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教案Word格式.docx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教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教案Word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导入新课
利用美国攻打伊拉克的故事导入新课。
通过新颖的导入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展示学习目标
1.知道两河流域文明发展的概况;
2.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初步学习从历史文献中发现历史信息的方法。
3.人类文明是在适应与改造自然环境中发展起来的。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阅读学习目标,明确本课学习任务。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开展下面环节。
三、自主学习
学生先根据导学案自学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然后教师进行重要知识点进行讲解强调。
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两河指的是、,两河流域又被称为。
大体上在今天(国家)。
(2)两河流域实现初步统一是在公元前年。
古巴比伦王国时期建立起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3)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使用“”。
2.古巴比伦王国
(1)古巴比伦王国的建立者是,他在统一事业中采用了策略。
(2)汉谟拉比实行,制定法典,他在位时期是古巴比伦最强盛的时期。
3.《汉谟拉比法典》
(1)《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法典。
从法典中可以看出古巴比伦分为、、三个社会等级。
(2)《汉谟拉比法典》体现的是利益。
学生自主学习,阅读课本,独立完成问题,并初步记忆。
先通过自学了解课本的大致内容,在经过老师的讲解让知识更加的巩固。
四、合作学习
小组内先进行讨论,后教师总结。
1.两河流域南部早期国家产生和统一是怎样的?
(1)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两河流域南部逐渐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2)大约在公元前2400年,两河流域实现了初步统一。
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2.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发明的文字为什么会被称为“楔形文字”?
因为这些文字是苏美尔人用削成三角形尖头的芦秆或木棒做笔,在未干的软泥版上压刻出符号。
这些符号的线条由粗到细,很像木楔,所以由这种笔画构成的文字被称为“楔形文字”。
3.谈谈你对《汉谟拉比法典》的看法。
①《汉谟拉比法典》严格保护奴隶主的利益;
②《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③《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小组讨论探究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分享智慧的能力。
五、课堂小结
古代两河流域
思考、归纳、总结
通过设计板书,培养学生的归纳、表达能力,巩固本节课的内容。
六、巩固复习
完成配套练习相应习题。
进一步加强对知识的记忆及理解。
牛郎织女
学习目标:
1.了解民间故事幻想奇丽、情节动人的特点。
2.初步学会阅读、分析和复述民间故事,注意叙述语言的正确运用。
3.把握课文的故事情节。
把握人物性格。
4.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善良和对美好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重点难点】
1、重点:
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学会阅读、分析、复述民间故事。
2、难点:
对本文中神话手法的理解。
相关链接:
1.了解民间故事及特点:
民间故事是一种立足于现实而又富有幻想的口头文学作品,由于它反映劳动人民的要求和愿望,所以就广泛地流传在人民群众之中。
[&
^%*~]
特点:
一般有完整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性格,语言口语化,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
2.走近作者。
[^*&
@~]
这个故事的作者是谁呢?
叶圣陶,又名叶绍钧,江苏省苏州人,着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的童话集《稻草人》和《古代英雄的石像》在我国现代儿童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3.我国古代的四大民间故事是什么呢?
《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牛郎织女》[@~%*#]
4.板书设计:
教学流程:
一.兴趣导入:
1.我们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传统节日就是历史文化的最好载体,同学们,你所知道的传统节日有哪些呢?
(春节
元宵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七夕节
中秋节
重阳节
冬至节
腊八节)其实,每一个传统节日背后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七夕节背后的壮美而动人的故事——《牛郎织女》的故事。
二.自学指导:
[%&
@^*]
1.小组交流搜集的民间故事,了解其特点。
2.学生快速读文互助解决字词,感知故事情节、人物形象。
[#~@&
^]
◆平行训练◆[*@%&
~]
1.给下列字注音:
棚(
)咧(
)梭(
)酝酿(
)(
)
腮(
)偎(
)眶(
)礁(
)拗(
2.解释词语:
[^&
%*@]
(1)哥哥嫂子想霸占父亲留下的家产,把它看成眼中钉。
[@^~#&
]
(2)她尤其恨织女,竟敢留在人间不回来,简直是有意败坏她的门风。
(3)牛郎把老牛指给织女看,说它就是从小到大相依为命的伴儿。
~@*#]
(4)天上虽然富丽堂皇,可是没有自由,她不喜欢。
3.连线
4.下列各组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二来呢,他想,牛那么勤勤垦垦地干活儿,不好好照看它,怎么对得起它呢?
B、他想,哥哥嫂子既然扔开他像泼出去的水,他又何必恋恋不舍呢?
[~#*%^]
C、他就牵着老牛,拉着破车,头也不回,一直往前走,走出村子,走过树林,走到山峦重叠的地方。
D、织女受了很厉害的惩罚,可是不肯死心,一定要跟牛郎一块儿过日子。
[@#&
~*]
5.读了课文之后,你对文中的牛郎织女、哥哥嫂子、王母娘娘有什么看法呢?
