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监理师实用手册.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17290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66 大小:157.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系统监理师实用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6页
信息系统监理师实用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6页
信息系统监理师实用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6页
信息系统监理师实用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6页
信息系统监理师实用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信息系统监理师实用手册.docx

《信息系统监理师实用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系统监理师实用手册.docx(16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信息系统监理师实用手册.docx

信息系统监理师实用手册

《信息系统监理师实用手册》

第一章“四控、三管、一协调”

信息系统工程项目的信息化监理工作内容就是“四控、三管、一协调”。

(四控:

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变更控制、成本控制;三管:

合同管理、信息管理、信息安全管理;一协调:

协调各方关系。

“信息监理规划”和“信息监理细则”由始至终贯彻这一信息化监理工作内容。

在信息监理的众多监控手段中,“旁站、测试、评审、抽验”。

信息监理的进度控制手段是“图表控制法、网络图控制法、香蕉曲线图法”。

在实际的信息监理中将要把其内容细化,将各种监控手段结合并融入到信息监理过程中。

在信息监理工作开始的第一次例会上必须进行“交底工作”,由信息监理单位现场信息监理工程师宣读“信息工程监理交底文件”,以保证信息监理工作顺利开展。

一、“四控”分析

1.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分为:

前期预控、过程控制与分析。

(1)前期预控

为便于项目顺利开展,便于信息监理单位进行监理和最后项目验收,信息监理单位对信息项目建设单位和项目承建单位所签订的合同内容进行审核,所有与项目相关的技术和保障方案等各种方案和“数据”必须作为合同的附件,这一点必须在合同中注明。

信息监理单位对信息项目承建单位提供的“质量保证体系计划方案”,采用评审评估监控手段给出结论性意见。

根据评审或评估的结果,要求承建单位对自己的“质量保证体系计划方案”进行修改,做到切实可行。

(2)过程控制与分析

其监控手段主要采用“旁站、测试、评审、抽验”。

①在日常的过程控制中一般采用“旁站、测试、评审、抽验”的方法。

“旁站”可以通过信息监理师的“监理日志”和“信息监理的例会纪要”来反映监理过程中的情况,如发现问题将以“信息监理通知单”的形式进行“协调”解决。

“旁站”是设备到货验收的唯一手段,包括货物落地、开箱、通电和调试,亦是验收软件开发、电子机房系统建设、通用电缆布线系统等的重要手段。

“抽验”是检查隐蔽工程质量的最好方法,可以直接地了解到当前存在的问题,并即刻解决问题。

②在项目建设到达达某一阶段时,要按信息监理工作对照表对这一阶段的要求,对阶段性成果进行评定,其手段主要采用“评审、测试”。

信息建设单位负责召集专家,信息监理单位组织各承建单位、建设单位,对阶段性成果进行“评审”并将结果记录在案。

“测试”包括对结果的“硬(主要指仪器)”测试和“软(指在使用软件和软方法)”,并将测试结果记录在案。

“分析”指对“评审”和“测试”结果进行量化分析,根据结果可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调查结果发现问题找出结症,解决问题。

并可借助“帕累托图”协助承建单位和建设单位,找出应优先解决的问题。

2.进度控制

进度控制分为实践前控制和实践过程中控制。

影响进度的扰动因素在这里不进行过多分析,只从信息监理的角度谈如何对进度进行较为实际有效的控制。

从理论上讲,信息监理的进度控制手段是“图表控制法、网络图控制法、香蕉曲线法”。

在实际工作中,进度控制也离不开“旁站、评审、抽验”。

(1)实施前控制

承建单位按与信息化建设单位签订的合同条款中规定的进度要求,编制实施进度计划,并提交信息监理单位进行“评审”。

①进度计划“评审”。

此过程采用“评审”手段进行监控,进度计划应包括开发进度计划、设备到货计划、设备调试计划和工程进度计划(电子机房、通用电缆布线、网络工程)等,其主要监控的方法如下:

a.是否使用“甘特图”形式

b.是否将项目进行了“阶段”划分,并加以说明。

c.是否有“里程碑”标识说明。

d.是否有“关键路径”的描述说明。

e.是否有“网络图”说明。

f.是否切实可行并满足项目进度要求。

②“评审”会议纪要应记录在案,并通过“信息监理通知单”的形式将纪要内容送达对方,要求承建方按纪要和信息监理通知单中的内容对其进度计划存在问题进行修改,修正后再改再报审;直至符合要求并切实可行。

