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山西大同大学电子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17727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语文山西大同大学电子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大学语文山西大同大学电子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大学语文山西大同大学电子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大学语文山西大同大学电子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大学语文山西大同大学电子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语文山西大同大学电子教案.docx

《大学语文山西大同大学电子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语文山西大同大学电子教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学语文山西大同大学电子教案.docx

大学语文山西大同大学电子教案

bite咬bitbitten/bit

lie躺laylain

wet淋湿wet/wettedwet/wetted

misunderstand误会misunderstoodmisunderstood

strike敲击struckstruck

swing摇摆swungswung

will将would×

hang挂hunghung

spit吐出spat/spitspat/spit

绞死hangedhanged

set安置setset

6.含有元音字母o/i的词,将o/i变成a。

如:

sing—sang,give—gave,sit—sat,drink—drank

spread传播spreadspread

stand站立stoodstood

draw画,拉,拖drewdrawn

hide隐藏hidhidden/hid

lead引导ledled

bet赌betbet

lie躺laylain

become变成becamebecome

《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与改革实施方案

大同大学文学学院

 

 

《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与改革实施方案

根据《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的精神和教育部《关于转发〈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纪要〉的通知》(教高司函[2007]38号)的有关要求,结合我校教学改革的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母语是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一个人的学习、工作、生活离不开母语。

同时母语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播民族文化的最重要的媒介,是记录和保存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因此,学好《大学语文》,一是可以提高学生的母语理解和表达能力;二是可以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提高审美文化素养;三是传承民族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塑造民族风骨。

二、加强《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目前世界上有很多大学都很重视对学生进行本国语的教育。

因为母语是学习的主要工具,任何学科的学习,都要有深厚的本国语的根基。

我国老一辈的自然科学家如茅以升、竺可桢、华罗庚、苏步青、钱学森等,他们不仅自然科学方面的学术造诣极深,而且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也非常广博。

他们扎实的母语基础,深厚的文学功底,优美的语言文字,使自然科学得到了最广泛的传播。

相形之下,目前在我国很多高校,由于强调专业性,认为大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因此,培养大学生的母语运用能力和通过母语对其进行审美教育和人文教育的任务往往被忽略。

很多理工科大学生不能用母语清楚、准确、规范、流畅地表达思想感情和学术问题,有的甚至动笔就是错别字连篇,语病累累,更不要谈通过母语养成优秀的文化品格。

要确保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在加强专业能力培养的同时,还必须高度重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三、我校《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与改革

(一)教学内容改革

改革前,一个教学内容:

文学欣赏

以往的大学语文教材内容,没有跳出纯文本的框子,选文偏重于文学名篇,尤其偏重于中国古代优秀的诗歌与散文,内容比较单一。

改革后,三个教学内容:

文学欣赏、文化接受和实用写作。

教学内容变为三个,其中增加的“文化接受”专题,凸现大学语文课程的人文意蕴与精神引领价值,增加的“实用写作”训练了大学生的实用写作能力。

(二)教学方法改革

改革前,在教师教学中,有两种倾向:

第一,与中学语文课程区别不清。

教师往往像中学语文教学一样,注重语文知识的传授,而忽略对学生审美教育、文化教育和应用能力培养,疑似“高四语文”。

第二,与中文系“作品导读”或“文学史”课程区别不清,疑似“专业课程”。

教学方式以教师的讲授为主。

改革后,首先,区别于中学语文。

例如,文学作品欣赏不必要像中学那样集中在字、词、句的记忆和辨析上,而主要应是阐释文章人文内涵,同时,对作者思路、作品结构、写作方法做出有深度的分析。

第二,突破传统大学语文的教学模式。

要围绕典范作品讲文学鉴赏理论、传统文化思想及写作理论,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提升综合素质。

第三,打破一个教师始终讲的模式。

由三名教师承担三个部分不同内容的教学,如安排写作老师讲实用写作部分,专业的老师教学可以获取更好的教学效果。

第四,改革具体实施方法,实行四个结合。

1.课上课下结合。

课上课下结合是指课上文学作品鉴赏和课下扩展阅读结合。

2.讲练结合。

讲练结合是指在写作课堂上,边讲边练,讲练结合,使写作知识活起来,变成学生可以熟练运用的工具。

3.教学和专业结合。

教学和专业结合是指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在教学中“因材施教”,将教学内容与学生所学的专业建立联系,与学生的生活建立联系,做到有针对性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今后走向社会,参与竞争打下安身立命的能力基础和精神基础。

如:

医学专业的学生可以侧重讲一些与医学相关的文化,数理化专业的学生可以侧重讲一些与科技相关的文化。

4.教学和活动结合。

教学和活动结合是指把课堂教学内容与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如:

学校组织学生进行“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时,我们就给学生讲科技论文的写作,学校举行“主题演讲赛”时我们就给学生讲演讲稿的写作。

(三)考核方式改革

改革前,以客观题为主,考查语文知识,缺少对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综合能力的考查。

改革后,采用大题制,以主观题为主,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分专题取平均分进行考查,考查全面的语文素养。

试题类型举例:

(一)文学欣赏:

一类是文学创作。

可以海阔天空任凭想象创作故事(小说),也可以结合校园文化活动,创作诗歌、散文、剧本。

另一类是文学评论。

可以就自己读过的一篇或一部作品(传统文学或网络文学作品)进行评论。

(二)文化接受:

一类是背诵、默写文化经典,另一类则是文化思考。

可以把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进行对比,探讨民族文化精神的内涵,思考社会人生。

(三)实用写作:

