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产业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179635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6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影产业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电影产业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电影产业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电影产业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电影产业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影产业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电影产业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影产业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影产业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2)资本因素:

80年代,正逢内地改革开放,众多资金涌入香港的电影产业。

此外,“卖片花”制度盛行,即以预购电影版权来融资,片花销往东南亚、美国、西欧等地区,有了充足的资金投入,催生了80年代香港电影的快速发展。

3、中国电影产业:

政策面、城镇化、金融支持驱动长期发展

在电影产业扶持政策持续出台,城镇化加速与城镇居民文化消费快速增长,融资渠道多元化、金融资本全而支持的驱动下,中国电影产业正站在繁荣的起点,而临长期发展的契机。

(1)政策面大力扶持

中国电影在上个世纪50年代后由于政策因素,出于宣传目的,电影产量在战后逐渐恢复。

改革开放后,三次政策的转变带来了电影体制和电影产业的变革,80年代制片厂获得剧本投产权后故事片发展迅速;

90年代实行市场经济后原有的国家控制的体制难以适应,导致票房下跌,许多小型影院关闭;

2002年进行融资和院线的体制改革,电影进入产业化发展阶段。

自院线制改革后,电影业进入产业化发展阶段以来;

政策而持续出台从整体角度及扶持细分领域,如税收、融资、版权保护、放映等方而各项帮助与指导产业发展的法规。

政策而的大力扶持,奠定了电影产业发展的基石。

(2)城镇化进程加快

中国正在处于持续城镇化过程中,2012年城镇人口首过7亿,占总人口的52.57%。

尤其在城镇化被定位为经济增长新支撑点的大背景下,城镇人口密度提升正在成为电影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国内人均GDP实现质的飞跃之后,文化消费升级成为产业界和资本界普遍关注的焦点。

从美国文化产业发展经验来看,主要有两个重要时间段。

当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文化消费开始增速;

当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之后,文化消费进入一个高速增长期,文化产业GDP占比直线上升,一直持续到人均GDP超过3万美元。

2011年,我国人均GDP已经突破5000美元大关,按发达国家先例,我国文化消费将进入爆炸式增长阶段。

我国城镇人均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在过去5-10年间已快速增长,在消费性支出中的占比持续提升。

(3)多元融资渠道支持

电影是资本密集型的产业,电影的发展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

国内电影的融资渠道已经从单一的制片商投资变为集政府、企业、风险投资、个人投资、基金于一体的多元化投资渠道,并且还可以通过金融贷款、预售版权及在影片中植入广告来筹措资金。

尤其是政策而强调金融支持文化发展,使电影企业在“投资核准、信用贷款、土地使用、税收优惠、上市融资、发行债券”等领域全而受益。

近年来电影市场活跃,吸引了大量资金流入行业。

风险投资、私募资本等机构已从资本层而深度介入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且从历史上集中于电影项目投资转向规模性的战略投资和产业布局。

截至2012年,国内影视产业基金已达到17支,总规模已超过200亿人民币。

金融资本的全而支持,融资渠道的扩展将成为国内电影产业走向繁荣的强大推动力。

二、电影消费市场:

电影消费环境成熟,观影成为日常消费

1、市场概况:

票房5年CAGR39%,电影消费繁荣

自院线制改革以来,国内电影市场已经保持10年高速增长,CAGR接近38%;

过去5年票房CAGR为38.69%,观影人次CAGR为33.44%02013年上半年票房近110亿,同比增长40%;

票房增长主要由观影人次拉动,观影人次同比增长50%左右。

2012年国内电影票房规模已达170亿;

以35%的年增速前瞻,2013年票房规模将接近230亿。

2、成因分析:

电影消费环境趋成熟,庞大观影需求得以释放

(1)硬件环境:

银幕覆盖率提升,渠道下沉扩大电影消费辐射范围

国内电影市场自2001年院线制改革以来,在低基数上实现高速增长;