(2)实施过程中控制

在信息项目实施过程中,必须以“旁站”的监控手段对进度实施管控,并发现影响进度的因数。

①对照承建方单位提供的“关键路径图”,找出与关键路径对应的工程点,作为必须确保进度的监控“点”。

②对此“点”的监控,现场信息监理师应在“信息监理日志”中对进度情况进行重点描述,如果发现影响“关键路径”进度的因素,必须立即通知总监工程师,并以“信息监理通知单”的形式送达承建方现场项目经理。

③在信息项目工程实施中,信息监理师及时准确地收集来自各方的进度信息,汇总后呈交现场总监理工程师。

在信息监理例会上,总监理工程师要将进度情况向与会各方通告,并提出具体要求,形成会议纪要,各方签字后送达各方。

④按“信息监理工作对照表”中对各阶段工作内容的要求对照“进度”检查工作,对每一个阶段成果进行“评审”。

⑤对于由于“变更”引起的工期延长,无法按正常进度进行控制,次时要求信息监理师手中必须有所有手续,缺一不可。

在这项变更中建设单位的审批签字和承建单位的签字必须到位。

⑥对于各种“借故”拖延整个工期的情况,现场总监工程师在口头协调不起作用时,必须采用“监理通知单”,以书面形式通知各方。

3.变更控制

引起变更的原因很多,但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①软件开发中的“变更”,起因一般为初始调研不细,对旧有系统调研不详细,造成数据流图和实际不符或不详,且未得到对应的岗位负责人的认可签字。

总体功能方案和“软件式样书”(软件规格说明书)没有通过项目建设单位的确认,亦没有通过“评审”。

引起后期开发没能达到建设方规定的功能要求而引起返工。

当然也有建设方额外需要增加的功能,这部分属于正式“变更”,在合同中应注明。

如确实需要进行“变更”,必须填写“变更申请单”,履行“变更”程序及相应的手续。

②在网络系统工程、通用电缆布线系统工程、电子机房工程、信息安全系统工程和有线电视数字化工程中的变更,大多数为设备或实施方案的变更,这类变更一般不影响工程总体方案。

如设备选型时和订货时产生变化,设备停产,必须用新型号设备代替,只要不涉及到价格的问题,项目建设单位一般都会同意,但必须履行“变更程序”,也必须填写“变更申请单”。

待批准后方可进行“变更”。

4.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作为信息监理全过程来说,前期介入是关键。

一般分为前期预控和过程控制:

(1)前期预控

①从制作招标文件入手,对成本进行合理控制,提供合理的中标价格参考。

采用合理的评标机制。

②详审方案中的各种报价明细,提供合理的价格范围。

③对投标方案进行较详细的审核,审核其包含的内容是否涵盖了项目要求的全部内容。

④上述的审查很重要,一般情况下不要建议采用最低价中标。

一旦中标将成为总额包干,由于采用最低价中标,因此其工程质量可能要出现问题,其问题均不属于质量控制的范围。

(2)过程控制

①严格控制项目建设进度,因建设方原因造成的停工时间在一周之内的,应及时向承建方说明;在一周以上的应以“暂停项目建设通知单”的方式告知承建方,承建方可暂时撤离现场,总进度可将此段时间除外。

停工时间过长的,应和所有参建方进行协商解决。

这样可以避免成本的大幅度增加。

②严格控制总体方案的变更和增加合同外的内容。

③严格控制变更建议方案的提出,确实需要变更并须增加成本时,必须得到建设方同意并办理相应手续,并报信息监理单位备案,以增加信息监理的范围。

④严格执行中标金额或合同金额。

⑤项目进行中的付款,承建单位应首先填写“付款申请表”,信息监理单位在意见栏内填写意见并加盖“信息监理现场专用章”后,报建设单位申请付款。

⑥信息工程项目竣工要进行竣工结算,监理方确认结算结果并加盖“信息监理现场专用章”。

二、“三管”分析

1.合同管理

合同管理应包括:

合同原件、合同规定的所有附件、增补合同、变更合同。

严格执行合同的内容是合同管理的核心。

①按ISO9001:

2000标准对合同进行编号管理。

②对合同和附件中的内容进行量化或标准化后,写进信息监理规范中相关信息监理的监理依据标准中,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国际标准同时作为信息监理依据的监理标准。

③对变更合同、增项合同的管理应按ISO9001:

2000标准与主合同的编号共为统一标准进行管理。

④因合同中与项目相关的问题均已量化,并将其作为信息监理规划中的监理标准执行。

在合同管理中不再重复。

⑤在信息监理的全过程中,可能受到建设单位委托对合同草案进行审核。

信息监理单位要对合同关键部分和技术相关部分进行认真审核,并给出修改建议。

2.信息管理

信息管理是信息工程项目建设的关键工作之一,将为今后信息化项目改建、扩建、运维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信息管理工作的内容包括信息监理和承建单位项目现场的全部信息。

①信息监理单位按照交底文件、监理规划和相关国家标准对文档的要求监控承建单位。

②信息监理单位应交付的文档包括:

监理文档列表,监理回复(批复)文档,监理日志和例会纪录,评审记录和相关决议,信息监理实施文档和总控文档。

③信息监理单位递交文档时,应有文档交接清单,并请建设单位接收人员签字并盖章。

3.信息安全管理

①审核关于信息安全的方案,包括对物理访问环境安全管理、应用环境的管理、逻辑访问的安全管理、数据备份和灾难恢复的管理制度和相关措施,并出具审核报告。

②信息监理单位应将信息安全的理念贯彻到信息项目的建设单位,使其了解到什么是信息安全。

③信息监理单位主要是督促监理信息建设单位进行全员信息安全教育,督促监理信息项目建设单位进行安全规划,督促监理信息安全制度的落实与贯彻。

三、协调

协调包括信息监理报告、信息监理会议、信息监理通知和信息监理例会等。

1.口头协调

在实施现场针对某个具体问题,由信息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或总监代表召集现场的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和承建单位项目经理临时决定解决方案,但事后必须填补临时会议记录,并要求当时在场人员签字,以便留档备查。

2.书面协调

在这里主要指“信息监理通知单”或“备忘录”,将问题的内容和重要性限定解决的时间,以书面形式告知承建单位现场项目经理,并进行整改。

3.会议协调

“评审”会针对某一阶段性成果或方案进行的专家审核,形成专家评审最终结论(专家中须包括建设单位内的业务专家)。

对于“评审”会形成的审核意见,以书面形式存档,同时呈交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和承建单位现场项目经理存查。

在“评审”记录上应有信息监理单位、建设单位、承建单位的与会人员签字。

第二章信息监理技术与相关规定交底

——某系统工程监理有限公司交底

为保证信息建设与各参建单位的知情权,按ISO9001:

2000要求,建立信息监理项目“相关技术与政策”交底制度。

一、信息监理依据

●GB/T19668.1-2005“信息化工程监理规范第1部分:

总则”。

●GB/T19668.2-2007“信息化工程监理规范第2部分:

通用布缆系统工程监理规范”。

●GB/T19668.3-2007“信息化工程监理规范第3部分:

电子设备机房系统工程监理规范”。

●GB/T19668.4-2007“信息化工程监理规范第4部分:

计算机网络系统工程监理规范”。

●GB/T19668.5-2007“信息化工程监理规范第5部分:

软件工程监理规范”。

●GB/T19668.6-2007“信息化工程监理规范第6部分:

信息化工程安全监理规范”。

●现行的与信息化工程项目相关的技术规范、标准、规定、设计文件、信息项目实施合同和信息监理委托合同等。

二、监理工作内容

根据信息项目工程监理委托合同约定,工程监理内容包括“四控”(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变更控制、成本控制)、“三管”(合同管理、信息管理、信息安全管理)、“一协调”(组织协调参建各方之间的关系)。

三、三方关系

建设单位与承建单位为合同关系,建设单位与信息监理单位也为合同关系,但信息监理单位与承建单位不是合同关系,而是信息监理与被监理的关系。

四、信息监理质量控制手段

信息监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