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优质专题复习我国的公民与政府二轮复习含答案分析1.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17951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489.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政治优质专题复习我国的公民与政府二轮复习含答案分析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高考政治优质专题复习我国的公民与政府二轮复习含答案分析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高考政治优质专题复习我国的公民与政府二轮复习含答案分析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高考政治优质专题复习我国的公民与政府二轮复习含答案分析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高考政治优质专题复习我国的公民与政府二轮复习含答案分析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政治优质专题复习我国的公民与政府二轮复习含答案分析1.docx

《高考政治优质专题复习我国的公民与政府二轮复习含答案分析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政治优质专题复习我国的公民与政府二轮复习含答案分析1.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政治优质专题复习我国的公民与政府二轮复习含答案分析1.docx

高考政治优质专题复习我国的公民与政府二轮复习含答案分析1

(1)本专题的知识复习,要围绕人民当家作主这一核心,把握公民和政府两条主线。

从宏观上把握“一个核心”、“两个主体”、“三个原则”、“四项职能”、“六大监督”。

(2)①一个核心:

人民当家作主。

②两个主体:

公民与政府。

③三个原则:

公民参与政治生活三原则。

④四项职能:

政治职能、经济职能、文化职能、公共服务职能。

⑤六大监督:

国家权力机关、中国共产党、人民政协、社会与公民、司法机关、行政系统内部。

一、我国的国家性质

1.人民民主专政

阶级基础

工农联盟

本质

人民当家作主

最大特点

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人实行专政(简称“多对少”)

广泛性

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真实性

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人民能够自己管理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2.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性

(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庄严地载入了我国宪法。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3.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在新的历史时期有了新的要求

(1)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2)实行依法治国;

(3)强化政府的服务职能;

(4)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

(5)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等。

4.我国政府关于人权的观点

(1)人权内容:

人权不仅是政治权利,生存权、发展权是根本和重要的人权。

(2)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原因:

我国宪法的规定,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

(3)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举措:

必须从保障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入手;根本途径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国家主权是一国人民充分享受人权的前提和保障,反对借人权问题干涉我国内政。

(4)我国在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面取得的成就,充分反映了人民民主的真实性。

二、公民的政治参与

1.把握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

(1)公民的政治权利

内容

含义

意义

要求

选举权

和被选

举权

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和被选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

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必须年满18周岁;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

政治自由

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体现

自由都是相对的,必须符合法律规定,没有脱离法律约束的,绝对的自由

监督权

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

包括批评权、建议权、申诉权、控告权、检举权

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合法利益

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依法行使,不能扰乱社会秩序

(2)公民的政治义务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2.坚持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这项原则表明公民平等地享受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

(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①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二者不可分离。

权利与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权利与义务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

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

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

②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对公民的要求:

一方面,要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另一方面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在我国,国家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我们要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在行使公民权利与履行公民义务时,必须把两者结合起来。

3.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

途径

意义

民主

选举

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

是参与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的前提;有利于提高公民政治参与能力和政治素养,增强公民意识

民主

决策

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

有利于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有利于推动决策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民主

管理

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

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而深刻的实践,是发展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有利于逐步增强和提高公民政治参与的责任意识和实际本领

民主

监督

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活动

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有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2.公民政治参与的原则

原则

要求

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1)我国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

(2)是指法律实施上的平等,不是指立法上的平等

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1)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

(2)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

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1)国家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2)国家尊重和保障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

(3)公民在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时,把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结合起来,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

三、我国的政府

1.为何做(某一件事)

(1)政府性质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是人民的政府。

(2)政府的宗旨

为人民服务。

(3)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

对人民负责。

要求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2.做什么(职能)

(1)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卫国家的独立与主权,保护公民的生命安全及各种合法权益,协调内部矛盾,惩治犯罪分子,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等)。

(2)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以促进经济发展)。

(3)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宣传科学理论,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发展教、科、文、卫、体各项事业)。

(4)加强社会建设(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保证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5)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3.怎么做

(1)建设服务型政府

我国政府是便民利民的政府,政府提供管理和服务。

我国正在建设服务型政府,其根本目的是进一步提高政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2)审慎行使权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