在2010年票房规模突破100亿之后,进入由影院渠道快速增加拉动增长的阶段。

2011年以来,票房增速与银幕覆盖率提升趋于匹配。

在2010年票房市场规模化之后,影院投资热潮涌动;

过去三年,国内银幕数CAGR达40%。

2012年国内银幕数破万,达13118块。

尽管银幕覆盖率近几年快速提升,截至2012年底,我国人均银幕数仍然过低;

每百万人拥有银幕数不足10块,尤其在三线以下城市,影院设施仍然相对匾乏;

影院渠道的持续下沉、全国范围内银幕数快速增长的趋势仍将持续。

2013年影院与银幕数高增长趋势仍在继续,1-4月国内新增影院数超过250座;

截至5月上半月,国内银幕总数已经超过15000块。

2012年以来,国内银幕数的增长开始集中在二三线以下城市,渠道下沉的趋势确立。

北京、上海、天津、山东、浙江、河北、宁夏、重庆等地区则率先实现了县级城市数字影院全覆盖。

到2012年底,全国县级城市已拥有数字影院近千座,银幕数超过3000块;

该发展趋势大大提升了电影消费的辐射范围,使得电影市场半径持续扩大。

2012年以来,二线以下地区的票房收入增速已全而超越北上广地区。

(2)用户体验:

影院驻扎商圈便利一站式消费、优质视听体验与观影氛围

国内一二线城市影院建设已较为成熟。

北京、上海影院数都已经达120座左右;

一线城市核心商圈电影院布点基本完成,观影、餐饮服务、购物商场或大型购物超市一站式消费的便利吸引观众将电影作为日常消费的选择之一。

国内多数二三线城市影院数已达20家以上,多优先驻扎当地核心商圈进而辐射全城。

国内影院设施已达到先进水准,提供的高保真高品质及具冲击性的视听效果、舒适的座椅、优质的观影气氛使得观影体验优于DVD、在线观看影片。

影院的大屏,尤其是IMAX,3D等先进的高精密度电影系统,提供水晶般清晰且立体的视觉效果,配以先进音响系统带来的震撼声音,可给予观众身临其境的观赏体验。

影院卖品部出售的制作考究的桶装爆米花、配套饮料零食,影院电影海报与衍生品展示出售构成电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营造优质的观影环境。

市场化竞争环境中,影院纷纷采取各种促销手段、举办首映见而会等观影活动,也成为吸引观众的法宝。

影院驻扎人气商圈便于一站式消费、提供优质视听效果与观影氛围等要素组合成优良的观影用户体验,使电影成为文化消费的重要构成部分,成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3)支付模式:

网络与移动终端支付选座服务成熟助推电影消费井喷

网络与移动终端购票选座的普及成为优化电影消费环境的另一重要推动因素。

在2012年之前,提供在线销售电影票与选座服务的主要为格瓦拉、网票网等专业售票网站;

票价高于仅实现电影兑换券销售的团购模式。

2012年以来,国内知名电影社交网站时光网、豆瓣先后开展网络、App售票与选座服务,并适当拉低了在线销售的票价。

2013年以来,移动终端电影售票选座专业App云涌,提供集影讯查询、地理定位、影片与场次推荐、24小时在线购票选座、评论与社交等功能于一体的服务。

在线购票模式的成熟助推电影消费井喷。

今年在线销售已占据上海联合院线50%的票房份额。

iTunesStore排行板前300应用中,有4款电影购票专用App(不含团购)。

(4)消费能力:

电影票价趋于平民化,观影消费性价比走高

国内电影票均价多年来维持稳定;

原因在于银幕覆盖率快速提升,渠道普及尤其是团购等新型代理销售模式兴起后票价涨幅趋缓。

2012年国内电影票均价约37元;