一类是公文写作,第二类是小论文。

可以结合专业学习来写。

第三类是演讲稿、活动总结、通讯、广告等。

可以结合校园文化活动来写。

1.考查内容

考查内容分三个模块:

文学文化、实用写作、书法训练。

文学文化要求针对文学作品、文化现象、社会历史热点现象等写一篇评论(不少于1000字),占总成绩50%;

实用写作要求写作应用文作品一篇,占总成绩30%;

书法训练要求临摹硬笔书法或软笔书法字贴一幅,或自已创作书法作品一幅,占总成绩20%。

如果学生学习过程中,在正式刊物发表文章一篇,该课程免试,成绩为优秀。

2.考查形式

学生在学习期间可随时上交自己的考查作业,优秀作业期末时要在学校专栏宣传,推荐给相关刊物发表。

(1)评论和应用文作品要有作业封面,作业封面电子版下载地址:

大同大学文学院网

(2)书法训练按任课教师要求写作品,作品上要体现课程名称、班级、学号、姓名。

(3)每个教学班课程负责人收交本班三个模块课程考查作业分别交给相应模块负责人,由模块负责人组织评阅给出成绩(分别按50分制、30分制、20分制打分),并交回课程负责人。

(4)课程负责人汇总成绩报教务处(登录教务处网报成绩——打印成绩一式两份——任课教师处签字),将打印好成绩单及本学期课程相关材料,按班级学号排序,汇总交文学院教学秘书。

(5)凡免试学生,要求上交发表作品原件、复印件,课程负责人核实后返还原件,保留复印件。

(四)教学模式改革

为了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每周至少安排2课时,一个学期36学时,有条件的话,“实用写作”最好单独开设一个学期。

尽量小班化教学。

根据具体内容,可安排三位老师分别讲不同的专题。

采用教师专题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的模式,也可采用教师专题讲授与学生练习相结合的模式。

(五)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要配备师德高尚,有比较渊博的语文学科知识和出色的教学技能的教师进行《大学语文》教学,同时增加教学经费投入,提供教师外出培训机会,帮助教师提高对《大学语文》教学新目标、新理念的认识,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材建设

由于我校《大学语文》教学内容包括三个专题:

文学欣赏、文化接受和实用写作,建议使用华东师大出版社《大学语文》等适合教学需求的有相应内容的教材。

同时,逐步自编适合学校情况的校本教材。

(七)教学大纲

1.课程性质

《大学语文》是我校面向数、理、化、工、农、医、艺术、体育等各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教育平台必修课程。

先修课程:

高中语文基础上的广泛课外阅读。

本课程主要通过对文学欣赏、文化接受、实用写作、书法训练、山西简史五大板块内容的讲授与研究,提高大学生的母语综合运用素养。

2.教学目的

(1)结合文学经典作品阅读,了解、熟悉中国优秀文学成就,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

(2)结合文化经典作品,了解、熟悉中华优秀文化,以促成思想境界的升华和健全人格的塑造。

(3)结合范文,训练写作公文及其他应用文,提高实用文体的写作能力。

(4)进行书法写作技巧训练,写好钢笔字。

(5)了解山西历史文化,增加学生地方认同感。

3.教材教参

(1)《大学语文》,吴宝玲、李雪,高等教育出版社(第2版),2013年;

(2)《大学语文》,徐中玉、齐森华,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第9版),2007年;

(3)《大学语文新编》,魏饴,高等教育出版社(第1版),2006年。

(4)《大学语文》,陈洪,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5)《大学语文》,王步高、丁帆,南京大学出版社(第1版),2003年;

(6)《大学语文》,丁帆、朱晓进、徐兴无,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年;

(7)《大学新语文》,夏中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8)《实用写作》,余国瑞,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9)《实用写作》,张耀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10)《中华文化》,曹顺庆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4.教学方式

本课程的创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一定区别于中学语文。

例如,文学作品欣赏不必要像中学那样集中在字、词、句的记忆和辨析上,而主要应是阐释文章人文内涵,同时,对作者思路、作品结构、写作方法做出有深度的分析。

第二,突破传统大学语文的教学模式。

要围绕典范作品讲文学鉴赏理论、传统文化思想及写作理论,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提升综合素质。

第三,打破一个教师始终讲的模式。

由多名教师承担五个部分不同内容的教学,如安排写作老师讲实用写作部分,专业的老师教学可以获取更好的教学效果。

第四,改革具体实施方法,实行四个结合。

1.课上课下结合。

课上课下结合是指课上文学作品鉴赏和课下扩展阅读结合。

2.讲练结合。

讲练结合是指在写作课堂上,边讲边练,讲练结合,使写作知识活起来,变成学生可以熟练运用的工具。

3.教学和专业结合。

教学和专业结合是指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在教学中“因材施教”,将教学内容与学生所学的专业建立联系,与学生的生活建立联系,做到有针对性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今后走向社会,参与竞争打下安身立命的能力基础和精神基础。

如:

医学专业的学生可以侧重讲一些与医学相关的文化,数理化专业的学生可以侧重讲一些与科技相关的文化。

4.教学和活动结合。

教学和活动结合是指把课堂教学内容与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如:

学校组织学生进行“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时,我们就给学生讲科技论文的写作,学校举行“主题演讲赛”时我们就给学生讲演讲稿的写作。

第五,改革考试。

采用大题制,主要考察学生的文学鉴赏、文化接受和实用写作等的综合应用能力。

5.教学内容及时数

根据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本课程总的教学时数为36学时,文科安排在第一学期、理科安排在第二学期开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