政府要不断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提高决策的科学性;要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使决策能够更好地反映民意、集中民智;要坚持决策的内容符合法律的规定和要求,决策的过程符合法定程序。

(3)依法行政

①必要性:

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②重要性:

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人民权益);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不变质,增强政府的威信(政府威信);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政府管理);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社会民主法制)。

③具体要求;合法行政、程序正当、权责统一等。

(4)对权力制约和监督

①必要性;权力是把“双刃剑”。

政府权力运用得好,可以指挥得法、令行禁止、造福人民;权力一旦被少数人滥用,超越了法律的界限,就可能滋生腐败,贻害无穷。

为了防止权力的滥用,需要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

②意义:

政府接受监督是坚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政府只有接受监督,才能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减少和防止工作失误;才能防止滥用权力,防止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保证清正廉洁;才能更好地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作出正确的决策;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造福于民,从而建立起一个具有威信的政府。

③怎样制约和监督

第一,关键是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

这个体系,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二者缺一不可。

第二,建立起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

外部,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中国共产党的监督、人民政协的监督、社会与公民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内部,上级政府、法制部门、审计部门、监察部门。

(5)实行政务公开

意义:

有利于规范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更好地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便于公民监督政府的工作,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6)树立威信

首先要坚持科学决策、依法行政、审慎用权、完善社会管理、优化公共服务,要自觉接受人民监督,与人民群众保持和谐关系;其次要有良好的业绩。

最后政府工作人员要重品行、做表率,牢记权为民所赋,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成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践行者。

考点一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例1.(2017年高考天津卷政治1)在2016年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中,针对较为普遍的人户分离现象,深圳实行了本市户籍选民可以自由选择在户籍地、工作地和居住地登记的办法,并通过网络实施选民资格转移,方便选民就近登记。

这一做法

A.扩大了选民直接选举的范围

B.确保了选举结果体现每个公民的意愿

C.保障了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

D.发挥了人民民主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答案】C

【变式探究】(2016·高考全国乙卷)某市规定,对下派社区的工作事务,实行清单管理:

属于各部门、街道办事处职责范围内的事项,不得转嫁给社区;需要社区协助的事项,应当为社区提供必要的经费和工作条件。

这一规定(  )

①彰显了社区组织的自治功能 ②创新了社区组织管理形式 ③有利于推进社区居民的自我管理 ④旨在提高基层政府行政效率

A.①③    B.①④

C.②③D.②④

【答案】A

【解析】本题的题眼是“对下派社区的工作事务,实行清单管理”。

某市对下派社区的工作事务实行清单管理,这样明确了各部门以及社区的职责,有利于强化社区组织的自治功能,推动社区居民加强自我管理,故①③符合题意;材料中的做法并没有创新社区组织管理形式,②排除;对下派社区的工作事务实行清单管理,可以提高基层政府的服务能力,但提高基层政府的行政效率不是其目的,故④排除。

【变式探究】(2016·高考全国甲卷)为缩短学生上学路程与保障学生安全,某村村民希望新修一条便道。

村党支部、村委会为此建立基层协商民主理事会。

理事会就工程要不要建、由谁建、资金来源等问题广泛征求民意,经过民主协商,最终决定修建便道。

村理事会的建立(  )

①改变了村民自治的主体 ②维护了村民的切身利益 ③丰富了村民自治的实践形式 ④规范了村民的行为方式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的题眼是“建立基层协商民主理事会”。

村理事会“广泛征求民意”没有改变村民作为村民自治的主体的地位,村理事会的建立丰富了村民自治的实践形式,因此,①排除,③入选;村理事会经过民主协商,最终决定修建便道,维护了村民的利益,但与规范村民的行为方式无关,因此,②入选,④排除。

考点二 政府的职能和责任 

例2.(2017年高考江苏卷政治14)“放管服”是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简称,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

2017年2月,某省晒出了首批40961项“最多跑一次”项目清单,今后群众和企业到政府部门办事,只要材料齐全,最多跑一次。

此举措体现了

A.政府的职能在不断减少B.政府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