在物价高涨的年代,电影票价长期维持平稳,使电影消费逐渐平民化。

与外出就餐、K丁V、看话剧/演出、短途旅游等休闲娱乐方式相比,观影人均花费已相对低廉,具有较高性价比。

电影消费已经从奢侈消费转化为可选消费甚至日常消费。

根据艺恩咨询调查结果,票价过高、影片本身不吸引人是影响观众影院观影决定的主要因素;

随着银幕覆盖率的持续提升,票价性价比仍有优化空间,将进一步培育大众观影习惯。

(5)消费依据:

影评网站为电影消费构建完善的评价与参考体系

根据艺恩咨询及各类媒体的观众调查,口碑营销对于吸引观影具有关键作用;

六成以上观众表示会参考网络评分来决定观影。

国内专业电影社交网站时光网、豆瓣等经过多年积淀,已拢聚大量观众对影片打分与分享影评,为电影消费构建了较为完善的评价与参考体系。

时光网已建立专业的电影资料库,可及时介绍全球最新的电影和碟讯,每日汇集几十万影人和影迷对电影进行打分与分享观影感受;

豆瓣电影是国内另一知名的电影社区,涵盖广泛的影视资料库和海量影迷,豆瓣评分与社交圈口碑传播对影迷观影决定影响力较高。

《北京遇上西雅图》与《疯狂原始人》为由网络评价体系、口碑营销驱动的延长热映期并取得票房佳绩的两大案例。

《北京遇上西雅图》为中小成本投资影片,上映前的发行宣传堪称低调;

但在上映初期,以“刁钻”著称的豆瓣上该片以零差评创造了“奇迹”,且在微博、人人网等社交平台上,用户们积极分享了相关视频、语录,讨论观影感受;

许多明星微博、草根大号也发出了积极的评价。

在良好的评价体系参照下,该片观影热度持续升温,单日最高票房出现在上映后第十天,颠覆了影片单日票房在首周之后逐步走低的历史经验。

《疯狂原始人》在国内上映前几无宣传;

作为动画影片,排片份额始终居于同期大片《特种部队》等之后。

但该片自上映伊始便在豆瓣、时光网上获得高分评价;

在良好口碑持续发酵作用下,影片在五一小长假周票房得以井喷;

随着上映时间的推移,排片份额稳步下降之后也仍有波段性的票房反弹,尤其在六一前后再次获得观众青睐。

由于太受欢迎,原本应在5月21日下档的《疯狂原始人》延期至6月份下线;

在《钢铁侠3)),《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国合伙人》等多部热映影片的包夹中,取得了过3亿的票房成绩。

3、消费属性:

观影开始具备大众日常消费属性

电影消费环境的成熟,使国内庞大的观影需求得以释放;

电影消费开始具备大众日常消费的属性;

体现在:

1.电影消费在一线城市已率先成为日常消费。

2.节假档期票房井喷趋于常态化,体现出观影已经成为大众休闲娱乐主要选择之一。

3.电影话题成为大众社交生活的重要组成。

北京人均观影次数2011年底突破1.5次/年,上海人均观影次数2011年底接近1.2次/年;

电影消费在一线城市已率先成为日常消费。

2013年以来元旦档、春节情人节档、五一档等节假档期票房均创佳绩;

尤其春节与五一档期周观影人次均突破2000万人次,周票房分别达8.57,9.42亿,接近非节假周的3倍。

即便在媒体报道的差口碑影片《富春山居图》排片独大的端午档期,周票房也突破4亿。

节假档期票房井喷趋于常态化,体现出观影已经成为大众休闲娱乐主要选择之一。

2013年以来,已有5部电影票房过5亿,对应观影人次均在1600万以上;

精品影片拉动观影热潮,观影人次普遍规模化也印证了文化消费升级落脚于电影业。

跟随精品电影单片观影人次规模化,谈论在映影片话题的热潮在社交网络等媒体渠道频繁出现;

日常生活中,在映影片及其所映射的生活也已经成为城镇人群茶余饭后社交生活的重要话题。

《北京遇上西雅图》引发的都市生活议题、《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掀起的怀旧潮、《中国合伙人》所触及的草根“中国梦”等持续占据社会公众热门话题榜。

