时期国际秩序和利益的分配体系,同时由于国际政治经济力量的此消彼长,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几经变化。

回答27~28题。

27.下列说法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演变无关的是

A.18世纪上半期到19世纪中期,英国处于“世界工厂”的地位

B.19世纪末到20世纪70年代,美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

C.20世纪7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D.1937年,苏联的工业产值处于世界第二位,欧洲第一位

28.在国际格局向多极化演进的过程中,国际范围内斗争的焦点是

A.以经济和科技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

B.国际范围内的恐怖与反恐怖斗争

C.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

D.能源需求与能源出口国之间的斗争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是一部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由彼此相对隔绝逐渐过渡到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的历史。

回答29~30题。

29.欧洲一体化进程开始于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B.欧洲共同体的成立

C.德国的统一D.欧洲联盟的建立

30.成立区域性经济集团有利于

①加强集团内的分工与合作  ②促进国际贸易的有序进行  ③增强集团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  ④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发展自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部分,共70分)

31.(18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60年,亚伯拉罕·林肯当选总统。

他在当选总统后,美国闪电般地颁布了许多法律,政府的目的是面向经济建设和建立一个现代化的美国。

此间,由共和党控制的立法机关通过了《宅基地法》、《国内税收法》,成立了农业部和国家科学研究院,通过出卖大量土地以筹措修建横穿大陆的铁路的基金。

1866年美国制定了《矿业法》,1870年、1872年又分别制定了《木材种植法》、《木材和石头法》、《沙漠土地法》,这些法律的共同特点是规定了快速的土地处理程序。

——引自《美国近代史》

材料二1810年,《法国民法典》被普遍适用于法国、比利时和荷兰,其内容涉及到消除从工厂或车间散发出来的不卫生的、危险的以及具有妨害作用的臭气。

在消除空气污染问题上,卢森堡在1872年建立了排放许可制度,德国在1869年设立了专门机构。

另外,英格兰在1863年、意大利在1865年和1888年还分别制定了防止有害于健康和安全的控制工业空气污染措施的法律。

如英格兰《制碱工业法》。

——引自《世界环境立法的历程》

材料三1966年联合国大会以“人类环境问题”为论题就环境问题的发展及其对环境污染的国际控制作了一般性讨论。

大会一致认为,国际社会应当立即采取措施保护全球环境,以避免全球性的“生态灾难”。

欧洲出台一些法律和公约,如:

1968年《欧洲控制大气污染原则宣言》、1969年《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和《国际干预公海油污事故公约》、1971年《关于特别是水禽生境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1972年《防上船舶和飞机倾倒废物污染海洋公约》等等。

——引自《世界环境立法的历程》

材料四观察下列图片

图120世纪80年代欧洲酸雨酸度分布曲线图图220世纪90年代南极上空臭氧层空洞照片

图3一百多年来地球表面温度及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曲线

材料五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国际性环境立法及公约日益增多。

如:

1989年《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1986年《及早通报核事故公约》、1994年《核安全公约》、1998年《关于在国际贸易中对某些危险化学品和农药采用事先知情同意程序的鹿特丹公约》、1992年的环境与发展会议《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和2002年的可持续发展国际首脑会议,起草并组织签署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重要的国际法律文件等等。

——引自《世界环境立法的历程》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与材料二,比较19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与欧洲国家在法律法规制定上有何不同特点?

(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种不同特点的原因。

(4分)

(2)材料三与材料二相比,在环境立法方面有何新的变化?

(2分)说明什么问题?

(2分)

(3)根据材料五与材料三相比,在环境立法方面又有什么新变化?

(2分)试根据材料四中的图片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

(2分)

(4)根据五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