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重点难点考点练习及经典易错题汇总和解析413534.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17641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25.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重点难点考点练习及经典易错题汇总和解析41353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中考化学重点难点考点练习及经典易错题汇总和解析41353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中考化学重点难点考点练习及经典易错题汇总和解析41353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中考化学重点难点考点练习及经典易错题汇总和解析41353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中考化学重点难点考点练习及经典易错题汇总和解析41353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重点难点考点练习及经典易错题汇总和解析413534.docx

《中考化学重点难点考点练习及经典易错题汇总和解析41353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重点难点考点练习及经典易错题汇总和解析413534.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化学重点难点考点练习及经典易错题汇总和解析413534.docx

中考化学重点难点考点练习及经典易错题汇总和解析413534

2019年中考化学重点难点考点练习及经典易错题汇总

学校:

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

题号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1.I-131是一种质子数为53、中子数为78的放射性碘原子,常用于核反应堆的燃料棒。

I-131的核外电子数为()

A.53B.78C.127D.131

2.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的外形好似“鸟巢”(TheBirdNest),有一类物质也好似鸟巢,如化学式是B5H9的五硼烷(见右图)。

下列有关五硼烷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五硼烷属于化合物

B.五硼烷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4克

C.五硼烷中硼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5∶9

D.1个五硼烷分子由5个硼原子和9个氢原子构成

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过氧化氢的化学式为H2OB.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C.硫酸根离子的符号为SO4D.氯离子中质子数=电子数=17

4.甲、乙两种化合物都只含X、Y两种元素,甲、乙中X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是30.4%和25.9%,若已知甲的化学式是XY2,则乙的化学式只可能是D()

A.XYB.X2YC.X2Y3D.X2Y5

5.已知铋元素(Bi)的化合价可表现为+3或+5。

锗酸铋(简称BGO)是一种性能优良的闪烁晶体材料,其中锗(Ge)元素为+4价。

BGO可看成由锗和铋两种元素的氧化物所形成的化合物。

已知在BGO中,两种氧化物所含氧的质量相同,则BGO的化学式可能是()

A.Bi3Ge3O15B.Bi3Ge3O12C.Bi4Ge3O16D.Bi4Ge3O12

6.下列各组物质按:

名称(或俗名)、化学式、类别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过氧化氢、H2O2、酸B.生石灰、Ca(OH)2、碱

C.硫酸镁、MgS、盐D.食盐、NaCl、盐

7.我国科学家发现,亚硒酸钠能消除加速人体衰老的活性氧。

亚硒酸钠中硒元素(Se)为+4价,氧元素为一2价。

则亚硒酸钠的化学式为()

A.Na2SeO3B.Na2SeO4C.NaSeO3D.Na2SeO2

8.2004年1月15日,“勇气号”成功登陆火星。

经检验火星的大气成分中有一种称为硫化羰(分子式为COS)的物质,关于它的说法错误的是

A.碳、氧、硫元素质量比为1:

1:

1

B.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与醋酸(CH3COOH)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

C.它完全燃烧后可生成CO2、SO2

D.每个分子中有1个C原子、1个氧原子、1个硫原子

9.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的外形好似“鸟巢”,有一类物质也好似鸟巢,如化学式是B5H9的五硼烷。

下列有关五硼烷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五硼烷属于化合物

B.五硼烷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4

C.五硼烷中硼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5:

9

D.1个五硼烷分子由5个硼原子和9个氢原子构成

10.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

下列信息中,不能从元素周期表中获取的是()

A.元素的原子结构B.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C.元素的原子序数D.元素在自然界的分布

11.下列四个家庭小实验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B.探究人呼出的气体是否含CO2

C.用活性炭等自制简易净水器D.探究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

12.工业上用甲和乙反应制备燃料丙。

根据下列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甲的化学式为CH2

B.反应中甲、乙、丙的分子个数比为2:

1:

1

C.甲、乙、丙都是有机物

D.丙中C、H、O元素的质量比12:

3:

8

13.化学知识在帮助人类抵御自然灾害时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月14日青海玉树县发生7.1级大地震牵动全国人民的心。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切,全国人民纷纷投入这场救援中,搜救人员克服严重的高原反应等困难,全力展开搜救。

吸氧是克服高原反应的方法之一,吸氧可以帮助搜救人员的高原反应的原因是()

A.氧气可供呼吸B.氧气可以燃烧

C.氧气可以支持燃烧D.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无毒气体

14.生活中最常见的含钠元素的化合物是()

A.NaOHB.NaClC.Na2CO3D.NaHCO3

15.(6分)煤是“工业的粮食”。

煤燃烧时不仅产生我们所需的能量,同时还会生成大量的污染物。

为减少煤燃烧时对环境的污染,可通过下列途径将煤转化为高热值的清洁燃料:

(1)将煤干馏所得焦炭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得到水煤气(主要成分是CO和H2)。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利用水煤气的CO和H2在加热和催化剂条件下反应可以制得液体燃料甲醇(CH3OH)。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利用水煤气的CO和H2在加热和催化剂条件下反应可以制得气体燃料甲烷(CH4)。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阅读理解题(12分)