电影话题已经是大众社交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看电影、聊电影正在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4、消费潜力:

国内人均年观影次数具备突破2次的潜力

对比海外市场,北美拥有近43000块银幕,观影平均票价不到8美元。

银幕的普及、低廉的票价、充分的影片供给创造的成熟观影市场,使电影年人均消费次数在4次以上。

北美地区,2012年68%左右的人至少去电影院看1次电影;

9%的人只看了1部电影,46%的人观影1次以上,13%的人月均观影1次以上。

月均观影1次以上的观众贡献了北美地区57%的票房。

占北美人口59%的电影爱好者贡献了北美98%的票房。

美国与我国香港两个高度城镇化的成熟市场中,每万人拥有银幕数在1块以上,而内地每万人拥有银幕数仍不足0.2块;

内地银幕密度仍然具备较高的扩张空间。

随着国内银幕密度的提升,票价进一步平民化,观影消费将进一步普及;

新增观影人群仍在培育中,而其中电影爱好者观影频次的提升将成为推动票房持续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横向比较亚洲韩国、中国香港、日本市场,人均观影次数最低的日本年人均电影消费也在1.4次,韩国、中国香港则在2.5次以上。

在银幕覆盖率提升、影院观影体验优良、选座支付模式便利化、票价平民化、电影消费评价体系完善等因素推动电影消费环境趋于成熟的大背景下,观影正在加速进入大众消费领域,国内人均年观影次数具备突破2次的潜力。

三、影片竞争格局:

国产片份额波动,已具备竞争优势

1、影片容量:

年放映量超过300部,国产片与引进片正面竞争

2012年进入院线放映的电影数在300部左右,其中国产片231部,引进片76部;

国产片仍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放映的国产片仅占总产量745部的31%左右。

但观察过去几年国产片上映情况,进入院线的影片数占比从总产量的20%以下提升至31%,体现了银幕数快速增长后,放映影片的容量得以扩张。

票房过亿的国产片过去2年维持在20部左右,占总产量份额仅3%左右;

影片票房份额高度集中,过亿影片票房份额占国产片总票房60%左右。

票房过亿的引进片在2012年达到23部,占上映总数的30%左右,整体质量较高的引进片为国产片的主要竞争对手。

2、国产片票房份额:

呈“大小年”波动,竞争与政策影响份额

过去十年间,国产片票房份额整体维持在50%以上;

2012年中美电影新政将海外分账大片数从20部提升至34部之后,国产片份额首次跌至50%以下,仅为48.46%。

而2013年上半年国产片则力压海外片,票房全线爆发;

上半年国产片票房过68亿,市场份额过62%。

国产片在好莱坞分账片等引进片的竞争包围中,整体的票房份额具有“大小年”的波动特征。

过去几年间,2008,2010年是国产片相对的“大年”,2012年为“小年”;

票房份额与同期引进片的竞争激烈程度有关。

统计2010-2012年票房Top10引进片的豆瓣评分,2010年引进片整体得分偏低,2012年引进片整体得分高。

政策而为影响票房的另一重要因素,中美电影新政扩大分账片引进数量,打压了国产片票房空间;

而2012年底电影专项资金管委会公布4项补贴政策,在制作和排片上对国产片进行扶持,为2013年以来国产片的崛起表现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3、国产片竞争优势:

基于本土文化、分众市场,电影工业初步成型

(1)观众结构悄然变化,国产片基于本土文化、分众市场的竞争力突出

跟随着渠道下沉趋势,二线以下地区银幕覆盖率提升拉动当地观影人次高增长;

国内电影观众地域结构从过去相对集中于一线城市扩展为多地域性;

观影口味也随之出现地域差异。

银幕密度的提升使得观影的交通更为便利,影院观众单人观影频次呈现增加的趋势;