请分别用一句话加以概括。
6.下面这句话,表现了织女对人间生活的喜爱,仿照这种写法,补充完整后面的句子。
[%@#*&
她喜欢人间的生活:
跟牛郎一块儿干活儿,她喜欢;
逗着兄妹俩玩,她喜欢;
看门前小溪的水活泼地流过去,她喜欢;
听风儿轻轻地吹过树林,她喜欢。
仿写:
我喜欢家乡的风光:
_________,我喜欢;
____________,我喜欢;
_____________,我喜欢
_____________,我喜欢。
三.课堂探究:
自学指导:
*^@#]
1.研读课文,体会文章丰富的想象力。
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
2.组内质疑解疑,进一步理解内容,分析人物形象。
[%@~*&
◆平行训练◆
7.请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
[%#@&
8.牛郎织女美满幸福的生活遭到了破坏,那么是谁让他们有了如此的遭遇?
王母娘娘实际上是哪一类人物的代表?
有什么特点?
9.织女和王母实力相差很大,可最终王母娘娘还是做出了让步,这是为什么?
说明了什么?
[*^%~&
10.为什么要设计王母这个人物?
11.为什么牛郎织女最后不能在一起呢?
四.拓展延伸:
1.你读过或者看过《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的故事吗?
任选其中[@*#^%]
的一个人物进行评述,200字以上。
2.2008年,神舟七号载着航天员载着人类的梦想,飞向了遥远的太空,航天员们遇到了隔河相望的牛郎织女,如果你是航天员,请你发挥想像,想想你会对他们说些什么?
五.课外链接:
阅读下文并回答问题:
[#~%@^]
动物学校
很久很久以前,动物们决定创办一所学校以应付日益变化的世界的需要。
在这所学校里,教授一组由跑、跳、爬、游泳、飞行等科目组成的活动课程。
为了便于管理,所有的动物学习所有的科目。
第一批学员有鸭子、兔子、松鼠、鹰以及泥鳅。
鸭子在游泳这门课上表现相当突出,甚至比他的老师还要好,可飞行课只能勉强及格,而对于跑则感到非常吃力。
由于跑得慢,他不得不每天放学后仍留在学校里,放弃心爱的游泳以腾出时间练习跑步。
他不停地练呀练呀,脚掌都磨破了,终于获得了勉强及格的成绩。
而它的游泳科目,由于长期得不到练习,期末时只获得了中等成绩。
学校对中等成绩是能够接受的。
所以除鸭子本人以外没有人在乎这一点。
兔子在刚一开学时是班里跑得最快的,由于在游泳科目中有太多的作业要做,结果精神都快崩溃了。
松鼠的成绩一向是班里最出色的,但他对于飞行感到非常沮丧,因为他的老师只许他从地面上起飞,而不允许从树顶上起飞。
由于他非常喜欢跳跃,并花了很多时间致力于发明一种跳跃的游戏,结果期末时爬行只得了一个C,跑只得了一个D。
[%#~^@]
鹰由于活泼爱动受到老师们严格管制,在爬行课上的一次测验中,他战胜了所有的同学,第一个到达了树的顶端,但他用的是自己的方式而不是老师所教的那种方式,因此他并没有得到老师的表扬。
学期结束公布成绩,普普通通的泥鳅同学,由于游泳还马马虎虎,跑、跳、爬成绩一般,也能飞一点,因此他的成绩是班里最好的。
毕业典礼那天,他作为全体学员的惟一代表在大会上发了言。
生活在草原上的许多鼠类动物没有在这所学校里学习,因为这所学校的管理者拒绝在课程内增加挖掘这一科目。
为了子女将来着想,他们把孩子送到一个商贩那里学习,之后又联合了其他鼠类创办了一所私立学校,据说这所学校办得相当相当成功。
12.文章选择鸭子、兔子、松鼠、鹰以及泥鳅作为“动物”学校的“学员”,有什么代表性?
#^~*]
13.把最后一段文字去掉可以吗?
为什么?
14.动物学校的第一批学员成绩不佳,其原因是什么?
请作简要分析。
15.请简述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
六.拓展阅读:
梁山伯与祝英台
从前有个姓祝的地主,人称祝员外,他的女儿祝英台不仅美丽大方,而且非常的聪明好学。
但由于古时候女子不能进学堂读书,祝英台只好日日倚在窗栏上,望着大街上身背书箱来来往往的读书人,心里羡慕极了!
难道女子只能在家里绣花吗?
为什么我不能去上学?
她突然反问自己:
对啊!
我为什么就不能上学呢?
[%~^*#]
想到这儿,祝英台赶紧回到房间,鼓起勇气向父母要求:
“爹,娘,我要到杭州去读书。
我可以穿男人的衣服,扮成男人的样子,一定不让别人认出来,你们就答应我吧!
”祝员外夫妇开始不同意,但经不住英台撒娇哀求,只好答应了。
第二天一清早,天刚蒙蒙亮,祝英台就和丫鬟扮成男装,辞别父母,带着书箱,兴高采烈地出发去杭州了。
到了学堂的第一天,祝英台遇见了一个叫梁山伯的男同学,学问出众,人品十分优秀。
她想:
这么好的人,要是能天天在一起,一定会学到很多东西,也一定会很开心的。
而梁山伯也觉得与她很投缘,有一见如故的感觉。
于是,他们常常一起诗呀文呀谈得情投意合,冷呀热呀相互关心体贴,促膝并肩,两小无猜。
后来,两人结拜为兄弟,更是时时刻刻,形影不离。
春去秋来,一晃三年过去了,学习期满,该是打点行装、拜别老师、返回家乡的时候了。
同窗共烛整