16.将N2、CO、CO2的混合气体依次通入足量石灰水和灼热CuO后,冷却至室温,剩余气体是()

A.N2、CO2B.N2

C.CO2D.N2、CO2、H2O

17.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物理性质有关的是()

A.用食醋除去热水瓶胆壁上沉积的水垢

B.用木炭除去冰箱内的异味

C.做馒头时,在发酵后的面团中加入适量的纯碱,使蒸熟的馒头疏松多孔

D.用生石灰作干果的干燥剂

18.(6分)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右图是关于铁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表示一种物质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其中B是密度最小的气体,C为红色固体单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物质的化学式为。

(2)B物质的一种用途是

(3)反应②还需要的一种反应物是

(填化学式)。

(4)写出反应③的方程式,并注明基本反应类型:

()。

19.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海水晒盐B.“可燃冰”燃烧C.浓盐酸挥发D.洗洁精除油污

20.下列关于某些营养物质的化学性质描述错误的是()

A.淀粉遇加碘食盐溶液会变蓝

B.蛋白质遇重金属盐会失去原有的生理功能

C.油脂在人体内能消化,氧化分解,释放出热量

D.葡萄糖在植物体内可转化为蔗糖、淀粉或纤维素

2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把湿衣服晾干B.把木材做成家俱

C.雪糕融化                  D.用盐酸除去热水瓶壁上的水垢

22.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23.(08江西)以下跟酒精灯有关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24.中国志愿者王跃参加了人类首次模拟火星载人航天飞行试验。

有探测资料表明,火星上存在丰富的镁资源。

在元素周期表中,镁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镁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镁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2

C.镁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2

D.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

25.做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装置如右图。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硫或木炭

B.选用红磷是因为反应可以耗尽O2,生成固态的P2O5

C.燃烧匙中的红磷越多,水位上升越高

D.本实验可以证明空气含有N2、O2、CO2和稀有气体

26.下列实验现象记录正确的是()

A.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安静的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

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C.碳粉还原氧化铜时,黑色粉末逐渐变成红色的铜

D.氢氧化镁能使紫色石蕊座液变成蓝色

27.一氧化氮是汽车尾气中的一种大气污染物,它是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

在实验室中,收集一氧化氮时可选用的收集方法是()

A.排水集气法

B.向上排空气集所法

C.向下排空气集气法

D.排水集气法或向上排空气集气法

28.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将量筒平放且面对刻度平视测量、初次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20mL,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5mL则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

A.大于15mLB.小于15m1C.等于15m1D.无法确定

29.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30.探究中和反应是否发生的方法有多种。

小华同学进行了以下四个实验,并用图像分别描述了实验过程中的现象。

其中,依据图示现象不能判断中和反应一定发生的是

A.在稀盐酸中加入氯化铜,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

B.在NaOH溶液中加入CaCO3,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C.在NaOH溶液中加入CuO,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硫酸

D.在NaOH溶液中加入Ba(NO3)2,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硫酸

31.通过下列实验得出的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①既可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了甲烷是由氢元素和碳元素组成

②既可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③既可说明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又说明了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个数之比为2:

1

④既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说明了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

既可说明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又说明了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A.①②③④B.②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32.下列实验设计与实验目的不一致的是()

33.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A.用闻气味方法鉴别:

NH3和O2

B.用酚酞试液鉴别:

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

C.用沉淀法鉴别:

Na2SO4溶液和NaNO3溶液

D.用燃烧法鉴别:

H2和CO

34.欲鉴别氢气、氧气、二氧化碳、甲烷4种气体,现有一盒火柴,还需要用到下列实验()

用品中的

A.装有蒸馏水的烧杯B.装有无色酚酞的烧杯

C.冷而干燥的烧杯D.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35.下列各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检验中,漏气的是()

36.对下列现象或事实解释不正确的是()

A.梅花扑鼻香自来——分子在运动[来源:

学。

科。

网]

B.给篮球打气——分子变小了

C.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构成二者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D.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

37.我国大力发展水力发电站建设,如葛洲坝,年发电量相当于每年燃烧3000万吨煤的火力发电站了出的电量,水力发电和火力发电相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减少CO2的排放有利于减轻温室效应②减少SO2的排放有利于减少降酸雨③减少废渣排放有利减少对土壤、水体污染④减轻白色污染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①

38.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氧化钙B.氯化锌C.金刚石D.葡萄糖

39.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化合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A.天然气;加碘食盐B.红磷;碘酒

C.生理盐水,水银D.烧碱;清新空气

40.由于森林的过量砍伐,草场大面积开垦,土地出现沙漠化,导致我国北方地区出现沙尘暴天气,使空气中增加了大量的()

A.二氧化硫B.二氧化碳C.二氧化氮D.可吸入颗粒物

41.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A.新鲜的空气B.二氧化碳

C.硫磺D.冰和水混合在一起

4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43.含硫的煤不完全燃烧时,排放出污染环境的气体是()

A.只有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