对于电影题材的多元化诉求在提升。

基于观影的成本优势,学生人群也大规模涌入影院;

对于渴望找到存在感的年轻群体,现实题材的吸引力在增加。

观众结构、口味的变化,使国产片基于本土文化、分众市场打造口碑强片的竞争力突出。

2013年上半年国产片力压海外片,票房全线爆发。

《北京遇上西雅图》、《致青春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国合伙人》等中小成本影片题材接地气,表达了大众参与感强的生活主题与并引发广泛共鸣,票房集体过5亿。

而《北京遇上西雅图》、《分手合约》验证了女性分众市场的规模化;

《小时代》则为85,90后分众市场崛起的典型案例。

(2)国产商业电影崛起,电影工业初步成型

2013年上半年国产片票房爆发验证了大陆电影工业初步成型,商业电影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参考海外市场经验,好莱坞的腾飞本质上是工业资本主义高度发展以后的娱乐工业的成长和繁荣,其代表的电影工业机制,集合了商业电影在制片、发行和播映方而的一整套成熟的运营方略;

其精髓为主打尊重大众需求的商业影片,实践类型化工业化生产模式,采用强大而有效的营销宣传手段进行推广。

国内电影业在制片与营销环节已经具备工业化特征。

《泰同》做规范的喜剧,《致青春》打群体怀旧牌,《中国合伙人》放弃了原创剧本中的不堪与残忍,聚焦励志主题;

一系列卖座国产片在题材上一致表现出了尊重市场提升大众参与感并回归娱乐性,也标志着“制片人式导演”的崛起。

在叙事结构上,国产片愈加善于借鉴成熟市场的类型电影,并加以本土化改造。

以《泰同》为例,影片被其编剧称为“严肃的喜剧片”,创作过程严格遵守公路喜剧片的规则;

每一个故事节点都必须完成人物命运、人物关系、喜剧桥段三大任务,所有的要素都经过精密计算。

宣传发行环节,国内发行公司已经趋于专业化,其中不乏光线与乐视影业下沉营销体系的规模化专业发行人员模式。

《西游降魔篇》、《致青春》等影片的发行过程验证了国内领先的发行团队具备“全民事件”式的营销能力。

而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乐视影业基于“基础受众+数据+主创”的思路,在创新并精细化营销宣传方案的探索上成功实现突破。

国内电影营销专业市场规模化,以及制作环节的影视后期流程化生产端倪初现等现象进一步验证了国内电影工业成型。

国产商业电影的快速发展,培育了专业的电影营销市场;

在制作、发行和放映三个传统环节之外,电影营销正在成为第四个细分服务流程。

2012年电影营销市场规模已经达到24亿。

2013年6月,曾被誉为国内后期制作四大公司天工映画、异彩映画、异彩影视、乐盛文化,联合宣布资产整合重组,共同成立目前国内最大的民营电影后期基地“天工异彩”。

重组前,四家公司在国产电影后期制作环节市场占有率达1/3。

天工异彩成立后,将基于原先四个团队的优势资源互补,将后期剪辑、视效制作、电影调光、数据管理、3D立体制作、声音制作等后期工作形成“流程化”生产模式。

国内的影视后期制作将由此迈入流程化、精简化的工业时代。

4、国产片内部竞争:

民营企业主导市场,票房黑马频现

国内电影制作机构已经数以百计,大致可分为国有与民营两大阵营;

国有电影机构也大都已经改制为企业。

总体而言,国有电影企业每年电影产量较高,但多数投资规模不大,创作动机较复杂,真正具备市场影响力的作品较少,更多是利用自有资源参与其他民营企业生产的影片并获得投资回报。

进入主流电影市场的影片由民营企业主导,目前约有20家左右电影企业较为活跃,提供了市场上绝大部分有影响的产品;

观察2012年票房Top20国产片,出品方主要为民营电影企业。

但无论从生产规模、对生产要素的控制力、电影工业和技术水平、电影盈利能力、电影专业化管理等,都与好莱坞等成熟市场的企业相去甚远。

由领导性的现代企业引导的大电影产业架构仍然没有真正形成;

在院线影片容量扩张的背景下,“黑马”影片频现,国产影片市场格局仍存在较高变数。

四、海内外电影产业模式:

成熟市场以纵向一体化为主

1、电影产业链:

制作、发行、放映、衍生品开发

电影产业的产业链分为四个环节,电影制作令电影发行令电影放映令后电影产品开发,其中前三个环节属于狭义的电影产业,制作、发行和放映分别是电影产业的上游、中游和下游子行业。

而后电影产品,包括音像、图书、玩具、主图公园等衍生产品或服务,属于电影产业的周边产业。

按照产业链顺序产生的电影产品为电影海报、贴片广告、正片、电影版权、音像制品及相关制品。

2、好莱坞产业模式:

纵向一体化的集团模式

(1)好莱坞以纵向一体化的集团模式为主,制片发行环节集中度高

好莱坞电影的商业模式以纵向一体化的集团模式为主,由六大集制片、发行、放映于一体的公司占据市场的主导。

该模式实现规模化经营,减少不必要的市场流通环节从而降低交易成本,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并且提高进入壁垒。

好莱坞有大约100家大小不一的制片公司,以工厂流水线方式制作电影,以精细的分工、制片人专权、明星制等为特点,在生产的各个层而进行分工;

但制片发行环节高度集中。

原因在于大电影公司采用“高投入、少产出”的大片模式与电视内容拉开差距,并提高制片环节的进入门槛;

同时,背靠大型传媒集团的电影公司利用集团旗下控制的电视台、出版社等媒体机构占据宣传发行的绝对优势。

2012年,美国前八大电影公司影片票房集中度达90过去十年电影公司CR8持续提升。

美国的电影发行采用跨媒体发行;

几大电影公司背靠的大型传媒集团往往控制着制片、发行的所有环节,旗下拥有电视台、出版社等媒体机构,可通过电视、电视电影、DVD、录像带、网络等媒体的发行与电影上映发行配合紧密,形成一个成熟的播放顺序:

全国电影院首映令发行到海外电影院令付费频道播出令全球发行录像带/DVD}在主要的免费电视频道上播出令在二轮免费电视频道播出。

六大公司出品的电影成本近年来约为单部1亿美元,其中营销费用约占1/3,2001-2007年间稳定在3000-4000万美元之间。

在典型的电影产业链模式中,除电影上映外的发行均属于后电影产品。

除了衍生品之外的后电影产品和电影构成了一个紧密联系的发行链。

对于发行方而言,影院的收入在上世纪90年代以后通常只占整体收入的20%。

放映环节主要依靠销售饮料、食品获取大部分收入;

影院的地区集中度高于全国集中度。

从1970年代开始,美国的电影院对于所有的电影在同一时段收取同样的价格。

美国电影的票房收入在影院收入中占比很小,由于制作发行方与放映方对票房的分配约为9:

1,因而影院主要通过销售饮料、食品等获得利润。

如2006年影院票房收入为72.8亿美元,按比例提成,影院可获得约7亿美元,而影院食品销售收入则达到了32亿美元。

自“派拉蒙法案”后,虽然电影公司必须与影院分离,但由于90年代的并购潮,目前六大公司所属的集团也拥有自己的影院,故而发行方与放映方仍然有较多的关联。

放映环节的集中度低于制片和发行两个环节,2008年美国最大的前十家院线总计拥有银幕块数22152块,占总银幕数量的57%,且这十家院线的总部分属十个城市。

据1996年NATO的统计,以底特律为例,CR4值达到了71%,可见在放映业,地区性的集中度高于全国性的集中度。

(2)好莱坞纵向一体化集团模式由大制片厂体制发展而形成

美国好莱坞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兴起是大厂制的第一次成熟,大制片厂制度是由制片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